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钢股份公司1998年上半年节能工作综述
1
作者 丁毅 宣炎 +1 位作者 史德明 张芝贤 《冶金能源》 1999年第1期3-6,14,共5页
本文从能源消耗、能耗分析、节能工作新进展和下阶段节能工作展望四个部分,综述了马钢1998年上半年的节能工作情况。
关键词 节能 能耗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 钢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的钢铁高炉煤气系统建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金锋 陈薇琳 +2 位作者 赵博识 赵珺 王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5,共8页
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系统具有波动性大、时变性强、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对其未来产消趋势进行准确的建模预测有助于企业的高效决策与节能减排.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高炉煤气系统建模方法,为了提高训练过程中的拟合精度,在教师网络中... 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系统具有波动性大、时变性强、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对其未来产消趋势进行准确的建模预测有助于企业的高效决策与节能减排.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高炉煤气系统建模方法,为了提高训练过程中的拟合精度,在教师网络中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序列到序列模型来提取样本的中间特征.进而,提出了融入教师模型中间特征的知识蒸馏策略,建立了考虑中间特征蒸馏损失与预测均方误差的损失函数,对知识蒸馏过程及预测偏差进行评估.通过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系统实际运行数据的实验验证,表明了本文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后续的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蒸馏 时间序列 高炉煤气系统 钢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3 m焦炉配用高硫气肥煤炼焦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李杰 邱全山 +3 位作者 张晓萍 张晓宁 钱虎林 胡俊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配煤成本,对比分析某高硫气肥煤和7.63 m焦炉在用三种1/3焦煤、两种肥煤的常规煤质、煤岩、基氏流动度和矿物质催化指数等指标,并采用40 kg荷重试验焦炉进行炼焦试验,研究气肥煤替代1/3焦煤和肥煤的可行性及适宜... 为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配煤成本,对比分析某高硫气肥煤和7.63 m焦炉在用三种1/3焦煤、两种肥煤的常规煤质、煤岩、基氏流动度和矿物质催化指数等指标,并采用40 kg荷重试验焦炉进行炼焦试验,研究气肥煤替代1/3焦煤和肥煤的可行性及适宜配比。结果表明,与1/3焦煤和肥煤相比,气肥煤呈低灰、高挥发分、高硫、高粘结性特征;为了减小配用气肥煤对焦炭强度的不利影响,优先替代1/3焦煤A、肥煤A和1/3焦煤C;随着气肥煤配比提高,焦炭机械强度缓慢降低、热态性能改善;气肥煤直接替代1/3焦煤、肥煤,配比可达10%而焦炭质量满足生产需求;若同步优化配煤结构,并考虑配合煤S_(t,d)≤1.00%控制要求,气肥煤配比最高可达15%。结合实验研究结果,7.63 m焦炉自2024年3月配用气肥煤,配比维持5%~6%,焦炭强度指标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肥煤 1/3焦煤 肥煤 炼焦 机械强度 热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差率对动车组车轮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俊 曾东方 +3 位作者 鲁连涛 宫彦华 陈希 邹朗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0,共8页
车轮滚动接触疲劳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轮轨间滑差率会对滚动接触疲劳损伤产生显著影响,为了分析滑差率对动车组车轮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中开展了水润滑条件下的车轮钢滚动接触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滑差... 车轮滚动接触疲劳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轮轨间滑差率会对滚动接触疲劳损伤产生显著影响,为了分析滑差率对动车组车轮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中开展了水润滑条件下的车轮钢滚动接触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滑差率条件下车轮钢的摩擦磨损行为和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特征;通过安定图理论分析裂纹萌生行为,通过基于最大周向力准则和流体腔技术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裂纹扩展行为;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滑差率对车轮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滑差率的增加,车轮钢试样的牵引系数增加,磨损加剧,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先减小后增大.