期刊文献+

网络著作权犯罪量刑实证研究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虚拟的网络与无形的著作权天然契合,使得网络著作权犯罪的发展形势更加严峻,成为当下主要的网络犯罪类型。网络著作权犯罪与传统著作权犯罪不能等量齐观。通过对861个网络著作权犯罪样本和2270个传统著作权犯罪样本的对比分析发现:网络著作权犯罪的刑罚适用整体轻于传统著作权犯罪的刑罚适用。通过引入罪量理论模型、刑量理论模型以及罪刑均衡理论模型,经量化分析进一步验证发现:具体的罪刑关系不相适,体现为“罪量越重反而刑量越轻”;量刑失衡严重,主要表现为“偏轻”。通过分析量刑情节与主刑刑期、缓刑考验期、罚金数额之间的关系发现:轻刑化的量刑倾向是由于法官在量刑过程中对量刑情节识别不规范,即影响预防刑的情节的作用被任意夸大而影响责任刑的情节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评价。量刑实践表明:司法出现刑罚裁量趋轻的偏差,法官对罪轻罪重作出了人为的调整,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不规范。针对量刑实践的局限,应当在宏观层面上推行量刑深入说理;中观层面上收紧缓刑的适用;微观层面上设定常见量刑情节的权重标准,以期实现网络著作权犯罪量刑规范化的目标。
作者 李芳芳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刑事法评论》 2021年第1期403-436,共34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基金 “司法大数据在刑法实证研究中的运用”(LaiwRF2021001) 四川大学法学院2021年“双一流”建设一流学术成果培育项目“刑法解释学研究的创新发展方向”(sculaw202101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芳芳,四川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二级参考文献352

共引文献1177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