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百年齐齐哈尔市的气温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娄德君 孙卫国 李治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5-68,共4页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和局部化特征的分析 ,得出齐齐哈尔市的气温不仅存在准 2a、4a、4~ 6a和 8a左右的年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也存在 4 0~ 6 0a的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而且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 ,4 0...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和局部化特征的分析 ,得出齐齐哈尔市的气温不仅存在准 2a、4a、4~ 6a和 8a左右的年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也存在 4 0~ 6 0a的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而且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 ,4 0~ 6 0a尺度的冷暖交替分别出现在 1 92 4、1 955和 1 98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年代际 多时间尺度 突变特征 周期性变化 齐齐哈尔市 左右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薛瑶 吕东辉 +1 位作者 叶倩竹 刘兴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前黑龙江西部富裕县玉米的主栽品种吉单66多年来表现较好,为进一步探索气象因子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研究出玉米产量预估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以玉米品种吉单66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及... 目前黑龙江西部富裕县玉米的主栽品种吉单66多年来表现较好,为进一步探索气象因子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研究出玉米产量预估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以玉米品种吉单66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及玉米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有效穗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与产量相关性很强;从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6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和8月平均气温、9月降水量对玉米吉单66产量影响大,相关性强,其中9月降水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4个气象因子为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2种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经过对比分析,2种产量预估模型均比较精准,适用于吉单66玉米品种及其他黑龙江西部玉米品种产量预估,为今后黑龙江其他地区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及农业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西部 玉米 产量预估模型 气象因子 产量构成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富裕县气候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繁东 程义武 +1 位作者 袁湘玲 孙砳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204-206,263,共4页
[目的]深入掌握富裕县四季开始时间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富裕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对四季开始日期和长度进行划分,对近54a来富裕县入季时间、四季持续天数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4... [目的]深入掌握富裕县四季开始时间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富裕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对四季开始日期和长度进行划分,对近54a来富裕县入季时间、四季持续天数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4a来富裕县春、夏、秋、冬季平均开始日期分别为4月27日、7月2日、8月10日和10月1日,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482、-2.241、1.121、0.807d/10a,春季和夏季开始时间呈提前趋势,秋季和冬季开始时间略有推迟,幅度较小;四季平均长度分别为66、39、52和208 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759、3.362、-0.314、-2.267 d/10a,富裕县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冬季持续天数呈缩短趋势,夏季持续天数增加趋势明显,秋季持续天数基本没有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应季农业生产、城市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裕县 季节 起始日期 四季长度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富裕县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繁东 程义武 +1 位作者 邱海芝 袁湘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8期179-181,194,共4页
利用富裕县1961—2016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近56年来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年、季、月变化特征,揭示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6年来富裕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 利用富裕县1961—2016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近56年来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年、季、月变化特征,揭示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6年来富裕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总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为0.542℃/10 a。春季气温日较差最大,夏季最小,季节变化呈高—低—高—低特点;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5月(13.6℃),最小值出现在7月(10.1℃);各月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月份下降幅度最大,8月下降幅度最小。月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远大于最高气温,是导致年、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日较差 变化特征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黑龙江省富裕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富裕县1961-2017年降水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繁东 祝玉梅 +2 位作者 邱海芝 王娜 商宝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9-22,47,共5页
