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毕摩音乐《指路经》在彝族葬仪中的民俗学内涵与音乐特征——以四川地区为例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指路经》作为彝族人葬仪中由毕摩吟唱的一种经文,是彝族重要的文化典籍。《指路经》依其来源而版本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指路经》有9部,四川省《指路经》有6部,贵州省《指路经》有4部,但其功能都在于指导毕摩在葬仪中为亡魂指路,追寻祖先迁徙路径,续写彝族的光辉历史。《指路经》中所记载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着重要的民俗学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学和音乐学价值,可供非遗传承和在文学艺术上发掘利用。采取经文释读和田野调查结合的方式,我们可详细了解《指路经》的民俗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依靠文献与现场演唱记录的对比分析,把握毕摩音乐的源流及其演唱特征,为进一步发掘和整理毕摩音乐资源,实现其传承、转化和创新打下基础。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4年第2期341-350,共10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川滇黔彝族古歌调查与研究”(21AMZ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宋阿依姆,彝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研究领域为民族音乐学、声乐学;杜卓然,汉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民族音乐学、声乐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向零.侗族古籍《阴师言语》的发现及其主要内容[J].贵州民族研究,1994,14(3):63-71. 被引量:3
  • 2侯绍庄.布依族丧葬祭祀歌社会历史价值刍议[J].贵州民族研究,1989,9(3):61-70. 被引量:5
  • 3普忠良.《彝族古地名“玛纳液池”及其深层文化现象透视》,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编.《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535-537页.
  • 4陶贵学.《哈尼族卡多人的丧葬习俗及其灵魂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委员会编.《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1993年,第229-231页.
  • 5罗文秀.《英武彝族习俗二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南华县委员会.《南华县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95年12月,第14页.
  • 6杨勤盛.《苗族丧葬中的“指路”》,贵州民族学院民研社编.《苗岭风谣》总第6期,1989年10月,第116页.
  • 7韦启光.《雷山县西江苗寨调查报告》,李平凡,颜勇主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2月,第279页.
  • 8邓铭史.《罗古箐的普米族“亡灵指路树”》,《植物杂志》2000年第6期,第19页.
  • 9李霖灿.《么西族迁徙路线之寻访》,李霖灿著.《么西研究论文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4年,第94页.
  • 10杨怀珍.国家图书馆藏彝文典籍概述[J].文献,2010(2):173-17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