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系遗传药物性聋与非综合征性聋大家系与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赵辉 李荣华 +6 位作者 王秋菊 严庆丰 Jian-Hong Deng 韩东一 Yidong Bai 杨伟炎 管敏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对一个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聋和非综合征聋的母系遗传性中国大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并发现全新的线粒体DNAC1494T突变。方法征集该家系中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查,并收集提取DNA进行线粒体DNAPCR扩增分析,对其主要成员建立传代细胞系进行氨... 目的对一个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聋和非综合征聋的母系遗传性中国大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并发现全新的线粒体DNAC1494T突变。方法征集该家系中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查,并收集提取DNA进行线粒体DNAPCR扩增分析,对其主要成员建立传代细胞系进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敏感试验和细胞氧消耗率检测。结果在没有接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一些母系遗传的成员表现为迟发/进行性听力下降,其程度不等,平均发病年龄自55岁(第2代)逐渐提前到10岁(第5代)。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导致母系成员听力下降,而且接受药物的年龄似乎与听力下降程度有关。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线粒体DNA测序发现高度保守的12SrRNA中1494位点C突变为T(C1494T),可以形成新的U1494-1555A碱基对,与耳聋有关的A1555G突变所造成的C1494-1555G碱基对结构相类似。当培养液中含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携带C1494T突变的4名听力遗传者和2名听力正常成员所建立的传代淋巴细胞系的细胞倍增时间显著延长,并且其细胞氧消耗总量显著降低。结论线粒体12SrRNA的A点是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聋的主要作用位点,而细胞核背景在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聋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对C1494T突变的相关的耳聋发病中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突变 听力下降 氨基糖甙类药物 综合征 氧消耗 药物性聋 发病 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在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介导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振辉 常晓彤 +3 位作者 郝敏 宋桂芹 朱晓波 张颖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6-1341,共6页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在小鼠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1×104包涵体形成单位的MoPn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株经生殖道感染野生型(WT)小鼠(n=11)、 TLR2基因缺陷 (TLR2-/-)小鼠(n=14)和TLR4-/-小鼠(n...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在小鼠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1×104包涵体形成单位的MoPn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株经生殖道感染野生型(WT)小鼠(n=11)、 TLR2基因缺陷 (TLR2-/-)小鼠(n=14)和TLR4-/-小鼠(n=11), 复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模型。在感染后第3、7、10、17、24、31、38、45天取阴道棉拭子, 免疫荧光法检测衣原体包涵体数量, 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水平。感染后第70天, 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血清抗体类型和效价; 用MoPn沙眼衣原体感染无菌分离的腹腔巨噬细胞, 培养24 h, ELISA测定上清液中IL-1α、IL-6和MIP-2含量; 体外用紫外线灭活的衣原体抗原刺激无菌分离的脾细胞, 培养72 h, ELISA测定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IL-17、IL-4和IL-5水平。结果 与WT小鼠相比, TLR2-/-或TLR4-/-小鼠在各时间点的生殖道带菌量无差异、且带菌持续时间相同, 感染后第38天, 所有小鼠均清除了下生殖道感染的衣原体。TLR2-/-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的IL-1α、IL-6和MIP-2水平均明显低于WT小鼠,而TLR4-/-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的3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与WT小鼠无显著性差异; TLR2-/-小鼠棉拭子标本具有较低水平的炎症细胞因子。所有小鼠脾细胞均产生高水平的IFN-γ和IL-17、 较低水平的IL-4和IL-5、血清IgG2a/ IgG1比值均大于1, 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LR2而不是TLR4介导了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早期免疫应答, 但沙眼衣原体诱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可能既不依赖于TLR4, 也不依赖于TL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生殖道感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358蛋白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及特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忠玉 吴移谋 +2 位作者 黄秋林 汪世平 钟光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9-555,共7页
确定沙眼衣原体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位置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功能.采用PCR方法从D型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中扩增CT358基因,并克隆入pGEX和pDSRedC1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pGEX-CT358转化到XL1-blue宿主菌,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 确定沙眼衣原体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位置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功能.采用PCR方法从D型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中扩增CT358基因,并克隆入pGEX和pDSRedC1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pGEX-CT358转化到XL1-blue宿主菌,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T358.纯化后的CT358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内的定位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pDSRedC1-CT358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观察CT358蛋白对衣原体感染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CT358蛋白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该蛋白质在衣原体感染12h后就表达定位于包涵体膜上,直至持续到整个感染周期,转基因在胞浆表达的CT358融合蛋白不影响其后的衣原体感染.