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大泽乡》中,茅盾如他在评论《战争与和平》时所肯定的那样,将无名的人物提升至青史前台,并在他们身上灌注作者的社会史与时代阶级分析势能。在茅盾的创作生涯里,与其说《大泽乡》这一"托古改制"的写作实验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别开一演绎写作范式,不如说它为《子夜》做了可能是最重要的准备——将对处于特定时空历史人物阶级对抗和社会关系的分析"嵌入"小说文本之中,而当《大泽乡》对古史的再解读视野转化为对当代政经演进的探究后,《子夜》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5-197,共13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