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的经验启示及未来路径 被引量:20
1
作者 柯勇 黄博 +1 位作者 董思 彭小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发展道路初探、"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与缓慢恢复、改革探索期的目标探究与路径探寻、改革建制期的体制改革与方式转型,以及改革攻坚期的体育强国新征程六个阶段。总结认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四项坚持",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步入改革攻坚的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下路径: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提高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着力于发展攻坚的重点,解决中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首要问题;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追求;正确处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者之间的关系和位置,克服倚轻倚重的苗头或弊端,促进各类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体育发展 成就 新征程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别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及其对击打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苏健蛟 张颖慧 马世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4,共8页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技术动作划分为四个时刻、三个时段,并对四个时刻下肢关节的角度以及三个时段的动作位移、时间、速度、角速度等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启动时段(P1)小级别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各关节运动幅度呈"上大下小"状态,大级别运动员呈"上小下大"状态;三个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幅度却出现差异,小级别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击打时段(P2)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的髋、踝关节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中级别运动员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回收阶段(P3)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屈伸、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小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回收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不同级别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对击打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减轻体重、改善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是提高击打速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打 优秀散打运动员 鞭腿 击打速度 动作特征 不同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鞭腿击打不同类型目标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苏健蛟 张颖慧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2-768,共7页
探求鞭腿技术击打不同类型目标时因动作运用不当可能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对1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进行空击、击打脚靶、沙包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 探求鞭腿技术击打不同类型目标时因动作运用不当可能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对1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进行空击、击打脚靶、沙包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鞭腿动作划分为3个时刻、2个时段,对其在各时刻的动作速度、作用腿膝关节角度、角速度、力矩等运用VICON Nexus和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作用腿膝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回旋角度和角速度以及关节力矩等各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鞭腿空击技术类型的动作速度相对较慢,击打时段膝关节角速度相对较快、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外旋、加速并过度伸展状态;击打脚靶类型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外旋伸展运动状态;击打沙包类型膝关节的各项力矩相对较大,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反方向运动状态。鞭腿的3种击打类型均存在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建议运动员在训练和实战时遵循鞭腿技术动作的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腿 类型 膝关节 危险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蔡艺 郑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56,64,共7页
武术古籍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东传朝鲜半岛的重要载体,在中朝武艺交流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探明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传播的时间、路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在归纳中国武术古籍代表书目的基础上,对古代中朝史料展开文献学分... 武术古籍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东传朝鲜半岛的重要载体,在中朝武艺交流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探明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传播的时间、路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在归纳中国武术古籍代表书目的基础上,对古代中朝史料展开文献学分析和历史考证,并通过韩国相关数据库以及朝鲜《武艺图谱通志》所列参考书目,检索朝鲜正史与经籍所涉中国武术古籍的信息。研究表明,壬辰倭乱爆发后,朝鲜为改变武备废弛、兵力羸弱的不利局面,通过赐书、赠书、购书等途径慕求中国武术书籍,购书是中国武术古籍东传朝鲜半岛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中国武术书籍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东传朝鲜半岛,对朝鲜武艺发展影响深远,促进了明清武艺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奠定了朝鲜武艺发展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朝两国的武艺交流。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是在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武艺圈内发生的文化转移现象,亦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泽被四方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武术古籍 朝鲜半岛 纪效新书 武艺图谱通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拔河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蔡艺 李傲翼 +1 位作者 苏建臣 安镕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呈现韩国拔河的历史情况,解释拔河申遗花落他家的深层原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在对韩国拔河历史起源、地域分布及传承形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类学视角解构其祝祭活动的仪式过程,还原其龙蛇信仰与生殖崇... 为呈现韩国拔河的历史情况,解释拔河申遗花落他家的深层原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在对韩国拔河历史起源、地域分布及传承形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类学视角解构其祝祭活动的仪式过程,还原其龙蛇信仰与生殖崇拜的稻作文化性格。在考证韩国拔河起源于中国的同时,呈现"礼失而存于野"的历史尴尬,期待唤起关于传统文化遗失与保护的更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人类学 拔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古礼的东国传衍——朝鲜王朝燕射礼的施行与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9,共5页
