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镁超声微弧氧化生物涂层植入体内4周的降解行为 被引量:10
1
作者 苗波 吕岩 +2 位作者 刘苗 李慕勤 曲立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0,共6页
研究纯镁及其超声微弧氧化生物涂层种植体植入动物股骨干内的短期降解过程。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试样在模拟体液中极化曲线。术后4周,取兔股骨干的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SEM)及锥形束检测(CBCT)观察种植体降解状况。结果表明,纯镁与超... 研究纯镁及其超声微弧氧化生物涂层种植体植入动物股骨干内的短期降解过程。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试样在模拟体液中极化曲线。术后4周,取兔股骨干的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SEM)及锥形束检测(CBCT)观察种植体降解状况。结果表明,纯镁与超声微弧氧化生物涂层都发生了降解,在骨组织表面及镁基体的表面几乎同时发生反应,在金属-骨界面形成紧密相邻的降解层、新生骨层,并可见少量的不连续的纤维结缔组织,超声微弧氧化镁生物涂层的腐蚀降解速率及对周围骨组织的刺激明显小于纯镁基体。纯镁基体及超声微弧氧化涂层试样周围的骨组织变化符合正常骨组织的愈合过程,超声微弧氧化生物涂层显示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生物涂层 超声 纯镁 降解性 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超声微弧氧化-HF-Na_2SiO_3复合处理对生物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慕勤 刘江 +2 位作者 蔡丁森 赵永辉 苑宇琦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6,共7页
为调控纯镁微弧氧化生物涂层的降解速度和生物活性,分别对纯镁超声微弧氧化涂层进行Na2SiO3和HF-Na2SiO3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及电化学腐蚀工作站等对涂层进行... 为调控纯镁微弧氧化生物涂层的降解速度和生物活性,分别对纯镁超声微弧氧化涂层进行Na2SiO3和HF-Na2SiO3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及电化学腐蚀工作站等对涂层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两种处理对微弧氧化膜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处理后涂层表面孔隙减少,生成新相SiO2,并使生物相容性好的MgSiO3相得到提高;此外,HF-Na2SiO3处理还生成了生物相容性好的新相MgF2。HF-Na2SiO3处理制得的涂层比Na2SiO3处理制得的涂层更加均匀致密,孔隙填充更好。两种处理制得的涂层均与基体结合良好,耐蚀性能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超声波 微弧氧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超声微弧氧化载氟生物涂层耐磨性和耐蚀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慕勤 张爱琴 +1 位作者 彭书浩 王晶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6,共7页
目的提高医用镁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耐蚀性、耐磨性,并赋予涂层抗菌性和生物活性。方法镁合金表面采用超声微弧氧化技术,在镀液中加入0.4、1.4、2.4、3.4 g/L的Na F,制备载氟生物涂层。通过SEM观察载氟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分析涂层的... 目的提高医用镁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耐蚀性、耐磨性,并赋予涂层抗菌性和生物活性。方法镁合金表面采用超声微弧氧化技术,在镀液中加入0.4、1.4、2.4、3.4 g/L的Na F,制备载氟生物涂层。通过SEM观察载氟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分析涂层的主要元素变化,进行了涂层厚度、孔隙率、拉伸强度的测定,并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电化学腐蚀实验、覆膜抗菌实验,评价了不同载氟生物涂层的结合性能、耐磨性能、耐蚀性和抗菌性。结果适量载氟生物涂层表面分布了均匀的孔隙。随着NaF浓度的增加,涂层中氟元素的含量升高,涂层厚度也随之增加,且涂层的结合强度提高了3.5~10.0 MPa。氟元素可促进涂层表面氧化物反应膜的形成,有利于减轻粘着磨损,使摩擦系数降低了0.17~0.35。载氟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了95~170 m V,而自腐蚀电流降低约两个数量级,涂层抗菌率为61%~76%。结论超声微弧氧化镀液中添加Na F,提高了涂层结合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涂层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实现了生物涂层的多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超声波 耐蚀性 耐磨性 结合强度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超声微弧氧化-植酸-镀锌生物膜层的制备与抗菌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继光 宋镓岐 +2 位作者 李慕勤 靳朋礼 魏方红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89,共7页
