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北马鹿与天山马鹿杂交F遗传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郑兴涛
邴国良
金顺丹
赵裕芳
曹凤桐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所
辽宁省新宾县朝阳林场
-
出处
《特产研究》
1993年第3期4-7,14,共5页
-
文摘
东北马鹿与天山马鹿亚种间杂交F_1 (简称东·天杂交F_1)的遗传性状表现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F_12~10岁(n=354)公鹿的鲜茸平均单产5.064kg,比母本(n=332)的3.308kg提高53.1%,比父本(n=340)的5.082kg低0.4%,其杂种优势率为20.72(P<0.001),F_1(绝干)鹿茸中的粗蛋白质高于母本4.3%,胆固醇低于母本14.3%,必需氨基酸含量比母本高34.6%,比东北梅花鹿高13.3%,能量(Cal/g),水溶性物质和醇溶性物质比母本的分别高7.9%、33.4%和0.5%,F_1公、母鹿都能正常繁殖,繁殖成活率(n=198)达80%,比母本的47.3%高32.7%,F_1的妊娠期为242.87±0.46天,其杂种优势率为-0.335%,茸料比(g/kg)为2.36,比母本的1.227增加92.3%;每只F_1成年公鹿比母本年均多创收:1979~1987年时为680元,1988年为2618元,1989年为3300余元,F_1经济效益较高。
-
关键词
马鹿
杂交F1
杂种优势
遗传
-
分类号
S82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鹿茸的质量要求及冷冻后干燥加工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赵裕芳
赵列平
赵广华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6期44-44,共1页
-
-
关键词
鹿茸
质量要求
冷冻后干燥加工
加工工艺
加工设备
-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北方地炕式采暖养猪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庄庆士
李本莲
戈保卫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山东省威海市原种猪场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10期6-7,共2页
-
-
关键词
猪
北方地区
地炕式采暖
平面养殖
工厂化养殖
成活率
日增重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828.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高产马鹿茸公鹿的日粮配合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赵裕方
武春田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8期42-43,共2页
-
-
关键词
马鹿
茸公鹿
日粮配合
生产时期
合理分群
多样化
-
分类号
S865.42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牛骨的初加工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雷云国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4年第3期46-46,共1页
-
文摘
牛骨是由骨组织、骨髓和骨膜所组成,其中含有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约占胴体重的15%~20%,可制出骨糊、骨油、骨粉与骨胶.骨糊可制作富钙食品;骨油可熬炼食用油或制肥皂、甘油、脂肪酸和润滑油;骨粉是畜禽优质钙磷饲料;骨胶可食用,还可用来制胶卷、感光用纸及微生物培养基等众多用途.
-
关键词
牛骨
初加工
骨油
骨糊
-
分类号
TS251.9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肥牛基地建设及配套技术
- 6
-
-
作者
雷云国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12期46-47,共2页
-
文摘
1发展肥牛生产的技术路线
我国发展肥牛生产的技术路线,应该是"三改二提一利用",即改良黄牛品种、改善饲养条件、改变传统育肥方式,提高出栏率、提高经济效益,利用改良牛和奶公牛发展肥牛生产.
-
关键词
肥牛生产
基地建设
技术路线
配套技术
人工授精
农作物秸秆加工调制
饲料资源
育肥制度
检疫制度
规模经营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82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牛骨的初加工
- 7
-
-
作者
雷云国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北方牧业》
2004年第14期21-21,共1页
-
文摘
牛崩是由骨组织、骨髓和骨膜所组成,其中含有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约占胸体重的15%—20%,可制出骨糊、骨油、骨粉与滑胶。骨糊可制作富钙食品;骨油可熬炼食用油或制肥皂、甘油、脂肪酸和润滑油;骨粉是畜禽优质钙磷饲料;骨胶可食用,还可用来制胶卷、感光用纸及微生物培养基等众多用途。
-
关键词
牛骨
初加工
骨糊
骨油
骨粉
-
分类号
TS251.9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奶公牛的育肥(下)
- 8
-
-
作者
雷云国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11期9-9,共1页
-
文摘
奶公犊牛育肥肉用是绝大多数奶公犊牛的出路.用乳牛群来生产肉牛,饲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都较高.乳用母牛除生产犊牛外,还生产大量的商品奶,母牛的饲料消耗主要计算在商品奶成本中,犊牛相当于白得,所生公犊牛几乎全部用作育肥牛.
-
关键词
奶公牛
育肥
小白牛肉
犊牛
饲养管理
-
分类号
S82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奶公牛的育肥(上)
- 9
-
-
作者
雷云国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9期4-5,共2页
-
-
关键词
奶牛
育肥
饲养管理
公犊牛
饲料
-
分类号
S82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奶公牛的育肥(中)
- 10
-
-
作者
雷云国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10期10-11,共2页
-
-
关键词
奶公牛
育肥
小肥牛
饲养管理
-
分类号
S82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幼鹿的饲养管理
- 11
-
-
作者
赵裕芳
赵列平
赵广华
-
机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特产研究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5期40-41,共2页
-
-
关键词
幼鹿
饲养管理
哺乳仔鹿
断乳仔鹿
-
分类号
S825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