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纱线接枝明胶蛋白及其染色性能研究
1
作者 隋智慧 张磊 +1 位作者 宋佳 庞薇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38,共5页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乙胺为原料合成改性剂,并将改性剂与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亚麻纱线进行反应制得端羟基亚麻纱线,然后用明胶蛋白溶液与端羟基亚麻纱线进行接枝反应,制得明胶蛋白改性的亚麻纱线。对改性后的亚麻纱线进行断裂强力、活性...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乙胺为原料合成改性剂,并将改性剂与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亚麻纱线进行反应制得端羟基亚麻纱线,然后用明胶蛋白溶液与端羟基亚麻纱线进行接枝反应,制得明胶蛋白改性的亚麻纱线。对改性后的亚麻纱线进行断裂强力、活性染料染色性能测试,并采用红外光谱、SEM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明胶溶液的质量浓度对亚麻纱线接枝胶原蛋白的接枝率有一定影响,但改性后的亚麻纱线的断裂强力损失较小,经明胶蛋白接枝改性后,亚麻纱线对活性染料的吸尽率和固色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纱线 明胶 端羟基改性剂 断裂强力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2/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对亚麻织物的整理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旭 隋智慧 +3 位作者 伞景龙 吴学栋 常江 董旭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65,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乙酯(EA)为聚合单体,以无机纳米TiO2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为功能单体,制备出含有纳米TiO2/有机硅的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织物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亚麻织物。探究乳化剂用量、引...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乙酯(EA)为聚合单体,以无机纳米TiO2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为功能单体,制备出含有纳米TiO2/有机硅的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织物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亚麻织物。探究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功能单体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测试复合乳液粒径分布及大小、热稳定性能、抗紫外线性能、弯曲刚性以及动、静摩擦性能等。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有机硅用量3.5%,纳米TiO2用量1.0%,乳化剂用量6.5%,引发剂用量1.2%,反应温度80℃。纳米TiO2的加入使得复合乳液整理的亚麻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升,防护系数达到65.4;有机硅的引入使亚麻织物的弯曲刚性从5.2 cN/mm下降到3.55 cN/mm,赋予亚麻织物良好的柔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聚丙烯酸酯 纳米TIO2 乳液聚合 亚麻织物 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曹向禹 李维鑫 田俊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3-237,共5页
活性炭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综述了以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纤维的原理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活性炭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综述了以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纤维的原理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对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结构特点与其吸附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 制备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磷酸法制备亚麻基活性炭纤维及其表征 被引量:6
4
作者 曹向禹 田俊阳 +1 位作者 李维鑫 李瑞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以废旧亚麻织物为原料,利用微波辐射-超声浸渍-磷酸法制备亚麻基活性炭纤维。探讨了磷酸浓度、超声浸渍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及时间对亚麻基活性炭纤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测试了亚麻基... 以废旧亚麻织物为原料,利用微波辐射-超声浸渍-磷酸法制备亚麻基活性炭纤维。探讨了磷酸浓度、超声浸渍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及时间对亚麻基活性炭纤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测试了亚麻基活性炭纤维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磷酸浓度为20%,超声浸渍60min,微波辐射功率400W,微波辐射10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亚麻基活性炭纤维得率为38.15%,碘吸附值可达1092.66mg/g,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260mg/g,亚麻基活性炭纤维孔隙结构丰富,表面富含羟基、羧基及酯基等官能团。在制备过程中,微波辐射-超声浸渍的应用对活性炭纤维孔隙的形成、发展和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亚麻织物 亚麻基活性炭纤维 微波辐射 超声浸渍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洋 孙颖 +2 位作者 陈嘉琳 李端鑫 李自豪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2-45,共4页
为探讨活性染料CN-3B对菠萝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活性红CN-3B对菠萝纤维进行染色,以上染百分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分析氯化钠质量浓度、碳酸钠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料用量及浴比对菠萝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优... 为探讨活性染料CN-3B对菠萝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活性红CN-3B对菠萝纤维进行染色,以上染百分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分析氯化钠质量浓度、碳酸钠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料用量及浴比对菠萝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染色工艺条件为氯化钠质量浓度40 g/L,碳酸钠质量浓度1 g/L,染色温度50℃,染料用量1%(owf),浴比为1∶50,最优工艺条件下菠萝纤维的上染百分率为96.05%,断裂强力下降率为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纤维 活性红CN-3B 染色 上染百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有机氟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涂饰剂研究