针对医用金属植入材料造成的术后组织感染问题,在纯镁超声微弧氧化-植酸处理工艺基础上,采用化学镀锌法引入具有抗菌性和生物活性的锌元素,探究不同化学镀锌含量对膜层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及能谱检测分析了膜层形貌和组织结构... 针对医用金属植入材料造成的术后组织感染问题,在纯镁超声微弧氧化-植酸处理工艺基础上,采用化学镀锌法引入具有抗菌性和生物活性的锌元素,探究不同化学镀锌含量对膜层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及能谱检测分析了膜层形貌和组织结构,采用覆膜法检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镀锌时间增长,膜层表面孔隙减少、膜层愈加致密,Zn含量(质量分数)增加,耐腐蚀性能提高;镀锌含量对膜层抗菌性能有直接影响,化学镀锌5 min时,Zn含量达1.50%,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高达99%,明显优于镀锌1 min组和镀锌3 min组。纯镁超声微弧氧化-植酸膜层经化学镀锌处理后其抗菌性能随锌含量的提高而增强,化学镀锌5 min时,膜层具有较强的抗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微弧氧化 化学镀锌 锌含量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超声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自组装种植体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苗 赵雯 +2 位作者 李德超 李慕勤 王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7-671,共5页
目的: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technique)在纯钛(TA2)微弧氧化表面制备壳聚糖(CS)/海藻酸钠(ALG)复合涂层,研究对骨结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种植模型,分别植入A、B、C组,TA2-MAO... 目的: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technique)在纯钛(TA2)微弧氧化表面制备壳聚糖(CS)/海藻酸钠(ALG)复合涂层,研究对骨结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种植模型,分别植入A、B、C组,TA2-MAO为A组,TA2-MAO-NAOH-CS为B组,TA2-MAO-NAOHCS-ALG为C组。术后分别于2、4、6周取材,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CBCT)和种植体骨扭出力测试的方法,观察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的情况。选扭出6周的种植体做扫描电镜(SEM),观察种植体涂层表面形貌。结果:CBCT观察:在2、4、6周,C组骨缺损区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A、B组,B组骨缺损区的愈合情况稍好于A组,在6周时,观察到C组骨愈合良好,种植体骨界面无明显阴影区域,骨密度与正常骨密度一致。种植体骨扭出力测试中观察:在第2周时,A、B、C组的扭出力差异不明显,第4周时,B、C组扭力值高于A组,第6周时,C组的扭出力明显大于A、B组。在6周时,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c组对骨结合有促进作用。结论:TA2-MAO-NAOH-CS涂层和TA2-MAO-NAOH-CS-ALG涂层对骨结合都有促进作用,而TA2-MAO-NAOH-CS-ALG复合涂层对骨结合效果更好,双侧建立动物模型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种植体 层层自组装技术 CS ALG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种植体超声微弧氧化-NaOH-硅烷-丝素改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继光 王赞 +1 位作者 刘苗 李慕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微弧氧化硅烷偶联丝素蛋白复合处理涂层对纯镁植入体骨整合与降解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经过超声微弧氧化后的纯镁植入体NaOH处理,然后在其表面分别进行0.5h及1.5h的硅烷偶联丝素蛋白的复合处理,分别为组A、组B、组C,将其植... 目的:研究超声微弧氧化硅烷偶联丝素蛋白复合处理涂层对纯镁植入体骨整合与降解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经过超声微弧氧化后的纯镁植入体NaOH处理,然后在其表面分别进行0.5h及1.5h的硅烷偶联丝素蛋白的复合处理,分别为组A、组B、组C,将其植入兔子下颌骨。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组C表面最为致密,血镁浓度显示经复合改性后血镁浓度变化较小,扭出实验显示各周组C>组B>组A,并具有统计学差异,HE染色和免疫组化及灰度值分析显示各周组C骨整合能力最强。结论:纯镁植入体经超声微弧氧化碱液(NaOH)处理及硅烷偶联丝素蛋白的复合改性后具有更理想的降解速率及更强的促进骨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硅烷偶联剂 丝素蛋白 微弧氧化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微弧氧化载乳铁蛋白复合膜层植入体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译丹 肖月 +3 位作者 李慕勤 姚海涛 岳申申 郑玉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钛合金微弧氧化经硅烷耦联剂载人和牛乳铁蛋白,其对骨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钛合金微弧氧化硅烷为对照A组,实验组分别是钛合金-MAO-硅烷-牛乳铁蛋白(BLF )B组,钛合金-MAO-硅烷-人乳铁蛋白(HLF)C组,分别植入随机白兔下颌骨内... 