为了解富裕县的降水变化规律,利用富裕县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及距平百分率法,分析富裕县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来,富裕县年平均降水量为444.4 mm,变化趋势略有增加但不明显。夏季... 为了解富裕县的降水变化规律,利用富裕县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及距平百分率法,分析富裕县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来,富裕县年平均降水量为444.4 mm,变化趋势略有增加但不明显。夏季降水最多,冬季最少,秋季降水多于春季降水。冬季降水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他季节变化不明显。全年7月平均降水最多为134.0 mm,1月降水最少为2.2 mm。月降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变化幅度较大。12月降水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0.0 mm·10 a^(-1)。年平均总降水日数为75.0 d,月降水日数2000年之后变化幅度最大。年降水日数减少趋势不明显。12月总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同降水量相同均呈较显著的增加趋势。5月发生重旱以上年份最多为8年,9月发生轻旱以上年份最多为2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日数 变化特征 富裕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的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荒漠化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琳 陈文龙 +1 位作者 周锋 王永超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4期142-146,共5页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较高的沙化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是黑龙江省荒漠化严重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近年来受气候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域的荒漠化程度日趋严重,给当地农牧业生...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较高的沙化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是黑龙江省荒漠化严重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近年来受气候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域的荒漠化程度日趋严重,给当地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该区域生态性贫困。基于黑龙江省西部区域1903—2017年的气候资料,应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小波分析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影响其荒漠化的气象要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事件,以及在这一变暖事件下发生的水汽环境变化,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荒漠化的影响机制;24年左右的降水量周期变化是该区域荒漠化呈明显波动变化过程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荒漠化过程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荒漠化影响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荒漠化 影响机制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南州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特征及服务分析
7
作者 应忠敏 郭安欣 +1 位作者 宋仙芳 李雯婧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利用2020—2024年黄南州境内主要公路交通阻断信息,结合公路沿线气候背景,分析了国道G213、G573线黄南州辖区公路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黄南州主要公路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积雪、道路结冰,以及泥石流、滑坡等次... 利用2020—2024年黄南州境内主要公路交通阻断信息,结合公路沿线气候背景,分析了国道G213、G573线黄南州辖区公路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黄南州主要公路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积雪、道路结冰,以及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2)气象灾害在不同路段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季节性特征;(3)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G213隆务峡段是辖区受气象灾害最严重的路段。在此基础上,根据黄南州交通气象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了灾害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气象灾害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雷达故障个例分析和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欣 周锋 《林业勘查设计》 2013年第3期54-55,共2页
将在气象雷达终端回波图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给出了对相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关键词 雷达 回波图异常 故障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如何发挥农业气象在农村工作中的作用
9
作者 牟晓新 刘军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7期78-78,共1页
农业气象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它一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农业对象对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不断地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以保障农业丰产、稳... 农业气象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它一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农业对象对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不断地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以保障农业丰产、稳产、低耗、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学 农村工作 农业生产 气象条件 丰产 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外网监视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状态查询气象数据
10
作者 程义武 郭颖 《林业勘查设计》 2014年第4期92-93,共2页
