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sphodiesterases:novel targets for treatment of alcoholism
1
作者 LIU Xin WEN Rui-ting +6 位作者 GONG Mei-fang XU Ying Nicolas GRAHAME XU Jiang-ping LIANG Jian-hui Marco CONTI 张汉霆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4-455,共2页
OBJECTIVE Alcoholism is one of the most damaging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causes serious social and health problems in the world. However,there are no ideal treatments for this disease in clinic.Phosphodiesterases(PD... OBJECTIVE Alcoholism is one of the most damaging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causes serious social and health problems in the world. However,there are no ideal treatments for this disease in clinic.Phosphodiesterases(PDEs) are a superfamily of enzymes consisting of 11 PDE families that hydrolyze cyclicAMP(cA MP) and/or cyclicGMP(cGMP). Among them,PDE4 is critical in the control of intracellular cAMP levels and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ethanol consumption.However,the functional role of PDE4 in mediating alcoholism remains unclear. METHODS Ethanol drinking and preference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two-bottle choice and/or drinking-in-dark(DID) test in high alcohol preferring(HAP) animals,including C57,HAP,and PDE4-subtype knockout mice,and Fawn-Hooded(FH/Wjd) rats,treated with or without the PDE4 inhibitor rolipram or roflumilast. Ethanol withdrawal-induced anxiety-an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elevated plusmaze,holeboard,forced-swim,and tail-suspension tests in C57 mice or FH rats in the presence of PDE4 inhibition. Levels of cAMP,CREB were determined in brain regions. RESULTS Treatment with rolipram or roflumilast decreased ethanol intake and preference in two-bottle choice and DID tests in C57 and HAP mice as well as FH rats. Mice deficient in PDE4 B,but not PDE4 D,displayed similar effects to general PDE4 inhibition. In addition,rolipram reversed ethanol withdrawal-induced anxietyan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1 d and 14 d,respectively,following withdrawal from ethanol drinking in the two-bottle choice in C57 mice or FH rats. Locomotor activity was not changed in either mice or rats treated with the PDE4 inhibitors. Levels of cAMP,p CREB in the brain were increased by rolipram.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 solid evidence for the important role of PDE4 in ethanol consumptionand ethanol withdrawal-induced symptoms. Inhibitors of PDE4,in particular the PDE4 B isoform,can be a novel class of treatment for alcoh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DIESTERASE alcohol drinking ALCOHOLISM ANXIETY DEPRESSION ROD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BASIS OF PAIN INDUCTION AND MODULATION
2
作者 William R. LARIVIERE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7期26-26,共1页
Great variability exists in the response to painful experimental stimuli, in the pain experienced between individuals with similar injuries, in the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pain, and in the response to analgesic trea... Great variability exists in the response to painful experimental stimuli, in the pain experienced between individuals with similar injuries, in the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pain, and in the response to analgesic treatments. Genetic factors account for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variability, but have only recently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Comprehensive surveys of the sensitivity of inbred mouse strains demonstrate the remarkable heri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诱导 调节 遗传因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differential rearing environments on nicotine-stimulated locomotor activity and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ubtypes
3
作者 CS BOCKMAN M QUAST DJ STAIRS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4-1014,共1页
OBJECTIVE Individuals vary in sensitivity to 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nicotine,resulting in differences in their vulnerability to addiction.The role of rearing environment in determining individual sensitivity to nic... OBJECTIVE Individuals vary in sensitivity to 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nicotine,resulting in differences in their vulnerability to addiction.The role of rearing environment in determining individual sensitivity to nicotine is unclear.The neuro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mediating the effect of rearing environment on the actions of nicotine are also understood.Thus,the contribution of rearing environment in determining the sensitivity to the locomotor effects of nicotine and regulating α4β2*-and α7-nicotinic acetylcholine(n ACh) receptor expressionwas determined in rats reared in isolated(IC) or enriched(EC) conditions.METHODS To measure locomotor activity,adolescent rats(postnatal day 21-51)were injected with saline(1 mL·kg^(-1)) or nicotine(0.3 mg·kg^(-1)) subcutaneously,then placed in chamberswhere ambulatory activity was monitored for 30-min by computer for 14 daily sessions.