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导出
作品数
1609
被引量
3616
H指数
22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本刊是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类重要学术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天津市一级期刊。本刊以服务于外语教学和科研为宗旨,刊发学术思想原创、学术行为规范的研究论文、综述文章和学术书评,内容涵盖语言学、文学、翻译、...
查看详情>>
曾用名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008-6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12-1422/H
出版周期
双月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共找到
1,609
篇文章
<
1
2
…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杜甫诗歌《登高》的译者群体行为探赜
1
作者
李正栓
刘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0-72,112,共14页
杜甫备受国内外译者喜爱,其诗作不断被翻译。他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的莎士比亚。论文以杜甫七言律诗《登高》在国内外较早的三个国家的代表性译者:路易·艾黎、洪业、吴钧陶的三个译本为例,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
杜甫备受国内外译者喜爱,其诗作不断被翻译。他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的莎士比亚。论文以杜甫七言律诗《登高》在国内外较早的三个国家的代表性译者:路易·艾黎、洪业、吴钧陶的三个译本为例,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三者所形成的群体译者行为,集中研究翻译外表现的时代特征与价值观念、意见领袖与出版、翻译观念与策略三个方面,细察翻译内在意象、诗行句法、风格翻译三个方面的差异。三位译者在翻译内和翻译外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他们都在杜甫诗歌翻译与国际传播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登高》
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话叙事批评传统发微:概念生成与批评实践
2
作者
历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6-80,113,共16页
近年来,无论作为文学创作倾向抑或作为理论关键词,神话叙事已然演化为研究热点。作为西方学界流播而至的外来词,神话叙事及其批评传统的理论生成有较为驳杂的学理背景,更在不同时期构成了繁复的批评表征。耙梳、厘整西方学界神话叙事概...
近年来,无论作为文学创作倾向抑或作为理论关键词,神话叙事已然演化为研究热点。作为西方学界流播而至的外来词,神话叙事及其批评传统的理论生成有较为驳杂的学理背景,更在不同时期构成了繁复的批评表征。耙梳、厘整西方学界神话叙事概念及其理论的生成谱系,并综论其主要批评成果,辨识其成就与问题,可以为推进我国神话叙事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叙事
理论生成
发展趋势
乔治·杜梅齐尔
诺思洛普·弗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持人语
3
作者
赵雪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1-11,共1页
科技的进步必然催生新的媒介形态。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纸质媒介,电子技术的出现催生了广播和电视,数字化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催生了互联网。伴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纸质媒介打破了口语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人们能够跨越时...
科技的进步必然催生新的媒介形态。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纸质媒介,电子技术的出现催生了广播和电视,数字化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催生了互联网。伴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纸质媒介打破了口语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人们能够跨越时空进行交流,推动了书面语的发展;广播、电视通过视听双通道进行传播,声画结合,弥补了纸质媒介所丢失的口语中的语音和体态语;互联网将广播、电视的单向传播变为了多元、交互性传播,网络语言中许多新的课题有待我们去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媒介
单向传播
媒介形态
体态语
互联网
声画结合
网络语言
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贾洪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98-109,160,F0003,共14页
雅可布森于1959年提出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因存在界限不清、层次错置等逻辑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一直受到国际学界的批评,但这些反思性作品依然存在以文学作品的狭义语际翻译为重心,忽视了同一民族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范畴内...