燕射礼为周代射礼之一,东周以后渐为消陨,各代礼典亦鲜有辑录。然而在两千余年后的朝鲜半岛,燕射礼却得以复行。从史料记载来看,朝鲜王朝施行的3次燕射礼并非完全遵循周代礼制,其"燕礼"部分由《仪礼·燕礼》损益而成,射... 燕射礼为周代射礼之一,东周以后渐为消陨,各代礼典亦鲜有辑录。然而在两千余年后的朝鲜半岛,燕射礼却得以复行。从史料记载来看,朝鲜王朝施行的3次燕射礼并非完全遵循周代礼制,其"燕礼"部分由《仪礼·燕礼》损益而成,射礼环节则是在参照宋代"九射格"基础上,融合朝鲜仪礼制度创制而成。崇儒尚礼的文治主义是燕射礼得以东传的历史背景,朝鲜统治者所推行的燕射礼不仅是其协调君臣关系、确立统治秩序并以此教化民众的工具,亦是明亡清替后,彰显其中华正统,实现"以夷易华"的历史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朝鲜 燕射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宫廷体育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蔡艺 安镕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7-190,206,共5页
通过对《朝鲜王朝实录》等朝鲜古籍的整理分析,从休闲娱乐、军事教育、礼仪祭祀三个维度还原朝鲜时代宫廷体育活动的概貌,反映出中、朝体育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朝鲜半岛历代政权多为中国藩属,所以,朝鲜时代的宫廷体育活... 通过对《朝鲜王朝实录》等朝鲜古籍的整理分析,从休闲娱乐、军事教育、礼仪祭祀三个维度还原朝鲜时代宫廷体育活动的概貌,反映出中、朝体育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朝鲜半岛历代政权多为中国藩属,所以,朝鲜时代的宫廷体育活动呈现出鲜明的中国色彩,诸如击球、击棒、手博等体育活动大多由中国传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朝鲜体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朝鲜 宫廷 《朝鲜王朝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燕 蔡艺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韩国体育非遗保护的经验主要有:制定体系化法律法规和精准施策;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传承人培养机制,明确其权利和义务;拓宽大众参与路径,充分发挥网络...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韩国体育非遗保护的经验主要有:制定体系化法律法规和精准施策;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传承人培养机制,明确其权利和义务;拓宽大众参与路径,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作用;重视本土传承与国际合作相互促进。对我国的启示:健全法治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全民自觉保护意识;深入挖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助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借助新兴科学技术,开拓和创新传播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 保护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张汪洋 赵子建 +1 位作者 慎承允 徐战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40,45,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设施、教育、文化、健康、旅游和赛事"的精准扶贫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体育精准扶贫是通过体育的方式对贫困人民进行精准帮扶,实现贫困人民持续脱贫的精准扶贫模式;体育设施精准扶贫能提高贫困地...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设施、教育、文化、健康、旅游和赛事"的精准扶贫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体育精准扶贫是通过体育的方式对贫困人民进行精准帮扶,实现贫困人民持续脱贫的精准扶贫模式;体育设施精准扶贫能提高贫困地区体育设施供给,体育教育精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之策,体育文化精准扶贫能激发贫困人民脱贫的内生动力,体育健康精准扶贫是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务实之举,体育旅游精准扶贫可以实现贫困地区持续性脱贫,体育赛事扶贫可以助力贫困人民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精准扶贫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疲劳程度下跆拳道运动员横踢动作时踝关节运动学特征的共变量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苏健蛟 张颖慧 +4 位作者 卢煜 吴志恒 雷涛 冯朝海 李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24-931,共8页
目的:探讨跆拳道精英运动员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性疲劳时,使用横踢技术过程中支撑腿踝关节运动学参数所表现出的差异,为规范横踢动作及降低运动损伤风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名跆拳道精英运动员,年龄为20.2±0.5岁,训练年限为9.... 目的:探讨跆拳道精英运动员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性疲劳时,使用横踢技术过程中支撑腿踝关节运动学参数所表现出的差异,为规范横踢动作及降低运动损伤风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名跆拳道精英运动员,年龄为20.2±0.5岁,训练年限为9.3±1.3年。对受试者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诱导疲劳,用血乳酸分析仪测定疲劳程度;运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动作轨迹,利用分析软件对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疲劳程度下,运用横踢动作时支撑腿踝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和动作位移、速度等变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疲劳程度差异的影响,重度疲劳时启动时段的背屈角度,回收时段的外翻、旋外角度相对较小,三种疲劳程度之间踝关节角度差异较为显著(P<0.05)。轻度疲劳时启动时段的跖屈角速度较慢,与中度和重度疲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3.132,P<0.05)。击打时段,背屈角速度表现为: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三种疲劳状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10.012,P<0.05)。综合来看,重度疲劳时启动时段的内翻位移较近,击打和回收时段的旋内和背屈位移较远。重度疲劳时整体动作时间相对较长、动作速度整体较慢,三种疲劳程度之间的动作速度和启动时段的动作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血乳酸峰值的出现,疲劳程度骤然增大,踝关节在急启急停和扭转能力方面的运动学参数差异较为显著;踝关节活动度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而加大,从而致使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与横踢动作的流畅性越来越差,并成为影响横踢动作使用效果和增大踝关节运动损伤风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跆拳道运动员 运动性疲劳 横踢动作 踝关节 运动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对横踢技术动作特征及其击打速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颖慧 丁昊阳 苏健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94,共8页
探究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出现不同量度的运动性疲劳时,横踢技术动作特征出现的差异及其对击打速度产生的影响程度。对20名跆拳道运动员采用Excalibur Sport cycle ergometer功率自行车进行诱导疲劳和YSI 1500 SPORT乳酸测试仪测定疲... 探究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出现不同量度的运动性疲劳时,横踢技术动作特征出现的差异及其对击打速度产生的影响程度。对20名跆拳道运动员采用Excalibur Sport cycle ergometer功率自行车进行诱导疲劳和YSI 1500 SPORT乳酸测试仪测定疲劳程度并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量度;运用VICON Nexus三维系统捕捉横踢技术的运动轨迹,运用VICON Polygon软件将运动轨迹划分为启动、击打、回收三个时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启动时段三种疲劳的动作时间为:轻度疲劳0.25 s<中度疲劳0.27 s<重度疲劳0.29 s;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为:轻度疲劳12.20 m/s>中度疲劳11.75 m/s>重度疲劳10.64 m/s;横踢技术在回收时段的启动和加速过程中,三种类型之间的动作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5)。运动性疲劳的量度对横踢技术动作特征及其击打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运动性疲劳的量度越大,技术动作的稳定性相对较差,鞭打动作形式也相对较差,对动作特征和击打速度的影响程度也越大;运动性疲劳的量度随着体内乳酸含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乳酸峰值出现的时间节点是反映身体重度疲劳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是教练员合理调整技战术,通过消除疲劳的方式,减小对技术动作影响的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横踢技术 动作特征 击打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