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它发源于革命年代,成熟于执政时期。群众路线被贯穿于党和国家治理过程之中,发展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治理模式。从治理话语上看,群众路线的党群关系话语建构了民主治理的崭新话语体系。它不同于传统中国的官民关系话语体系,是一种民主话语的政治表达。它也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选民议员的政治话语体系,而是对现代民主话语的中国化。从治理结构上看,群众路线在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建构了一个治理共同体,通过党群合作和共治来实现群众的民主参与。党员干部与人民的直接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层制的官僚主义、等级主义,通过制约科层制来避免国家和政党的科层化导致的精英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倾向。从治理过程上看,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是民意表达和政府回应的过程,这一过程把民主的核心又回归到“人民的统治”上来,回归到民主最初的本意,实现了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人民信访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2FZZA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过程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1ZH032)
2022年国家信访局信访理论研究项目“信访工作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项目编号:2022AG0408)
作者简介
孔凡义(1976-),男,湖北襄阳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史党建、党的信访工作制度和基层治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