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胎中枢神经系统褪黑素受体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瑛 邵福源 +1 位作者 何淑芬 彭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证实人胚胎脑及脊髓组织是否存在褪黑素 (Mel)受体 (MR) ,阐明 Mel生物学特性及对神经系统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人胚胎脑及脊髓组织 1 2 5 I- Mel特异结合情况。 结果 :视网膜 1 2 5 I- Mel特异结合量最高 ,... 目的 :证实人胚胎脑及脊髓组织是否存在褪黑素 (Mel)受体 (MR) ,阐明 Mel生物学特性及对神经系统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人胚胎脑及脊髓组织 1 2 5 I- Mel特异结合情况。 结果 :视网膜 1 2 5 I- Mel特异结合量最高 ,视交叉及嗅球次之 ,其次为下丘脑、海马、脑干 ;动力学分析表明 Mel与其受体的结合为可逆性结合 ;特异性结合分析提示对 Mel呈高度特异性 ;10和 5 0μm ol/ L GTPγS使 1 2 5 I- Mel特异结合降低。 结论 :人胚胎脑和脊髓组织均存在 1 2 5 I- Mel特异结合位点 ;GTPγS对 1 2 5 I- Mel特异结合及亲和力均有一定影响 ,支持 MR与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受体 褪黑素 胚胎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U50488H处理对大鼠心脏k-结合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夏强 盛建中 +1 位作者 戴国强 黄德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受体结合分析研究表明,慢性U50488H处理后,Bmax无明显改变,而Kd显著增大,表明k-受体结合位点数量无改变而亲和力降低。在离体灌流心脏,U50488H(10-6mol·L-1)引起对照组心率、心肌收缩力降... 受体结合分析研究表明,慢性U50488H处理后,Bmax无明显改变,而Kd显著增大,表明k-受体结合位点数量无改变而亲和力降低。在离体灌流心脏,U50488H(10-6mol·L-1)引起对照组心率、心肌收缩力降低和室性早搏增多;而在慢性U50488H处理组,这种效应消失,表明心脏已对U50488H产生耐受。以上结果表明,慢性U50488H处理导致心脏对该激动剂耐受性的产生,但不伴有相应受体的下调现象。P<0.01但Kd值比对照组明显增加。2.2U50488H对大鼠心脏的作用主要观察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节律的改变。10-7mol·L-1的U50488H对这三种参数无明显影响。在3×10-7mol·L-1,U50488H明显降低心率。10-6mol·L-1的U50488H降低心率、心肌收缩力并诱发室性早搏。在慢性处理研究中,U50488H(10-6mol·L-1)对生理盐水处理组与上相似;但其对慢性U50488H处理组几乎无任何作用(附表)。3讨论在本研究中,大鼠经慢性注射U50488H4d,产生了对U50488H的低温效应耐受性,且能取消10-6mol·L-1U50488H对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律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50488H 耐受性 激动剂 心脏 受体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外周组织褪黑素受体的鉴定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志民 邹俊杰 +3 位作者 沈玉美 陆祖谦 何淑芬 彭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胚胎外周组织褪黑素 (Mel)受体 (MR)体内分布的蛋白结合活性及信号转导途径。 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人胚胎外周组织 MR,并以 GTPγS观察其对 Mel特异结合的影响。 结果 :经饱和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特异性分析证明人... 目的 :探讨人胚胎外周组织褪黑素 (Mel)受体 (MR)体内分布的蛋白结合活性及信号转导途径。 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人胚胎外周组织 MR,并以 GTPγS观察其对 Mel特异结合的影响。 结果 :经饱和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特异性分析证明人胚胎心、肝、肾及甲状腺等 16种组织均存在 Mel特异结合位点 ,亚细胞分布研究表明这些组织中以细胞核及线粒体MR含量最高 ;GTPγS能够抑制 Mel与其受体的结合 ,使 MR的结合容量或亲和力降低。结论 :MR在人胚胎组织存在广泛 ,为解释 Mel作用的广泛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实验结果支持 MR是由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受体 胚胎外周组织 MEL 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中老年人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瑛 刘颖 +2 位作者 石勇铨 刘志民 彭树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4-235,共2页
通过给予中老年失眠患者服用不同剂量褪黑素 ,观察入睡时间、起效时间、睡眠持续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随机盲法研究褪黑素对中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 ,褪黑素治疗中老年失眠患者疗效较好 ,患者服药后入睡时间缩短 ,睡... 通过给予中老年失眠患者服用不同剂量褪黑素 ,观察入睡时间、起效时间、睡眠持续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随机盲法研究褪黑素对中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 ,褪黑素治疗中老年失眠患者疗效较好 ,患者服药后入睡时间缩短 ,睡眠持续时间延长。