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迹地的自然恢复与更新 被引量:1
1
作者 尹瑞萍 陶宏 王自建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6期81-84,共4页
采用样方、样线调查法,对保护区与边缘地区同等条件的火烧迹地分别与其未过火林地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火烧迹地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认为,在火后恢复初期,乔木层平均高和平均胸径比火烧前增加;灌木层灾后重新郁闭的片层,盖度、平均高低于... 采用样方、样线调查法,对保护区与边缘地区同等条件的火烧迹地分别与其未过火林地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火烧迹地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认为,在火后恢复初期,乔木层平均高和平均胸径比火烧前增加;灌木层灾后重新郁闭的片层,盖度、平均高低于未烧林地,生活力较强;野生动物物种丰富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自然恢复与更新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理论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环境保护与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红莲 蔺汝涛 何茜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2期69-72,80,共5页
瑞尔保护协会倡导的变革理论模型于2008~2010年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中推广。项目选择云南省隆阳区赧亢村为工作区域,通过保护意识教育、节柴改灶技术推广、节能改灶培训等基础工作,逐步改变工作区居民依赖薪柴的传统... 瑞尔保护协会倡导的变革理论模型于2008~2010年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中推广。项目选择云南省隆阳区赧亢村为工作区域,通过保护意识教育、节柴改灶技术推广、节能改灶培训等基础工作,逐步改变工作区居民依赖薪柴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项目设置宣传栏3块,广告牌1块,年历10 000份,宣传海报600份,宣传笔记本1 000本,胸章4 000个;在社区支持节柴改灶100口,推广电饭锅154台、电磁炉154台;培训技工10名、社区村民200余人;1.4万元投入作为相关设施的建设配套资金和培训费。项目实施结束后,工作区域内薪柴消耗量显著下降,监测林地样方内伐桩数量趋于平衡,人对猿胁迫行为显著减少。变革理论在社区的环境教育中有积极的作用,项目在减少社区居民对森林资源的威胁方面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理论 生物走廊带 环境保护与教育 节柴改灶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白眉长臂猿种群及数量现状初报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兴勇 白冰 +2 位作者 艾怀森 李正波 周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6-858,共3页
经2003~2006年访问和现场调查,表明白眉长臂猿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5~20群,25~4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环境的急剧恶化和人类猎捕是造成白眉长臂猿数量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提出应加强白眉长臂猿的栖息... 经2003~2006年访问和现场调查,表明白眉长臂猿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5~20群,25~4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环境的急剧恶化和人类猎捕是造成白眉长臂猿数量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提出应加强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保护和消除生境隔离,加强公众保护宣传教育和加强白眉长臂猿的生态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种群数量 分布现状 栖息地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鱼和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白冰 周伟 +2 位作者 李伟 刘钊 朱明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0-373,共4页
2006年8月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开展了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赧亢片区共有鱼类4种,隶属2目4科4属;两栖动物10种,隶属2目4科8属,其中云南特有种4种;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3科8属。赧亢片区的物种全为东洋界种... 2006年8月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开展了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赧亢片区共有鱼类4种,隶属2目4科4属;两栖动物10种,隶属2目4科8属,其中云南特有种4种;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3科8属。赧亢片区的物种全为东洋界种,区系成分为西南、华南区,或者两区所共有的成分组成。将赧亢片区与邻近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小黑山片区)的多样性对比,赧亢片区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亦是连接两个保护区物种交流和基因流动的重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与参与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翠花 刘宁 +1 位作者 艾怀森 张鑫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2期91-93,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等方式,抽取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岭社区47户居民进行生态旅游认知等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开展之初,当地居民不理解甚至反感,但因十多年间从开展生态旅游服务中受益,已改变观念,绝大多数居... 采用问卷调查、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等方式,抽取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岭社区47户居民进行生态旅游认知等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开展之初,当地居民不理解甚至反感,但因十多年间从开展生态旅游服务中受益,已改变观念,绝大多数居民都有参与生态旅游服务的意愿,希望有参加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居民认知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和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立群 李勇华 《云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52-56,共5页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是制定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计划 ,实现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 ,综合开发以及周边区综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用生态系统及生态经济系统理论和方法 ,按照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原理 ,在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是制定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计划 ,实现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 ,综合开发以及周边区综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用生态系统及生态经济系统理论和方法 ,按照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原理 ,在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省级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设想及分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 功能分区 系统结构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参与式管理