雅可布森于1959年提出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因存在界限不清、层次错置等逻辑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一直受到国际学界的批评,但这些反思性作品依然存在以文学作品的狭义语际翻译为重心,忽视了同一民族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范畴内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有形符号与无形符号之间的符号活动和符指过程。因而有必要参考洛特曼于1984年提出的符号域以及霍夫梅耶于1993年拓展的符号域,对符号域加以重新界定,并结合翻译符号学研究的需要,与符号活动和符指过程的现实,提出并阐释域内翻译、域际翻译和超域翻译三类范畴,探讨三域的本质、构成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内翻译
域际翻译
超域翻译
问题与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文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 体系建设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蓝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3-121,158,共10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又是其关键所在。要解决近年来英语专业在学科定位、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英语专业建设首先要明确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与学科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内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又是其关键所在。要解决近年来英语专业在学科定位、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英语专业建设首先要明确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与学科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内涵建设入手,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育预期结果为导向,改变以往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主导的课程体系。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将英语人文知识与语言学习适度融合,并建立以英语人文知识为核心专业方向的课程结构,突出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学、文化、国情学、语言学的专业核心教育。英语专业还应突破以往英语教育单一的西方人文视野,尝试建立中西文化互通与共建的课程体系,使之具有中国外语教育特色,以培养新时代服务国家与地区发展需求的优质英语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专业定位
课程体系结构改革
结果导向教育
内容依托教学
内涵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话语研究——基于“双层—五步”框架的中西医话语互动分析
被引量:
44
6
作者
田海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28-139,F0003,共13页
在批评话语研究领域,话语被阐释为语言使用与相关社会因素之间辩证关系的社会实践。将此观点投射到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上面,话语互动研究可以从不同话语在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两个层面上的互动入手,并按五个步骤依次进行。运用这个“双层...
在批评话语研究领域,话语被阐释为语言使用与相关社会因素之间辩证关系的社会实践。将此观点投射到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上面,话语互动研究可以从不同话语在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两个层面上的互动入手,并按五个步骤依次进行。运用这个“双层-五步”分析框架,以央视《新闻1+1》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对中医专家张伯礼的连线采访为分析语料,探究中医话语与西医话语之间的互动问题,认为中西医话语互动形成中西医结合新话语。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医疗实践中,中西医结合话语显示出动态变化的意义特征,这与中医从业者社会认知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话语
西医话语
话语互动
新冠肺炎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持人语
7
作者
丁建新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8-58,共1页
“韩礼德研究”作为一个学术术语2018年3月17日在中山大学语言所主办的“首届韩礼德研究会”上首次提出。当时笔者还提出了韩礼德六大新核心思想的概念,包括语法作为文化的思想、功能语言学的人类学思想、功能进化论思想、互为主体间性...
“韩礼德研究”作为一个学术术语2018年3月17日在中山大学语言所主办的“首届韩礼德研究会”上首次提出。当时笔者还提出了韩礼德六大新核心思想的概念,包括语法作为文化的思想、功能语言学的人类学思想、功能进化论思想、互为主体间性的思想、社会符号学思想与社会生物学思想。这些想法是笔者近几年对韩礼德语言学的一些思考。那次会议是一次五代同堂的会议。韩礼德教授的第一代中国弟子、北京大学前英语系主任胡壮麟教授拨冗参加了这次会议。从胡壮麟教授1978年最早介绍功能语言学到中国的文章算起,已经整整4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术语
社会符号学
思想与社会
进化论思想
功能语言学
胡壮麟
生物学思想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生六记》英译的文体和内容之辨
8
作者
王诗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86-94,160,共10页
《浮生六记》自晚清被发现以来,在文体和内容的评价上都出现了有意味的分歧,如是小说还是散文,是五四新文学中常见的"娜拉出走"或者鲁迅"伤逝"式主题的先声,还是已逝去的中国古典生活美感的精彩再现。这些分歧不但...
《浮生六记》自晚清被发现以来,在文体和内容的评价上都出现了有意味的分歧,如是小说还是散文,是五四新文学中常见的"娜拉出走"或者鲁迅"伤逝"式主题的先声,还是已逝去的中国古典生活美感的精彩再现。这些分歧不但存在于汉语学界,也延续至不同的英译本中。由于中西文体观念和文化的差异,不同译者对文体和内容也有不同的理解、取舍和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英译
文体
内容
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语新闻语篇体裁互文中的语言过程分析——以美媒关于2015年中国9.3阅兵报道为例
被引量:
3
9
作者
辛斌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12,158,共12页
在谈论体裁时有必要区分文章和文学体裁,前者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后者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互文可以指任何一种分类中不同体裁特征在同一文本中的混合。以美国两份报纸关于中国2015年9.3大阅...
