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四十年的儒学研究,经历了由哲学到思想史到文明论的范式转换。文明论范式意味着将中国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明体,不再只是从某种外部学科框架对其描述,也不再只是将其视为一个封闭的概念命题系统勾画其演变与结构,而是强调其作为文明体诸规定性元素的完整性及其对公共领域和个体生命的影响塑造。由于文明内部不同宗教或思想体系在内容和承诺上存在差别,在现实影响和作用上存在竞争甚至冲突对抗,因此,不同宗教或思想体系在性质上意味着某种文化或社会地位,进而呈现出充满张力的状态。以《易传》为体、《春秋》为用的湖湘学属于儒家传统的天人之学。理学则是朱子创发的心性之学,是对“异端”冲击儒学道统地位的回应。《知言疑义》中双方的矛盾对立是儒家内部的,但其所关涉的却是儒学对整个文明的承诺。以理学化约湖湘学、以四书系统替代五经系统值得反思,在文王、孔子的脉络里整合儒教的个体论述十分必要。
出处
《原道》
2022年第2期3-19,共17页
作者简介
陈明,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