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关系的贝叶斯判别 被引量:4
1
作者 史奎桥 胡永军 +1 位作者 张德来 张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17-16418,16422,共3页
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与7、8月份的雨量、温度条件密切相关,笔者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原理预报了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
关键词 棉铃虫 发生程度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锦州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德来 史奎桥 +1 位作者 常松 杨扬 《农业灾害研究》 2011年第2期52-54,共3页
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发展趋势、时空分布、程度等随着气候变化亦在发生改变。该文对在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过程中,影响锦州地区的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程度等的变化趋... 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发展趋势、时空分布、程度等随着气候变化亦在发生改变。该文对在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过程中,影响锦州地区的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程度等的变化趋势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进行分析,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趋势 气候变化 锦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层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昀地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8期66-67,共2页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等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气象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经济损失中,气候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科学的气...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等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气象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经济损失中,气候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科学的气象服务能为种植户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气象信息,帮助农民有效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深入讨论了基层气象服务在农村防灾减灾系统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气象工作在基层农业方向上的应用水平,减少经济损失,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气象服务 农业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黑山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变化特征
4
作者 张德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837-16838,共2页
利用黑山1961~2010年农作物生长季(5~9月)的日降水资料,从中选出5~9月各月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变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黑山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平均变化趋势率总体是下降的;5~9... 利用黑山1961~2010年农作物生长季(5~9月)的日降水资料,从中选出5~9月各月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变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黑山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平均变化趋势率总体是下降的;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的总趋势和1990年前、1990年后的下降趋势具有一致性,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在1978和2005年出现历史最大值,1997和1999年出现历史最小值;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存在2~3年的时间尺度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山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地区冰雹天气特征及物理量指标 被引量:2
5
作者 白雪 纪源 +3 位作者 史虹婷 胡明 赵硕 杨桂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55-60,72,共7页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天气图对2006-2015年锦州地区出现的27次冰雹过程从时空分布特征、环流形势特征及物理量特征3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冰雹日数的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月分布呈双峰型;冰雹日变化十分明显,多...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天气图对2006-2015年锦州地区出现的27次冰雹过程从时空分布特征、环流形势特征及物理量特征3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冰雹日数的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月分布呈双峰型;冰雹日变化十分明显,多出现在中午至傍晚;冰雹天气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锦州市冰雹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主要分为冷涡槽后类和槽前类。槽后类多受东北冷涡影响,高低空均受西北气流控制,涡后冷平流触发强对流天气;槽前类多受蒙古低涡影响,850 h Pa增温增湿明显,低槽前的上升运动也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短波槽滑过或弱冷空气入侵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分析不同流型下强对流天气分析的关键内容,确定冰雹落区。选取15项物理量指标从动力、热力、水气条件等方面分析冰雹发生时物理量特征,确定锦州发生冰雹天气的物理量阙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时空分布 环流形势 中尺度 物理量 锦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雷暴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纪源 白雪 +3 位作者 史虹婷 胡明 娄芳蕾 赵硕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43-46,50,共5页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对2006-2013年锦州地区雷暴天气过程从时空分布和环流分型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锦州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无明显增多或减少趋势,月分布呈单峰型,6月为峰值,平均每月出现10.9个雷暴日;雷暴日变化十分明显,...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对2006-2013年锦州地区雷暴天气过程从时空分布和环流分型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锦州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无明显增多或减少趋势,月分布呈单峰型,6月为峰值,平均每月出现10.9个雷暴日;雷暴日变化十分明显,多出现在11:00(中午)至23:00(夜间);受冷涡系统影响,连续2 d以上出现雷暴占总雷暴日的63.7%;区域性雷暴过程占总雷暴日的55.0%,略多于局地性雷暴过程;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下旬,最晚出现在11月中旬;雷暴地域差异不明显。