其疗效与剂量有明显关系 ,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认为 ,褪黑素治疗中老年失眠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入睡和睡眠障碍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CM观察三七总皂甙及其组分对游离钙离子影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漪平 罗颖祖 +2 位作者 关超然 梁育民 张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用盖玻片或MatTek培养皿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aEC)约18h后,以荧光探针(fluo-3/AM终浓度10μmol·L-1)负载,当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与fluo-3结合后,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用盖玻片或MatTek培养皿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aEC)约18h后,以荧光探针(fluo-3/AM终浓度10μmol·L-1)负载,当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与fluo-3结合后,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InSIGHT-plusIQ型)观察细胞的荧光影像变化。基于三七总皂甙(t-PNS)对aEC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明显的作用,本拟进一步探索上述药物对aEC中[Ca2+];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ATP作用后,t-PNS可使aEC内的荧光强度在20~80s内急剧升高至峰值。但其组分Rb1及Rg1使荧光强度有下降或无明显变化。提示t-PNS有使内皮细胞[Ca2+];升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总皂甙 RB1 RG1 激光 显微镜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褪黑素受体昼夜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瑛 邵福源 彭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 :研究大鼠下丘脑褪黑素受体 (MR)是否存在昼夜节律以及作用机制和意义。 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大鼠 MR。每 4h处死一批动物 ,研究不同时间血浆褪黑素 (Mel)及下丘脑 MR的差异 ;分别持续光照及注射 Mel 2 1d,观察MR结合量... 目的 :研究大鼠下丘脑褪黑素受体 (MR)是否存在昼夜节律以及作用机制和意义。 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大鼠 MR。每 4h处死一批动物 ,研究不同时间血浆褪黑素 (Mel)及下丘脑 MR的差异 ;分别持续光照及注射 Mel 2 1d,观察MR结合量及昼夜节律的改变。 结果 :大鼠血浆 Mel昼夜节律研究显示 ,峰值在暗中期 (MD) ,谷值在光中期 (ML ) ,注射 Mel及持续光照后 Mel节律消失。下丘脑 MR昼夜节律研究显示 ,MR结合量峰值在 12 :0 0~ 16 :0 0 ,谷值在 0 :0 0 ,注射 Mel及持续光照后 MR昼夜节律依然存在 ,F检验显示峰谷值间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大鼠下丘脑 MR有昼夜节律变化 ,持续光照及 Mel注射不影响 MR节律 ,表明下丘脑 MR昼夜节律的机制是自主的 ,具有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受体 褪黑素 下丘脑 昼夜节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夏强 陆源 +1 位作者 沈岳良 黄德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灌流全心缺血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IP)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作用的持续时间。发现IP可降低自搏心脏和人工起搏心脏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引起心室颤动阈的升高;IP对随后的缺血... 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灌流全心缺血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IP)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作用的持续时间。发现IP可降低自搏心脏和人工起搏心脏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引起心室颤动阈的升高;IP对随后的缺血-再灌过程中室性频率的改变无改善作用。I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在增加IP期间的灌流过程到30min时已基本消失。提示在离体大鼠心脏,IP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室纤颤动阈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调节心血管活动的γ-氨基丁酸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苏娅 黄德明 陈应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延回头端腹外侧区(RVLM)调节心血管活动的γ-氨基丁酸(GABA)机制。方法:采用3管玻璃微电线作SD大鼠脑内微量注射,观察在RVLM微量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后,对心血管活动的紧张性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双侧RVLM微量注射GAB... 目的:探讨延回头端腹外侧区(RVLM)调节心血管活动的γ-氨基丁酸(GABA)机制。方法:采用3管玻璃微电线作SD大鼠脑内微量注射,观察在RVLM微量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后,对心血管活动的紧张性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双侧RVLM微量注射GABA_A受体阻断剂4mmol/L荷包牡丹硷20nl(一侧总量80pmol)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8.66±0.36kPa(P<0.01),心率(HR)加快45.3±4.9次/min(P<0.05);双侧RVLM微量注射GABA_B受体阻断剂2-OH-S也出现升压及心率加快效应。