通过安定图理论分析表明,随着滑差率增加,表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指数FI_(surf)增加,促进了疲劳裂纹萌生.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随着滑差率增加,裂纹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峰值K_(θ,max)增加,促进了疲劳裂纹扩展.磨损的增加抑制了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因此,滚动接触疲劳与磨损的竞争导致车轮试样的接触疲劳寿命随着滑差率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本研究中还发现,通过最大周向力准则和流体腔技术可预测水润滑条件下的车轮钢滚动接触疲劳裂纹扩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滑差率 滚动接触疲劳 磨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轧板带镰刀弯生成规律及抑制研究
5
作者 包家汉 陈怀旭 +1 位作者 候文龙 周伟文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3,共6页
针对某1580粗轧机轧制过程产生的镰刀弯现象,建立包含辊系、机架、板带的完整多柔体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量化镰刀弯弯曲量来系统地分析在3种非对称条件下板带镰刀弯生成规律。研究发现,镰刀弯弯曲量随非对称程度的增加而变大,其中... 针对某1580粗轧机轧制过程产生的镰刀弯现象,建立包含辊系、机架、板带的完整多柔体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量化镰刀弯弯曲量来系统地分析在3种非对称条件下板带镰刀弯生成规律。研究发现,镰刀弯弯曲量随非对称程度的增加而变大,其中板带两侧温差影响最大,其次是板带中心线偏移,板带楔形对镰刀弯的影响最小。通过MATLAB模糊预测功能,对存在温差及不对中的板带将产生的镰刀弯进行预测,并通过8组数据进行验证,误差最大在3 mm左右,确定了模糊推理系统的可靠性。最后通过预测值来调整轧机两侧辊缝差来实现镰刀弯的抑制。经过调整后,镰刀弯值最大只有6 mm左右,有效减小了粗轧过程镰刀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轧机 镰刀弯 预测模型 抑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退火过程中再加热速度对C-Mn-Si-Al钢组织演变的影响
6
作者 肖洋洋 冷德平 +1 位作者 崔磊 彭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5,共4页
以Nb/Ti微合金化C-Mn-Si-Al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退火过程中再加热速率对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体基体再加热过程中发生回火析出渗碳体,随着再加热速率的增加,渗碳体析出区间逐渐增大,但析出量逐渐减小,到再加热速率为80... 以Nb/Ti微合金化C-Mn-Si-Al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退火过程中再加热速率对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体基体再加热过程中发生回火析出渗碳体,随着再加热速率的增加,渗碳体析出区间逐渐增大,但析出量逐渐减小,到再加热速率为80℃/s时,基本不析出渗碳体。最终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其中部分板条马氏体存在自回火析出的碳化物。此外,存在两种不同形态和尺寸的夹杂物,一种是由TiN和Al2O3组成的块状复合夹杂,另一种是由Nb单质为主体微溶Ti的长方形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退火 马氏体 渗碳体 再加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硬度匹配对重载贝氏体车轮钢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海 徐海峰 +3 位作者 周霆伟 袁航 徐震霖 何宜柱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9,共12页
目的探究贝氏体车轮材料与不同钢轨材料的硬度匹配行为,为贝氏体车轮服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贝氏体车轮与3种轨道进行匹配,结合磨损率、表面磨损形貌及表面硬化程度等,综合评价3种钢轨/车轮硬度比(Hr/Hw)下轮轨材料... 目的探究贝氏体车轮材料与不同钢轨材料的硬度匹配行为,为贝氏体车轮服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贝氏体车轮与3种轨道进行匹配,结合磨损率、表面磨损形貌及表面硬化程度等,综合评价3种钢轨/车轮硬度比(Hr/Hw)下轮轨材料的耐磨性及损伤行为。结果随着匹配的轨道钢硬度的增加,贝氏体车轮钢磨损率从0.188mg/m逐渐升至0.217mg/m,增加了15.4%;轨道钢的磨损率呈下降趋势,从0.104mg/m降至0.042mg/m,下降了59.6%。