区域自动气象站遍布齐齐哈尔市每个乡镇,本地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资料,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通过软件可以轻松查询,减少工作量。现对利用外网监视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状态,查询气象数据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 监视区域自动气象站 实时状态 查询 气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12121平台实时自动播报程序及操作
11
作者 程义武 郭颖 《林业勘查设计》 2015年第1期68-69,共2页
气象"1212"系统可高效快捷地收集自动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并利用SQL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利用VS.NET、FLASH等软件生成"1212"系统能够识别的文件,实现自动化。
关键词 “1212”平台 自动播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先兆信号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芸芸 王永光 +1 位作者 龚振淞 娄德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8-498,共11页
2020年汛期准确预测了“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涝重于旱”的总体特征,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上游、海河流域以及松花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和辽河流域降水偏少的预测与实况吻合。较好把握了华南前汛期雨季开... 2020年汛期准确预测了“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涝重于旱”的总体特征,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上游、海河流域以及松花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和辽河流域降水偏少的预测与实况吻合。较好把握了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偏早、梅雨开始偏早和结束偏晚、华北雨季开始偏晚等雨季进程;但低估了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的异常程度,对江淮西部、汉水降水明显偏多预测不准确,对四川盆地降水异常偏多也估计不足。对全国气温偏高以及我国南方高温日数偏多等主要趋势特征的预测与实况一致,对汛期台风数量较常年偏少及前期生成偏少后期生成偏多,以及在夏末至秋季较常年同期活跃的变化趋势的预测也均与实况吻合。2020年汛期预测重点考虑了前冬赤道中东太平洋弱暖水衰减的演变趋势对东亚夏季环流的滞后影响,同时热带印度洋的持续暖海温的接力作用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西、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偏强。预测中低估了热带印度洋的异常偏暖程度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降水的影响,导致预测中出现了较大偏差。国家气候中心模式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整体偏多的特征把握较好,这主要与模式对夏季平均的热带和副热带主要环流系统的空间分布型预测准确有关。但对季节内尺度的环流变化特征把握不好,包括中高纬欧亚地区在6-7月表现出的“两脊一槽”双阻型环流,以及7月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持续偏南,季节进程较常年明显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预测 汛期降水 El Nino事件 热带印度洋暖海温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菲律宾异常反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夏季雨涝特征及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玉莲 娄德君 +2 位作者 康恒元 孙爽 周贺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3-822,共10页
利用1961-2017年松花江流域月降水数据计算Z指数,分析松花江流域夏季雨涝的气候学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与气候系统指数关系,得出结论:松花江流域夏季干流区雨涝发生最多(30 a中有12 a发生雨涝),其次是嫩江上游(11 a),小兴安岭山地区... 利用1961-2017年松花江流域月降水数据计算Z指数,分析松花江流域夏季雨涝的气候学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与气候系统指数关系,得出结论:松花江流域夏季干流区雨涝发生最多(30 a中有12 a发生雨涝),其次是嫩江上游(11 a),小兴安岭山地区雨涝发生最少(7 a)。小兴安岭山地雨涝强度最大(平均2.1 a^-1),其次是第二松花江上游(1.8a^-1),张广才岭山地区(1.4 a^-1)最小。松花江流域6月发生雨涝最多,8月最少;8月平均雨涝强度最大,7月最小。1961-2017年夏季和7月,嫩江下游雨涝减弱明显;6月小兴安岭山地区雨涝强度明显增强。松花江流域夏季的雨涝事件受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洋因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雨涝 Z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龙湿地周边区域极端气温不对称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砳石 王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了了解扎龙湿地对小区域气候的调节作用及其变化趋势。利用MANN KENDALL检验等4种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扎龙湿地周边区域的富裕、林甸、杜蒙、泰来气象站1957—2002年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最高、最低气温存在... 为了了解扎龙湿地对小区域气候的调节作用及其变化趋势。利用MANN KENDALL检验等4种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扎龙湿地周边区域的富裕、林甸、杜蒙、泰来气象站1957—2002年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最高、最低气温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变化,在部分时段还存在着反向变化趋势;最低气温的变化还明显地存在着气候突变的特征;这种极端气温的不对称变化,使该区域气温的日较差有明显的递减趋势。R/S分析(改变尺度范围分析法)表明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该区域气候变暖有趋于减缓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不对称性变化 扎龙湿地 R/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雨量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前兆信号 被引量:1
15
作者 娄德君 王永光 陈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0-1139,共10页