低剂量组(一侧2-OH-S总量400nmol),MAP升高2.70±0.24kPa(P<0.01),HR加快16.0±2.1次/min(P<0.01)。高剂量组(一侧2-OH-S总量1nmol)MAP升高3.01±0.19kPa(P<0.01),HR加快17.3±1.8次/min(P<0.05)。结论:RVLM的GABA紧张性抑制作用可通过GABA_A和GABA_B两种受体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腹外侧区 RVLM GABA 心血管系统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阿片激动剂增高心室易颤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夏强 陆源 +1 位作者 沈岳良 黄德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在离体心脏Langendorff模型,κ-阿片激动剂U50488H可降低心室颤动阈(VFT)、有效不应期(ERP)和舒张期兴奋阈(DET);且可被特异。桔抗剂MR2266所阻断。硝苯吡啶和细胞外低钙预处... 研究结果表明,在离体心脏Langendorff模型,κ-阿片激动剂U50488H可降低心室颤动阈(VFT)、有效不应期(ERP)和舒张期兴奋阈(DET);且可被特异。桔抗剂MR2266所阻断。硝苯吡啶和细胞外低钙预处理可取消U50488H的心脏作用。Ryanodine预处理可取消U50488H对EPP和DET的作用,但不能取消其降低VFT的作用、结果提示,U50488H激活κ-受体具致心律失常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依赖于跨膜钙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к-阿片激动剂 U50 488H 易颤性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类CD38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哲 KWONG Anna Ka-Yee +3 位作者 杨振军 张亮仁 LEE Hon Cheung 张礼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6-1232,共7页
分别以1,3,5-三苯甲酰基-α-D-核糖、3,5-二苯甲酰基-2-脱氧-2,2-二氟戊呋喃糖-1-酮和D-木糖为原料,经由烟酰胺核苷及烟酰胺核苷酸中间体,合成了系列糖环经氟原子取代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类CD38抑制剂.基于对CD38的水解抑制能... 分别以1,3,5-三苯甲酰基-α-D-核糖、3,5-二苯甲酰基-2-脱氧-2,2-二氟戊呋喃糖-1-酮和D-木糖为原料,经由烟酰胺核苷及烟酰胺核苷酸中间体,合成了系列糖环经氟原子取代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类CD38抑制剂.基于对CD38的水解抑制能力的考察,评价了所合成氟代NAD类似物的活性.结果表明,糖环上氟原子取代的数目和位置对抑制剂活性的影响十分明显,烟酰胺核苷的端基构型对活性的影响较大.2个化合物均显示出非常好的CD38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a的抑制活性高出阳性对照物阿糖型氟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氟代NAD类似物 CD38抑制剂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大鼠褪黑素受体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俊杰 赵瑛 +1 位作者 刘志民 彭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74-1075,共2页
目的 :探讨应激状态下褪黑素受体 (MR)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将 SD大鼠分为溃疡性结肠炎、脑缺血、出血性休克、褪黑素预处理及对照组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大鼠脾脏 MR。结果 :大鼠应激后脾脏组织 MR特异结合降低 ;褪黑素可提高溃疡... 目的 :探讨应激状态下褪黑素受体 (MR)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将 SD大鼠分为溃疡性结肠炎、脑缺血、出血性休克、褪黑素预处理及对照组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大鼠脾脏 MR。结果 :大鼠应激后脾脏组织 MR特异结合降低 ;褪黑素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脑缺血、出血性休克组大鼠生存率。 结论 :应激状态 MR特异结合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受体 褪黑素 抗应激作用 放射配体结合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肾上腺皮质褪黑素受体亚型蛋白的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祖谦 刘志民 +3 位作者 何金 刘会敏 赵瑛 彭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褪黑素 (Mel)受体亚型在人胚胎肾上腺皮质的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Mel受体亚型在人胚胎肾上腺皮质的分布。结果 :在人胚胎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均存在 Mel受体 mt1 (Mel1a)和 MT2 (Mel1b)亚型蛋白... 目的 :研究褪黑素 (Mel)受体亚型在人胚胎肾上腺皮质的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Mel受体亚型在人胚胎肾上腺皮质的分布。结果 :在人胚胎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均存在 Mel受体 mt1 (Mel1a)和 MT2 (Mel1b)亚型蛋白的表达 ,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胞质。 结论 :人胚胎肾上腺皮质存在 Mel受体 m t1 和 M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受体 褪黑素 胚胎 MEL MR 亚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短暂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岳良 夏强 +2 位作者 罗建根 陆源 黄德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248-253,共6页