目的:探讨钛合金微弧氧化经硅烷耦联剂载人和牛乳铁蛋白,其对骨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钛合金微弧氧化硅烷为对照A组,实验组分别是钛合金-MAO-硅烷-牛乳铁蛋白(BLF )B组,钛合金-MAO-硅烷-人乳铁蛋白(HLF)C组,分别植入随机白兔下颌骨内。通过锥形束三维影像设备(CBCT)观察钛植体与骨组织结合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植入后新生骨厚度和种植体-骨界面的形貌。结果:通过CBCT的观察随着时间的增加,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增高,透射影像范围缩小,同期(C)组较(B)组植体周围骨密度增高,透射影像范围缩小,(B)组比(A)组较好。表明其骨组织愈合较好的是8周的(C)组,(B)组较(A)组好。扫描电镜显示同期(C)组复合膜层均匀分布植体表面,较(A)(B)两组Ca、P含量增多,新生骨量增多,复合膜层元素更广泛地渗透进周围骨组织中。结论:钛合金微弧氧化硅烷耦联载人乳铁蛋白复合膜层,缩短骨结合时间,更具骨诱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微弧氧化 硅烷 乳铁蛋白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微弧氧化载葛根素膜层的耐蚀性和体外生物活性模拟
8
作者 彭书浩 李慕勤 +3 位作者 刘勇 王晶彦 李建军 王娇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5,共10页
为了制备一种能提高医用纯Mg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蚀性和生物活性的膜层,对纯Mg表面进行超声微弧氧化(Ultrasonic micro arc oxidation,UMAO),再将不同浓度的中药提取物葛根素添加到偶联剂硅烷水解液中,通过浸渍,获得载药膜层。通过SEM观察... 为了制备一种能提高医用纯Mg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蚀性和生物活性的膜层,对纯Mg表面进行超声微弧氧化(Ultrasonic micro arc oxidation,UMAO),再将不同浓度的中药提取物葛根素添加到偶联剂硅烷水解液中,通过浸渍,获得载药膜层。通过SEM观察膜层表面形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官能团,并进行润湿角、电化学腐蚀及模拟体液浸泡试验。结果表明:载药膜层有Si-O-Si骨架和苯环官能团产生,起到了封孔的作用,复合膜层润湿角增加了48°,自腐蚀电流降低一个数量级,阻抗提高了约188 kΩ。模拟体液浸泡膜层表面有羟基磷灰石(Hydroxylapatite,HA)生成。纯Mg经UMAO,浸渍硅烷并载葛根素(1.2 mg/m L),阻抗是UMAO组的7倍,Ca/P比达到1.55,形成的复合生物膜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超声微弧氧化 葛根素 耐蚀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对纯镁超声微弧氧化层防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魏方红 李慕勤 +1 位作者 郭小娟 李永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3,共6页
针对纯镁超声微弧氧化贯穿性孔隙问题,采用植酸对微弧氧化层进行转化处理,探讨对氧化层的防护性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植酸处理前后氧化层的形貌,并借助能谱分析仪(EDAX)、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电化学腐蚀工作站等检测手段... 针对纯镁超声微弧氧化贯穿性孔隙问题,采用植酸对微弧氧化层进行转化处理,探讨对氧化层的防护性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植酸处理前后氧化层的形貌,并借助能谱分析仪(EDAX)、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电化学腐蚀工作站等检测手段分析植酸处理前后氧化层的化学成分、官能团构成、耐腐蚀性能等,并对植酸成膜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酸浓度的增加,超声微弧氧化层孔隙量减少,更加致密均匀,覆盖度提高,表面富含磷酸基和羟基。其中植酸处理浓度为7.5g/L时为最佳,其膜层C、P元素含量最高,Mg元素含量最低,氧化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最大,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氧化层的防护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弧氧化 植酸 转化处理 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微弧氧化-HF-硅溶胶复合处理涂层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继光 孙玉龙 +2 位作者 李慕勤 刘江 李晓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9-432,436,共5页
