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邵秀芝 曲静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5期12763-12764,共2页
基于齐鲁工业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三模块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三模块多层次 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邵秀芝 曲静然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2期82-83,88,共3页
基于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开设的通识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为例,探讨了专题研讨式、案例式、文献阅读、课内外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 基于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开设的通识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为例,探讨了专题研讨式、案例式、文献阅读、课内外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消除专业学习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 通识课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纤维添加量对3D打印预乳化猪肉糜制品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符馨予 王丽敬 +7 位作者 刘思园 张思琪 谢欣悦 陈思雨 邵俊花 李冬男 赵海波 李春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8-296,共9页
反复冻融常发生于乳化肉制品的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导致肉制品品质劣变。为改善冻融循环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填充肉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变仪、色差仪、质构仪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 反复冻融常发生于乳化肉制品的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导致肉制品品质劣变。为改善冻融循环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填充肉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变仪、色差仪、质构仪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反应等方法探究豌豆纤维添加量对3D打印预乳化猪肉糜制品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肉糜的表观黏度和黏弹性均与豌豆纤维添加量成正比;当豌豆纤维添加量为2%时,乳液肉糜的流变特性与未加油脂肉糜相近,呈现出最优的打印外观和解冻持型性,打印产品的解冻损失率和收缩率显著降低(P<0.05),解冻损失率比未加油脂和仅添加乳液肉糜分别显著(P<0.05)降低21.70%和23.04%,收缩率分别显著(P<0.05)降低24.88%和26.26%。仅添加乳液的处理组以及添加豌豆纤维的乳液的处理组的冰晶空隙和TBARS值均显著(P<0.05)优于未加油脂处理组。可见,豌豆纤维能够有效提高3D打印预乳化猪肉糜制品的冻融稳定性,该结果为3D打印冷冻肉制品的开发及品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乳化 冻融 3D打印 肉糜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与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焦雨欣 单若兰 +4 位作者 王旭峰 陈茂龙 文李 程云辉 吴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9,共11页
传统抗生素大量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推动了抗菌肽的出现和发展。抗菌肽在对抗传染性病原体方面效能高且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与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降低细菌的耐药率;结构的高度适应性也使其具有多重生物活性,能靶向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和异... 传统抗生素大量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推动了抗菌肽的出现和发展。抗菌肽在对抗传染性病原体方面效能高且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与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降低细菌的耐药率;结构的高度适应性也使其具有多重生物活性,能靶向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提升稳定性有利于延长抗菌肽在体内的半衰期,改善抗菌肽的生物利用率,对提升其临床转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综述了抗菌肽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及其在食品、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探讨了抗菌肽应用中存在的稳定性低的问题及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 ,并对抗菌肽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链球菌素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高蕾蕾 李迎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0,165,共5页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防腐剂,Nisin具有抑菌效果好,耐热稳定性,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谱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食品行业中的防腐保鲜效果良好。文章对Nisin的结构、分类、特性、抑菌机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详...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防腐剂,Nisin具有抑菌效果好,耐热稳定性,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谱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食品行业中的防腐保鲜效果良好。文章对Nisin的结构、分类、特性、抑菌机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以后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链球菌素 抑菌 食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侯瑾 李迎秋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5-169,共5页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有方法简捷、检测成本低、分析容量大等优点,适合于复杂基质中的微量成分分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简单概述了ELISA技术,并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病原微生物和生物毒素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等方...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有方法简捷、检测成本低、分析容量大等优点,适合于复杂基质中的微量成分分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简单概述了ELISA技术,并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病原微生物和生物毒素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等方面,对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提出了ELISA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 原理 食品安全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苹果品种的益生菌发酵适应性评价
7
作者 杨胜博 孟园 +6 位作者 李学震 刘维豪 王一熹 刘光鹏 初乐 卢俊华 马艳蕊 《中国果菜》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为探究不同苹果品种对苹果益生菌饮品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国光’‘富士’‘澳洲青’‘嘎啦’‘金帅’‘乔纳金’‘红星’七个品种为原料进行益生菌发酵,并对不同苹果品种益生菌发酵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澳洲青’发酵苹果汁总... 为探究不同苹果品种对苹果益生菌饮品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国光’‘富士’‘澳洲青’‘嘎啦’‘金帅’‘乔纳金’‘红星’七个品种为原料进行益生菌发酵,并对不同苹果品种益生菌发酵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澳洲青’发酵苹果汁总酸含量最高,‘红星’发酵苹果汁总酸含量最低,‘富士’发酵苹果汁总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富士’发酵苹果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最高,‘澳洲青’发酵苹果汁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活菌数研究表明,不同苹果品种发酵汁的菌落数在发酵24 h之前快速增长,在发酵24 h时菌落数都达到最大值,其中‘金帅’发酵苹果汁活菌数最多,‘澳洲青’发酵苹果汁中活菌数最少。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对不同苹果品种益生菌发酵汁进行香气分析,发现不同品种间香气差异明显,其中由‘富士’‘乔纳金’发酵苹果汁香气成分最多。结合感官分析得出,‘富士’发酵苹果汁最符合大众对于苹果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品种 益生菌 苹果汁 抗氧化活性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柴晴晴 武文 +3 位作者 刘鹏飞 李子松 王爱月 崔波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3-208,共6页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机理、检测方法及控制其形成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形成机理 美拉德反应 检测方法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在营养与安全上的差异 被引量:8