在谈论体裁时有必要区分文章和文学体裁,前者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后者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互文可以指任何一种分类中不同体裁特征在同一文本中的混合。以美国两份报纸关于中国2015年9.3大阅兵的报道为语料,对新闻语篇体裁互文及语言过程的分布与功能进行分析,以揭示报道者如何通过调配这些语言和互文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报道意图和目的,发现无非是宣扬"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这两个目的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所反映出的报道者近年来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心态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媒报道
体裁互文
语言过程
9.3阅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政治词语俄译的归化与异化
被引量:
4
10
作者
于鑫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对于中国特色政治词语,中俄主流媒体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方面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我国采用的异化策略多于俄罗斯媒体。中国特色政治词语外译时,要把忠实性原则放在首位。我国不同于西方的意识形态...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对于中国特色政治词语,中俄主流媒体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方面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我国采用的异化策略多于俄罗斯媒体。中国特色政治词语外译时,要把忠实性原则放在首位。我国不同于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决定了译者主要应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同时归化策略也是有益和必要的补充。译者应根据具体语境选取合适的策略,找到中外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词语
翻译
归化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谎言的语用学述评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13,共6页
指出经典语用学理论对谎言这一语言现象或认识不足、出现悖论和漏洞,或解释力不够,无法从根本上解释谎言的语用意义。Verschueren跳出了经典语用学仅对语境下形式与意义进行研究的局限,提出更关注语言行为背后动机的语言顺应论,运用该...
指出经典语用学理论对谎言这一语言现象或认识不足、出现悖论和漏洞,或解释力不够,无法从根本上解释谎言的语用意义。Verschueren跳出了经典语用学仅对语境下形式与意义进行研究的局限,提出更关注语言行为背后动机的语言顺应论,运用该理论能帮助我们揭示谎言的语用本质。将谎言置于顺应观下,并结合以合作原则为基础的信息操控理论,提出建构谎言研究的多层面语用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谎言
语用学理论
语言顺应论
信息操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学视域下的诗歌隐喻性与翻译
被引量:
5
12
作者
邱文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诗歌隐喻性修辞是从认知修辞的角度来研究诗歌文本中的话语隐喻性。研究揭示了隐喻性是诗歌文本的诗学特征,诗性隐喻的叙述或描写能映照所要体现的审美意识与经验结构,亦即诗歌隐喻性话语的形式和内容在认知修辞层面上融为一体。因此,...
诗歌隐喻性修辞是从认知修辞的角度来研究诗歌文本中的话语隐喻性。研究揭示了隐喻性是诗歌文本的诗学特征,诗性隐喻的叙述或描写能映照所要体现的审美意识与经验结构,亦即诗歌隐喻性话语的形式和内容在认知修辞层面上融为一体。因此,对话语隐喻性凸显的诗歌文本译者要有高度的隐喻性敏感意识,才能有效地识解诗歌文本中出现的语音、句法、语意等隐喻现象,进而在诗学层面上对这种诗性隐喻进行有效的译语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隐喻性
诗学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解构到建构——外译汉与汉语中的词汇迁移现象
13
作者
陈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49-55,共7页
在汉语与西方语言大规模接触的历史中,社会文化背景、翻译的目的、策略、文本选择和目标读者等要素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各个历史时期中西方语言经由译介向汉语的词汇迁移现象也呈现不同的态势。结合解构主义翻译观,厘清汉语中词汇迁移现...
在汉语与西方语言大规模接触的历史中,社会文化背景、翻译的目的、策略、文本选择和目标读者等要素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各个历史时期中西方语言经由译介向汉语的词汇迁移现象也呈现不同的态势。结合解构主义翻译观,厘清汉语中词汇迁移现象的历史和现状,并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及其变化的文化背景和其他因素。通过分析更明确地认识到作为译者和汉语使用者对待本族语和外语中的异质成分所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汉语
词汇迁移
解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14
作者
陈吉荣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33-38,共6页
翻译认知研究迄今已经发展了二十几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和工具来验证多样化的翻译过程,涉及到翻译时间、翻译阶段、翻译问题的解决方式、翻译策略的选择路径以及不同翻译背景译者的翻译心理机制比...
