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术沙龙活动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知识储备和学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制度运行绩效影响最终的培养效果。文章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探讨了在外生变量的影响下,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中的相关行动者如何在该行动舞台上进行行为策略选择,这些行为策略选择的相互作用又是怎样影响沙龙活动的最后结果。首先从行动者的强制参与程度、边际效用两个方面出发,定义了师生潜在的四种行为选择模式,即积极参与、积极制度建设、偶尔参与以及消极应对;归纳出外部环境、利益诉求、共同话题是影响沙龙活动中行动者行为选择模式的关键因子。得出结论,建设一个师生相互合作的研究生学术沙龙制度,应从偿付规则出发,健全沙龙激励机制;从身份规则、边界规则出发,筛选沙龙活动中的行动者;从范围规则、选择规则、聚合规则出发,民主决策共同的沙龙主题。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62,83,共9页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绩效驱动下的高等教育治理机制研究”(编号:BIA200212)
作者简介
陈金阳,男,宁波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龚虹波,女,宁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上洪,男,宁波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浙江宁波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