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舍冷风机-风管上置置换通风系统设计及降温效果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统帅 刘继军 +3 位作者 王美芝 靳薇 陈昭辉 杨食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40-249,共10页
为了探索一种高效且运行成本低的牛舍降温方式,该试验通过设计合理的风管布置和开口,采取上置置换通风的模式对肉牛舍降温。该设计方案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验证其可行性,并通过实际测试设定风机开... 为了探索一种高效且运行成本低的牛舍降温方式,该试验通过设计合理的风管布置和开口,采取上置置换通风的模式对肉牛舍降温。该设计方案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验证其可行性,并通过实际测试设定风机开启和关闭的适宜时间,试验表明:处理舍系统产生的冷风大量流向牛活动区域,温湿度梯度比对照舍明显,达到了局部降温的节能目的。该系统开启后,10:00-18:00期间,处理舍牛的平均热负荷指数(heat load index,HLI)比对照舍降低7.4(P<0.01),平均呼吸频率降低12次/min(P<0.01),平均日增质量提高0.37 kg/d(P<0.01),缓解了肉牛的热应激,提高了肉牛的养殖效益。处理舍由于相对封闭,故牛活动区域平均相对湿度、CO2和NH3浓度分别比对照舍高26.8%、252 mg/m3、0.54 mg/m3(P<0.01),但牛舍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该试验为冷风机-风管通风降温系统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参数,有利于该系统的优化,并发挥更好的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 温度 射流 上置置换通风 肉牛舍 冷风机 纤维风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密度对饲养环境及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昭辉 刘玉欢 +3 位作者 吴中红 王美芝 刘继军 杨食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29-235,共7页
为探究适宜肉牛生长的最佳饲养密度,提高肉牛场经济效益,该文研究了饲养密度对肉牛生产性能,行为活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江西省高安市肉牛试验站选取体质量182~282 kg的杂交牛,在固定圈舍面积(18 m^2)内分别饲养3、4、5、6、9头肉牛,... 为探究适宜肉牛生长的最佳饲养密度,提高肉牛场经济效益,该文研究了饲养密度对肉牛生产性能,行为活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江西省高安市肉牛试验站选取体质量182~282 kg的杂交牛,在固定圈舍面积(18 m^2)内分别饲养3、4、5、6、9头肉牛,对应占地面积为6.0、4.5、3.6、3.0、2.0 m^2/头,饲养密度依次增加。由于肉牛体型较大,每个处理2个重复。结果显示,2.0 m^2/头的试验组每头牛日采食量为11.90 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每头牛日增质量仅为1.09 kg;3.6 m^2/头时,每头牛日采食量处于居中水平为10.96 kg,每头牛日增质量最佳,达到1.41 kg。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1 056.38、1 108.44、1 172.65、1 200.89、1 398.19 mg/m^3,呈上升趋势;占地面积为2.0 m^2/头时,舍内氨气浓度最高达3.23 mg/m^3,而6.0 m^2/头时仅为1.13 mg/m^3;不同处理组之间有害气体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 m^2/头处理组1 d内站立时间(含打斗)为11.84 h,站立时间最长,脏污程度评分为2.09,体表最脏,3.6 m^2/头试验组在打斗时间及体表清洁度方面均处于居中水平。综合上述指标,182~282 kg的每头牛适宜占地面积为3.6 m^2,此时饲料转化率高,动物福利水平较好,利于农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行为研究 温度 肉牛 饲养密度 生产性能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方案对肉牛舍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送风降温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吴中红 刘玫 +3 位作者 张利斌 陈昭辉 刘继军 杨食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12-217,共6页
该研究通过纤维风管4种开孔方案设置,结合湿帘冷风机,满足到达1.3 m高度时,1号、2号、3号及4号风管射流风速分别为1.5、2.3、3.1、3.9 m/s;测量牛舍的环境指标和试验牛的生理指标,比较缓解热应激效果,探索较优化的开孔方案。结果表明:... 该研究通过纤维风管4种开孔方案设置,结合湿帘冷风机,满足到达1.3 m高度时,1号、2号、3号及4号风管射流风速分别为1.5、2.3、3.1、3.9 m/s;测量牛舍的环境指标和试验牛的生理指标,比较缓解热应激效果,探索较优化的开孔方案。结果表明:测定期间,4个风管区域之间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比舍外低2.1℃(P<0.05);相对湿度均低于85%。试验牛所在3号风管区域平均风速最高,为1.32 m/s;1号风管区域最低,为0.62 m/s。二氧化碳浓度3号风管区域最低,1号风管区域最高(P<0.05)。牛只呼吸频率3号风管区域最低,为42次/min,1号风管区域最高,为52次/min,肉牛呼吸频率与试验区风速显著负相关。该研究表明,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系统可有效缓解肉牛热应激,开孔方案设置满足到达1.3 m高度时射流风速为3.1 m/s的风管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 降温 风管 湿帘冷风机 射流 肉牛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开放式肉牛舍夏季喷雾降温效果 被引量:20