车轮钢和轨道钢的磨损机理均以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随着轨道钢硬度的增加,车轮材料分层明显,损伤越来越严重,塑性变形层厚度和表面硬化程度呈上升趋势,表面疲劳裂纹的平均长度和深度依次降低,但平均扩展角度越来越高;轨道材料的分层和微裂纹减少,损伤减轻,且塑性变形层厚度和表面硬化程度呈下降趋势,表面疲劳裂纹长度减少,而扩展深度和角度均增加。接触斑能量耗散值越高,则贝氏体车轮受到轮轨硬度比的影响越明显。当Hr/Hw低于1时,钢轨磨损程度随着Tγ/A的增加越来越严重。结论随着匹配的轨道硬度的增加,车轮的磨损程度呈相反趋势,前者加剧,后者减轻。此外,与同种轨道匹配时,相较于典型的珠光体车轮钢(CL65),贝氏体车轮钢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比 贝氏体车轮 珠光体钢轨 轮轨匹配 磨损行为 滚动接触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C轧机支持辊力学有限元分析及新辊形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洪波 曹建国 +3 位作者 张杰 任天宝 张树山 李耀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89,共6页
现场跟踪实测并分析CVC轧机支持辊综合辊形数据,发现CVC轧机支持辊存在严重且不均匀磨损,并时有严重边部剥落事故发生。建立MSC.Marc二维动态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支持辊辊内应力状态,提出较大的辊间接触压力及支持辊工作层厚度的减小... 现场跟踪实测并分析CVC轧机支持辊综合辊形数据,发现CVC轧机支持辊存在严重且不均匀磨损,并时有严重边部剥落事故发生。建立MSC.Marc二维动态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支持辊辊内应力状态,提出较大的辊间接触压力及支持辊工作层厚度的减小,对辊内应力具有不利影响,指出不均匀的辊间接触压力分布,是支持辊不均匀磨损甚至剥落的主要原因。建立ANSYS静态弹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板宽、单位轧制力、弯辊及窜辊对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发现带钢宽度的不断变化有利于改善支持辊的受力状况,而弯辊和负向窜辊均会增大辊间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度系数。基于有限元仿真和现场工业试验,提出了CVC轧机支持辊新辊形,与引进的原常规支持辊相比,新支持辊服役前期的不同窜辊位置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和辊间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度系数分别下降了3.5%~16.0%和3.5%~15.9%,支持辊服役后期的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和不均匀度系数分别下降25.7%和28.3%。1800 mmCVC热连轧机F3~F4机架工业应用实践证明,新辊形自保持性好,性能稳定,已投入工业应用,可推广应用到同类轧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CVC 支持辊 有限元方法 应力 辊间接触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多接触面托圈热-机械耦合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林峰 尹晓春 +3 位作者 吴凯 陈德亮 徐旭 刘中华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5-410,共6页
转炉托圈是一个重型的复杂空间焊接结构,在使用中承受机械载荷以及长期温度载荷。托圈所承受的机械载荷经由多个复杂的接触面接触传递,所承受的热负荷是经由热辐射和接触面热传导形成的温度载荷。为了分析托圈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文中建... 转炉托圈是一个重型的复杂空间焊接结构,在使用中承受机械载荷以及长期温度载荷。托圈所承受的机械载荷经由多个复杂的接触面接触传递,所承受的热负荷是经由热辐射和接触面热传导形成的温度载荷。为了分析托圈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文中建立含多个复杂接触面的托圈三维热弹性有限元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完成托圈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场的计算分析,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际托圈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制造。实践表明,计算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结构强度评估和结构优化设计的可靠依据,为大型托圈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托圈 三维接触 热-机械耦合 非线性有限元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钢铁企业原料采购计划模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高振 唐立新 +1 位作者 陶炜 肖新华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66-570,共5页
