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区小麦生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蔡承智 Harrij van Velthuizen +1 位作者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82-184,共3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小麦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小麦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的最高产量潜力约为目前产量的2~3倍。这对我国小麦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小麦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大豆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蔡承智 Harrijvan Velthuizen +1 位作者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1,共5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研究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大豆生产潜力,以及单产和总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研究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大豆生产潜力,以及单产和总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的最高单产潜力大约是目前产量的2~3倍。单产潜力主要分布在鲁西平原鲁中丘陵、黄淮平原南阳盆地及汾渭谷地,总产潜力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黄淮平原南阳盆地及松辽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大豆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水稻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承智 Harrij van Velthuizen +1 位作者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水稻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 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水稻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稻的最高产量潜力大约将是目前产量的2倍。这对我国水稻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水稻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蔡承智 Harrij van Velthuizen +1 位作者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4期207-211,共5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马铃薯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马...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马铃薯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马铃薯的最高产量潜力大约将是目前产量的2~3倍。这对我国马铃薯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马铃薯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