6
作者 郭制安 隋智慧 +3 位作者 伞景龙 王旭 常江 吴学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5-1248,1253,共5页
用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纳米ZnO、丙烯酸丁酯(B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反应原料,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ZnO/有机氟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将其应用于皮革涂饰上。使用FTIR和TG对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 用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纳米ZnO、丙烯酸丁酯(B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反应原料,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ZnO/有机氟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将其应用于皮革涂饰上。使用FTIR和TG对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纳米ZnO成功复合到了乳液当中。有机氟单体最佳用量为20%(占总单体质量分数)。用复合乳液涂饰后坯革的撕裂强力增加了14.32 N,抗张强力增加了58 N,且坯革的耐寒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均有改善。涂饰后坯革对水的接触角达133.85°,其疏水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坯革涂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9 mm,对黑曲霉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有机氟 纳米ZNO 涂饰剂 疏水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丝织物的接枝改性整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树珍 唐蓉蓉 刘款款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8-61,共4页
桑蚕丝作为高档面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其悬垂性较差,接枝改性技术是克服该缺点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桑蚕丝织物进行增重处理,结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浓度2.625 mol/L,焙烘... 桑蚕丝作为高档面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其悬垂性较差,接枝改性技术是克服该缺点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桑蚕丝织物进行增重处理,结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浓度2.625 mol/L,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2 min,反应液pH值为3,增重率可达到40.53%,白度为48.86%,断裂强力为724 N。由红外光谱测试和X射线衍射试验确定接枝成功,对比整理前后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毛细管效应来判断织物整理效果,提高桑蚕丝织物的悬垂性。得出:整理后织物的白度略有下降,毛细管效应略有提高,断裂强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织物 接枝改性 N—羟甲基丙烯酰胺 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色模纹的大循环组织设计与试织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丹 吕婷婷 +1 位作者 刘琳 吴文璐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28,共4页
为探究配色模纹与织物组织设计的内在关系,以设计好的配色模纹为基础,分析组织图中各个组织点的性质,得出组织图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对该组织图进行拆分,分析组织循环的大小,最后利用组织图中的待定点及经纬纱交织规律,确定组织循环的... 为探究配色模纹与织物组织设计的内在关系,以设计好的配色模纹为基础,分析组织图中各个组织点的性质,得出组织图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对该组织图进行拆分,分析组织循环的大小,最后利用组织图中的待定点及经纬纱交织规律,确定组织循环的设计方案;并采用其中一种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小样试织,得到小样织物的花型图案与经纬纱交织状态。结果表明:采用一种配色模纹可以设计出多种织物组织,配色模纹上各个点的颜色及色经色纬的排列顺序对织物组织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以配色模纹为基础的织物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色模纹 组织设计 织物设计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树珍 白欣宇 +2 位作者 唐蓉蓉 戴季良 宋丹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8-61,共4页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紫外线吸收剂。试验优化了整理剂的合成工艺,即反应温度为55℃、n(2,4-二羟基二苯甲酮)∶n(HCl)为1∶5、n(2,4-二羟基二苯甲酮)∶n(C_(2)H_(5)OH)为1∶10、反应时间为5 h...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紫外线吸收剂。试验优化了整理剂的合成工艺,即反应温度为55℃、n(2,4-二羟基二苯甲酮)∶n(HCl)为1∶5、n(2,4-二羟基二苯甲酮)∶n(C_(2)H_(5)OH)为1∶10、反应时间为5 h、n(UV-0)∶n(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1∶2。棉织物经紫外线吸收剂整理后抗紫外线性能优良,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为79,折皱回复角为198°,断裂强度为202 N,透气量为1608 L/m^(2)·s,透气率为13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紫外线整理 吸收剂 二苯甲酮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黏合剂的制备及性能
10