本实验应用离体大鼠Langendorff灌流模型,研究连续多次短暂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多次短暂IP期间,ERP短时延长,无自发性心室颤动发生。经IP后的再次缺血-复灌期间,心室颤动阈升高,... 本实验应用离体大鼠Langendorff灌流模型,研究连续多次短暂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多次短暂IP期间,ERP短时延长,无自发性心室颤动发生。经IP后的再次缺血-复灌期间,心室颤动阈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在离体大鼠心脏中,多次短暂IP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保护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褪黑素受体亚型基因及蛋白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祖谦 孙中安 +3 位作者 刘志民 何金 刘会敏 彭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 :应用 PT-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人胚胎下丘脑褪黑素受体及其亚型的分布。方法 :取人胚胎下丘脑组织 ,抽提总 RNA并应用 RT- PCR方法检测其 m RNA,扩增所得阳性产物用自动测序仪测序 ;石蜡包埋下丘脑组织 ,应用鼠抗人 m ... 目的 :应用 PT-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人胚胎下丘脑褪黑素受体及其亚型的分布。方法 :取人胚胎下丘脑组织 ,抽提总 RNA并应用 RT- PCR方法检测其 m RNA,扩增所得阳性产物用自动测序仪测序 ;石蜡包埋下丘脑组织 ,应用鼠抗人 m t1 和 MT2 受体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褪黑素 mt1 和 MT2 受体亚型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和结论 :人胚胎下丘脑组织中存在 m t1 和 MT2 受体亚型 m RNA的表达及其蛋白的翻译 ,提示在该组织中有 m t1 和 M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褪黑素 mt1受体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P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激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雪瑜 彭树勋 《广西科学》 CAS 1994年第3期41-42,79,共3页
采用3H-TdR掺入法和溶血素测定法观察褪黑激素(Mt)对刀豆素(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半数溶血值(HC50)的影响。结果表明,Mt于光周期傍晚腹腔注射0.01、0.05、0.1mg/kg能明显促进Con... 采用3H-TdR掺入法和溶血素测定法观察褪黑激素(Mt)对刀豆素(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半数溶血值(HC50)的影响。结果表明,Mt于光周期傍晚腹腔注射0.01、0.05、0.1mg/kg能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可的松抑制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环磷酰胺抑制的半数溶血值。提示Mt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对抗应激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淋巴细胞增殖 半数溶血值(HC_(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阿片激动剂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涉及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机制
16
作者 陆源 胡爱萍 +3 位作者 单绮娴 沈岳良 夏强 黄德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百日咳毒素(PTX)敏感的G蛋白是否介导κ阿片激动剂的心脏效应。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灌流模型观察κ阿片激动剂U50488H的心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U50488H... 目的:探讨百日咳毒素(PTX)敏感的G蛋白是否介导κ阿片激动剂的心脏效应。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灌流模型观察κ阿片激动剂U50488H的心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U50488H可导致心律失常、降低心率、心肌收缩力量和冠脉流量;MR2266和百日咳毒素(PTX)预处理后,可取消U50488H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但不能取消其降低心肌收缩力量和冠脉流量的作用。结论:结果提示κ阿片激动剂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涉及PTX敏感的G蛋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 阿片激动剂 心律失常 百日咳毒素 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胸腺褪黑素受体亚型的分布
17
