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及其主要特点——兼谈加强我国科学教育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邦平 罗星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103,共6页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展的新一轮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60年代科学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蕴含着值得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借鉴的丰富经验,如科学教育改革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科学课程改革具有...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展的新一轮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60年代科学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蕴含着值得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借鉴的丰富经验,如科学教育改革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科学课程改革具有系统性和配套措施;科学教育改革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和科学教育的普及;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美国科学教育改革有大量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探究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 被引量:43
2
作者 严冷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1,共5页
要在我国实施学前全纳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对特殊及普通儿童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全纳教育的经验和能力。此外,他们普遍对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持保守态度,对在自己班... 要在我国实施学前全纳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对特殊及普通儿童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全纳教育的经验和能力。此外,他们普遍对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持保守态度,对在自己班级里安排残疾儿童的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观念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全纳教育 幼儿教师 全纳教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追求宏大理论到走进学校日常生活——对教育学科学化进程的一种系谱学描述 被引量:19
3
作者 谭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2-78,共7页
福柯的系谱学对权力/知识的分析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与书写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学实践领域也受其冲击而发生了话语的转换。如果我们从系谱学的角度来反思教育学寻求学科化的历史进程,就会扩大对学科这一概念的理解:作为权力... 福柯的系谱学对权力/知识的分析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与书写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学实践领域也受其冲击而发生了话语的转换。如果我们从系谱学的角度来反思教育学寻求学科化的历史进程,就会扩大对学科这一概念的理解:作为权力/知识实践方式的学科制度不仅是科学化的标志,也是控制现代生活的策略与技术。因此,对作为一门学科形式存在的教育学知识的寻求未必是适当的或必要的。目前,我们似乎更应该走进学校日常生活,由此迈向具体的教育实践。这或许是教育学走出迷茫之路的一条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谱学 话语 福柯 学科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及其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卢曲元 田汉族 谢少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22-28,共7页
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是中国教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教育学思想理论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学主要有五个科学概念:教育、教育创造、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并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教育创造是贯穿于统... 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是中国教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教育学思想理论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学主要有五个科学概念:教育、教育创造、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并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教育创造是贯穿于统一整体的灵魂。建构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科学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教育 教育创造 教育课程 教育教学 教育管理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远程教育机构的合作与发展研究——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VUSSC)案例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白晓晶 丁兴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3-168,共6页
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Virtual University for Small States of the Commonwealth,简称VUSSC)不是一所新兴的高等院校,而是由30多个英联邦小国参与的一种合作机制、合作网络。VUSSC在共享教学与课程开发方面进行着首创性的探索,特别是集... 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Virtual University for Small States of the Commonwealth,简称VUSSC)不是一所新兴的高等院校,而是由30多个英联邦小国参与的一种合作机制、合作网络。VUSSC在共享教学与课程开发方面进行着首创性的探索,特别是集结优势资源与专家力量合作开发在线学习课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VUSSC采取了达成合作意向、组织工作坊、构建跨国资格认证框架、形成版权和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积极寻求资金支持等具体举措,有效推动了VUSSC的可持续发展。VUSSC因此成为领先而卓有成效的洲际跨国、跨文化合作探索案例。在开放远程学习的地区与全球化合作发展趋势下,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 在线学习课程 信息通信技术 合作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学到人文: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转换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汉族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目前,科学范式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式。由于科学标准的变化、经济学发展的人文转向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科学范式暴露出许多缺陷。教育经济学本质上属于人文经济学,其研究范式应该由科学范式转向人文范式。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研究范式 科学范式 人文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基础科学教育的差异 被引量:16
7
作者 丁邦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6,共5页
通过赴美考察和比较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学校在科学教育的观念及其体制、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科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科学教科书及其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认识和理解中美两国科学教育上存在的这些差异,并通过科学教育改革力求达到和... 通过赴美考察和比较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学校在科学教育的观念及其体制、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科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科学教科书及其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认识和理解中美两国科学教育上存在的这些差异,并通过科学教育改革力求达到和而不同,对普及和发展我国基础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教育质量不无启发与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中关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和美国师范教育课程之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海燕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0-64,共5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的师范教育课程都努力以高定位的课程目标、灵活的管理体制、综合的内容取向、强烈的专业倾向和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等表现出师范教育课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折射的浓烈的社会制约性 。
关键词 师范教育 俄罗斯 美国 课程管理 专业化 课程改革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综合化 终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 被引量:38
9
作者 罗峥 方平 +3 位作者 付俊杰 张腾月 张寓杰 赵晶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通过访谈(19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开放式问卷调查(310名大学生)、企业座谈(18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及专家咨询(12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等方式,调查了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提炼出13个大类别,80个小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大学... 通过访谈(19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开放式问卷调查(310名大学生)、企业座谈(18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及专家咨询(12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等方式,调查了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提炼出13个大类别,80个小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对北京市各层次共10所高校1177名(样本一588份,样本二589份)毕业生及非毕业生进行施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可分为9个因素: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生个性因素与远程教育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陆 方平 刘维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32,共5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深入 ,远程教育这种顺应新技术发展的教学模式 ,开始深入影响人类未来的学习模式。为了有效地提高网上教学的质量 ,本文探讨了学生个性因素与远程教育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学生的个性因素在很大程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深入 ,远程教育这种顺应新技术发展的教学模式 ,开始深入影响人类未来的学习模式。为了有效地提高网上教学的质量 ,本文探讨了学生个性因素与远程教育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学生的个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上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 ,有针对性地研制适合学生个性因素的网上教学 /学习系统 ,是今后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个性因素 教学效果 学生 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64
11
作者 王晓岚 丁邦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9-54,共6页
