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轮轧制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武胜飞 陆彬 +2 位作者 崔振山 张磊 许章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
采用DEFORM-3D建立车轮轧制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建立轧制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开发轧辊运动的控制算法,并与DEFORM软件集成的基础上,模拟了实际轧制过程中轧辊的运动。从轧制力对比与轮坯几何形状的分析两方面验证了模型和控制算法的... 采用DEFORM-3D建立车轮轧制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建立轧制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开发轧辊运动的控制算法,并与DEFORM软件集成的基础上,模拟了实际轧制过程中轧辊的运动。从轧制力对比与轮坯几何形状的分析两方面验证了模型和控制算法的可靠性;分析了轧制过程中材料的流动规律,为改进轧制工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轧制 控制算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机车轮箍超声波探伤的幻影波试验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峰 卢永刚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试验证明了在超声波探伤仪的重复频率较高时,对于透声性好的工件,更容易出现"幻影波"。同时,证明了超声波探伤中"幻影波"不同于缺陷波的一些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判定异常反射波为"幻影波"的依据。
关键词 超声波探伤 重复频率 幻影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轮箍踏面鳞状缺陷分析
3
作者 肖峰 浦红 《铁道机车车辆》 2017年第1期56-60,107,共6页
针对机车轮箍踏面出现的鳞状缺陷,通过对故障轮箍取样检验。发现缺陷处存在热影响组织,说明缺陷形成经历了超过轮箍钢相变点的高温过程。高温拉伸试验表明轮箍材料强度在超过400℃后迅速下降,因此轮箍踏面表层在高温下受轮轨接触应力作... 针对机车轮箍踏面出现的鳞状缺陷,通过对故障轮箍取样检验。发现缺陷处存在热影响组织,说明缺陷形成经历了超过轮箍钢相变点的高温过程。高温拉伸试验表明轮箍材料强度在超过400℃后迅速下降,因此轮箍踏面表层在高温下受轮轨接触应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开裂。这解释了缺陷的外貌特征、变形组织和内部裂纹。对照AAR标准,确认该缺陷为制动时车轮滑动造成的"踏面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轮箍 踏面伤损 滑动摩擦 轮轨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热应力对车轮辐板单轴疲劳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孝卿 沈晓辉 +1 位作者 张磊 肖峰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6-491,共6页
随着重载列车的不断发展,辐板的热-机疲劳成为车轮破坏的主要形式。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车轮辐板的制动热应力进行分析,利用单轴疲劳准则和Haigh-Goodman疲劳极限图对车轮辐板进行疲劳评估。分析了制动热应力对车轮辐板单轴疲劳的影... 随着重载列车的不断发展,辐板的热-机疲劳成为车轮破坏的主要形式。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车轮辐板的制动热应力进行分析,利用单轴疲劳准则和Haigh-Goodman疲劳极限图对车轮辐板进行疲劳评估。分析了制动热应力对车轮辐板单轴疲劳的影响。结果发现:(1)未考虑制动热应力下,新制轮和磨耗轮辐板的各节点的抗疲劳性能均满足要求;制造态残余应力使辐板的疲劳薄弱位置发生了转移;最易发生疲劳的截面为0°、180°和40°~60°。(2)考虑制动热应力下,新制轮和磨耗轮辐板的各节点的抗疲劳性能均满足要求,但是在FPH和BPR处平均应力未能达到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机疲劳 车轮辐板 制动热应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喷丸处理对车轮辐板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殷艳君 肖峰 任学冲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选取轧制车轮不同喷丸处理状态辐板表面,对辐板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和表层显微硬度进行了测量,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不同程度喷丸处理后车轮钢表层微观组织,通过盐雾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喷丸状态试样的腐蚀行为。结果表... 选取轧制车轮不同喷丸处理状态辐板表面,对辐板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和表层显微硬度进行了测量,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不同程度喷丸处理后车轮钢表层微观组织,通过盐雾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喷丸状态试样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腐蚀时间较短时,不同喷丸状态试样均为均匀腐蚀,延长腐蚀时间,开始出现不均匀的坑状腐蚀。在试验周期内,充分喷丸试样的平均腐蚀速率最大,不充分喷丸试样和未喷丸试样的腐蚀速率基本相当。腐蚀速率的差异主要是由试样表面粗糙度、表层塑性变形程度和残余压应力等综合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处理 表面粗糙度 残余应力 盐雾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辐板残余应力锯切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孝卿 沈晓辉 +1 位作者 张磊 肖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9,共6页
以直径为Φ1066 mm的机车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锯切试验和锯切仿真与有限元计算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锯切仿真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的残余应力差值在5%以内,说明辐板锯切仿真能够正确模拟出锯切过程... 以直径为Φ1066 mm的机车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锯切试验和锯切仿真与有限元计算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锯切仿真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的残余应力差值在5%以内,说明辐板锯切仿真能够正确模拟出锯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锯切测试过程中,车轮辐板弯矩产生的应变会造成辐板圆弧段拉应力测试结果比有限元计算的值增大了10%~20%,辐板圆弧段压应力测试结果比有限元计算的值减小了15%,当把BPR和FPH处径向应变缩小0. 95倍,切向应变缩小0. 7倍,BPH处径向应变增大1. 2倍,所计算出来结果与实际值近似相等,实验结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车轮辐板锯切测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切 残余应力 车轮辐板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5MN油压机冲孔液压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吴会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8-70,共3页
该文介绍了一条实现大型油压机冲孔液压系统的思路,并对此方式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油压机 冲孔 液压系统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