翻译认知研究迄今已经发展了二十几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和工具来验证多样化的翻译过程,涉及到翻译时间、翻译阶段、翻译问题的解决方式、翻译策略的选择路径以及不同翻译背景译者的翻译心理机制比较。但对翻译认知研究的总体性反思仍有待于加强。认知翻译理论家戈夫瑞克的研究就非常出色,其突出贡献在于对认知翻译研究提出阶段评价与方法评价,重新评估认知翻译本质,建立新的认知翻译能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
戈夫瑞克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特殊被动句对比研究
15
作者
杨吉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8-15,共8页
传统上仅从语法论元的提升或抑制角度来解释被动化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被动化功能的特征描写。英汉特殊被动句的句法和语义有某些相通之处,句法上均可以违背被动化所特有的句法条件,而语义均倾向于表述主语的某种特征或持久性状态。...
传统上仅从语法论元的提升或抑制角度来解释被动化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被动化功能的特征描写。英汉特殊被动句的句法和语义有某些相通之处,句法上均可以违背被动化所特有的句法条件,而语义均倾向于表述主语的某种特征或持久性状态。特征读取取决于一种抽象的运作机制:事件论元抑制。事件论元抑制把舞台层面事件转变为个体层面状态,这种意义转变需要通过建立话题—述题这一述谓关系来解释。英汉特殊被动句在这种述谓关系的建立机制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描写
事件论元抑制
英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科学期刊目录汉译英探讨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向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8-21,共4页
社会科学期刊目录的英文翻译应力求做到“精确”。精确即是对文学内容的体现,同时又需要相应的外在形式的辅助。而作为目录翻译的最终成果,英文目录应最大限度符合英语使用习惯。
关键词
目录翻译
内容与形式
精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人民史》——一部美国史的佳作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大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68-71,共4页
绝大多数美国历史著作通常都是站在美国政府 ,征服者 ,外交家及领导人的立场来讲述美国过去的。然而 ,津恩教授却一反常规 ,从那些长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受剥削 ,其困境总是被历史遗亡的人们的视角出发 ,写出了一部光辉和令人感动的美国...
绝大多数美国历史著作通常都是站在美国政府 ,征服者 ,外交家及领导人的立场来讲述美国过去的。然而 ,津恩教授却一反常规 ,从那些长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受剥削 ,其困境总是被历史遗亡的人们的视角出发 ,写出了一部光辉和令人感动的美国人民史。从未见过任何一本历史书像此书一样 ,引证是如此恰当和有效地被使用 ,发生在黑人 ,女人 ,印第安人及穷苦劳工身上的故事和经历都是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的。本书与那些传统历史书藉的关系犹如照相底片与相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伦布
印第安人
征服者
受害者
重新布置
以……观点
轰炸
烧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译中的弦外之音——金教授在天津外国语学院35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
18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6-11,共6页
关键词
学术报告会
弦外之音
小说世界
《尤利西斯》
名字
乔伊斯
马哈鱼
爱尔兰人
译文
《艰难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日语汉字的音读
被引量:
1
19
作者
付志坚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59-64,共6页
日语中的汉字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在日语汉字的读音中即有由中国的读音演变而来的音读,也有用日本固有的词汇读音套用而成的训读.初学日语的人很难掌握好日语汉字的读音.本文拟结合多年的教学体验,浅谈一下有关日语汉字音读的规律.
关键词
日语汉字
汉语拼音
日语音读
现代汉语
声母表
中国古代
韵母表
中古音
长音
汉语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西方物质文化之比较
20
作者
张滨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27-30,54,共5页
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就在于既保持其文化传统又能充分吸收适应时代要求的外来文化,并且超越其自身的传统文化.所以,固守“传统文化”的“国粹主义”和“本位文化论”都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研究东西方文化,寻找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落后...