α4β2*-andα7-n ACh receptor expression in the mesolimbic dopamine pathway was determined by quantitative autoradiography of [125 I]-epibatidine and [125 I]-bungarotoxinbinding,respectively,in 16 μmol·L^(-1) coronal sections.Values for receptor expression in fmol are ±s of 8 brains and compared by two-tailed,unpaired t-test with P<0.05 considered significant.RESULTS EC-rats are similarly sensitive as IC-rats to the locomotor effects of nicotine.[125 I]-epibatidine binding in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 of EC-rats was reduced(2.8±0.3 fmo L) compared to IC-rats(4.0±0.4 fmo L);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EC-and IC-rats in α7-n ACh receptor expression in the mesolimbic dopamine pathway.CONCLUSION Rearing environment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n ACh receptor subtypes in EC and IC rats.These data suggest regulation of n ACh receptors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may be a mechanism for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nrichment against altered sensitivity to nicotine in genetically vulnerable individuals.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mechanisms will aid in development of novel pharmacological tools mimicking the protection afforded by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in nicotine-sensitive indiv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tine addiction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α4β2*-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How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Shaped by Natural Selection for Ancestral Environments Produce Current Behaviours
4
作者 Charles Crawfordt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1-20,共20页
The central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how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by natural selection can be used in understanding current human behaviour. First, Darwin′s logic is briefly described. Development is ... The central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how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by natural selection can be used in understanding current human behaviour. First, Darwin′s logic is briefly describe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when applying evolutionary theory to human behaviour. The notion of innate developmental organization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is introduced. The possible social and political outcomes produced when different levels of innate developmental organization are paired with different beliefs about it are considered. The notion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as evolved adaptations is considered in some detail. Then I discuss different ways evolutionists think about how genes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at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framework for considering how ancestral adaptations function in current environments and outlines some ways of studying them. In China and many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people desire a more harmonious society. I hope that this paper will be of some small help in achieving this great ta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 行为研究 先天性 遗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IN A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An interview with Dr. Paul E. Spector
5
作者 Hongyu Li Liuqin Yang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年第3期235-240,共6页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OHP)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concerned with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employee's health,safety,and well-being,closely related to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I/O)Psychology. Specifi...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OHP)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concerned with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employee's health,safety,and well-being,closely related to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I/O)Psychology. Specific areas of concern are accidents,injuries,illness,stress,violence,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and work-family conflict. Based on his research,Dr. Paul E. Spector answered our questions on aspect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and research/statistical methods in I/O Psychology. His opinions or suggestions about future research in I/O Psychology are informative and inspi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心理学 透视法 跨文化交际 工人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housing on consummatory successive negative contrast in rats: wire-bottom cages versus polycarbonate tubs