锦州市雷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主要分为冷涡型和西风槽型。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经向型环流为主,受河套低涡或东北冷涡影响,后者则以纬向型环流为主;冷涡型又分为冷(低)涡直接影响型、底部短波槽型和后部横槽型。其主要区别在于冷(低)涡直接影响型,其涡位置偏南,雷暴出现在涡后偏北气流内;而后两种类型其低涡位置偏北,涡底短波槽或涡后横槽下摆触发雷暴天气,槽前西南气流和槽后西北气流内均可出现雷暴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时空分布 环流形势 东北冷涡 河套低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地区初春雨转暴雪过程降水相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纪源 张放 +2 位作者 白雪 鄢志宇 鲁建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241-244,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站资料,对锦州地区一次雨转暴雪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降水相态转换的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过程是500 hPa高空槽、850 hPa低涡及地面倒槽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南和东南急流在辽...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站资料,对锦州地区一次雨转暴雪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降水相态转换的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过程是500 hPa高空槽、850 hPa低涡及地面倒槽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南和东南急流在辽宁省上空形成较强的水汽辐合,强降雪落区位于急流汇合处,雨雪转换过程中,地面气温和近地层的温度与降水相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降水相态 0℃层 风廓线产品 辽宁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最优分割法评价棉花产量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曹淑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Z05期69-72,共4页
本文采用最优二分割、三分割方法定量的评价了辽宁省黑山县棉花产量与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关系,得出积温>3457℃为丰年,3284℃~3457℃为平年,<3284℃为歉年,降水≥427mm为歉年,<427mm为丰年。年日照时数>1521.90小时... 本文采用最优二分割、三分割方法定量的评价了辽宁省黑山县棉花产量与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关系,得出积温>3457℃为丰年,3284℃~3457℃为平年,<3284℃为歉年,降水≥427mm为歉年,<427mm为丰年。年日照时数>1521.90小时为丰年,<1521.9小时为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气象条件 最优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日最高最低气温与850hPa温度差值变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白雪 纪源 +3 位作者 张放 史虹婷 温舟 胡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04-107,共4页
采用一元回归对锦州市日最高、最低气温与850hPa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了锦州市区自动站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每天24h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锦州探空站08时、20时的850hPa温度之差,分析了其差值的季节分布特征;讨论了各季节盛行的... 采用一元回归对锦州市日最高、最低气温与850hPa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了锦州市区自动站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每天24h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锦州探空站08时、20时的850hPa温度之差,分析了其差值的季节分布特征;讨论了各季节盛行的天气过程及降水对该地区温差的影响,为温度预报业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50hPa温度 一元回归分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流形势及地面要素分析不同类型沙尘特征
10
作者 纪源 白雪 +2 位作者 娄芳蕾 杨桂娟 史虹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181-183,共3页
应用2006—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对辽宁西部锦州地区偏南大风和偏北大风型沙尘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地面要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沙尘天气以扬沙为主,根据风向可分为偏南大风型和偏北大风型,偏北大风型... 应用2006—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对辽宁西部锦州地区偏南大风和偏北大风型沙尘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地面要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沙尘天气以扬沙为主,根据风向可分为偏南大风型和偏北大风型,偏北大风型沙尘发生时均受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850hPa锋区迅速东移南压,偏北风风速20m/s以上,冷平流显著;偏南大风型500hPa锦州地区受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或中纬度较为平直的偏西气流控制,850hPa受温度脊控制,暖平流明显,对流层低层干燥且升温显著,风力加大,大气层结为中性或弱不稳定;偏南大风型沙尘风力和相对湿度明显大于偏北大风型,伴随强烈的正变温和负变压,偏北大风型以负变温和正变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蒙古气旋 环流形势 地面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辐合线触发锦州短时大暴雨分析
11
作者 白雪 鄢志宇 +2 位作者 纪源 张放 史虹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7期150-152,162,共4页
利用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7月22日锦州东部地区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尺度和中尺度诊断分析。分析发现锦州东部地区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的生成和发展,是其降水强度明显增幅的主要原因,是短时暴雨... 利用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7月22日锦州东部地区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尺度和中尺度诊断分析。分析发现锦州东部地区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的生成和发展,是其降水强度明显增幅的主要原因,是短时暴雨到大暴雨产生的启动机制。边界层辐合线造成水平场上的强烈风场辐合,增加该地区水汽和能量积聚,并触发该地区强烈的上升运动。另外,通过对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图和径向速度图的分析,发现强回波区和逆风区的存在与强降水有着较好的相关,且逆风区提前于强降水出现,对短时临近强降水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暴雨 边界层辐合线 逆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