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就在于既保持其文化传统又能充分吸收适应时代要求的外来文化,并且超越其自身的传统文化.所以,固守“传统文化”的“国粹主义”和“本位文化论”都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研究东西方文化,寻找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落后的原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是个十分有益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通过比较东西方物质文化来探讨推动和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异同规律.物质文化是文化实体与文化观念的总和.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生产方式是物质文化的基本形态.比较东西方物质文化,就是考察两种文明中与无形的精神文化相对应的有形实体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商文化
精神文化
地理环境
东西方文化
古希腊人
劳动者
封闭型
文化人类学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甫诗歌《登高》的译者群体行为探赜
1
作者
李正栓
刘帅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0-72,112,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小史”(22WZWB018)
教育部中外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渠道、体系建设与优化研究”(22YH02A)。
文摘
杜甫备受国内外译者喜爱,其诗作不断被翻译。他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的莎士比亚。论文以杜甫七言律诗《登高》在国内外较早的三个国家的代表性译者:路易·艾黎、洪业、吴钧陶的三个译本为例,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三者所形成的群体译者行为,集中研究翻译外表现的时代特征与价值观念、意见领袖与出版、翻译观念与策略三个方面,细察翻译内在意象、诗行句法、风格翻译三个方面的差异。三位译者在翻译内和翻译外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他们都在杜甫诗歌翻译与国际传播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登高》
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Keywords
Du Fu’s poem
Mounting
the group of translators
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话叙事批评传统发微:概念生成与批评实践
2
作者
历伟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6-80,113,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16ZDA195)
文摘
近年来,无论作为文学创作倾向抑或作为理论关键词,神话叙事已然演化为研究热点。作为西方学界流播而至的外来词,神话叙事及其批评传统的理论生成有较为驳杂的学理背景,更在不同时期构成了繁复的批评表征。耙梳、厘整西方学界神话叙事概念及其理论的生成谱系,并综论其主要批评成果,辨识其成就与问题,可以为推进我国神话叙事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神话叙事
理论生成
发展趋势
乔治·杜梅齐尔
诺思洛普·弗莱
Keywords
mythical/mythological narrative
theoretic origin
changing trends
Georges Dumézil
Northrop Frye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持人语
3
作者
赵雪
机构
不详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1-11,共1页
文摘
科技的进步必然催生新的媒介形态。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纸质媒介,电子技术的出现催生了广播和电视,数字化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催生了互联网。伴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纸质媒介打破了口语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人们能够跨越时空进行交流,推动了书面语的发展;广播、电视通过视听双通道进行传播,声画结合,弥补了纸质媒介所丢失的口语中的语音和体态语;互联网将广播、电视的单向传播变为了多元、交互性传播,网络语言中许多新的课题有待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
纸质媒介
单向传播
媒介形态
体态语
互联网
声画结合
网络语言
电子技术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贾洪伟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大学英语部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98-109,160,F0003,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口译过程的认识论构建与人工智能口译研究”(19BYY1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复合间性视阈下的中国近代间接翻译研究(1898-1937)”(19BYY118)
文摘
雅可布森于1959年提出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因存在界限不清、层次错置等逻辑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一直受到国际学界的批评,但这些反思性作品依然存在以文学作品的狭义语际翻译为重心,忽视了同一民族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范畴内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有形符号与无形符号之间的符号活动和符指过程。因而有必要参考洛特曼于1984年提出的符号域以及霍夫梅耶于1993年拓展的符号域,对符号域加以重新界定,并结合翻译符号学研究的需要,与符号活动和符指过程的现实,提出并阐释域内翻译、域际翻译和超域翻译三类范畴,探讨三域的本质、构成和内涵。
关键词
域内翻译
域际翻译
超域翻译
问题与剖析
Keywords
intrasemiospheric translation
intersemiospheric translation
suprasemiospheric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analysi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文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 体系建设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蓝玉
