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东南州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白慧 唐化义 +2 位作者 池再香 罗顺祯 石宏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55-58,共4页
通过对黔东南州发生的倒春寒、春旱、夏旱、秋风气象灾害强度指数统计 ,分析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重点研究了倒春寒、春旱、洗手干、伏旱、洪涝、秋风 6种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影响的程度 。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水稻 生产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黔东南州局地暴雨与西太副高环流的关系 被引量:34
2
作者 池再香 白慧 +2 位作者 黄红 龚雪芹 牛俊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83,共8页
通过对黔东南州1996—2005年夏季发生局地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各种物理量场的特征、地形等的综合分析,得出9次局地暴雨都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化密切相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SW气流均增强为急流,并输送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 通过对黔东南州1996—2005年夏季发生局地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各种物理量场的特征、地形等的综合分析,得出9次局地暴雨都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化密切相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SW气流均增强为急流,并输送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而且特别有利的地形的强化作用,造成黔东南暴雨的落区不同。根据暴雨的不同落区,将其归纳为四种类型,即西部型暴雨、南部型暴雨、中部型暴雨、东部型暴雨。但中、南部型暴雨还有中低层低涡切变线配合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黔东南地区 西南气流 夏季 局地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都柳江流域秋冬春连旱的物理成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池再香 杨绍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6期30-31,共2页
通过对黔东南州都柳江流域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5月连旱过程的物理量合成分析 ,得出造成干旱的原因 ,主要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及特殊的地形。
关键词 秋冬春 干旱 分析 划分标准 气象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非定常中尺度气象过程对黔东南降雹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池再香 白慧 +2 位作者 龚雪芹 彭兴德 金松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0-836,共7页
分析了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5年4~5月降雹资料和雹日相对应的14:00地面0cm温度资料,考察了二维非定常中尺度气象过程对黔东南降雹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大尺度大气环流背景下,对流不稳定能量、地形抬升作... 分析了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5年4~5月降雹资料和雹日相对应的14:00地面0cm温度资料,考察了二维非定常中尺度气象过程对黔东南降雹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大尺度大气环流背景下,对流不稳定能量、地形抬升作用、低空水平螺旋度和14:00地面0cm温度的梯度变化与降雹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这些因子对有无降雹灾害天气提供了较好的预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作用 低空水平螺旋度 地温梯度 冰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波动对黔东南州林业病虫害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袁芳菊 梁平 +2 位作者 刘良平 周艳 田菊萍 《贵州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8-11,共4页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991~2005年逐年气候因子与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与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占有林面积的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4~9月降雨日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用...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991~2005年逐年气候因子与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与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占有林面积的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4~9月降雨日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用一元线性拟合趋势、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分析方法对选定的气候因子进行历年演变趋势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要气候因子均不程度地向有利于黔东南州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波动 林业 病虫害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气候因素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周艳 梁平 田菊萍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0期1311-1312,共2页
分析了黔东南州2010年农业气候条件对油菜生长期间的影响,得出造成2010年黔东南油菜减产的主要气象原因是秋冬连旱,叠加春旱和移栽期、盛花期、结荚期出现3次低温寡照天气。
关键词 低温寡照 油菜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京津春季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期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袁淑杰 梁平 +2 位作者 任红敏 曹克强 张文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9-1361,1382,共4页