4
作者 丁露雨 王美芝 +3 位作者 陈昭辉 刘继军 杨食堂 周俊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4-231,共8页
为缓解南方肉牛夏季养殖过程中的热应激,该试验采用喷雾联合悬挂式风机的降温措施对不同品种肉牛的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以西门塔尔杂交牛和锦江黄牛为试验品种,测定了环境、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日增质量等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喷... 为缓解南方肉牛夏季养殖过程中的热应激,该试验采用喷雾联合悬挂式风机的降温措施对不同品种肉牛的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以西门塔尔杂交牛和锦江黄牛为试验品种,测定了环境、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日增质量等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喷雾运行阶段,处理舍空气温度平均可降低2.1℃(P<0.01),相对湿度增加5.8%(P<0.01),降低3.2℃的体感温度(P<0.01);对西门塔尔杂交牛,喷雾结合风机的降温方式可降低其12:00-18:00的平均直肠温度0.3℃和呼吸频率11次/min(P<0.01),有效解除热积聚状况,但对其日增质量无显著提高;对锦江黄牛,喷雾可以降低其呼吸频率14次/min(P<0.01),有效缓解其热应激,日增质量提高0.19kg/d(P<0.05),提高率为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 降温 风机 开放舍 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牛舍舍内喷雾和屋面喷淋通风降温改善肉牛生产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武平 李川 +4 位作者 吴华东 黄爱民 张泳桢 杨食堂 舒邓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7-193,共7页
为缓解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热应激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降温方式对肉牛的降温效果。以江西省地方品种锦江黄牛为试验对象,试验分为3组,每组8头牛,试验1、2和3组分别为舍内通风组、舍内喷雾通风组和屋面喷淋通风组,3个组牛的平均... 为缓解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热应激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降温方式对肉牛的降温效果。以江西省地方品种锦江黄牛为试验对象,试验分为3组,每组8头牛,试验1、2和3组分别为舍内通风组、舍内喷雾通风组和屋面喷淋通风组,3个组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50.38±24.54)、(247.93±24.54)和(250.00±24.02)kg(P>0.05),试验于2014年7—8月进行。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湿度,肉牛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日增质量等,结果表明:屋面喷淋运行期间(10:00—18:00),与1组相比,3组舍内距屋顶0、1、2和3 m处温度分别降低4.79(P<0.01)、2.13、1.37和1.42℃;湿度分别增加9.66%(P<0.01)、6.76%(P<0.01)、2.66%和1.80%;在14:00时,距离地面高度1.5和0.5 m分别降低1.20(P<0.05)和1.07℃;呼吸频率降低12次/min(P<0.01);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日增质量提高0.19 kg/d,提高率为26.38%(P<0.05)。喷雾运行期间14:00时,与1组相比,2组肉牛体感温度喷雾前后分别降低0.51和1.43℃(P<0.05),在18:00分别下降0.70和1.60℃(P<0.05);呼吸频率降低13次/min(P<0.01);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日增质量提高0.08 kg/d,提高率为11.11%。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喷雾通风和屋面喷淋通风均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肉牛的热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喷雾 降温 肉牛 屋面喷淋 温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与纵向负压通风相结合的封闭牛舍降温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昭辉 刘媛媛 +2 位作者 吴中红 刘继军 杨食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1-218,共8页