7
作者 寸瑞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4期52-55,共4页
位于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 4 0 5 5 4 9hm2 ,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重要的生态意义 ,但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 ,管理局在改进保护区管理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了探索 ,并取得... 位于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 4 0 5 5 4 9hm2 ,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重要的生态意义 ,但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 ,管理局在改进保护区管理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了探索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对利益群体共同参与保护区管理以及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参与式管理 利益群体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社区生态旅游资源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尹正凤 何茜 李旭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6期68-71,132,共5页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塘社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全裸裸重唇鱼、白眉长臂猿、大树杜鹃、桫椤等珍稀动植物,奇特的地质资源造就了丰富的地热能源,并且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更好地保护和宣传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大塘社区经济发...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塘社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全裸裸重唇鱼、白眉长臂猿、大树杜鹃、桫椤等珍稀动植物,奇特的地质资源造就了丰富的地热能源,并且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更好地保护和宣传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大塘社区经济发展,文章从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发展潜力 大塘社区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生物圈保护区综合管理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寸瑞红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20-225,共6页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 2 0 0 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强调与传统封闭式保护截然不同的开放式管理和社区参与 .依据笔者从事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经历 ,对高黎贡山生物圈保护区目前管理上存在...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 2 0 0 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强调与传统封闭式保护截然不同的开放式管理和社区参与 .依据笔者从事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经历 ,对高黎贡山生物圈保护区目前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生物圈保护区 综合管理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计算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云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3期72-75,共4页
通过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的实际计算,归纳总结了保护区旅游规划中对环境容量的认识、计算原则、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等,认为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和卡口法对环境的生物物理容量的计算是合理可行的,其... 通过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的实际计算,归纳总结了保护区旅游规划中对环境容量的认识、计算原则、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等,认为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和卡口法对环境的生物物理容量的计算是合理可行的,其结果能给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环境容量 计算方法 面积法 线路法 卡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南段海拔梯度森林乔木层时空动态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亚皇 马梁梁 +6 位作者 高连明 王兴杰 赵玮 杨兴亮 马绍宾 施晓春 刘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3-805,共13页
