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8月17—18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地区暴雨过程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敏 郑志红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对2011年8月17—18日青海黄南州河南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总结,发现形势预报与实况非常一致。变压场与高度场迭加分析中,24、48、72 h预测结果都一致,因此加强对数值预报天气形势的分析,对大降水天气的预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预... 对2011年8月17—18日青海黄南州河南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总结,发现形势预报与实况非常一致。变压场与高度场迭加分析中,24、48、72 h预测结果都一致,因此加强对数值预报天气形势的分析,对大降水天气的预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分析 形成机制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南州一次寒潮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2
作者 王敏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2期201-201,共1页
2010年3月8~9日受北方强冷空气东移南压的影响黄南州出现了一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本文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系统及高空物量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堆集,蒙古横槽转竖和锋区南压,地面冷高压的分裂南下,是爆... 2010年3月8~9日受北方强冷空气东移南压的影响黄南州出现了一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本文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系统及高空物量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堆集,蒙古横槽转竖和锋区南压,地面冷高压的分裂南下,是爆发寒潮大风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大风 物理量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南州初春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3
作者 任强 吴登成 盛兆权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自动站降水实况、单站要素及数值预报模式等资料,对2021年3月9日青海省黄南州出现的大到暴雪天气的环流背景、系统结构、模式检验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低涡是产生这次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南...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自动站降水实况、单站要素及数值预报模式等资料,对2021年3月9日青海省黄南州出现的大到暴雪天气的环流背景、系统结构、模式检验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低涡是产生这次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南侧强势的西南气流为此次降水带来了充沛的水汽,配合低空冷空气,为此次降雪创造了足够的动力和触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南州 大到暴雪 高原低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EOF方法对夏季降水与前期冬春季多个气象要素间的线性关系分析
4
作者 邢子毅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8期81-83,共3页
本文利用1963—2013年我国592个站点降水、气温、地温、相对湿度、气压及蒸发逐月的资料,采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MV-EOF)分析夏季降水同前期冬春季气温、地温、相对湿度、气压及蒸发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黄河以北地区夏季降... 本文利用1963—2013年我国592个站点降水、气温、地温、相对湿度、气压及蒸发逐月的资料,采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MV-EOF)分析夏季降水同前期冬春季气温、地温、相对湿度、气压及蒸发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黄河以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前期冬季气温、地温反向变化,与气压同向变化,与相对湿度和蒸发有弱的同向变化;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与前期冬季气温、地温同向变化,与气压和蒸发反向变化,与相对湿度不明显;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前期春季气温、地温反向变化,与相对湿度、气压及蒸发同向变化;华南地区夏季降水与前期春季气温、地温同向变化,与相对湿度、气压及蒸发反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EOF分析 降水 气温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南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及环境参量特征分析
5
作者 郭安欣 邢子毅 王敏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241-243,278,共4页
以2020—2021年黄南雷暴大风天气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和天气分型,并用配料法和百分位数法对探空对流参数进行指标筛选和阈值划分,得出:黄南北部雷暴大风次数明显高于南部高海拔地区;雷暴大风只发生在春夏季,主要在白天,集中... 以2020—2021年黄南雷暴大风天气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和天气分型,并用配料法和百分位数法对探空对流参数进行指标筛选和阈值划分,得出:黄南北部雷暴大风次数明显高于南部高海拔地区;雷暴大风只发生在春夏季,主要在白天,集中在午后;雷暴大风天气型可归纳为高压脊型、低槽型、西北气流型、副高边缘型、冷涡型;黄南地区雷暴大风发生前春季以动力作用为主,夏季以热力作用为主,水汽条件无明显月季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黄南地区 对流参数 箱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6
作者 严继云 李红梅 +1 位作者 冯晓莉 邢子毅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186-188,共3页
选取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19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冻土数据,整理出冻结初始日、融化终止日、最大冻结深度,研究三江源季节性冻土始冻期、解冻期、年最大冻结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961—2020年三江源季节性冻土区平均冻结初... 选取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19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冻土数据,整理出冻结初始日、融化终止日、最大冻结深度,研究三江源季节性冻土始冻期、解冻期、年最大冻结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961—2020年三江源季节性冻土区平均冻结初始日为10月12日,气候倾向率为2.15 d/10 a,呈现明显推迟趋势;1961—2020年平均融化终止日为5月5日,气候倾向率为-1.35 d/10 a,总体呈较显著提前趋势;平均年最大冻结深度为132.7 cm,气候倾向率为-1.50 cm/10 a,冻结深度总体呈显著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季节性冻土 时空分布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地形对青海省东北部降水数值模拟的影响
7
作者 管琴 李生辰 李青平 《河南农业》 2016年第5期41-42,共2页