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衣原体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可为衣原体性的治疗、预防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CT358 包涵体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沙眼衣原体诱导前炎因子的产生(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程文 陈凡 +1 位作者 余平 钟光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2,共7页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沙眼、性传播性疾病、不孕症等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是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瘢痕.因此,沙眼衣原体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是导致疾病的关键,沙眼衣原体可直接感染内皮细胞产生各种前炎因子,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通过E...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沙眼、性传播性疾病、不孕症等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是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瘢痕.因此,沙眼衣原体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是导致疾病的关键,沙眼衣原体可直接感染内皮细胞产生各种前炎因子,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通过ELISA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到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可产生IL-8,IL-1α,IL-1β,IL-6等前炎因子,并且沙眼衣原体感染可以主要激活宿主细胞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抑制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显示,两条通路在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中参与调节不同的炎症因子产生.MAPK/P38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调控IL-1α,IL-6的产生,而IL-8则同时受MAPK/ERK和MAPK/P38两条通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MAPK通路 前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叶大黄的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付深振 戴闻韬 +3 位作者 费烨 彭江南 闫兴丽 高增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圆叶大黄(Rheum Tataricum L.F.)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silica gel、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法对圆叶大黄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LC/MS,1H-NMR,13C-NMR,2D-NMR和薄层色谱检识等技术,结合... 目的:研究圆叶大黄(Rheum Tataricum L.F.)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silica gel、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法对圆叶大黄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LC/MS,1H-NMR,13C-NMR,2D-NMR和薄层色谱检识等技术,结合相关文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运用SRB法对分离得到的主要成分进行Hel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圆叶大黄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2),大黄素甲醚(3),芦荟大黄素(4),Rheosmin(5),1,3,8-trihydroxyanthraquinone(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大黄素-1-O-β(6-O-acety)glucopyranoside(9),大黄素甲醚-8-O-β(6-O-acety)glucopyranoside(10),大黄酚-1-O-β(6-O-acety)glucopyranoside(11);对化合物4、5、6、9、10、11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4、6、9、10、11均对Hela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5对Hela细胞无细胞毒活性。结论:8个化合物(化合物4-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有细胞毒活性,且化合物5,6,9,10,11均为首次对Hela细胞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大黄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毕业家庭医生寻找产科相关工作的体验
6
作者 Aimee R Eden Tyler Barreto Elizabeth Rose Hansen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49-2756,共8页
背景足够的产科家庭医生对于确保患者获取必需的产科服务至关重要。然而,既往研究表明执业范围包含产科的家庭医生数量正在逐年减少,如今从事新生儿接生工作的家庭医生不到10%。目的旨在探究希望将产科纳入其执业范围的新毕业家庭医生... 背景足够的产科家庭医生对于确保患者获取必需的产科服务至关重要。然而,既往研究表明执业范围包含产科的家庭医生数量正在逐年减少,如今从事新生儿接生工作的家庭医生不到10%。目的旨在探究希望将产科纳入其执业范围的新毕业家庭医生如何发现和选择工作,并进一步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对家庭医生的执业范围,特别是产科、新生儿接生方面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的混合方法研究。对美国家庭医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并在目的性子抽样后对这些医生进行深度半结构化电话访谈。问卷调查总结了家庭医生未从事产科工作的原因,为进一步明确选择从事产科工作的家庭医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基于群体的沉浸式方法来转译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向2098例毕业于2014—2016年并希望从事新生儿接生工作的美国家庭医学专业实习医生发送调查问卷,回复1016份,回复率48.43%,其中56例接受了电话访谈。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未能找到工作范围包含产科的工作是希望从事产科工作的家庭医学毕业生未从事该工作的主要原因。定性访谈结果显示,家庭医生通常通过人脉关系或人才招聘的途径找到产科相关工作,并根据地理位置偏好、家庭义务及生活方式要求等个人考虑因素做出选择。同时,求职过程和择业决策也受到工作结构、执业特点及缺乏产科相工作经验等因素的限制。结论虽然个人意向决定大部分医学生的工作选择,但其选择仍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限制,特别是家庭医学工作提供产科相关工作的能力。美国毕业医学生从医院实习生到执业医师的转变同时影响着毕业生的求职选择和医疗机构患者寻求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了解就业情况对家庭医生就业范围的影响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如何协助家庭医生在其希望从事的范围内工作并对其进行相应协助,从而确保每一个家庭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方法学 家庭医生 产科 毕业生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