机构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3-121,158,共10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基于审核评估的黑龙江省高校英语专业建设研究”。
文摘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又是其关键所在。要解决近年来英语专业在学科定位、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英语专业建设首先要明确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与学科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内涵建设入手,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育预期结果为导向,改变以往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主导的课程体系。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将英语人文知识与语言学习适度融合,并建立以英语人文知识为核心专业方向的课程结构,突出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学、文化、国情学、语言学的专业核心教育。英语专业还应突破以往英语教育单一的西方人文视野,尝试建立中西文化互通与共建的课程体系,使之具有中国外语教育特色,以培养新时代服务国家与地区发展需求的优质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
人文专业定位
课程体系结构改革
结果导向教育
内容依托教学
内涵建设
Keywords
liberal arts orientation
structure reform of curriculum
OBE approach
CBI approach
quality construction
分类号
H319.2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话语研究——基于“双层—五步”框架的中西医话语互动分析
被引量:
44
6
作者
田海龙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28-139,F0003,共13页
文摘
在批评话语研究领域,话语被阐释为语言使用与相关社会因素之间辩证关系的社会实践。将此观点投射到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上面,话语互动研究可以从不同话语在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两个层面上的互动入手,并按五个步骤依次进行。运用这个“双层-五步”分析框架,以央视《新闻1+1》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对中医专家张伯礼的连线采访为分析语料,探究中医话语与西医话语之间的互动问题,认为中西医话语互动形成中西医结合新话语。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医疗实践中,中西医结合话语显示出动态变化的意义特征,这与中医从业者社会认知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关键词
中医话语
西医话语
话语互动
新冠肺炎
批评话语分析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discourse
western medicine discourse
discourse interaction
COVID-19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持人语
7
作者
丁建新
机构
不详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8-58,共1页
文摘
“韩礼德研究”作为一个学术术语2018年3月17日在中山大学语言所主办的“首届韩礼德研究会”上首次提出。当时笔者还提出了韩礼德六大新核心思想的概念,包括语法作为文化的思想、功能语言学的人类学思想、功能进化论思想、互为主体间性的思想、社会符号学思想与社会生物学思想。这些想法是笔者近几年对韩礼德语言学的一些思考。那次会议是一次五代同堂的会议。韩礼德教授的第一代中国弟子、北京大学前英语系主任胡壮麟教授拨冗参加了这次会议。从胡壮麟教授1978年最早介绍功能语言学到中国的文章算起,已经整整40年。
关键词
学术术语
社会符号学
思想与社会
进化论思想
功能语言学
胡壮麟
生物学思想
主体间性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生六记》英译的文体和内容之辨
8
作者
王诗客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86-94,160,共10页
文摘
《浮生六记》自晚清被发现以来,在文体和内容的评价上都出现了有意味的分歧,如是小说还是散文,是五四新文学中常见的"娜拉出走"或者鲁迅"伤逝"式主题的先声,还是已逝去的中国古典生活美感的精彩再现。这些分歧不但存在于汉语学界,也延续至不同的英译本中。由于中西文体观念和文化的差异,不同译者对文体和内容也有不同的理解、取舍和强调。
关键词
《浮生六记》
英译
文体
内容
分歧
Keywords
Fu Sheng Liu Ji
English translation
genre
content
disagreement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新闻语篇体裁互文中的语言过程分析——以美媒关于2015年中国9.3阅兵报道为例
被引量:
3
9
作者
辛斌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12,158,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美关系危机话语的互文性和对话性比较研究”(16AYY021)
文摘
在谈论体裁时有必要区分文章和文学体裁,前者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后者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互文可以指任何一种分类中不同体裁特征在同一文本中的混合。以美国两份报纸关于中国2015年9.3大阅兵的报道为语料,对新闻语篇体裁互文及语言过程的分布与功能进行分析,以揭示报道者如何通过调配这些语言和互文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报道意图和目的,发现无非是宣扬"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这两个目的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所反映出的报道者近年来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心态是一致的。
关键词
美媒报道
体裁互文
语言过程
9.3阅兵
Keywords
American reports
generic intertextuality
linguistic processes
9.3 parade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政治词语俄译的归化与异化
被引量:
4
10
作者
于鑫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央文献术语外译词典(中英
中俄
+1 种基金