9
作者 耿圣雅 周庆新 曲静然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1期46-50,54,共6页
从食品营养方面分析得出,有机谷类中的淀粉含量比普通谷类高1%~2%,蛋白质含量虽比普通谷类低1%,但蛋白质的消化率提升3%;有机果蔬中含有更多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如有机番茄中黄酮类化合物比普通番茄高70%~90%;有机果蔬中VC... 从食品营养方面分析得出,有机谷类中的淀粉含量比普通谷类高1%~2%,蛋白质含量虽比普通谷类低1%,但蛋白质的消化率提升3%;有机果蔬中含有更多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如有机番茄中黄酮类化合物比普通番茄高70%~90%;有机果蔬中VC的含量也有所提升,如有机草莓中VC的含量比普通草莓高10%;有机肉类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要比普通肉类高23%和47%。从食品安全方面分析得出,有机农作物中的硝酸盐、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相对较低,如有机叶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比普通叶菜低50%,有机谷类中镉的含量仅为普通谷类的50%,94%~97%的果蔬类及谷类食品中不含有可检出的农药残留。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在安全与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食品 营养 食品安全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化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8
10
作者 邵秀芝 王存芳 孙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252-253,255,共3页
根据食品化学课程的性质及现有教学资源,构建了课外网络辅助学习与讨论、课堂测验和讨论、课后作业和阅读文献、期末考试等方式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实践效果表明,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个性化培养,而且使课程考核... 根据食品化学课程的性质及现有教学资源,构建了课外网络辅助学习与讨论、课堂测验和讨论、课后作业和阅读文献、期末考试等方式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实践效果表明,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个性化培养,而且使课程考核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网络辅助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杰 李迎秋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1-175,共5页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以免疫层析技术、胶体金标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免疫学技术,具有精确、快速、特异、高效、便捷等特点,较适用于基层和现场快速检测。文章主要论述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特点、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技...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以免疫层析技术、胶体金标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免疫学技术,具有精确、快速、特异、高效、便捷等特点,较适用于基层和现场快速检测。文章主要论述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特点、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药物残留、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该技术的优缺点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免疫层析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基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有害物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若萱 何金兴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水凝胶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易于功能化、生物相容性好、易被集成到信号转导系统中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电极修饰材料。总结了水凝胶基纳米复合材料几种常用的合成策略,讨论了水凝胶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用于... 水凝胶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易于功能化、生物相容性好、易被集成到信号转导系统中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电极修饰材料。总结了水凝胶基纳米复合材料几种常用的合成策略,讨论了水凝胶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用于电化学检测的传感机制,对水凝胶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对推动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纳米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分析检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味蛋白Brazzein及其基因工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伟伟 赵萌 刘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184,共4页
Brazzein是一种天然植物甜味蛋白,具有甜度高、能量低、稳定性好等优点。文章综述了其来源、生化特性和其甜味决定因素,并对它在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BRAZZEIN 甜味蛋白 生化特性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技术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5
14
作者 迟晓君 吴凡 +2 位作者 卫晨 傅茂润 秦洋 《中国果菜》 2022年第1期48-51,58,共5页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逐渐成为食品发展的朝阳产业,其对营养缺乏或特殊患病人群的作用日益凸显。提高特医食品生物利用率及加工适应性是特医食品发展的重要方向。超微粉碎技术能改善食品粉体的分散性、吸附性、溶解性、化学...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逐渐成为食品发展的朝阳产业,其对营养缺乏或特殊患病人群的作用日益凸显。提高特医食品生物利用率及加工适应性是特医食品发展的重要方向。超微粉碎技术能改善食品粉体的分散性、吸附性、溶解性、化学活性及生物活性等,适用于特医食品的开发。本文针对特医食品的分类组成及产业的发展、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特医食品中的应用前景等展开了综述,为特医食品的开发提供信息资源及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医食品 超微粉碎技术 临床应用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味肽的苦味机制及脱苦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蒲明慧 吴昊 +2 位作者 文李 陈茂龙 程云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4-356,共13页