在学前教育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已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有机体系,重视职前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一体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政府立法确保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实施,并... 在学前教育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已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有机体系,重视职前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一体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政府立法确保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实施,并给予资金保障;采用专业权威团体研发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质量;将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促使幼儿教师不断追求卓越与优秀;职前培训、入职培训与在职培训的密切联系规划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生涯。在实际实施中,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标准与资格认证制度的推行存在一定难度;所采用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也并非完美无缺;专业发展培训的实效不是很令人满意。立足我国国情,我们还是可以从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学到以下宝贵经验:应尽快制定我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设立以实践为目标,以教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提高幼教师资整体质量,促进幼儿教育职业的专业化;加强师范院校与幼教机构的联系,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确保学前教师的专业质量;大力培养高级幼儿教育导师,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学前教育教师培训 教师教育标准 教师资格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 被引量:21
12
作者 丁延庆 薛海平 王莉红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0,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改革也强化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新机制 经费保障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薛海平 闵维方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5,共8页
本文运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项目2004年调查数据,采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和分层线性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 本文运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项目2004年调查数据,采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和分层线性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校同伴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影响;教师素质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分权管理制度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正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提高西部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代课教师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学校实施分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教育质量 教育生产函数 分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 被引量:28
14
作者 薛海平 王蓉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从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对我国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描述和教育基尼系数分析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和校际间的数学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的... 本文从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对我国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描述和教育基尼系数分析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和校际间的数学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和校际间以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质量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和校际间数学教育质量的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保障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前提基础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质量公平 教育生产函数 多水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与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及其人际关系效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思明 程利国 雷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0-167,共8页
通过问卷法考察了198名高中和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状况,具体包含社会网络结构的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规模、关系类型和亲密度。结果发现,高中和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特点如下:社会网络规模、亲密度均存在显著的组别和性别差异;亲子、同伴与手足关... 通过问卷法考察了198名高中和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状况,具体包含社会网络结构的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规模、关系类型和亲密度。结果发现,高中和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特点如下:社会网络规模、亲密度均存在显著的组别和性别差异;亲子、同伴与手足关系在其社会网络中占最重要地位;从高中到大学,理想人物特别是虚构人物角色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社会网络亲密度对人际整体满意度,特别是对亲子关系满意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大学生 社会网络 亲密度 人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研究动态综述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云荣 王建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家长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日益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文章试图对美国在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从而探讨美国在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方面的研究轨迹,以期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家长 教育参与 研究动态 综述 家庭教育 动机期望理论 描述性研究 危机研究 结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 被引量:62
17
作者 李孔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4-79,共6页
从国际比较和我国教师教育需求看,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不容忽视。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形象互动理论和实践理论对于“时间”的关注等,说明了实践性课程对于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实践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需要教师教育研究... 从国际比较和我国教师教育需求看,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不容忽视。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形象互动理论和实践理论对于“时间”的关注等,说明了实践性课程对于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实践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需要教师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密切合作,需要中小学专家教师的实践智慧,需要多样化的实践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性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中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研究者 教育需求 国际比较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教育的一个生产函数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丁延庆 薛海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本文使用2006年昆明市高中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高三学生的高考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教育生产函数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生高考成绩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高中前的学习基础(以中考成绩为代理变量);学校变量对... 本文使用2006年昆明市高中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高三学生的高考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教育生产函数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生高考成绩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高中前的学习基础(以中考成绩为代理变量);学校变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学生及其同伴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高考成绩没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教育生产单元对可控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在整体上是缺乏效率的(有体制性原因)。文章也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产效率 教育生产函数 多层线性模型(HLM) 高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学前教育评价新方案的对比——多彩光谱评价方案与作品取样系统 被引量:17
19
作者 于开莲 焦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2,共4页
本文基于对评价功能问题的思考,介绍了两种新出现的以发挥评价发展和促进功能为基本出发点的学前教育评价方案,即多彩光谱评价方案和米歇尔的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方案,并对每种评价方案产生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揭... 本文基于对评价功能问题的思考,介绍了两种新出现的以发挥评价发展和促进功能为基本出发点的学前教育评价方案,即多彩光谱评价方案和米歇尔的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方案,并对每种评价方案产生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评价 多彩光谱评价 作品取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中与大学衔接的双学分课程:形成、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奂奂 丁邦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6-60,共5页
双学分课程是美国近年发展最快的高中与大学课程衔接模式,对于实现高中与大学的平稳过渡、缩短大学毕业年限、促进学生毕业和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各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职业技术类双学分课程由于为... 双学分课程是美国近年发展最快的高中与大学课程衔接模式,对于实现高中与大学的平稳过渡、缩短大学毕业年限、促进学生毕业和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各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职业技术类双学分课程由于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如此,双学分课程在课程的质量、课程的影响力和参与度、信息反馈等方面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双学分课程 课程衔接 职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