目的:对纯镁微弧氧化经HF-硅溶胶复合处理涂层进行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检测,评价纯镁表面微弧氧化经不同复合处理涂层后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3组,纯镁微弧氧化组为对照组(A组)、纯镁微弧氧化-硅溶胶复合处理组(B组)、纯镁微弧氧化... 目的:对纯镁微弧氧化经HF-硅溶胶复合处理涂层进行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检测,评价纯镁表面微弧氧化经不同复合处理涂层后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3组,纯镁微弧氧化组为对照组(A组)、纯镁微弧氧化-硅溶胶复合处理组(B组)、纯镁微弧氧化-HF-硅溶胶复合处理组(C组)。将MC3T3-E1系成骨细胞接种在3组材料表面,分别通过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CCK-8、ALP对成骨细胞的生长、黏附、增殖以及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示B组和C组表面细胞的生长和黏附均优于A组,C组优于B组。CCK-8和ALP的检测结果显示3组材料表面细胞的增殖、活性为C组>B组>A组,3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纯镁微弧氧化-HF-硅溶胶复合处理后的生物相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微弧氧化 HF 硅溶胶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涂层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德超 何梦乔 +2 位作者 李慕勤 郭晓娟 孟祥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9-563,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涂层表面进行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检测,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纯钛微弧氧化组为对照A组、纯钛微弧氧化-碱处理-壳聚糖复合处理为实验B组、纯钛微弧氧化-碱处理-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处理为C组。通过CCK-8实验检测不同时... 目的:通过对不同涂层表面进行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检测,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纯钛微弧氧化组为对照A组、纯钛微弧氧化-碱处理-壳聚糖复合处理为实验B组、纯钛微弧氧化-碱处理-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处理为C组。通过CCK-8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细胞黏附情况以及增殖情况,激光共聚焦检测早期细胞骨架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ALP检测其不同时间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激光共聚焦显示B组和C组表面细胞的生长和黏附均优于A组,C组优于B组。CCK-8和ALP的检测结果显示3组材料表面细胞的增殖、活性的顺序为C组>B组>A组,3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纯钛微弧氧化--碱处理-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处理涂层细胞相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成骨细胞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载铜复合膜层制备及抑菌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继光 王丽萍 +2 位作者 李慕勤 臧万顺 杨万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166,共8页
目的采用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在纯镁表面制备了功能性生物复合膜层,以调控医用纯镁降解速度,赋予纯镁内固定材料的抑菌性和生物活性。方法分别通过纯镁微弧氧化,电镀壳聚糖、海藻酸钠,化学镀铜等方法,制作不同复合膜层,分别为纯镁微弧氧化... 目的采用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在纯镁表面制备了功能性生物复合膜层,以调控医用纯镁降解速度,赋予纯镁内固定材料的抑菌性和生物活性。方法分别通过纯镁微弧氧化,电镀壳聚糖、海藻酸钠,化学镀铜等方法,制作不同复合膜层,分别为纯镁微弧氧化膜层(A组)、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复合膜层(B组)、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膜层(C组)、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膜层(D组)和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载铜复合膜层(E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膜层的微观形貌,测定润湿角,将材料与大肠杆菌共同培养,计算抑菌率。结果 A组表面有很多微孔和少量微裂纹,B组表面的微孔和微裂纹减少,C组的微孔和裂纹基本消失,D组和E组表面的微孔裂纹消失并出现微网状结构。A组和E组为亲水性膜层,C组为疏水性膜层,B组和D组的膜层接近疏水性。A组抑菌率最低,B、C、D组的逐渐增高,分别为26%、30%、61%,E组的抑菌率高达88%。结论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载铜复合膜层有封孔和愈合裂纹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抑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微弧氧化 壳聚糖 海藻酸钠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含量对Mg/UMAO/CS/IC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晶彦 李慕勤 +3 位作者 张德秋 王静 庄明辉 彭书浩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94,共9页
