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剧《芝龛记》融通观念的文化解读——兼论历史剧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芝龛记》以实用主义和融通观念为基础建构了由道德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女性观组成的观念体系。作者试图通过这一观念体系鼓吹忠孝之道,塑造国家形象,确证清廷的合法性,并在助力清廷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同时,发挥“润滑剂”作用,将全社会整合成高度统一的共同体。尽管作者的追求宏大而深微,拓展了历史剧的文化功能,但由于缺乏对人的关怀和对人性的尊重,该剧的思想价值仍然不高。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研究国家权力向民间社会施加影响的路径提供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
作者 杨惠玲
出处 《中华艺术论丛》 2022年第1期16-2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历史题材创作研究”(20ZD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杨惠玲(1967-),文学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专业方向:中国戏曲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4

  • 1史华兹等《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段昌国等译,台北.联经1979年版,第336页.
  • 2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第85页.
  • 3《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大正藏》卷49,第692页下.
  • 4谭伟伦.《建立民间佛教研究领域刍议》,《民间佛教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页.
  • 5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7页.
  • 6法琳.《辩正论》卷二,《大正藏》卷52,第499页上.
  • 7智圆.《闲居编》卷四十八《潜夫咏》,《续藏经》第56册.
  • 8契嵩.《孝论·叙》,收入《辅教篇》下,《镡津文集》卷三,《大正藏》卷52,第660页上.
  • 9契嵩.《寂子解》,《镡津文集》卷八,《大正藏》卷52.
  • 10张九龄《贺论三教状》,《曲江集》卷九.

共引文献34

同被引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