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
1
作者 栾智杰 张雪枫 +1 位作者 孙玲 朱丽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5期195-196,共2页
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基本涉及到了整个医学领域,其内涵首先包含传统的中医肾病本身,而西医中所提到的肾脏与中医的肾之间可谓是联系密切,西医肾脏病属于中医肾病学的范畴。中医肾病学的外延则主要包含有遗传性疾病、终末期疾病、老... 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基本涉及到了整个医学领域,其内涵首先包含传统的中医肾病本身,而西医中所提到的肾脏与中医的肾之间可谓是联系密切,西医肾脏病属于中医肾病学的范畴。中医肾病学的外延则主要包含有遗传性疾病、终末期疾病、老年性疾病和亚健康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好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对于肾病的治疗及患者健康的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肾病学 内涵 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地补肾胶囊对肾小球硬化大鼠MMP-9、TIMP-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春光 迟继铭 +1 位作者 王君红 张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10-112,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参地补肾胶囊对肾小球硬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同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SD大鼠随... 目的:观察参地补肾胶囊对肾小球硬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同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地补肾胶囊组、贝那普利组、苏黄泄浊丸组,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蛋白(Alb);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TIMP-1的表达,计算MMP-9/TIMP-1比值,RT-PCR检测受体TIM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地补肾胶囊组能抑制TIMP-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P<0.01),上调MMP-9表达(P<0.01),提高MMP-9/TIMP-1的比值。结论:参地补肾胶囊可抑制TIMP-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形态,进而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地补肾胶囊 肾小球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苑天彤 龚正堂 +1 位作者 迟继铭 刘晓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870-872,I0003,共4页
目的: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干预机制。方法:采用左侧肾结扎术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造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SG治疗组,治疗组给予TSG(20 mg·kg-1·... 目的: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干预机制。方法:采用左侧肾结扎术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造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SG治疗组,治疗组给予TSG(20 mg·kg-1·bw-1)腹腔注射,模型组接受等容量生理盐水。在6周末分别用代谢笼收集24 h尿,计尿液总量后离心,用散色比浊法测定MAU和尿肌酐(Ucr);HE染色、电镜观察肾脏损伤后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MDA、Scr、SOD。结果:TSG减轻了DN大鼠肾脏损伤后病理形态学变化、减少了UAER、MAU/Ucr、MDA的含量,升高了SOD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G能够减少DN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SG改善DM大鼠肾组织中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尿微量白蛋白 2 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粪便和肝脏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芪参汤对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维 龚志强 +2 位作者 王炳予 杨磊 袁星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86-92,共7页
目的检测肝纤维化小鼠粪便和肝组织各胆汁酸含量变化,分析芪参汤抗小鼠肝纤维化潜在机制和靶点。方法30只C57BL/6JNifd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芪参汤组,每组10只。采用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喂养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期间芪... 目的检测肝纤维化小鼠粪便和肝组织各胆汁酸含量变化,分析芪参汤抗小鼠肝纤维化潜在机制和靶点。方法30只C57BL/6JNifd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芪参汤组,每组10只。采用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喂养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期间芪参汤组灌胃芪参汤药液(18.8 g/kg),给药体积1 mL,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8周。HE染色、油红O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小鼠粪便和肝组织22种胆汁酸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及肝指数显著降低;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血清AST、ALT水平显著升高,IL-10含量减少,TGF-β1、CXCL12和IL-6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胆酸(CA)、牛磺胆酸(TCA)、鹅去氧胆酸(CDCA)、β-鼠胆酸(β-MCA)、牛磺β-鼠胆酸(Tβ-MCA)、牛磺猪胆酸(THCA)含量显著增加,猪胆酸(HCA)、猪去氧胆酸(HD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ω-鼠胆酸(ω-MCA)和牛磺ω-鼠胆酸(Tω-MCA)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TCA和β-MCA含量显著增加,HDCA、石胆酸、ω-MCA和Tω-MCA含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参汤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及肝指数显著升高,肝组织形态结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血清AST、ALT水平降低,IL-10含量增加,TGF-β1、CXCL12和IL-6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TCA、CDCA、β-MCA、Tβ-MCA、α-鼠胆酸含量显著减少,HDCA、THDCA、熊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ω-MCA、Tω-MCA和去氢胆酸(DHCA)含量显著增加,肝组织TCA、β-MCA和Tβ-MCA含量显著减少,TUDCA、ω-MCA和Tω-MCA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芪参汤可能通过调节粪便和肝组织胆汁酸代谢,改善小鼠肝纤维化水平,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汤 肝纤维化 胆汁酸 代谢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二莲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袁星星 郭蕾 +3 位作者 王炳予 杨磊 刘长发 张雅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AA灌胃法制造肝纤维化模型,120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AA灌胃法制造肝纤维化模型,120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芪参二莲汤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5周。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及损伤程度,采用生化分析、放免法、ELISA检测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及MMP-1、TIMP-1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参二莲汤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酞酶及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MMP-1和MMP-1/TIMP-1比值显著升高,TIMP-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以芪参二莲汤高剂量组疗效最佳。结论芪参二莲汤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调控MMP-1与TIMP-1水平,阻止肝纤维化病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二莲汤 肝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1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袁星星 王炳予 +3 位作者 杨磊 郭蕾 刘长发 张雅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4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继续...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4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继续给予恩替卡韦片,并随访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肝纤维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剔除3例、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6例。治疗组治疗12、24、36、48周及随访24周时肝功能指标、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GF-β1均下降(P<0.05),BMP-7均升高(P<0.01),TGF-β1/BMP-7比值均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肝脏弹性成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乏力、肝区不适、恶心厌油及纳差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片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抗病毒及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二莲汤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长发 袁星星 +3 位作者 杨磊 王炳予 战晶玉 李丹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分析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泮托拉唑片、克拉霉素分... 目的分析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泮托拉唑片、克拉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丹芪祛瘀止痛颗粒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胃黏膜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1(CDX 1)、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 2)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主症、次证评分、总分、肠上皮化生、炎症活动度、黏膜炎症、异型增生、腺体萎缩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胃黏膜CDX 1、CDX 2阳性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同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抑制胃黏膜CDX 1、CDX 2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虚血瘀型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 中医证候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袁维 王炳予 +1 位作者 杨磊 袁星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66-72,共7页
