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H供油系统油泵出口滤网堵塞原因分析及污染防控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笑微 董晔 +3 位作者 常治军 刘永洛 武晓荣 朱敏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6-60,66,共6页
某发电机组EH供油系统主油泵出口滤网频繁堵塞,滤网前后压差异常升高,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查明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等手段并结合抗燃油的油质全分析试验,对EH供油系统油泵出口滤网污染物成... 某发电机组EH供油系统主油泵出口滤网频繁堵塞,滤网前后压差异常升高,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查明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等手段并结合抗燃油的油质全分析试验,对EH供油系统油泵出口滤网污染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是系统中的磨损产物、抗燃油的过滤滤料及其他颗粒杂质。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包括合理选用抗燃油过滤器,以及加强油质和油系统的污染防控。同时,为促进液压系统过滤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供油系统 油泵滤网 堵塞 污染物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提升管内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流率试验与BP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史洋 尹萍 +2 位作者 陈鸿伟 郝青哲 李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6-1520,共5页
自行设计并搭建中心提升管内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就提升管风速、鼓泡床风速、鼓泡床静床高、床料平均粒径几方面因素对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床料,颗粒循环流率随两床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固定... 自行设计并搭建中心提升管内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就提升管风速、鼓泡床风速、鼓泡床静床高、床料平均粒径几方面因素对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床料,颗粒循环流率随两床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固定两床风速,颗粒循环流率随鼓泡床静床高的增大而增大,随物料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3层BP神经网络颗粒循环流率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隐含层神经元数量为6时,误诊率最小,预测相对误差在±9%以内,网络性能最优,能较好地预测颗粒循环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流化床 提升管 颗粒循环流率 预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催化剂对SO_2氧化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淑勤 赵星云 刘彦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选择氮掺杂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CuO,Al2O3,V2O5作为普通催化剂,对比研究提高SO3生产效益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普通催化剂对SO2的吸附平衡时间和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反应时间均为20 min;有氧气存在时普通催化剂对SO2的吸附效果为V2O5>... 选择氮掺杂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CuO,Al2O3,V2O5作为普通催化剂,对比研究提高SO3生产效益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普通催化剂对SO2的吸附平衡时间和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反应时间均为20 min;有氧气存在时普通催化剂对SO2的吸附效果为V2O5>Al2O3>CuO;温度对V2O5吸附SO2效果影响较大,实验条件下440℃为最佳温度;氮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500℃焙烧3 h,且采用普通荧光灯照射就会产生催化效果;有氧气存在时增加SO2的体积流量,提高吸收液的pH值,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SO3生成量。实验结果为燃煤、石油脱硫,纳米材料的研究和硫酸生产等化工行业选择催化剂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二氧化钛 纳米催化剂 光催化氧化 二氧化硫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汽轮机转子动平衡一次加准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贵基 张文德 +3 位作者 李琨 宗鹏程 黄伟 张家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针对目前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技术需要多次加重试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的一次加准动平衡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时,考虑到油膜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以COMBI214单元模拟滑动轴承支撑结构,运用Ansys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功能,在转子上施加虚... 针对目前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技术需要多次加重试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的一次加准动平衡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时,考虑到油膜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以COMBI214单元模拟滑动轴承支撑结构,运用Ansys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功能,在转子上施加虚拟不平衡质量,通过转子的幅频、相频响应图,根据动平衡理论得到转子的影响系数,为一次加准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最后,通过计算影响系数的相对误差率并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证明本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转子 ANSYS 不平衡质量 一次加准法 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S直接测量输送带上原煤煤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何勇超 喻子彧 +6 位作者 师利宝 覃淮青 周亚宁 张礼峰 莫爵徽 赵航 姚顺春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入炉煤质特性在线检测对电厂锅炉优化运行、推动智能电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因其强大的在线分析能力,广泛应用于煤质特性检测领域。依据电厂输煤系统的运行情况... 入炉煤质特性在线检测对电厂锅炉优化运行、推动智能电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因其强大的在线分析能力,广泛应用于煤质特性检测领域。依据电厂输煤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种在输送带上LIBS直接测量原煤煤质的在线检测方案,以满足入炉煤质在线检测的基本需求。为验证检测方案的可行性,搭建了入炉煤输送带模拟平台和LIBS测量系统,34个实际原煤样品作为测量对象放置在输送带上开展LIBS连续测量并获取光谱数据。根据直接测量原煤获取的光谱特征,确定CN388.176 nm作为光谱筛选和内标方法所用的特征峰。采用有效光谱筛选、光谱平均和合理内标选取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减小无效光谱和光谱信号波动的不利影响。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煤质定量分析模型,实现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的良好测量。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模型的回归系数R^(2)分别为0.98、0.97和0.97,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3%、1.03%和1.11 MJ/kg,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24%、0.97%和0.88 MJ/kg。研究结果验证了LIBS在输送带上直接测量原煤煤质的可行性,为电厂提供了可行的煤质特性在线分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 输送带 在线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机组轴瓦烧蚀浅谈运行汽轮机油质维护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晔 王笑微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3,共4页
从某电厂4号机组汽轮机轴瓦烧蚀问题入手,对该机组汽轮机油进行分析检测,得出油品运行中受热氧化是导致运行油油质劣化、汽轮机轴瓦烧蚀的主要原因,新油热氧化安定性较差是另一影响因素。据此,从多方面对运行汽轮机油的维护工作进行探讨... 从某电厂4号机组汽轮机轴瓦烧蚀问题入手,对该机组汽轮机油进行分析检测,得出油品运行中受热氧化是导致运行油油质劣化、汽轮机轴瓦烧蚀的主要原因,新油热氧化安定性较差是另一影响因素。据此,从多方面对运行汽轮机油的维护工作进行探讨,包括严格进行新油验收,提高机组检修质量,消除油系统缺陷和加强油质监督及维护等,以期提高汽轮机油管理及维护水平,确保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轴瓦烧蚀 汽轮机油 氧化安定性 运行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系统在变压器设计方面的应用
7
作者 马云峰 闫晨霞 +2 位作者 宁靖华 魏惠娜 周佳 《电气制造》 2011年第12期40-42,共3页
应用PDM系统中的Teamcenter平台与Solidedge设计软件紧密的集成起来,实现零部件数据的统一化管理,以及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规划和业绩指标评价。1从二维平面设计到三维数据管理技术的转变随着变压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提升,
关键词 变压器设计 PDM系统 应用 SOLIDEDGE 数据管理技术 产品生命周期 指标评价 整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