喷雾与纵向负压通风相结合的降温方式在猪舍、禽舍应用广泛,但在肉牛舍应用较少,该试验对喷雾与纵向负压通风相结合在封闭肉牛舍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究,并与喷雾结合扰流风机在开放肉牛舍的降温效果进行比较。该试验选用栓系饲养平均体质... 喷雾与纵向负压通风相结合的降温方式在猪舍、禽舍应用广泛,但在肉牛舍应用较少,该试验对喷雾与纵向负压通风相结合在封闭肉牛舍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究,并与喷雾结合扰流风机在开放肉牛舍的降温效果进行比较。该试验选用栓系饲养平均体质量273.4 kg的锦江黄牛杂交牛作为试验牛。处理舍安装低压两级雾化喷雾,配合卷帘和风机进行纵向负压通风降温;对照舍安装高压喷雾,结合扰流风机进行降温。两舍喷雾降温系统运行30 d,对环境条件、肉牛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压两级喷雾在封闭牛舍纵向负压通风条件下喷雾与停止最佳时间均为5-10 min;经两舍喷雾系统降温后,处理舍的日平均温度为(30.4±0.1)℃,比对照舍和舍外分别降低了2.2、6.2℃(P〈0.01),而相对湿度为89.7%±0.9%,较对照舍和舍外分别升高了11.3%、35.2%(P〈0.01);处理舍试验牛的直肠温度为(38.28±0.03)℃,比对照舍低0.26℃(P〈0.01);躺卧比为0.87±0.02,比对照舍高12%(P〈0.01);日平均呼吸频率为(43±1)次/min,与对照舍没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日增质量为(1.38±0.23)kg/d,比对照舍高0.19 kg/d(P〉0.05);处理舍售牛可获利1042.39元/(月·头),比对照舍高72.67元/(月·头)。可见封闭牛舍喷雾与纵向负压通风相结合降温效果显著,可改善牛舍环境,有效缓解肉牛热应激,提高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 喷雾 湿度控制 低压 负压通风 封闭式牛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角度的风机对肉牛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川 吴武平 +4 位作者 张泳桢 吴华东 黄爱民 杨食堂 舒邓群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53,共6页
选择24头年龄、体重相近、性别相同、生长状况良好的锦江黄牛,随机分为3组,其中Ⅰ组和Ⅱ组安装喷雾通风系统,Ⅰ组风机叶片与水平夹角为75°,Ⅱ组风机叶片与水平夹角为70°,Ⅲ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吊扇降温,研讨喷雾通风系统风... 选择24头年龄、体重相近、性别相同、生长状况良好的锦江黄牛,随机分为3组,其中Ⅰ组和Ⅱ组安装喷雾通风系统,Ⅰ组风机叶片与水平夹角为75°,Ⅱ组风机叶片与水平夹角为70°,Ⅲ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吊扇降温,研讨喷雾通风系统风机不同安装角度对肉牛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Ⅲ组相比,Ⅰ组和Ⅱ组体感温度分别降低了3.19℃和3.36℃(P<0.05);肉牛的直肠温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Ⅰ组和Ⅱ组呼吸频率分别降低了21.52%和20.51%(P<0.01);Ⅰ组和Ⅱ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1.37%和24.98%(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23.30%和22.20%;投入产出比分别提高了12.74%和13.38%。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可以缓解肉牛的夏季热应激,降低肉牛体感温度和呼吸频率,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投入产出比,且风机安装角度70°优于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通风系统 风机安装角度 生理指标 生产性能 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肉牛舍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系统的环境CFD模拟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昭辉 马一畅 +3 位作者 刘睿 郭霏 刘继军 杨食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11-218,共8页
为了研究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系统应用于肉牛舍的夏季降温效果,该试验在现场环境指标实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对湿帘风机纵向通风肉牛舍的气流场与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对系统进行改进与优化... 为了研究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系统应用于肉牛舍的夏季降温效果,该试验在现场环境指标实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对湿帘风机纵向通风肉牛舍的气流场与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对系统进行改进与优化。模拟时将牛只按与实物原型等比例引入到模型中,结果表明:舍内温度分布均匀,但受牛体挡风的影响,气流分布不均,高风速区主要集中在屋顶及饲喂走道,可达0.9~1.2 m/s;牛活动区域风速较小,均小于0.6 m/s,不能满足饲养标准。在75个风速测定点剔除异常值后,气流场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16%~94.41%,平均相对误差为34.53%,45个温度测点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09%~10.74%,平均相对误差4.71%。通过温度场吻合性结果确定模拟与实测有较好的吻合度。在不改变牛舍围护结构及舍内构造的前提下,对牛舍进行优化,舍内安装导流板,使得温度与气流场的分布均匀性显著提高,降温效果更为显著。该研究可为湿帘风机牛舍的优化设计和环境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模型 流场 肉牛舍 湿帘风机 纵向通风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夏季肉牛舍湿帘风机负压通风系统降温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昭辉 安捷 +2 位作者 王金环 刘继军 杨食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08-214,共7页