原料采购计划问题是寻找最小费用原料采购计划.大型钢铁企业原料采购计划问题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费用高.论文建立了大型钢铁企业原料采购计划模型,从供应链观点出发,考虑铁前原料物流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在模型求解方法上,针对所建模... 原料采购计划问题是寻找最小费用原料采购计划.大型钢铁企业原料采购计划问题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费用高.论文建立了大型钢铁企业原料采购计划模型,从供应链观点出发,考虑铁前原料物流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在模型求解方法上,针对所建模型的大规模特性,采用列生成算法求解;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钢铁企业 原料采购计划模型 经济效益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X115镁合金热压缩过程的本构分析及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汉林 徐成志 +2 位作者 张晓军 潘晓东 王天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75-2082,共8页
在应变速率为1×10-3~1 s-1、温度为300~450℃条件下,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Mg-1.3Zn-1.7Ca(质量分数,%)镁合金(ZX115)进行单轴热压缩实验;通过分析ZX115镁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探讨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其流变曲线... 在应变速率为1×10-3~1 s-1、温度为300~450℃条件下,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Mg-1.3Zn-1.7Ca(质量分数,%)镁合金(ZX115)进行单轴热压缩实验;通过分析ZX115镁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探讨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其流变曲线中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及Zener-Hollomom参数的影响,建立描述该合金高温压缩变形的本构方程。将本构方程应用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 3D中,并对ZX115镁合金热压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后处理程序,分析工件内部的应变速率场、应变场和温度场变化。研究表明:温度越高或应变速率越低时,流变曲线所达到的峰值应力越小,而在相同的应变速率下,峰值应变也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小;ZX115合金热压缩过程具有明显的变形不均匀性,为了合理控制变形后的再结晶晶粒尺寸,可适当降低形变温度和应变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X115镁合金 CA 热压缩 流变曲线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作用下无碳化物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的转变规律
12
作者 李欣睿 肖若愚 +2 位作者 赵海 张明如 孙巧艳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1,共7页
在不同应力水平(应力幅为200~550 MPa,应力比为-1)下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进行疲劳试验,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研究了交变载荷作用下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转变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发生转变... 在不同应力水平(应力幅为200~550 MPa,应力比为-1)下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进行疲劳试验,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研究了交变载荷作用下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转变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发生转变的临界应力幅为300 MPa,当应力幅高于300 MPa时残余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马氏体,奥氏体含量减少,试验钢的硬度提高。随着循环加载过程的进行,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疲劳后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核平均取向差(KAM)值高于贝氏体铁素体,说明疲劳过程中残余奥氏体比贝氏体铁素体更易发生塑性变形。相较于低施密特因子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间的残余奥氏体,高施密特因子板条间的残余奥氏体在疲劳过程中更易转变为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 交变载荷 残余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炉钢渣制备软磁陶瓷试验研究
13
作者 裴德健 华绍广 +1 位作者 邱全山 倪云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3,共7页