为了研究淫羊藿苷含量对镁/超声微弧氧化/壳聚糖/淫羊藿苷(Mg/UMAO/CS/IC)涂层性能的影响,并提高纯镁的耐蚀性,采用电泳沉积(EPD)和UMAO技术在纯镁基体上制备Mg/UMAO/CS/IC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 为了研究淫羊藿苷含量对镁/超声微弧氧化/壳聚糖/淫羊藿苷(Mg/UMAO/CS/IC)涂层性能的影响,并提高纯镁的耐蚀性,采用电泳沉积(EPD)和UMAO技术在纯镁基体上制备Mg/UMAO/CS/IC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涂层的特征进行分析。对不同样品在模拟体液中进行了电化学阻抗和动电位极化的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IC含量为0.4 g/L时CS/IC层具有较好的封孔效果。添加不同IC含量的Mg/UMAO/CS/IC涂层均由Mg、MgO、CS和Mg2SiO4组成。不同IC含量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比Mg至少都低一个数量级,能为镁基底提供更有效的保护。IC含量为0.4 g/L时Mg/UMAO/CS/IC涂层的耐蚀性更好,自腐蚀电流密度(1.667×10^-6A/cm^2)最小。Mg/UMAO/CS/IC涂层可有效解决纯镁在临床骨内固定应用上降解过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超声微弧氧化 电泳沉积 淫羊藿苷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种植体表面特征及骨结合力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李德超 朱杨 +6 位作者 关键 丁明超 韩磊 张丽娜 林娜 张爱琴 李慕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4-807,共4页
目的:通过喷砂酸蚀(SLA)、微弧氧化(MAO)、微弧氧化-浸提续断粗提取液(MAO-Radix Dipsac)在钛合金TLM表面制备3种涂层,测定骨结合力值比较3种涂层的效果。方法: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EDS)比较涂层的形貌;选取6只杂种犬,每侧... 目的:通过喷砂酸蚀(SLA)、微弧氧化(MAO)、微弧氧化-浸提续断粗提取液(MAO-Radix Dipsac)在钛合金TLM表面制备3种涂层,测定骨结合力值比较3种涂层的效果。方法: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EDS)比较涂层的形貌;选取6只杂种犬,每侧股骨植入3种试件(直径3.3mm,长度11mm)各1颗。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2只犬取股骨,充分显露种植体两端。使用WDT-10拉伸试验机推出种植体,记录最大值。SEM观察被推出种植体的表面形貌。结果:不同时间和浓度续断浸提钛合金MAO表面,发现孔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沉积,沉积物质成分主要为C、O、Mg、S元素;ANOVA分析种植体-骨推出结果显示,3组每个月的实验力值间分别存在统计学差异。MAO组、MAO-Radix Dipsac组在4、8、12周与SLA组的实验力值有显著差别(P<0.05);MAO组与MAO-Radix Dipsac组在4、8周实验力值有显著差别(P<0.05),而12周时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3种方法处理的种植体均能达到骨结合,MAO-Radix Dipsac组、MAO组比SLA组达到更快而强的骨结合力值;MAO-Radix Dipsac组比MAO组达到更快的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续断 喷砂酸蚀 钛合金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阳极氧化膜层不同后处理的细胞相容性
15
作者 刘继光 李翀乾 +3 位作者 张慧明 李慕勤 沈柏芳 林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3-797,共5页
目的:通过对纯镁阳极氧化膜层表面进行不同后处理,期望提高复合膜层的耐腐蚀性及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纯镁阳极氧化处理(A组)、纯镁阳极氧化-硅烷处理(B组)、纯镁阳极氧化-硅烷-植酸处理(C组)、纯镁阳极氧化-硅烷-植酸载铜处理(D组... 目的:通过对纯镁阳极氧化膜层表面进行不同后处理,期望提高复合膜层的耐腐蚀性及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纯镁阳极氧化处理(A组)、纯镁阳极氧化-硅烷处理(B组)、纯镁阳极氧化-硅烷-植酸处理(C组)、纯镁阳极氧化-硅烷-植酸载铜处理(D组)。采用扫描电镜法研究膜层形貌,激光共聚焦法观察细胞骨架及铺展情况,CCK-8法检测不同膜层表面的细胞粘附、增殖能力。结果:通过对纯镁阳极氧化膜层表面进行硅烷、植酸、载铜处理,有效地减少了其表面的孔隙,其中D组﹥C组﹥B组﹥A组;各膜层表面细胞铺展、粘附、增殖情况皆为C组﹥D组﹥B组﹥A组。结论:纯镁阳极氧化-硅烷-植酸载铜膜层封孔最好,细胞活性较好,硅烷-植酸处理组膜层细胞生物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阳极氧化 硅烷 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微弧氧化-多巴胺-环型多肽涂层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田园 李德超 +6 位作者 李慕勤 李善昌 刘爽 马菁 田垒 于佳莹 温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纯钛种植体表面加载环型多肽对成骨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方法:微弧氧化组为M组,微弧氧化加载多巴胺组为P组,微弧氧化加载多巴胺接枝环环肽组为R组。扫描电镜对3组钛片进行表面形貌分析,能谱仪分析3组试件元素成分。CCK-8检测... 目的:探讨纯钛种植体表面加载环型多肽对成骨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方法:微弧氧化组为M组,微弧氧化加载多巴胺组为P组,微弧氧化加载多巴胺接枝环环肽组为R组。