作者 隋智慧 宋佳 庞薇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以及纳米TiO2为主要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Ti02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黏合剂,通过FT-IR谱、TEM观测、DSC分析、粒度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试并... 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以及纳米TiO2为主要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Ti02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黏合剂,通过FT-IR谱、TEM观测、DSC分析、粒度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试并探讨了其用于涂料印花后的织物性能。结果表明.FT—IR谱分析得到各种单体之间发生了共聚反应;DSC测试结果和TEM照片都显示乳液黏合剂为明显的核-壳结构物质;粒度分析得到乳液黏合剂的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100nm以内;纳米TiO2核壳型黏合剂作用后的织物各项牢度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干、湿摩擦牢度可达4~5级,刷洗牢度、皂洗牢度均可达4级,且涂料印花后手感柔软、光洁滑爽、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核壳聚合 涂料印花 黏合剂 纳米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大麻复合酶脱胶工艺优化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端鑫 于洋 +2 位作者 陈嘉琳 孙颖 王大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9,共5页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质量损失率、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直径为检测指标,研究工业大麻单种酶脱胶工艺的参数和脱胶效果的关系。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下,建立单纯格子点试验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复合酶脱胶的优化工艺参数。在最优工艺处理后,进...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质量损失率、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直径为检测指标,研究工业大麻单种酶脱胶工艺的参数和脱胶效果的关系。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下,建立单纯格子点试验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复合酶脱胶的优化工艺参数。在最优工艺处理后,进行了工业大麻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测试,表观形态分析、基团分析及元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工业大麻复合酶脱胶最优工艺参数为:浴比1∶20,pH值5.0,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50 min,质量比为m(漆酶)∶m(木聚糖酶)∶m(半纤维素酶)=0.290∶0.166∶0.544,果胶酶未选用。最优工艺下脱胶的工业大麻纤维表面光滑,胶质被大部分去除,抗菌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纤维 复合酶脱胶处理 工艺优化 性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娟 宋秘钊 +1 位作者 刘玉龙 王彦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39,共5页
为了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和烯丙醇聚氧烷基醚为单体,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合成聚醚改性有机硅。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出较佳试验方案为:物料比n(Si—H)∶n(C=C)=1.0∶1.3,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 为了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和烯丙醇聚氧烷基醚为单体,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合成聚醚改性有机硅。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出较佳试验方案为:物料比n(Si—H)∶n(C=C)=1.0∶1.3,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相对于反应物的质量)40μg/g。对原料及合成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检测,并将其应用到亲水性差的涤纶织物上,分别测试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各项性能,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形貌结构。结果表明:聚醚链段成功接枝到含氢硅油的侧链上,经改性有机硅整理后的织物柔软性、亲水性等性能有明显改善。经整理过的涤纶织物柔软性可从2级提高到4级,回潮率从0.39%提高到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F-6 聚甲基氢硅氧烷 聚醚改性 有机硅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皮水解蛋白/聚乙烯醇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彦珍 宋秘钊 +1 位作者 王娟 韩洪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0,共5页
为了研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医用材料,以动物蛋白和高聚物混合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以羊皮为原料,采用酸法水解得到羊皮水解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与分析,研究纺丝溶液质量比、... 为了研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医用材料,以动物蛋白和高聚物混合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以羊皮为原料,采用酸法水解得到羊皮水解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与分析,研究纺丝溶液质量比、注射速度、接收距离、纺丝电压对纺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溶液m(聚乙烯醇)∶m(羊皮水解蛋白)为8∶2、纺丝速度0.5 mL/h、纺丝电压25 kV、纺丝接收距离15 cm的条件下,纺丝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羊皮水解蛋白 聚乙烯醇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对大麻织物的阻燃整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迪 赵欣 夏宁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1,共4页
为合成一种新型氮磷阻燃剂,以1,3—二[三(羟甲基)甲氨基]丙烷、三氯氧磷为主要原料,将合成的新型磷氮阻燃剂应用于大麻织物上。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稳定性分析TG、损毁炭长等方法对制备的阻燃剂和阻燃效果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研究结... 为合成一种新型氮磷阻燃剂,以1,3—二[三(羟甲基)甲氨基]丙烷、三氯氧磷为主要原料,将合成的新型磷氮阻燃剂应用于大麻织物上。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稳定性分析TG、损毁炭长等方法对制备的阻燃剂和阻燃效果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n(1,3—二[三(羟甲基)甲氨基]丙烷):n(三氯氧磷)=1∶3,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75℃,三乙胺用量为3 g/L时,制备的阻燃剂稳定性好,对大麻织物的阻燃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阻燃剂 1 3—二[三(羟甲基)甲氨基]丙烷 三氯氧磷 大麻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