作者 刘会敏 陆祖谦 +2 位作者 何金 刘志民 彭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70-1071,共2页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显示人胚胎胸腺褪黑素受体及其亚型的分布。方法 :人胚胎胸腺组织用 4%多聚甲醛及 0 .1% DEPC固定 ,石蜡包埋组织 ,应用 m t1 和 MT2 受体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和鼠抗人 mt1 和 MT2 受体单克隆抗...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显示人胚胎胸腺褪黑素受体及其亚型的分布。方法 :人胚胎胸腺组织用 4%多聚甲醛及 0 .1% DEPC固定 ,石蜡包埋组织 ,应用 m t1 和 MT2 受体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和鼠抗人 mt1 和 MT2 受体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 m t1 和 MT2 受体亚型 m RNA的表达及蛋白的翻译。结果 :人胚胎胸腺组织的皮髓质的上皮细胞及胸腺小体均存在 m t1 和 MT2 受体亚型 m RNA的表达及其蛋白的翻译。结论 :人胚胎胸腺组织中存在 m t1 和 MT2 受体亚型 m RNA及蛋白 ,提示在该组织中有 mt1 和 MT2 受体亚型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褪黑素受体 MT2受体亚型 神经内分泌激素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大鼠胸腺褪黑素受体改变及意义
18
作者 邹俊杰 赵瑛 +1 位作者 刘颖 彭树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3-224,共2页
为探讨营养不良对胸腺褪黑素受体(MR)表达的影响 ,以低蛋白饮食制备营养不良大鼠模型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大鼠胸腺MR ,观察营养不良母鼠及所生幼鼠胸腺及胸腺MR改变。结果发现 ,孕前和孕中营养不良大鼠所生幼鼠胸腺发育障碍 ,胸腺M... 为探讨营养不良对胸腺褪黑素受体(MR)表达的影响 ,以低蛋白饮食制备营养不良大鼠模型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大鼠胸腺MR ,观察营养不良母鼠及所生幼鼠胸腺及胸腺MR改变。结果发现 ,孕前和孕中营养不良大鼠所生幼鼠胸腺发育障碍 ,胸腺MR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给予充足蛋白饮食后 ,哺乳幼鼠胸腺发育及胸腺MR明显改善。提示营养不良可导致胸腺发育障碍 ,使MR受体蛋白合成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胸腺 受体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性激素及排卵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辜荣飞 邹俊杰 +2 位作者 刘志民 段继才 彭树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6-237,共2页
为探讨褪黑素 (Mel)对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 (LH)及雌激素 (E2 )和排卵的影响 ,选择健康育龄女性 10 0人 ,随机分为 5组 ,分别口服Mel0mg、12mg、3 0mg、75mg和 3 0 0mg,连续 3个月 ,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 5组的基础和服用... 为探讨褪黑素 (Mel)对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 (LH)及雌激素 (E2 )和排卵的影响 ,选择健康育龄女性 10 0人 ,随机分为 5组 ,分别口服Mel0mg、12mg、3 0mg、75mg和 3 0 0mg,连续 3个月 ,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 5组的基础和服用Mel后FSH、LH和E2 水平 ,用B超监测优势卵泡发育情况。结果发现 ,用药后血清FSH、LH、E2 较用药前有显著降低 ,且随着Mel剂量的增加 ,性激素的水平下降越显著 ,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优势卵泡的发育明显受抑 ,直径显著缩小。研究结果表明 ,给予外源性的Mel可能直接通过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Mel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雌激素类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通过巯基亚硝化途径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延迟整流型钾电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春飞 陈明 +1 位作者 冯文龙 高天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研究了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培养海马神经元延迟整流型钾电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给予NO合成酶的底物L-精氨酸(L-Arg,2mmol/L)可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上的延迟整流型钾电流,但其同分异构体D-精氨酸(2mmol/L)对钾...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研究了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培养海马神经元延迟整流型钾电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给予NO合成酶的底物L-精氨酸(L-Arg,2mmol/L)可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上的延迟整流型钾电流,但其同分异构体D-精氨酸(2mmol/L)对钾电流则无明显影响.并且,经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nomega-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0.5mmol/L)预处理后,L-Arg对钾电流的抑制作用消失,表明L-Arg抑制钾电流是通过产生NO而不是精氨酸本身.特异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1H-[1,2,4]oxadiazolo[4,3-a]-quinoxalin-1-one,10!mol/L)预处理不影响L-Arg对钾电流的抑制作用,但巯基烷化剂NEM(N-ethylmaleimide,1mmol/L)预处理可完全阻断L-Arg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表明,内源性NO主要通过巯基亚硝化途径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延迟整流型钾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海马神经元 NO 钾通道 巯基亚硝化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