中日)编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14AYY00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汉俄句型对比的外宣翻译研究"(15BYY192)
文摘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对于中国特色政治词语,中俄主流媒体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方面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我国采用的异化策略多于俄罗斯媒体。中国特色政治词语外译时,要把忠实性原则放在首位。我国不同于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决定了译者主要应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同时归化策略也是有益和必要的补充。译者应根据具体语境选取合适的策略,找到中外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点。
关键词
政治词语
翻译
归化
异化
Keywords
political vocabulary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分类号
H35 [语言文字—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谎言的语用学述评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赢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13,共6页
基金
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跨文化视角下的谎言研究"(SHSF004)
文摘
指出经典语用学理论对谎言这一语言现象或认识不足、出现悖论和漏洞,或解释力不够,无法从根本上解释谎言的语用意义。Verschueren跳出了经典语用学仅对语境下形式与意义进行研究的局限,提出更关注语言行为背后动机的语言顺应论,运用该理论能帮助我们揭示谎言的语用本质。将谎言置于顺应观下,并结合以合作原则为基础的信息操控理论,提出建构谎言研究的多层面语用分析框架。
关键词
谎言
语用学理论
语言顺应论
信息操控理论
Keywords
deception
pragmatic theories
adaptation theory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theory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学视域下的诗歌隐喻性与翻译
被引量:
5
12
作者
邱文生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学话语修辞识解及其翻译认知研究"(2014B079)
文摘
诗歌隐喻性修辞是从认知修辞的角度来研究诗歌文本中的话语隐喻性。研究揭示了隐喻性是诗歌文本的诗学特征,诗性隐喻的叙述或描写能映照所要体现的审美意识与经验结构,亦即诗歌隐喻性话语的形式和内容在认知修辞层面上融为一体。因此,对话语隐喻性凸显的诗歌文本译者要有高度的隐喻性敏感意识,才能有效地识解诗歌文本中出现的语音、句法、语意等隐喻现象,进而在诗学层面上对这种诗性隐喻进行有效的译语建构。
关键词
诗歌隐喻性
诗学
翻译
Keywords
metaphoricity of poetry
poetics
translat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解构到建构——外译汉与汉语中的词汇迁移现象
13
作者
陈芙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49-55,共7页
基金
杭州市哲学社会规划项目"解构主义翻译观与现代汉语的词汇迁移研究"(B13YY11)
浙江省社科联项目"语料库驱动的汉译英文本中词块的语义特征研究"(2012B089)
文摘
在汉语与西方语言大规模接触的历史中,社会文化背景、翻译的目的、策略、文本选择和目标读者等要素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各个历史时期中西方语言经由译介向汉语的词汇迁移现象也呈现不同的态势。结合解构主义翻译观,厘清汉语中词汇迁移现象的历史和现状,并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及其变化的文化背景和其他因素。通过分析更明确地认识到作为译者和汉语使用者对待本族语和外语中的异质成分所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
翻译
汉语
词汇迁移
解构主义
Keywords
translation
Chinese
lexical transfer
deconstructionism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14
作者
陈吉荣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33-38,共6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认知识别视角下的翻译能力建构"(W2012100)
文摘
翻译认知研究迄今已经发展了二十几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和工具来验证多样化的翻译过程,涉及到翻译时间、翻译阶段、翻译问题的解决方式、翻译策略的选择路径以及不同翻译背景译者的翻译心理机制比较。但对翻译认知研究的总体性反思仍有待于加强。认知翻译理论家戈夫瑞克的研究就非常出色,其突出贡献在于对认知翻译研究提出阶段评价与方法评价,重新评估认知翻译本质,建立新的认知翻译能力模型。
关键词
认知翻译
戈夫瑞克
新趋势
Keywords
cognitive translation
G6pferich
new trend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特殊被动句对比研究
15
作者
杨吉风
机构
鲁东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8-15,共8页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中国学习者英语被动构式习得规律研究"(J11WD60)
文摘
传统上仅从语法论元的提升或抑制角度来解释被动化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被动化功能的特征描写。英汉特殊被动句的句法和语义有某些相通之处,句法上均可以违背被动化所特有的句法条件,而语义均倾向于表述主语的某种特征或持久性状态。特征读取取决于一种抽象的运作机制:事件论元抑制。事件论元抑制把舞台层面事件转变为个体层面状态,这种意义转变需要通过建立话题—述题这一述谓关系来解释。英汉特殊被动句在这种述谓关系的建立机制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关键词
特征描写
事件论元抑制
英汉对比
Keywords
property description
Ev-suppression
English-Chinese comparison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科学期刊目录汉译英探讨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向红
机构
贵州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8-21,共4页
文摘