扫描电镜对3组钛片进行表面形貌分析,能谱仪分析3组试件元素成分。CCK-8检测成骨细胞不同时间点在3组的增殖黏附能力,激光共聚焦观察成骨细胞在3组涂层表面的铺展情况。结果:扫描电镜及能谱显示涂层加载成功,CCK-8显示R组的A值在各个时间点上都高于M组和P组,且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观察R组细胞数目最多,伪足较多,细胞联系最为紧密。结论:纯钛表面加载环肽后能有效的促进成骨细胞早期的黏附及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多巴胺 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掺杂Zn-HA复合涂层细胞相容性与抗菌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鹏 周立波 +5 位作者 张慧明 张美玲 姜枫 黄宇博 李慕勤 李德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通过掺杂Zn-HA复合涂层处理调节镁合金的生物活性和增加抗菌性。方法:以镁合金微弧氧化硅烷-植酸复合膜为对照组,添加2 g/L、4 g/L、6 g/L Zn-HA为实验组,通过扫描电镜、CCK-8试剂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式检测各组膜层生物相容... 目的:通过掺杂Zn-HA复合涂层处理调节镁合金的生物活性和增加抗菌性。方法:以镁合金微弧氧化硅烷-植酸复合膜为对照组,添加2 g/L、4 g/L、6 g/L Zn-HA为实验组,通过扫描电镜、CCK-8试剂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式检测各组膜层生物相容性,采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重荧光染色法检测抗菌性。结果:CCK-8粘附与增殖实验测定的吸光率结果均为C组>D组>B组>A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载4 g/L Zn-HA组试件表面细胞伸展最好,载6 g/L Zn-HA后涂层的抗菌性优于其他各组。结论:镁合金微弧氧化掺杂4 g/L Zn-HA硅烷-植酸处理后膜层的生物相容性最好,镁合金微弧氧化掺杂6 g/L Zn-HA硅烷-植酸处理后膜层具有较强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超声微弧氧化 Zn-HA 硅烷 植酸 细胞相容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载环肽c(RGDfk)对类成骨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全雨坚 李德超 +2 位作者 李慕勤 张慧明 刘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通过纯钛表面微弧氧化(MAO),以多巴胺为耦联,引入c(RGDfk)环肽,研究体外类成骨细胞在该涂层上的增殖及细胞活性转导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ALP法分析MC3T3-E1成骨细胞株在不同涂层上的细胞增殖成骨的影响;应用Western ... 目的:通过纯钛表面微弧氧化(MAO),以多巴胺为耦联,引入c(RGDfk)环肽,研究体外类成骨细胞在该涂层上的增殖及细胞活性转导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ALP法分析MC3T3-E1成骨细胞株在不同涂层上的细胞增殖成骨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分析MC3T3-E1在不同涂层培养后的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上的相关蛋白量与活性。结果: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在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多巴胺-环肽c(RGDfk)复合涂层影响明显,优于纯钛微弧氧化-多巴胺涂层,更优于纯钛微弧氧化涂层;细胞在该复合涂层培养后上调了黏着斑激酶及MAPK信号通路上的相关蛋白量与活性。结论:MC3T3-E1成骨细胞在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多巴胺-c(RGDfk)环肽复合涂层培养后,增殖明显,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肽c(RGDfk) 信号通路 纯钛 微弧氧化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小阴极放电及膜层均匀性
19
作者 田钦文 郭小娟 +1 位作者 李慕勤 马天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5,共6页
针对微弧氧化工艺中小功率电源大面积处理或局部腔体处理问题,研究小阴极微弧氧化工艺方法。采用550V恒压模式,阳极为Φ70mm×0.5mm的纯铝样件,阴极为Φ15mm不锈钢棒,浸没到硅酸钠基的电解液内的长度可变,探讨放电伏安特性和膜层厚... 针对微弧氧化工艺中小功率电源大面积处理或局部腔体处理问题,研究小阴极微弧氧化工艺方法。采用550V恒压模式,阳极为Φ70mm×0.5mm的纯铝样件,阴极为Φ15mm不锈钢棒,浸没到硅酸钠基的电解液内的长度可变,探讨放电伏安特性和膜层厚度、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行为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小阴极可以实现微弧氧化,但小阴极增加了阴极-阳极间放电的等效阻抗,会造成微弧放电较弱、成膜速率较低,微弧氧化样品的径向膜层厚度和耐蚀性呈现不均匀性,靠近样品边缘膜层较厚,中心区域膜层较薄;增加阴极尺寸,膜厚均匀性从74%(阴极深入20mm)提高到78%(阴极深入40mm),同时膜层的耐腐蚀区域加大。结果对于小功率电源大面积微弧氧化和腔体内部微弧氧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小阴极 均匀性 耐腐蚀性 涂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