利用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雨量资料、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和北极海冰指数等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年后长江中下游梅汛期年代际少雨背景下雨量异常的环流特征和前兆信号,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开展了预... 利用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雨量资料、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和北极海冰指数等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年后长江中下游梅汛期年代际少雨背景下雨量异常的环流特征和前兆信号,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开展了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偏多时,欧亚中纬度巴尔喀什湖和渤海湾附近低值系统较活跃,高空西风急流偏南偏东,低层风场呈经向波列分布,东亚夏季风偏弱,日本海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锋偏强,有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前冬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北极海冰异常是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雨量异常的主要前兆信号。当前冬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和北极海冰异常偏多时,北方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交汇,造成该区域有异常的风场和水汽辐合,降水偏多。利用海温和海冰因子构建了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梅汛期雨量 前兆信号 海表温度 海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ERA-Interim再分析与观测温度资料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传辉 姚叶青 时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20-1228,共9页
通过对比江淮地区1992-2016年08和20时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温度要素,发现它们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存在从低层到高层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对流层低层各站偏差的空间差异明显,到中高层各站偏差趋于一致。偏差存在明显年际变... 通过对比江淮地区1992-2016年08和20时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温度要素,发现它们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存在从低层到高层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对流层低层各站偏差的空间差异明显,到中高层各站偏差趋于一致。偏差存在明显年际变化,500 hPa及以上等压面在2000年前后再分析资料比观测资料存在由偏低向偏高的转折;除地面外,其他高度上两种资料的平均绝对偏差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在偏差的月际分布上,地面和500 hPa以上高度再分析资料普遍比观测资料偏高,各高度上平均绝对偏差在8-9月最小。进一步对各天气现象下两种资料比较发现,雪、雨夹雪、冰粒子和冻雨天气发生时,地面至1000 hPa和850 hPa上再分析资料比观测资料偏高;大雾天气发生时,再分析资料比观测资料在1000 hPa偏高幅度明显高于地面。可见,在江淮地区使用ERA-Interim再分析温度资料判别降水相态时,大气边界层和850 hPa温度需慎重使用,近地层虚假逆温对大雾判别会产生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观测资料 温度偏差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数据传输及质量控制实例分析
17
作者 马繁东 李文福 +2 位作者 吕红玉 杨艳龙 陆忠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521-7525,共5页
详细阐述地面测报软件主辅通道上传数据时间设置以及数据上传不成功的处理方法。自动站采集气温、本站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以及雨量正点数据如果判断是错误数据,应按先分钟数据替代,然后人工数据替代,最后内插的原则修改,保存形... 详细阐述地面测报软件主辅通道上传数据时间设置以及数据上传不成功的处理方法。自动站采集气温、本站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以及雨量正点数据如果判断是错误数据,应按先分钟数据替代,然后人工数据替代,最后内插的原则修改,保存形成正确上传文件;台站预审人员应正确进行月报表A文件一般性备注和历史沿革备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输 正点数据 分钟数据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提高探空站施放高度的措施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春芳 王东升 《林业勘查设计》 2013年第3期64-65,共2页
间距200至300km的中国(除香港和台湾外),共有120个业务探空站,每年中国气象局都会对所有探空站的施放高度、重放球等项目进行评估。几年来,齐齐哈尔探空站都在施放高度上处于中间位置。当前,该站正积极与兄弟台站进行交流同时有针对性... 间距200至300km的中国(除香港和台湾外),共有120个业务探空站,每年中国气象局都会对所有探空站的施放高度、重放球等项目进行评估。几年来,齐齐哈尔探空站都在施放高度上处于中间位置。当前,该站正积极与兄弟台站进行交流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气球性能、影响因素、充灌等情况进行分析,力求找出提高施放高度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站 措施 影响因素 施放高度 天气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军 牟晓新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7期76-76,共1页
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长及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温度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分布界限和产量;另一方面,温度影响作物的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此外,温度还影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长及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温度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分布界限和产量;另一方面,温度影响作物的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此外,温度还影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气候变暖 作物生长 作物生育期 作物病虫害 生长发育 发育速度 发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干旱区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雯婧 应忠敏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5期4-5,共2页
利用美国气候中心的再分析资料以及降水资料,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划分标准,得到了旱地的时空分布。文中系统性的将全球干旱区、南北半球干旱区的温度以及降水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整体上全球干旱区的年总降水量的... 利用美国气候中心的再分析资料以及降水资料,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划分标准,得到了旱地的时空分布。文中系统性的将全球干旱区、南北半球干旱区的温度以及降水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整体上全球干旱区的年总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波动较小,呈下降趋势。夏季总降水量变化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大于年总降水量下降速率,而冬季呈上升趋势;全球干旱区年均温度、冬夏季平均温度都呈上升趋势,夏季平均温度上升速率略小于年均温度的上升速率;在过去63年里,南半球干旱区年总降水量和夏季总降水量都呈上升趋势,北半球与此相反。南半球在1970~1980年间易发生降水突变;南北半球干旱区年均温度以及冬夏季平均温度都呈上升趋势,并且北半球年均温度以及冬夏季平均温度的上升速率均大于南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干旱指数 降水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