社会科学期刊目录的英文翻译应力求做到“精确”。精确即是对文学内容的体现,同时又需要相应的外在形式的辅助。而作为目录翻译的最终成果,英文目录应最大限度符合英语使用习惯。
关键词
目录翻译
内容与形式
精确
Keyword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ntents,content and form,exactness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人民史》——一部美国史的佳作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大勇
机构
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68-71,共4页
文摘
绝大多数美国历史著作通常都是站在美国政府 ,征服者 ,外交家及领导人的立场来讲述美国过去的。然而 ,津恩教授却一反常规 ,从那些长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受剥削 ,其困境总是被历史遗亡的人们的视角出发 ,写出了一部光辉和令人感动的美国人民史。从未见过任何一本历史书像此书一样 ,引证是如此恰当和有效地被使用 ,发生在黑人 ,女人 ,印第安人及穷苦劳工身上的故事和经历都是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的。本书与那些传统历史书藉的关系犹如照相底片与相片的关系 。
关键词
哥伦布
印第安人
征服者
受害者
重新布置
以……观点
轰炸
烧等
Keywords
Columbus, Indian, conqueror, victim, reshuffl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ombs, burn, etc.
分类号
K71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译中的弦外之音——金教授在天津外国语学院35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
18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6-11,共6页
关键词
学术报告会
弦外之音
小说世界
《尤利西斯》
名字
乔伊斯
马哈鱼
爱尔兰人
译文
《艰难时世》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日语汉字的音读
被引量:
1
19
作者
付志坚
机构
天津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59-64,共6页
文摘
日语中的汉字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在日语汉字的读音中即有由中国的读音演变而来的音读,也有用日本固有的词汇读音套用而成的训读.初学日语的人很难掌握好日语汉字的读音.本文拟结合多年的教学体验,浅谈一下有关日语汉字音读的规律.
关键词
日语汉字
汉语拼音
日语音读
现代汉语
声母表
中国古代
韵母表
中古音
长音
汉语词汇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西方物质文化之比较
20
作者
张滨江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27-30,54,共5页
文摘
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就在于既保持其文化传统又能充分吸收适应时代要求的外来文化,并且超越其自身的传统文化.所以,固守“传统文化”的“国粹主义”和“本位文化论”都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研究东西方文化,寻找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落后的原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是个十分有益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通过比较东西方物质文化来探讨推动和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异同规律.物质文化是文化实体与文化观念的总和.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生产方式是物质文化的基本形态.比较东西方物质文化,就是考察两种文明中与无形的精神文化相对应的有形实体文化.
关键词
物质文化
商文化
精神文化
地理环境
东西方文化
古希腊人
劳动者
封闭型
文化人类学
传统文化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杜甫诗歌《登高》的译者群体行为探赜
李正栓
刘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话叙事批评传统发微:概念生成与批评实践
历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主持人语
赵雪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贾洪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人文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 体系建设
李蓝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话语研究——基于“双层—五步”框架的中西医话语互动分析
田海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主持人语
丁建新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浮生六记》英译的文体和内容之辨
王诗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英语新闻语篇体裁互文中的语言过程分析——以美媒关于2015年中国9.3阅兵报道为例
辛斌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特色政治词语俄译的归化与异化
于鑫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谎言的语用学述评
陈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诗学视域下的诗歌隐喻性与翻译
邱文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解构到建构——外译汉与汉语中的词汇迁移现象
陈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陈吉荣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英汉特殊被动句对比研究
杨吉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社会科学期刊目录汉译英探讨
李向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美国人民史》——一部美国史的佳作
刘大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翻译中的弦外之音——金教授在天津外国语学院35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关于日语汉字的音读
付志坚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东西方物质文化之比较
张滨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