6
作者 Michael Wood Alan M. Daniel +1 位作者 Egeenee Daniels Mauricio R. Papini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96-696,共1页
关键词 老鼠 金属笼 塑料盆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38
7
作者 张婷 吴睿明 +4 位作者 李红 Philip David Zelazo 张莉 廖渝 李小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2,共7页
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三种不同类型的执行功能任务来探究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共60名被试,3岁和4岁被试各30名,男女各半。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 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三种不同类型的执行功能任务来探究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共60名被试,3岁和4岁被试各30名,男女各半。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能力的密切联系上;在错误信念发展的早期,执行功能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混合成分的执行功能与对自己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工作记忆的执行功能与对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这两对联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工作记忆 抑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困境之困境——情与理的辩争 被引量:47
8
作者 喻丰 彭凯平 +2 位作者 韩婷婷 柴方圆 柏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02-1712,共11页
道德判断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评价性活动之一,但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作用争执不休。从休谟和康德的哲学论争到发展心理学家对道德推理的关注,直至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对情绪的重新审视,道德判断的决策机制已经演变为多种模型相互竞... 道德判断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评价性活动之一,但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作用争执不休。从休谟和康德的哲学论争到发展心理学家对道德推理的关注,直至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对情绪的重新审视,道德判断的决策机制已经演变为多种模型相互竞争的局面。在回顾和分析道德判断各种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情绪和推理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为今后应当更多地关注道德推理的实际作用,并当运用更为先进的操纵手段,同时注重情境的影响来考察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判断 道德推理 情绪 双加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7
9
作者 丁桂凤 候亮 +3 位作者 张露 张丽 王曼 古茜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9-1019,共11页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创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创业活动日益活跃,但失败率却居高不下。如何让创业者在遭遇失败后仍能保持再创业的意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拟综合采取横向问卷调查、纵向时间对比以及情景模拟实验的方法,一方面探讨成...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创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创业活动日益活跃,但失败率却居高不下。如何让创业者在遭遇失败后仍能保持再创业的意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拟综合采取横向问卷调查、纵向时间对比以及情景模拟实验的方法,一方面探讨成就目标导向和社会比较在创业失败和创业失败学习之间的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分析创业失败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之间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机制,寻求由创业失败到再创业意向的不同路径,这种探讨具有理论创新价值。依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在实践中指导创业者通过上行比较,锁定学习目标,激发再创业意向;通过提高自我怜悯水平,使创业者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激发掌握性学习动机,确立再创业的意向,对于创业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比较和自我怜悯的干预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失败 创业失败学习 再创业意向 社会比较 自我怜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游戏中射杀动作和血腥成分对玩家和观看者攻击倾向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张学民 李茂 +2 位作者 宋艳 李永娜 魏柳青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28-1236,共9页
通过实验考察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和血腥成分对玩家和观看者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认知的影响。被试为72名男性大学生,选用第三人称45度角的射击类游戏,将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和血腥成分进行分离,采用竞争反应时任务范式考察攻击性行为,... 通过实验考察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和血腥成分对玩家和观看者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认知的影响。被试为72名男性大学生,选用第三人称45度角的射击类游戏,将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和血腥成分进行分离,采用竞争反应时任务范式考察攻击性行为,采用EAST内隐认知范式考察内隐攻击性认知,结果表明:(1)玩家比观看者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玩家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认知均显著强于观看者;(2)视频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导致观看者有更高的游戏卷入,血腥成分对被试的攻击性影响强于射杀动作成分,并使被试倾向于将攻击性进行他人归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游戏 暴力成分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认知 玩家和观看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人格研究:范式与分歧 被引量:17
11
作者 喻丰 彭凯平 +2 位作者 董蕊 柴方圆 韩婷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35-2244,共10页