研究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动态对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以及预测全球变化情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山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梯度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如何随着时间尺度的变化仍不清楚... 研究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动态对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以及预测全球变化情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山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梯度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如何随着时间尺度的变化仍不清楚。该研究以高黎贡山南段东、西坡海拔梯度(960~2878 m)森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带的17个样方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2008和2013年乔木层(DBH≥5 cm)重调查数据,分析样方内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沿着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呈现单峰分布格局,系统发育多样性呈现上升的趋势,系统发育结构呈现聚集到离散或者随机的结构。(2)在时间尺度上,森林乔木层在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上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然而,系统发育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更加聚集的趋势。(3)在海拔梯度上,东坡低海拔区域(960~1381 m)的森林群落样方呈现显著的物种丧失,其植被完全被耕地所替代。其中,诃子(Terminalia chebul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ifolia)、枳椇(Hovenia acerba)和假香冬青(Ilex wattii)等为主要的丧失物种。相反,物种获得主要集中在西坡低海拔的样方,群落中丰富度显著增加的物种主要为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和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等。据此,我们推测高黎贡山海拔梯度森林乔木层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在中高海拔受群落演替和气候变化的制约,而在低海拔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加深了对高黎贡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认识,也有助于该地区精准保护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动态 海拔梯度 高黎贡山 物种多样性 系统发育多样性 时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共管在云南生物多样性管理中的作用——以云南省FCCD项目实施的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蔺汝涛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0-54,共5页
论述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通过引进国际项目开展社区共管、实现生物多样性有效管理目标取得的经验,分析社区共管中存在的问题,就今后开展社区共管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社区共管 有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20
13
作者 孟广涛 柴勇 +5 位作者 袁春明 艾怀森 李贵祥 王骞 李品荣 蔺汝涛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4-151,共8页
森林植被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对森林植被的动态进行监测,通过考察植被的组成、结构、功能与其生境关系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森林植被及其生境的演变... 森林植被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对森林植被的动态进行监测,通过考察植被的组成、结构、功能与其生境关系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森林植被及其生境的演变方向和机理进行科学研究并作出综合评价,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李玉媛,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特征 地理成分 动态样地 常绿阔叶林 高黎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季食谱及活动时间分配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兴勇 吴建普 +2 位作者 周伟 蔺汝涛 李家鸿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6,204,共5页
从2007年3月9日至4月14日,调查了高黎贡山赧亢的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和时间分配,旨在为该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和食物资源的管理提供指导。观察时,将白眉长臂猿的行为分为取食、移动、休息3种活动类型,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取样记录,并记录... 从2007年3月9日至4月14日,调查了高黎贡山赧亢的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和时间分配,旨在为该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和食物资源的管理提供指导。观察时,将白眉长臂猿的行为分为取食、移动、休息3种活动类型,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取样记录,并记录取食种类及部位。白眉长臂猿春季取食植物种类共有10种,其中果实类植物3种,果汁类植物1种,嫩叶类植物6种。相对其它灵长类而言,其春季的食物多样性较低。白眉长臂猿移动、休息和取食的时间分配分别为33%、35%和32%,较叶猴属动物休息少,移动多。赧亢的白眉长臂猿1天中有3个觅食高峰期,9:00~10:00为第1个觅食高峰;11:00~13:00为第2个觅食高峰;16:00~17:00为第3个觅食高峰。而孟加拉国Lawachara的白眉长臂猿仅在早上有两次觅食高峰。这种差异可能是不同区域的白眉长臂猿对环境的适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食谱 时间分配 觅食高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大塘白眉长臂猿春季栖息地利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冰 周伟 +2 位作者 艾怀森 张庆 万亚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630,共5页
2007年3月9日-4月6日,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片区调查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行为。设置利用和可利用样地各30个。对定性因子的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表明,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偏爱在东坡(阳坡)和中下坡位活动。定量因子分析... 2007年3月9日-4月6日,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片区调查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行为。设置利用和可利用样地各30个。对定性因子的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表明,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偏爱在东坡(阳坡)和中下坡位活动。定量因子分析表明,利用和可利用样地中共有5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坡度、距水源距离、距道路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和藤本密度)。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坡度和藤本密度为影响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对地理空间的选择反应了避风和趋向阳光的需求。