目的观察芪参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及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 目的观察芪参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及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期间芪参汤组及秋水仙碱组分别给予芪参汤(2 g/mL)及秋水仙碱混悬液(20 mg/L)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8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ELISA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IL)-17A和IL-10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Th17和Treg比例;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肝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评分、胶原染色面积明显增加(P<0.05),血清AST、ALT、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7A含量明显增加、IL-10含量明显减少(P<0.05),肝组织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Th17比例增加、Treg比例减少,Th17/Treg比值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ROR-γt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Fox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参汤组和秋水仙碱组肝纤维化评分、胶原染色面积明显减少(P<0.05),血清AST、ALT、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7A含量明显减少,IL-10含量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Th17比例减少,Treg比例增加,Th17/Treg比值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ROR-γt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Fox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芪参汤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胶原纤维增生、改善大鼠肝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恢复Th17/Treg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汤 肝纤维化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程可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并比较... 目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不同,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联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莲子饮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脏病2~3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春光 迟继铭 +1 位作者 王君红 苑天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清心莲子饮对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脏病2~3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03月—2019年09月符合西医诊断及气阴两虚兼湿热证中医诊断的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清心莲子饮对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脏病2~3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03月—2019年09月符合西医诊断及气阴两虚兼湿热证中医诊断的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包括营养疗法、血压控制、血糖及血脂管理、纠正贫血及离子紊乱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心莲子饮,总疗程为12周,观察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生化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优于对照组的67.67%;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值均较基线显著降低(P<0.01或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清心莲子饮对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含量、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显示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蛋白尿 清心莲子饮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可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183-184,共2页
目的对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 目的对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使用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功能衰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黄泻浊丸对肾小球硬化大鼠TGF-β_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迟继铭 刘春光 邰国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948-950,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苏黄泻浊丸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同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苏黄泻浊丸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同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地补肾胶囊组、贝那普利组、苏黄泄浊丸组,按1 ml·100 g-1·d-1灌胃,实验结束后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表达,RT-PCR检测TGF-β1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苏黄泻浊丸能明显抑制TGF-β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苏黄泻浊丸能下调肾组织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形态,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泻浊丸 肾小球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 - 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继铭升阳益胃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脾虚湿盛肾病综合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苑天彤 迟继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6-17,共2页
迟继铭教授认为脾虚湿盛肾病综合征系脾胃虚弱,升降失司,清气不升,水液代谢失常,发为水肿;强调脾胃同治,善用升阳益胃汤,黄芪30g,人参、甘草-炙各15g,白芍9g,防风、羌活、独活各9g,陈皮6g,茯苓、泽泻、柴胡、白术各5g,黄连1.5g;脾虚明... 迟继铭教授认为脾虚湿盛肾病综合征系脾胃虚弱,升降失司,清气不升,水液代谢失常,发为水肿;强调脾胃同治,善用升阳益胃汤,黄芪30g,人参、甘草-炙各15g,白芍9g,防风、羌活、独活各9g,陈皮6g,茯苓、泽泻、柴胡、白术各5g,黄连1.5g;脾虚明显重用黄芪50g,茯苓30g,泽泻、白术-炒各15g;湿邪重,重用白术-炒、防风、羌活、独活、防风各15g;浮肿重加益母草、冬瓜皮、大腹皮等;伴血尿加仙鹤草、小蓟、茜草、藕节、蒲黄炭等;脾虚兼有气滞,加山楂-焦、砂仁等;腰膝酸痛明显,加仙灵脾、杜仲;血瘀加红花、丹参、葛根等;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迟教授强调注重胃气存亡、盛衰,时时顾护胃气。整体调节脏腑功能,调畅气机,控制水肿、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预防病情复发,疗效确切,体现辨证施治精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水肿 脾虚湿盛 升阳益胃汤 迟继铭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缙运用烧山火手法临床经验举隅
14
作者 张忠平 张海月 张缙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11期10-11,共2页
张缙教授是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是我国著名中医针灸大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60年,学术造诣深邃,临床经验丰富,以擅长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为特长。笔者随师7年,现将张缙教授运用烧山火手法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血痹案1.患者... 张缙教授是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是我国著名中医针灸大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60年,学术造诣深邃,临床经验丰富,以擅长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为特长。笔者随师7年,现将张缙教授运用烧山火手法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血痹案1.患者某,女,37岁,2013年12月27日初诊。病史:阵发性双侧手指麻木、疼痛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缙 烧山火手法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