针对钢渣的增值资源化利用问题,本文以低铁电炉钢渣、高密土和滑石为原料,Fe_(2)O_(3)为添加试剂,分别在空气气氛和N_(2)气氛下制备SiO_(2)-CaO-MgO(15%)-Al_(2)O_(3)体系陶瓷,重点研究铁在该体系中的赋存状态及磁性性能表现,考察利用... 针对钢渣的增值资源化利用问题,本文以低铁电炉钢渣、高密土和滑石为原料,Fe_(2)O_(3)为添加试剂,分别在空气气氛和N_(2)气氛下制备SiO_(2)-CaO-MgO(15%)-Al_(2)O_(3)体系陶瓷,重点研究铁在该体系中的赋存状态及磁性性能表现,考察利用钢渣制备具有软磁特性功能陶瓷的可行性,以期避免软磁陶瓷材料制备过程中加入硬磁、Y型铁氧体、NiZnCu铁氧体等原料,导致成本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电炉钢渣在N_(2)气氛、1150℃的烧制条件下,可制备出单位质量饱和磁化强度为6.38 emu/g的软磁功能性陶瓷;铁在辉石体系陶瓷中有三种赋存状态,固溶Fe^(2+)的辉石相、磁铁矿相和赤铁矿相;铁元素在空气烧制过程中的变化过程为在1150℃前赤铁矿已发生分解反应,在1150~1200℃区间生成的部分磁铁矿与已生成的辉石发生共熔,促进陶瓷的致密化,至1200℃分解反应结束,赤铁矿转化为具有磁性的磁铁矿相;部分烧制后的试样出现赤铁矿,原因是试样在空气气氛冷却过程中,高温生成的磁铁矿被氧化所致;N_(2)气氛烧制试样的磁性能显著优于空气气氛烧制试样,且磁性能与试样中磁铁矿相含量呈正相关,T10在N_(2)气氛下1150℃烧制而成试样的磁性能参数最优,Ms和Mr分别为6.38 emu/g、1.38 emu/g。本研究所制备试样与等离子烧结成的MnZn铁氧体层状复合陶瓷的Ms值(33.05 emu/g)存在一定差距,但结果可为后续钢渣制备软磁陶瓷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钢渣 软磁陶瓷 赤铁矿 磁铁矿 N_(2)气氛 磁性能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A高炉炉缸炉底破损调查及长寿经验
14
作者 沈龙龙 高鹏 +2 位作者 张越强 安吉南 郝团伟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7,共6页
马钢A高炉第一代炉役寿命14年零7个月,炉缸炉底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底1~5层及炉缸11层以上炭砖轻微侵蚀,炉缸7~9层环形炭砖侵蚀较为严重,其中第8层炭砖侵蚀最为严重,最薄处炭砖剩余厚度180mm。铁口区域炭砖侵蚀轮廓呈烧杯状,铁口中心线... 马钢A高炉第一代炉役寿命14年零7个月,炉缸炉底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底1~5层及炉缸11层以上炭砖轻微侵蚀,炉缸7~9层环形炭砖侵蚀较为严重,其中第8层炭砖侵蚀最为严重,最薄处炭砖剩余厚度180mm。铁口区域炭砖侵蚀轮廓呈烧杯状,铁口中心线以下2.1~3.3m处侵蚀最为严重,炉底与炉缸交界处未出现严重侵蚀,也未出现炉底炭砖上浮进入铁水现象。炉缸炉底侵蚀的原因主要是铁水渗透、铁水环流、有害元素富集及炭砖导热性下降。A高炉第一代炉役的长寿经验是:①保持炉况稳定顺行;②采取相应的护炉措施;③严格控制有害元素入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缸 炉底 破损调查 炭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B高炉大修后提产降耗生产实践
15
作者 张越强 高鹏 +3 位作者 郝团伟 黄震环 沈龙龙 马昭斌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14,共5页
马钢B高炉大修投产后炉况波动大,稳定性欠佳,主要表现为崩料频繁、日产量偏低、燃料比偏高。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装料制度、活跃炉缸,以及强化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B高炉炉况逐步改善,提产降耗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3-12月,... 马钢B高炉大修投产后炉况波动大,稳定性欠佳,主要表现为崩料频繁、日产量偏低、燃料比偏高。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装料制度、活跃炉缸,以及强化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B高炉炉况逐步改善,提产降耗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3-12月,B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提升,燃料比降低到500kg/t以下,煤比突破150kg/t,焦炭负荷达到4.60以上,最高日产量突破10700t/d。认为在当前布料模式下,煤气流的调整要优先保证中心气流充足,在此基础上适当疏松边沿,找到两道气流分布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况 原燃料质量 装料制度 炉缸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钢铁企业能源管理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蒋育翔 黄全福 洪小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文章基于对钢铁企业能耗现状分析,系统介绍了我国钢铁企业现有的主要能源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我国钢铁企业加强能源管理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钢铁企业 能源管理 系统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铁精矿生产球团矿的可行性研究(之一)—制取普通酸性球团矿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兆祥 杨胜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为改善马钢高炉炉料结构,采用马钢自产凹山精矿、东山精矿和姑山精矿进行了生产普通酸性球团矿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三种精矿所生产的生球性能、焙烧性能以及成品球的抗压强度和冶炼性能。