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形成的苦味肽会导致食品出现苦味,苦味肽从口感角度往往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成分。然而,有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苦味肽显示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及有助于缓解慢性疾病的特性。因此,阐明苦味肽的苦味机制对于改善食品... 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形成的苦味肽会导致食品出现苦味,苦味肽从口感角度往往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成分。然而,有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苦味肽显示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及有助于缓解慢性疾病的特性。因此,阐明苦味肽的苦味机制对于改善食品口味和生物活性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报道提出了Q值、苦味氨基酸、苦味指示基序和空间结构等肽苦味影响因素,但普适的机制尚未得到阐明。酶法或非酶法去苦味策略已在实验室及工业化规模中实施应用,其中酶法因高效、安全而广受关注,具有脱苦能力或潜力的和来源于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的酶被研究者不断鉴定并报道。本文较全面地总结苦味肽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苦味肽的来源、生物活性、鉴定方法、苦味机制及酶法/非酶法脱苦方法等,同时归纳总结不同来源的具有脱苦味能力或潜力的酶的共有特性,并展望苦味肽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肽 生物活性 苦味机制 脱苦 微生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米制品加工新技术研究进展及产业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俭 李玉鹏 +6 位作者 钱明继 金征宇 林亲录 崔波 赖夏荣 韦锦福 方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231,共7页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不断增长,营养米制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发新型营养米制品对丰富米制主食品类、改善糖代谢、降低慢性疾病发生和引领健康饮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提升营养米制品营养功能的物理...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不断增长,营养米制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发新型营养米制品对丰富米制主食品类、改善糖代谢、降低慢性疾病发生和引领健康饮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提升营养米制品营养功能的物理、生物等新型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营养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根据市场需求展望了营养米制品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米制品 加工新技术 研究进展 产业现状 营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塔格糖酸奶发酵工艺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俊艳 王成花 +1 位作者 梁真 于海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为开发新型功能性酸奶,用功能性甜味剂塔格糖部分替代蔗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塔格糖酸奶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从色泽、口感、组织和风味四个方面对塔格糖酸奶的品质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塔格糖酸奶的最佳发酵条... 为开发新型功能性酸奶,用功能性甜味剂塔格糖部分替代蔗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塔格糖酸奶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从色泽、口感、组织和风味四个方面对塔格糖酸奶的品质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塔格糖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塔格糖添加量2.5%、发酵剂接种量5%、发酵时间5.0 h。在此最佳条件下发酵制得的塔格糖酸奶凝乳紧密,均匀,保形能力较好,口感最佳,同时具有塔格糖和益生菌的功能特性,提高了酸奶的品质和保健功能。用质构仪对塔格糖酸奶的质构指标稠度和黏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酸奶的质构指标与感官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法 塔格糖酸奶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敏慧 刘珂伟 +2 位作者 张晓慧 杨晓颖 傅茂润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6,121,共6页
综述了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来源及合成途径、龙葵素与发芽和绿变的关系、毒理学代谢等,同时从龙葵素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发、物流销售及加工过程中龙葵素的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控制食品中的龙... 综述了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来源及合成途径、龙葵素与发芽和绿变的关系、毒理学代谢等,同时从龙葵素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发、物流销售及加工过程中龙葵素的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控制食品中的龙葵素含量、寻找龙葵素的有效利用途径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糖苷生物碱 龙葵素 发芽 绿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方式及马来酸酐添加量对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圣麟 刘鹏飞 +3 位作者 秦洋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1-229,共9页
以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为成膜基材,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H)为增容剂,采用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PHA复合膜。马来酸酐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加入淀粉/PHA体系中,即淀粉、PHA与MAH直接共混挤出... 以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为成膜基材,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H)为增容剂,采用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PHA复合膜。马来酸酐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加入淀粉/PHA体系中,即淀粉、PHA与MAH直接共混挤出(直接添加处理)和PHA先与MAH干法改性,再与淀粉共混挤出(干法改性处理),且MAH的添加量分别为1%、3%和5%。研究改性方式及MAH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A质量分数为12%时,由直接添加处理1%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透光率,较好的阻水性、热稳定性和相容性,且具有较为平滑均匀的微观结构;由干法改性处理5%MAH所成膜的断裂伸长率较高,膜表面较为平整光滑。PHA质量分数为24%时,由直接添加处理3%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较好的阻水性、热稳定性,且微观结构较为平滑均匀;由干法改性处理3%MAH所成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由干法改性处理5%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MAH的添加能够增强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膜的各项性能得出,当PHA质量分数为12%时,由直接添加处理1%MAH所成膜具有较优的性能;当PHA为24%时,由直接添加处理3%MAH所成膜的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改性方式 挤压吹塑 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蓝莓品种果实品质比较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00
20
作者 刘丙花 孙锐 +2 位作者 王开芳 舒秀阁 孙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6,共7页
本研究对山东省引种的22个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比较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9个蓝莓品质指标均存在很大的品种间差异,其中单果质量、果实比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有效酸度(pH值)、花青素含量和VC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10.00%... 本研究对山东省引种的22个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比较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9个蓝莓品质指标均存在很大的品种间差异,其中单果质量、果实比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有效酸度(pH值)、花青素含量和VC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10.00%,品种间差异较大;果形指数和果皮明度指数(L*值)变异系数低于10.00%,是较为稳定的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综合评价不同蓝莓品种品质的核心品质指标5项,分别为果形指数、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pH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核心指标进行权重赋予,建立蓝莓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计算不同蓝莓品种的综合、鲜食和加工评价指数。根据蓝莓主要品质指标,对22个蓝莓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得分对22个蓝莓品种分类的判定结果较为一致,均可用来分析蓝莓果实品质指标,综合评价不同蓝莓品种果实的鲜食或加工品质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品质特性 核心指标 变异系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