利用WRF模式就祁连地形对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夏季强降水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形高度的改变不仅会改变水平风场,对垂直方向的运动场改变也十分明显,尤其是迎风坡;随着地形高度的降低,降水中心向北偏东方向移动,降水强度减弱... 利用WRF模式就祁连地形对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夏季强降水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形高度的改变不仅会改变水平风场,对垂直方向的运动场改变也十分明显,尤其是迎风坡;随着地形高度的降低,降水中心向北偏东方向移动,降水强度减弱,降水范围减小;地形高度的抬升更容易出现固态降水,即近地层冰晶、雪晶、霰等固态粒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微物理量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尖扎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8
作者 郑志红 王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867-869,928,共4页
利用1960~2007年尖扎气温资料,对尖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尖扎年平均气温与全省基本一致,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4℃/10a,其中冬季气温变暖最明显,... 利用1960~2007年尖扎气温资料,对尖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尖扎年平均气温与全省基本一致,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4℃/10a,其中冬季气温变暖最明显,秋季次之;平均最高气温较最低气温升幅大,这种特点在秋季和夏季最为明显;日较差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秋季最为显著。最高气温的升高是年平均日较差变化呈增加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即年平均日较差变大是以最高温度增加幅度大于最低温度变暖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温变化 日较差 尖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4月10—11日泽库县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志红 王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87-187,190,共2页
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ECMWF分析场及自动站等资料分析2014年4月10—11日泽库县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高空短波槽携带冷空气与南部西南暧湿急流在青海东部交汇,中尺度辐合线加强泽库县气流强烈抬升;北支短波槽自带水... 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ECMWF分析场及自动站等资料分析2014年4月10—11日泽库县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高空短波槽携带冷空气与南部西南暧湿急流在青海东部交汇,中尺度辐合线加强泽库县气流强烈抬升;北支短波槽自带水汽东移和南支槽孟加拉湾水汽输送提供充足水汽条件,南部对流云团东移北上加强,产生短时强降雪,与北支短波云系结合后降水持续。欧洲数值预报能提前2 d准确预测出此次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青海泽库 2014年4月10—11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一次春季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继云 吴登成 任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187-189,共3页
本文基于高空、地面和探空资料,对2015年2月27日至3月2日发生在青海地区的春季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槽及其槽底的西风急流,是造成3月1—2日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2月27—28日的大风天气是由强冷空气快速过境造成的典... 本文基于高空、地面和探空资料,对2015年2月27日至3月2日发生在青海地区的春季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槽及其槽底的西风急流,是造成3月1—2日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2月27—28日的大风天气是由强冷空气快速过境造成的典型冷锋型大风,而3月1—2日的大风天气是一次典型的大范围、持续时间较长的高空动量下传型大风天气过程;强盛的高空急流为高空动量下传至地面产生大风提供了高空动力条件,午后至傍晚近地面层快速升温为动量下传型地面大风的产生创造了地面热力条件;海拔越高,就越接近急流带,高空动量越容易下传至近地面,从而导致风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冷锋 高空急流 动量下传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8月10日青海省暴雨过程中的多尺度系统及预报难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强 孙世学 盛兆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96-198,204,共4页
利用高空、地面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0年8月10日发生在青海东南部地区一次夏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降水为区域性暴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其间伴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复杂,局部有冰雹、雷电天气。此次降水过... 利用高空、地面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0年8月10日发生在青海东南部地区一次夏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降水为区域性暴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其间伴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复杂,局部有冰雹、雷电天气。此次降水过程是西风带短波槽携带弱冷空气和副高外围环流在青海东部交汇造成的。天气尺度系统决定了降水的落区和维持的时间天气尺度天气系统:地面暖低压发展,低层暖湿空气堆积,高空切变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抬升触发。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预报难点为非主雨季大雨过程、非主降雪期暴雪过程的预报思路难以准确建立,多种相态并存且随时间转换,因而降水相态和量级预报难以准确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小尺度 预报难点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香日德一次典型大雨天气成因分析
12
作者 严继云 王敏 陈晶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
利用高空、地面、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对2018年香日德典型大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得出预报此次单点大雨着眼点:东移入境的藏北低涡切变线为此次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地面上来自新疆的冷锋未形成锢囚锋、槽的移动和冷锋后... 利用高空、地面、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对2018年香日德典型大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得出预报此次单点大雨着眼点:东移入境的藏北低涡切变线为此次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地面上来自新疆的冷锋未形成锢囚锋、槽的移动和冷锋后期无强冷空气支持给具体大雨落区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但冷空气在爬坡消耗时维持在雨区;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叠置区及地面至中高层湿区与水汽通量散度汇合区域对大雨落区有较好指示;气团在山脉迎风坡前堆积抬升对较大降水有利,单点降水需更多着眼于地形和中小尺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大雨 中尺度 自动站 地形 香日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