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敦煌西夏、元代的救八难度母图像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敦煌石窟群中的东千佛洞及榆林窟中,遗存三铺西夏至元代的救八难度母壁画,这些壁画与藏传佛教在河西的传播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的藏文成就法,认为东千佛洞第二窟西夏救八难度母壁画,乃依据东印度阿底峡所传承的《圣度母救八难成就法》而绘,其图像则遵循了藏传佛教噶当派的救八难度母图像模式。东千佛洞第五窟及榆林窟第四窟中的救八难度母壁画,则具有复合性特点,体现了西夏晚期至元代,救八难度母信仰及图像在河西地区的发展与变迁。
作者 常红红
机构地区 四川美术学院
出处 《西夏学》 2022年第2期275-289,共15页
基金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东千佛洞西夏石窟研究》(项目编号:20BZJ01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常红红(1979—),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藏佛教艺术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6

  • 1张怡荪 第2298页.《藏汉大辞典》[M].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 2Gudrum Bfihnemann (comp.), " Satdhanasataka and " Satdhanasatapancasika, TwoBuddhist S6dhana Collections in Sanskrit Manuscript, (Wiener Studien zur Tibetologie und Buddhismuskunde Heft 32), Wien: Arbeitskreis fii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 at Wien, 1994, p. 14o.
  • 3Gudrum Btihnemann (comp.), Sddhana,(atakaand Sddhanasatapagncasikd ,p. 14;Ronald M. Davidson, Tibetan Renaissance : Tantric Buddhism in the Rebirth of Tibetan Cul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5, p. 295.
  • 4GeorgeN. Roerich, The Blue Annals( I, II), Calcutta: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 1949--1953.
  • 5DebiprasadChattapodhaya (ed.), Tgtrangttha '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1990,pp. 290--292.
  • 6汉译本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21-222页.
  • 7《大唐西域记》卷5《六国》.
  • 8《大唐西域记》卷10(十七国》.
  • 9《旧唐书》[Z]卷43下《地理志》.
  • 10《旧唐书》[Z]卷198《西戎》.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