为改善南方夏季肉牛舍环境条件,该文对湿帘风机负压通风系统在肉牛舍的降温效果进行了探究。试验以栓系饲养西门塔尔公牛为试验对象,对环境、肉牛生理及增重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降温后,试验舍平均温度降低3.2℃(P<0.01),相对湿... 为改善南方夏季肉牛舍环境条件,该文对湿帘风机负压通风系统在肉牛舍的降温效果进行了探究。试验以栓系饲养西门塔尔公牛为试验对象,对环境、肉牛生理及增重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降温后,试验舍平均温度降低3.2℃(P<0.01),相对湿度增加21.3%(P<0.01),肉牛附近风速增加0.30 m/s(P<0.01),肉牛体感温度降低1.8℃(P<0.01);试验牛呼吸频率平均降低13次/min(P<0.01),皮温降低0.92℃(P<0.01),平均日增质量提高0.13 kg/d(P>0.05)。由此可知,在肉牛舍中采用湿帘风机负压通风系统进行降温,能够有效改善舍内热环境,有助于缓解肉牛热应激,具有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降温 风速 湿帘 负压通风 肉牛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面喷淋通风降温系统对热应激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武平 李川 +4 位作者 吴华东 黄爱民 张泳桢 杨食堂 舒邓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4-960,967,共8页
探讨屋面喷淋通风降温系统对缓解南方夏季肉牛热应激的机理。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锦江黄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牛,其中1组为室内通风组,2组为屋面喷淋通风降温组,测定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无机离子等相关参数... 探讨屋面喷淋通风降温系统对缓解南方夏季肉牛热应激的机理。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锦江黄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牛,其中1组为室内通风组,2组为屋面喷淋通风降温组,测定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无机离子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与第1天相比,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1组在试验第15天和31天分别降低5.68%和8.52%,2组在第15天和31天则分别提高了1.65%和5.49%;甲状腺原氨酸(T4)的含量,1组在试验第15天、31天差异不显著,2组在第31天时提高了14.48%(P<0.05);皮质醇(COR)含量,1组差异不显著,但有上升趋势,2组则有下降趋势,且第31天与第1天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含量,1组第31天下降了4.93%,2组则提高了9.98%;血糖(GLU)含量,1组第15天和31天分别提高了2.30%和5.75%,2组分别提高了6.63%和19.83%;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含量,1组在第15天和31天均有所下降,2组TP、ALB、GLO均有所上升;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1组均有所下降,2组上升显著;1组无机离子均有下降趋势,2组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气候下,通过屋面喷淋通风降温可有效改善肉牛机体的代谢紊乱,提高肉牛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喷淋 血液指标 热应激 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风机-纤维风管系统不同送风方式降温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玫 陈昭辉 +5 位作者 程琼仪 刘媛媛 张利斌 刘继军 靳薇 杨食堂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6,共8页