用趋势系数法分析了冀京津22个气象站1960~2003年春季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期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气象条件.用权重系数法计算了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气象综合指数——K指数。结果表明,冀京津区域气温有增加趋势,有利于小麦赤霉病... 用趋势系数法分析了冀京津22个气象站1960~2003年春季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期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气象条件.用权重系数法计算了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气象综合指数——K指数。结果表明,冀京津区域气温有增加趋势,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冀京津区域降雨量、降雨日数、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地区K指数大于0,即春季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逐年加大。这些地区只要菌源达到一定数量,未来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概率将会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京津 小麦赤霉病 温度 降雨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京、津产麦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与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袁淑杰 梁平 +4 位作者 武文辉 徐大红 杨昌银 韩俊玲 李智慧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220-224,共5页
根据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22个代表站1960-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各相关气象因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 根据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22个代表站1960-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各相关气象因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12℃日数大部地区呈弱增加趋势,降雨量和雨日呈减少趋势,中部以南地区的日照条件向降低小麦抗病能力的方向转化;贴近度分析表明,塘沽-天津-保定以南地区秋季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候条件是最适宜或适宜小麦赤霉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菌原体 形成期 气象要素 趋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量:56
9
作者 池再香 白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4-708,共5页
利用1961—2000年黔东南地区18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总云量、气压、水汽压、旬降水量、暴雨日数等资料,对黔东南地区近40年特别是近10年的气候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黔东南地区降水呈上升趋势(6.75mm/10a),气温... 利用1961—2000年黔东南地区18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总云量、气压、水汽压、旬降水量、暴雨日数等资料,对黔东南地区近40年特别是近10年的气候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黔东南地区降水呈上升趋势(6.75mm/10a),气温呈下降趋势(-0.25℃/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地区 气候变化 平均气温 降水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1”黔东南暴雪天气过程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被引量:64
10
作者 池再香 胡跃文 白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2-797,共6页
采用对称不稳定判据,对发生在2003年1月5~6日一次罕见的黔东南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产生在对称不稳定大气中,低空急流促使对流层低层暖湿气流辐合上升,触发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雪天气.西南涡、横切变和暴雪区有... 采用对称不稳定判据,对发生在2003年1月5~6日一次罕见的黔东南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产生在对称不稳定大气中,低空急流促使对流层低层暖湿气流辐合上升,触发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雪天气.西南涡、横切变和暴雪区有向对称不稳定区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不稳定 西南涡 横切变 暴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黔东南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气候因子分析
11
作者 梁平 胡家敏 +1 位作者 王洪斌 于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913-9915,9995,共4页
[目的]研究制约黔东南马铃薯生产的气候因子。[方法]利用黔东南16个代表站1961~2009年温度、降雨、日照、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根据马铃薯种植生产获得高产所需的气候条件,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该地区马铃薯生长期内各相关气象要素利弊... [目的]研究制约黔东南马铃薯生产的气候因子。[方法]利用黔东南16个代表站1961~2009年温度、降雨、日照、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根据马铃薯种植生产获得高产所需的气候条件,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该地区马铃薯生长期内各相关气象要素利弊影响,找出制约黔东南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气候因子。[结果]马铃薯生长期间日照不足,平均日照仅2.5~3.3 h/d,是制约黔东南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光照因子;春季黔东南日平均气温≥20℃、日平均地温≥22℃的高温天气时有发生,缩短了马铃薯的生育期,马铃薯生长期间大部分时间气温日较差≤10℃,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这是制约马铃薯产量的温度因子;黔东南马铃薯开花期降雨量不足、成熟期潮湿多雨造成马铃薯多病虫害发生,是制约黔东南马铃薯生产的雨湿因子。[结论]黔东南马铃薯生育期内,雨日多、日照少、相对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高温天气时有发生等是制约马铃薯高产的主要气候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气候因子 制约 高产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山区椪柑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区划 被引量:3
12
作者 池再香 白慧 +3 位作者 彭兴德 刘荣让 彭祖才 古德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063-1068,共6页
在分析贵州省从江县椪柑气候适宜性的基础上,确定了椪柑生态气候主导指标,分析影响椪柑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依此对黔东南山区椪柑生产进行区划,同时比较不同种植区椪柑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椪柑 气候适宜性 区划 黔东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山区2次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13
