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体背景下汉服文化传播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目的在于探究新媒体背景下汉服文化的传播,选择当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抖音,对于抖音上汉服文化传播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传播现状。
作者
孙亚茹
机构地区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新闻传播》
2021年第12期40-42,共3页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新媒体
汉服文化
传播机制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作者简介
孙亚茹,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1
邵征锋.
抖音传播的特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2):80-86.
被引量:65
2
李春丽,朱峰,崔佩红.
基于亚文化视角的青年“汉服文化”透视[J]
.当代青年研究,2015(1):40-46.
被引量:24
3
周星.
汉服之“美”的建构实践与再生产[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2):94-99.
被引量:17
4
李婧淳.
从“汉服热”看复古潮流下的“亚文化”现象[J]
.文化产业,2020(7):56-57.
被引量:4
5
张步中,刘常毅.
抖音短视频APP中的传统文化传播策略探究[J]
.视听界,2019,0(5):51-55.
被引量:11
6
蔡露露.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汉服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0):21-2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户晓辉.
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以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为例[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52-55.
被引量:5
2
李采姣.
青年与服饰现象关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4):21-26.
被引量:4
3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4
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14-154.
5
列宁.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A].列宁全集3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628-634.
6
周星.
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
.开放时代,2008(3):125-140.
被引量:55
7
刘冬梅.
反思的艺术人类学——《绘文化》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启示[J]
.西北民族研究,2009(1):123-130.
被引量:4
8
李修建.
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7(2):21-27.
被引量:4
9
霍华德.墨菲,李修建.
艺术即行为,艺术即证据[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8(2):5-17.
被引量:12
10
人民网1.67亿元投资梨视频[J]
.新闻战线,2017(12):139-13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23
1
谢丹颖,高芳芳.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吃播”用户的使用与满足探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9(1).
2
黄婕.
媒介融合视域下短视频与高校文化传播新路径[J]
.新闻传播,2022(24):53-55.
被引量:3
3
徐霄健,陈慧.
标签与引流:抖音用户的自我定位与管理模式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1(4):32-34.
被引量:1
4
董萌,周阿根(指导).
汉服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研究[J]
.汉字文化,2021(4):159-160.
被引量:7
5
佟营营,刘开英,刘雪妹,夏伟艳.
自媒体平台下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途径的实践与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2):148-149.
被引量:9
6
白碧莹.
关于青少年汉服文化热的审视[J]
.传媒论坛,2022,5(6):72-75.
被引量:2
7
罗琦.
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思考[J]
.传媒论坛,2021,4(24):154-156.
8
张芳,余杨.
探析抖音传播的内容对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影响[J]
.传媒论坛,2020,3(3):176-176.
9
赵娜.
新冠病毒疫情下高校化学科普教育探析[J]
.包装工程,2021,42(S01):257-260.
被引量:1
10
李强.
“双11”对电商直播发展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4):229-23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1
1
陈子韵,高汝东.
短视频时代汉服文化的身体传播[J]
.新闻传播,2022(10):17-19.
被引量:4
2
冯淑梅.
“符号”与“寓意”:论汉服文化的现代复兴[J]
.北京文化创意,2021(1):4-9.
被引量:11
3
周星.
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
.开放时代,2008(3):125-140.
被引量:55
4
粟斌,谌柯.
促成汉服产业 推进旅游发展——兼议南充旅游文化传播载体的新形式[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8-92.
被引量:8
5
武娟.
谈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服饰审美能力的培养[J]
.现代教育,2011(8):41-42.
被引量:5
6
高月亭.
汉服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9-150.
被引量:12
7
施捷.
浅谈实用主义对服装极简风格的影响[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1,26(6):238-239.
被引量:1
8
吴茂英.
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J]
.旅游学刊,2012,27(3):107-112.
被引量:111
9
季勇,王革非.
韩服与汉服之关系研究[J]
.丝绸,2012,49(11):76-80.
被引量:11
10
王婷.
浅谈汉服及其文化特色[J]
.兰台世界(上旬),2013(6):85-8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姜悦,封愿.
新媒体视域下汉服发展与传承路径研究[J]
.西部皮革,2022,44(19):34-36.
被引量:2
2
肖李玲,梁军.
明制汉服在高校大学生群体接受状况探析[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8):29-32.
被引量:1
3
梁慧.
汉服饰文化审美视角下中职服装设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融入[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19):199-201.
被引量:9
4
王雯锐.
汉服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J]
.西部皮革,2023,45(3):11-13.
5
高琛.
校企合作背景下汉服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研究[J]
.西部皮革,2023,45(8):27-29.
6
黄璇.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汉服旅游具身体验研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6):60-6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贾丽,罗玲玲.
现代汉服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
.服装设计师,2023(2):133-137.
被引量:4
2
徐慧玲,姜华.
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传统服饰文化推广与传播——以汉服文化为例[J]
.西部皮革,2023,45(9):70-72.
被引量:1
3
潘玲玲.
黔东南服装文化的设计理念与审美实践研究[J]
.纺织报告,2023,42(3):120-122.
4
张帆.
传统文化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西部皮革,2023,45(13):105-107.
被引量:3
5
陈冬梅.
中职服装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J]
.黑龙江纺织,2023(2):36-38.
被引量:2
6
史现素.
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工作室建设探究[J]
.西部皮革,2023,45(23):78-80.
被引量:1
7
陈鑫,杨笑冰.
浅析高校汉服的推广路径及指导策略[J]
.西部皮革,2024,46(7):34-36.
8
刘静.
新媒体视域下秦腔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分析[J]
.戏剧之家,2024(28):22-24.
9
李珂悦.
传统服饰视域下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2024,2(11):32-35.
10
余冬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的策略研究[J]
.教师,2024(33):105-107.
1
原源.
汉服为什么在年轻人中会复兴[J]
.河北画报,2021(16):169-171.
2
毛玉洁.
高校汉服文化兴起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学生为例[J]
.区域治理,2021(11):293-294.
新闻传播
202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