为缓解南方肉牛夏季生产中的热应激,在牛舍应用冷风机-纤维风管系统,结合两种不同的送风方式(上置置换通风和射流送风)来改善牛舍环境,并比较效果。以栓系饲养西门塔尔杂交牛为试验对象,对牛舍环境、肉牛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 为缓解南方肉牛夏季生产中的热应激,在牛舍应用冷风机-纤维风管系统,结合两种不同的送风方式(上置置换通风和射流送风)来改善牛舍环境,并比较效果。以栓系饲养西门塔尔杂交牛为试验对象,对牛舍环境、肉牛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测定期间,与舍外相比,上置置换通风舍和射流降温舍温度降幅分别为2.8℃和2.4℃,相对湿度分别升高13.9%和11.9%,两舍之间温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射流送风舍0.7m及1.4m风速较上置置换通风舍分别高0.19和0.26m/s(P<0.01);射流送风舍试验牛体感温度比上置置换通风舍低0.9℃(P<0.01);氨气浓度低1.67mg/m^3(P<0.01);试验期间,头部射流舍试验牛的平均呼吸频率比上置置换通风舍低11次/分(P<0.01),皮温低0.5℃(P<0.01)。研究表明,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冷风机-风管结合射流送风降温可更好地改善牛舍环境,缓解肉牛的热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风机-风管 降温 上置置换通风 射流送风 肉牛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顶对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牛舍环境及牛生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昭辉 熊浩哲 +3 位作者 马一畅 杨皓 刘继军 杨食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5-184,共10页
为了改善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系统应用于肉牛舍的降温效果和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提高肉牛活动区的风速,该试验在实测的基础上,采用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对安装吊顶的湿帘风机纵向通风肉牛舍的气流场进行模... 为了改善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系统应用于肉牛舍的降温效果和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提高肉牛活动区的风速,该试验在实测的基础上,采用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对安装吊顶的湿帘风机纵向通风肉牛舍的气流场进行模拟。模拟时将牛只按与实物原型等比例引入到模型中,经吻合性验证,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Y=0.7m 截面为 27%,Y=1.2 m 截面为 14%,Y=1.7 m 截面为 13%,认为模型有效。结果表明:安装吊顶后,舍内的气流分布均匀,肉牛活动区域风速适宜,可为肉牛提供更为适宜的饲养环境。舍内 Y=0.7 m 截面的平均风速为 0.75 m/s,Y=1.2 m 截面的平均风速为 0.88 m/s,Y=1.7 m 截面的平均风速为 1.00 m/s。未安装吊顶的牛舍,舍外平均温度(35.0±2.7)℃条件下,0.7 m 高度处平均温度(30.0±0.7)℃,1.2 m 高度处平均温度(30.1±0.8)℃,较舍外平均降温 14%;安装吊顶的牛舍,舍外平均温度(37.2±2.1℃)℃条件下,0.7 m 高度处平均温度(31.1±0.7)℃,1.2 m 高度处平均温度(31.1±0.7)℃,较舍外平均降温 16%,说明安装吊顶后降温效果显著。安装吊顶后,舍内平均相对湿度 80.9%,有害气体浓度均在饲养标准范围内;呼吸频率为 36 次/min,平均等温指数(equivalent temperature index,ETI)为 23.96,均未达到热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流场 通风 吊顶 肉牛舍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对牛舍温湿环境及肉牛血清无机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孝维 李川 +3 位作者 吴武平 臧一天 杨食堂 舒邓群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3,共5页
试验选用16头锦江黄牛,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安装喷雾通风降温系统,一组仅安装风机通风降温。通过测定试验前后温湿度及肉牛血清中各无机离子浓度,以研究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对舍内温湿环境及肉牛血清无机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喷... 试验选用16头锦江黄牛,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安装喷雾通风降温系统,一组仅安装风机通风降温。通过测定试验前后温湿度及肉牛血清中各无机离子浓度,以研究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对舍内温湿环境及肉牛血清无机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喷雾期间平均温度比对照组低2.70℃(P<0.01),平均相对湿度比对照组高13.73%(P<0.01);每个喷雾周期(15min)内,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温度减缓上升0.12℃,相对湿度减缓下降0.21%。试验结束时,试验组牛血清中K+及N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高19.13%及13.59%(P<0.05);且两组中Cl-及P2-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试验组牛血清中Ca2+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7.96%(P<0.05)。以上结果可知,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可以改善肉牛舍温湿环境,并减少血液中无机离子的流失,有利于保持机体电解质平衡,缓解肉牛夏季热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通风降温系统 温湿环境 肉牛 无机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