关键词 铁精矿 酸性球团矿 球团矿 烧结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2号高炉提升生产指标的措施及效果
18
作者 马琦琦 解成成 +2 位作者 左俊 王志堂 郭其飞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6,共5页
对马钢2号高炉提升生产指标的措施及效果进行了总结。针对2号高炉生产指标提升受限进行了技术分析,认为高炉冶炼强度不仅受到上部装料制度的制约,还受到下部液态渣铁在焦炭孔隙中阻滞现象的制约。为此,通过采取调整上下部制度、优化渣... 对马钢2号高炉提升生产指标的措施及效果进行了总结。针对2号高炉生产指标提升受限进行了技术分析,认为高炉冶炼强度不仅受到上部装料制度的制约,还受到下部液态渣铁在焦炭孔隙中阻滞现象的制约。为此,通过采取调整上下部制度、优化渣铁处理、加强炉温及渣系管理、加强原燃料管理等措施,高炉两道气流分布合理、生产指标明显提升。2021年2号高炉利用系数2.665t/(m^(3)·d),焦比349kg/t,煤比150kg/t,主要生产指标创开炉以来最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技术进步 煤气流分布 透气性指数 低硅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团矿NH_(3)-H_(2)还原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杨佳龙 米澳 +4 位作者 张晓萍 从俊强 胡正洪 李家新 温宝良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7,72,共9页
氨还原赤铁矿是一种潜在的环保炼铁方法,有利于解决氢的运输和储存所面临的物流和能源问题。然而,先前研究中氨还原球团矿的样品质量通常仅为2.8 g,且缺乏对氨氢共同还原球团矿活化能的讨论。为进一步分析NH_(3)-H_(2)还原球团矿的还原... 氨还原赤铁矿是一种潜在的环保炼铁方法,有利于解决氢的运输和储存所面临的物流和能源问题。然而,先前研究中氨还原球团矿的样品质量通常仅为2.8 g,且缺乏对氨氢共同还原球团矿活化能的讨论。为进一步分析NH_(3)-H_(2)还原球团矿的还原动力学,本文采用50 g球团矿进行还原试验,讨论NH_(3)-H_(2)还原球团矿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并通过热力学与XRD分析研究球团矿NH_(3)-H_(2)还原过程中的相结构组成与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00%NH_(3)还原50 g球团矿的速率低于50%NH_(3)与50%H_(2)的混合气体,而后者又低于100%H_(2)。随着温度的升高,50%NH_(3)与50%H_(2)对球团矿的还原效果逐渐接近于100%H_(2)。从常见的气固反应数学模型中选取相边界控制模型中的收缩圆柱模型作为最概然反应机理函数,对于还原50 g球团矿,使用100%NH_(3)、50%NH_(3)与50%H_(2)和100%H_(2)的还原反应活化能分别为65.42、54.37 kJ/mol和29.17 kJ/mol。NH_(3)的分解反应对Fe_(2)O_(3)的还原具有负面影响。热力学与XRD分析结果表明:100%NH_(3)还原Fe_(2)O_(3)过程中会伴随有少量Fe_(4)N生成;由于NH_(3)分压之间的差异,使用50%NH_(3)与50%H_(2)还原球团矿会大幅减少Fe_(4)N的生成。本文研究成果可拓展氨还原球团矿动力学研究范围,为后续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炼铁 氨还原 氢还原 球团矿 还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与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荣 芮静 《技术经济》 2005年第7期35-37,共3页
本文从国内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入手,深入地剖析了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弱势表现,指出物流对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而且决定了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更决定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进行了建... 本文从国内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入手,深入地剖析了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弱势表现,指出物流对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而且决定了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更决定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进行了建立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提升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 钢铁 物流管理模式 消费者需求 国际竞争力 现状分析 企业成本 系统思考 一体化 提升 国内 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