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曹顺庆教授创立的比较文学变异学为译介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拓展了文学翻译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本文从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以柏桦诗歌霍布恩英译为例,从文化过滤、文学误读与误译等方面,探究诗歌文本在翻译中的变异现象,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在诗歌翻译中因文化过滤和文学误读产生变异是一种常态,正是这种"创造性叛逆"使得看似不可译的诗歌得到有效的语言转换。在肯定译者主体性与创造性翻译的价值的同时,本文亦指出译者应避免因缺乏译入语文化知识而导致的误译,尽力将原文的文化信息准确有效地转化至译文中。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年第3期348-363,共16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作者简介
杨安文,西南交通大学译介学博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译介学;牟厚宇,西南交通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