在大塘,白眉长臂猿适宜栖息的植被有较高的均匀性。白眉长臂猿对高大乔木具有依赖性和选择偏好,对林下竹灌层的选择不高与植被分布均匀和人为干扰强度较小有关。藤本植物是白眉长臂猿在乔灌层之间活动的主要交通媒介和连接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栖息地利用 生态行为 高黎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食谱及食物结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旭 吴建普 +2 位作者 周伟 艾怀森 蔺如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了解白眉长臂猿的食谱及食物结构,分析食谱及食物结构年际间和季节间的变化情况,探讨白眉长臂猿对食物变化的应对策略及其适应机制,于2007—2008年春、秋季,在高黎贡山赧亢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和记录东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及取食行为... 为了解白眉长臂猿的食谱及食物结构,分析食谱及食物结构年际间和季节间的变化情况,探讨白眉长臂猿对食物变化的应对策略及其适应机制,于2007—2008年春、秋季,在高黎贡山赧亢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和记录东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及取食行为,将其行为分为食叶、食果、饮汁、食虫、食花和食茎6种类型;将食物结构分为果实、嫩叶、花、茎和动物类5种,并计算其取食量及所占百分比。观察结果表明:白眉长臂猿春季食物16种,有4种食物取食量较多;秋季食物23种,有5种食物取食量较多。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食物组成的Shannon-Wiener指标高于春季,春、秋季中各有5种食物重叠。crosstabsχ2test结果表明:相同季节比较,5种重叠食物取食量的差异性均极显著。从食物结构来看,虽然春季植物性食物结构的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秋季,但春、秋季间食物结构是相似的,均以果实为主、嫩叶次之,花和茎较少。动物类食物在春、秋季均有取食,但次数少。食谱随时间和季节而变化是赧亢东白眉长臂猿对栖息环境变化的适应,食物结构在年际间和季节间呈稳定状态反映了东白眉长臂猿的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食谱 食物结构 高黎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眉长臂猿野外交配行为——云南高黎贡山的案例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晓祥 周伟 艾怀森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2-55,共4页
这是有关中国白眉长臂猿野外交配行为的首次报道。2008年4月16日,在高黎贡山1天之内观察到1对成年白眉长臂猿的4次交配。白眉长臂猿的交配程式可以分为4步,雌性抬高臂部邀配—雄性接近雌性接受邀配—爬跨—休息。野生个体与笼养个体在... 这是有关中国白眉长臂猿野外交配行为的首次报道。2008年4月16日,在高黎贡山1天之内观察到1对成年白眉长臂猿的4次交配。白眉长臂猿的交配程式可以分为4步,雌性抬高臂部邀配—雄性接近雌性接受邀配—爬跨—休息。野生个体与笼养个体在发出爬跨邀请中存在一些差异,野生白眉长臂猿交配是雌性占主导地位。动物的交配高峰期及人为干扰可能是导致白眉长臂猿1天多次交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交配行为 交配程式 爬跨 高黎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活动区秋季潜在可选果实食物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明会 周伟 +1 位作者 李柳 李正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为保护东白眉长臂猿及其生境提供有效合理的依据,调查和研究了东白眉长臂猿秋季潜在果实食物,从而可以提供预案,防止突发自然灾害引起的常规食物不足,威胁东白眉长臂猿生存。研究采取野外观察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赧亢... 为保护东白眉长臂猿及其生境提供有效合理的依据,调查和研究了东白眉长臂猿秋季潜在果实食物,从而可以提供预案,防止突发自然灾害引起的常规食物不足,威胁东白眉长臂猿生存。研究采取野外观察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活动区的果实进行鉴定和测定。涉及的内容有果实和果树类型,果实的颜色、大小、形状和有无防护物,p H值、含水量、蛋白质、脂肪、灰分、Ca、P。在测定时,每项成分测定均做平行实验,求取平均值。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食源果实和非食源果实数据。东白眉长臂猿只利用藤本果和乔木果,喜食浆果和梨果,颜色偏重于紫黑色和红色,对大小没有特别的要求,但食源果实中聚集生长的小果实居多(56.14%)。共测定了活动区的30种果实。比较本次测定的果实特征和东白眉长臂猿食源果实特征,匍匐酸藤子(Embelia procumbens)、八月瓜(Holbelia latifolia)和肉轴胡椒(Piper ponesheense)等3种与其食源果实最为接近,很有可能会成为东白眉长臂猿潜在可选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白眉长臂猿 食源果实 潜在可选果实食物 高黎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对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的感知与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翠花 刘宁 艾怀森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7期158-159,共2页
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行业最为时髦的名词,作为旅游的主体参与者—游客,怎样对待生态旅游是值得研究的。为了解高黎贡山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参与生态旅游的认知程度还很浅,多数人的参与意识也不强... 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行业最为时髦的名词,作为旅游的主体参与者—游客,怎样对待生态旅游是值得研究的。为了解高黎贡山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参与生态旅游的认知程度还很浅,多数人的参与意识也不强烈,缺乏必要的生态旅游常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生态旅游 游客感知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日能量获取研究
20
作者 李明会 吴建普 +2 位作者 周伟 蔺如涛 谭文彪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1期27-32,26,共7页
营养和能量的收支平衡是非人灵长类的生存基础。2007年12月及2008年4月,在高黎贡山赧亢生境走廊带采集东白眉长臂猿的食物样品。分析每种食物干样的粗蛋白、脂肪、纤维、总碳水化合物、灰分、钙和磷的含量。野外于2007-2008年春、秋季... 营养和能量的收支平衡是非人灵长类的生存基础。2007年12月及2008年4月,在高黎贡山赧亢生境走廊带采集东白眉长臂猿的食物样品。分析每种食物干样的粗蛋白、脂肪、纤维、总碳水化合物、灰分、钙和磷的含量。野外于2007-2008年春、秋季以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同一家群(1♀1♂)东白眉长臂猿,记录日取食量相关数据。根据日摄取营养的量,参照预测代谢能公式计算日能量获取。研究结果表明,东白眉长臂猿不同食物种类及类型干样的营养成分存在变化。t-检验结果表明,春、秋季嫩叶干样的粗蛋白含量,果实干样的钙、磷含量差异性均显著,但东白眉长臂猿季节间日能量需求差异性均不显著。季节间果实、嫩叶的日能量百分比存在变化,季节间单位果、叶鲜重提供的能量也存在变化。分析显示,获取食物营养及能量的变化是东白眉长臂猿对环境变化的调节;季节间日取食量多少与食物质量低高的合理搭配使得日能量获取在季节间趋向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白眉长臂猿 营养成分 日能量获取 日取食量 高黎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