作者 龙先菊 顾欣 +3 位作者 邓学军 梁平 谢俊英 袁芳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243-246,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16个县市地面自动站及区域站观测资料等,对比分析了2014年7月3日夜间~4日白天与2015年6月17日夜间~18日白天黔东南州的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由于西太平洋高压稳定...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16个县市地面自动站及区域站观测资料等,对比分析了2014年7月3日夜间~4日白天与2015年6月17日夜间~18日白天黔东南州的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由于西太平洋高压稳定少动,对高空槽、中低层江淮低涡切变、梅雨锋西段的移动造成阻挡,致使切变系统在贵州长时间停滞而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2次过程黔东南均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偏西南气流影响,700~850 h Pa的切变线几乎重合,中高纬度均有冷平流和高空槽的共同影响;水汽、能量、动力等方面均具备降大暴雨条件,暴雨中心均出现在黔东南的西部地区,暴雨集中时段均出现在夜间。第2次过程的直接经济损失没有第1次过程大,但2015年因滑坡泥石流掩埋死亡2人事故;第2次过程暴雨的量级比第1次过程的范围更大、强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影响系统 物理量 对比分析 黔东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黔东南烤烟大田生长前期的气候影响分析
14
作者 袁芳菊 刘良平 张键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0期1331-1332,共2页
利用黔东南烤烟主要种植区气象自动观测站2010年4~6月中旬逐日平均气温、日降雨量、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对黔东南州2010年烤烟大田生长前期—伸根期和旺长前期所需光、温、水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4月28日进入烤烟气... 利用黔东南烤烟主要种植区气象自动观测站2010年4~6月中旬逐日平均气温、日降雨量、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对黔东南州2010年烤烟大田生长前期—伸根期和旺长前期所需光、温、水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4月28日进入烤烟气候适宜移栽期,移栽后气温持续偏低、降雨多、日照少,不利于烤烟达到优质适产要求;烤烟伸根期到旺长前期,光、温、水气象条件匹配不好,不利于烤烟稳长、促叶和增重,尤其是影响脚叶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移栽期 伸根期 旺长前期 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FS产品暴雨动力过程相似释用法及业务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仁勇 伦绪勇 杨绍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7-30,共4页
根据新预报业务流程的要求 ,用MICAPS平台中的HLAFS产品场与暴雨发生的初始、中间、结束过程相对应的三维空间物理量场的相似程度 ,根据场相似的数量作综合判别分析作出有无区域暴雨的预报。使用动力过程相似释用法实现了从资料准备到... 根据新预报业务流程的要求 ,用MICAPS平台中的HLAFS产品场与暴雨发生的初始、中间、结束过程相对应的三维空间物理量场的相似程度 ,根据场相似的数量作综合判别分析作出有无区域暴雨的预报。使用动力过程相似释用法实现了从资料准备到最后预报结果生成的程序化、自动化、客观化。根据天气过程分类建立的两类模型以场平均距离为依据 ,作出暴雨预报相似判别分析结果 ,其预报的检验效果令人满意 ,1 999~ 2 0 0 2年 5~ 9月平均Ts超过 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FS 暴雨 模型 相似预报 动力过程 MIC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白慧 梁平 +2 位作者 杨胜忠 袁芳菊 邓学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0,共4页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47年(1961-2007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年平均日照时数、冬季降水量和夏季日照时数等8个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气候因子,分析其演变趋势对黔东南州农作物病虫害...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47年(1961-2007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年平均日照时数、冬季降水量和夏季日照时数等8个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气候因子,分析其演变趋势对黔东南州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主要气候因子均不同程度地向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向变化,即随着气候的变化,黔东南州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向加重的趋势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作物病虫害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黄平县生态区烤烟最佳移栽期自然抗病性考察及其对烤烟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剑 梁平 +1 位作者 王定斌 冉鸿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明贵州省黄平县生态区优质烤烟的最佳移栽时期。[方法]分别考察5个移栽期处理的烤烟在团棵期、现蕾期的农艺性状,以及不同移栽期处理对烤烟自然抗病性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移栽期处理对烟株的生长动态影响各异,烤... [目的]探明贵州省黄平县生态区优质烤烟的最佳移栽时期。[方法]分别考察5个移栽期处理的烤烟在团棵期、现蕾期的农艺性状,以及不同移栽期处理对烤烟自然抗病性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移栽期处理对烟株的生长动态影响各异,烤烟的生长与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和栽培管理方式密切相关;不同移栽期处理的烟株对赤星病的抗性差异不显著。[结论]贵州省黄平县烤烟的适宜移栽期为4月中旬至下旬。过晚移栽则降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使经济效益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移栽期 性状 赤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地区夏季降水变化以及旱涝特征的研究
18
作者 彭科曼 张吉民 +1 位作者 苟杨 周林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4期96-97,共2页
利用贵阳地区8个国家级观测站1988~2017年夏季(6~8月)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贵阳地区近30年来的夏季降水变化以及旱涝特征,并对夏季旱涝年进行了划分。
关键词 夏季降水 旱涝指数 旱涝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