道德人格研究领域与美德伦理学近来交汇于社会心理学。而这些研究基本可以区分为两个维度,即结构—过程与观察者—行动者。这两个维度区分出四种研究范式,即道德原型范式、道德榜样范式、道德信息加工范式和美德民众概念范式。这四种范... 道德人格研究领域与美德伦理学近来交汇于社会心理学。而这些研究基本可以区分为两个维度,即结构—过程与观察者—行动者。这两个维度区分出四种研究范式,即道德原型范式、道德榜样范式、道德信息加工范式和美德民众概念范式。这四种范式发现,无论是结构或者动力,道德人格都有其独特性。且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行动者视角,道德人格者都和普通人不同。道德人格甚至整个人格观趋待整合,并需要解决特质与情境、结构与动力、理性与直觉、描述与规范等理论问题,方能更好地指导道德人格或美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格 美德 道德榜样 原型 道德特质 信息加工 民众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聋童执行功能发展:聋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一员 吴睿明 +2 位作者 胡兴旺 李红 P D Zelazo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6-364,共9页
利用标准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任务(DCCS),对76名智力正常的3-8岁聋童和78名3-5.5岁的正常儿童进行了对比测试,旨在考察聋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结果发现,3岁组的聋童和正常儿童在DCCS任务上的表现没有显... 利用标准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任务(DCCS),对76名智力正常的3-8岁聋童和78名3-5.5岁的正常儿童进行了对比测试,旨在考察聋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结果发现,3岁组的聋童和正常儿童在DCCS任务上的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正常儿童在4-4.5岁时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期,而聋童要在6岁时才有快速的发展,到7岁后才相当于正常儿童5岁的发展水平,大约滞后2年。研究认为,造成聋童执行功能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1)语言符号系统和聋童特有的符号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2)聋童可能存在计划和灵活性的缺陷;(3)聋童可能存在命名和标识策略上的困难和注意机制的缺陷。结合关于聋童心理理论发展滞后于正常儿童7年以上的报道,心理理论发展和执行功能发展在聋童身上表现出较大的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童 执行功能 心理理论 认知复杂性与控制(Cognitive Complexity and Control ccc) 选择性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魏勇刚 吴睿明 +2 位作者 李红 冯廷勇 Philip David Zelazo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8-605,共8页
将执行功能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中的共同成分--抑制性控制区分为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从而构成心理理论任务(错误信念)的3个变式A1、A2、A3和执行功能任务(白天/黑夜)的3个变式B1、B2、B3.实验1以48名4岁幼儿为被试,探讨对两类任务中各自的... 将执行功能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中的共同成分--抑制性控制区分为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从而构成心理理论任务(错误信念)的3个变式A1、A2、A3和执行功能任务(白天/黑夜)的3个变式B1、B2、B3.实验1以48名4岁幼儿为被试,探讨对两类任务中各自的3个变式所包含的抑制性控制的难度区分的适当性,结果表明幼儿在两类任务中各自的3个变式上的正确率差异显著,说明其抑制性控制的确表现出了高、中、低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实验2根据实验1所设计的两类任务,以144名3~6岁幼儿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在幼儿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是影响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控制 难度水平 执行功能 心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味:主动用心地感受积极体验 被引量:39
14
作者 郭丁荣 任俊 +1 位作者 张振新 Fred B. Bryant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2-1271,共10页
品味(savoring)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指个体延长和增强积极体验的过程。本文在介绍Bryant和Veroff的品味理论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进一步对品味的概念、结构、机制、测量进行系统论述,并探讨了品味和幸福感的关系以及提... 品味(savoring)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指个体延长和增强积极体验的过程。本文在介绍Bryant和Veroff的品味理论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进一步对品味的概念、结构、机制、测量进行系统论述,并探讨了品味和幸福感的关系以及提高品味能力的方法。除了需要在品味的神经生理机制、品味的毕生发展研究、品位的文化差异等一些研究领域继续努力外,品味的测量以及应用等问题也都值得未来研究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味 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觉加工中存在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证据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强 陈安涛 +2 位作者 王琪 周柳 孙弘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3,共6页
对于颜色的辨别具有类别知觉效应:类间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比同等颜色空间距离的类内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更高。对于类别知觉效应的产生机制存在两种观点:知觉特性假设、语言标签假设。以往的研究范式由于实验任务涉及到工作记忆成分,被... 对于颜色的辨别具有类别知觉效应:类间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比同等颜色空间距离的类内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更高。对于类别知觉效应的产生机制存在两种观点:知觉特性假设、语言标签假设。以往的研究范式由于实验任务涉及到工作记忆成分,被试在完成任务时会自动地对颜色命名以利于记忆,因此所得证据大多支持语言标签假设,而对知觉特性假设的支持证据则很少。本文利用目标觉察范式最大限度去掉了工作记忆成分,通过测量被试辨别两种颜色的反应时,得到了类别知觉效应。并通过语言干扰任务进一步证实在该实验范式下类别知觉效应与语言的无关性。从而,为知觉特性假设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别知觉 语言标签 紧缩效应 延展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外地点任务中不同测试问题及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16
作者 廖渝 吴睿明 +5 位作者 Philip David Zelazo 李红 张婷 张莉 高山 李小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5,共9页
旨在讨论意外地点任务中“知否问题”与“预测问题”可能存在的差异及两者与执行功能任务的关系,并初步探讨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问的关系。用意外地点任务、膝跳反射任务和两个执行功能的任务(DCCS和手部游戏)对59名3~5岁的儿童施测... 旨在讨论意外地点任务中“知否问题”与“预测问题”可能存在的差异及两者与执行功能任务的关系,并初步探讨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问的关系。用意外地点任务、膝跳反射任务和两个执行功能的任务(DCCS和手部游戏)对59名3~5岁的儿童施测。结果显示:(1)儿童在意外地点任务的“知否问题”上的表现显著好于“预测问题”,儿童对“知否问题”和“预测问题”的回答可能反映了心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2)膝跳反射任务,DCCS任务与“知否问题”三者问有显著的相关,且其高相关在排除年龄及语言能力的影响后仍保持显著。“双表征区分结构”可能是三者间共同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执行功能 意图 双表征区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戴必兵 彭义升 李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考察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60~80岁老年人335名,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得分≥16分为“有抑郁症状”)来评估老年人... 目的:考察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60~80岁老年人335名,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得分≥16分为“有抑郁症状”)来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用Gross情绪调节问卷(ERQ,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分量表)来评估老年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情况,用沉思量表(RRS)来测量老年人沉思策略的使用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的比例为19.9% (61/306).CES-D总分与ERQ的认知重评得分呈负相关(r=-0.21,P<0.01),与ERQ的表达抑制得分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8,P>0.05),与RRS总分呈正相关(r=0.5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 =0.42,P<0.05)、健康状况好(OR =0.29,P<0.001)、生活方式好(OR =0.09,P<0.01)、经济状况好(OR =0.05 ~0.23,P<0.01)和ERQ认知重评得分较高(OR =0.93,P<0.05)的老年人,CES-D得分较低;而高龄(OR =1.04,P<0.05)和RRS总分较高(OR=1.19,P<0.01)的老年人,CES-D得分较高.结论:女性、高龄、经济状况差、健康水平低、无子女或子女在外地或国外、越多使用沉思策略和越少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老年人,越可能出现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情绪调节 沉思 表达抑制 认知重评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的三维结构构建 被引量:9
18
作者 汤清波 詹欢 +2 位作者 Bente G.BERG 闫凤鸣 赵新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8-546,共9页
【目的】解剖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及其内部神经髓形态结构,并分析和构建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各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解剖脑和咽下神经节的内部神经髓结构,... 【目的】解剖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及其内部神经髓形态结构,并分析和构建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各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解剖脑和咽下神经节的内部神经髓结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脑和咽下神经节扫描图像,然后利用AMIRA三维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从而构建脑和咽下神经节的三维结构模型,并测量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内部各神经髓的体积,并分析了相对比例。【结果】棉铃虫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由围咽神经索连接在一起。脑主要由前脑、中脑和后脑3部分组成。前脑内包括视叶、蕈形体和中央体等形态结构较明显的神经髓。此外,前脑还包括其他位于脑的左右两侧以及背侧和腹侧大量神经髓区域,约占脑总神经髓的59.65%。这些神经髓区域边界不明显。中脑主要包括1对触角叶;后脑位于脑的腹侧和触角叶的下方,体积较小。咽下神经节由3个神经节融合构成,从前到后分别为上颚神经节、下颚神经节和下唇神经节,由于融合的紧密程度高,3个神经节间的边界不明显。【结论】阐明了棉铃虫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的神经髓形态结构,构建了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内部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三维模型可以任意旋转,能从任何角度观察脑、咽下神经节和内部不同神经髓的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本研究结果对研究棉铃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信息接收、处理及调控行为的机制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咽下神经节 神经髓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网络化自助干预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以汉化MoodGYM为例 被引量:36
19
作者 任志洪 李献云 +5 位作者 赵陵波 余香莲 李政汉 赖丽足 阮怡君 江光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8-832,共15页
抑郁症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抑郁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组试验考察抑郁症网络化干预程序Mood GYM中文版对中国大学生抑郁患者的在线干预效果,并且使用多重中介模型同时探索了基于临床实践提... 抑郁症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抑郁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组试验考察抑郁症网络化干预程序Mood GYM中文版对中国大学生抑郁患者的在线干预效果,并且使用多重中介模型同时探索了基于临床实践提出的认知歪曲(ATQ和DAS)与认知领域研究发现的解释偏差(SST)在抑郁症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相较之对照组,Mood GYM对中国大学生抑郁的网络化自助干预具有中到大的效果量(CES-D,d=0.93;PHQ-9,d=0.79);(2)Mood GYM也显著降低抑郁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ATQ)、消极解释偏差(SST)和功能失调性态度(DAS);(3)自动思维(ATQ)和消极解释偏差(SST)二者的改变在抑郁症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效果中起中介作用,功能失调性态度改变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抑郁症的网络化干预还存在着诸如脱落率较高等多种局限,推荐作为传统心理治疗的额外补充手段,也可作为梯度治疗模型的自助式初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网络化干预 大学生 效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 被引量:166
20
作者 席居哲 左志宏 WU Wei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26-1447,共22页
心理韧性研究自发轫至今出现了若干可供遵循的进路,主要有:以人为中心模型、以变量为中心模型、时间路径模型和因素-过程模型等。以人为中心进路围绕"人"开展研究,将甄别出的心理韧性者与非韧性者及未经历严重压力/逆境者进... 心理韧性研究自发轫至今出现了若干可供遵循的进路,主要有:以人为中心模型、以变量为中心模型、时间路径模型和因素-过程模型等。以人为中心进路围绕"人"开展研究,将甄别出的心理韧性者与非韧性者及未经历严重压力/逆境者进行比较,尝试理解心理韧性的由来。以变量为中心进路则聚焦于压力/危险逆境指标、心理韧性相关因子及心理社会发展功能指标,经由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以探寻和推测心理韧性发展的机制。时间路径进路专注于时间进程,追踪研究对象在严重压力/逆境开始前后到相当长一段时期心理社会功能变化过程特点,以解读人类压力/逆境适应系统的运作特征及其功能差异,推断心理韧性发展的过程及机制。因素-过程整合进路则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兼顾因素与过程,尝试提供一个更具研究指导性的心理韧性整合模型和一套机制解释策略基准框架。诸心理韧性研究进路各有侧重,互有长短,研究者对之了然于胸将有助于选择适切的研究设计与分析策略,取长避短,从而提高研究揭示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研究进路 以人为中心模型 以变量为中心模型 时间路径模型 因素-过程整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