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前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结构的改革与构思——首都师大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过渡性方案设计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玉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0-57,共8页
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首都师大展开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构建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四大板块的教育类课程新体系。实现这一课程重构的基本观点和理念是:(1)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树立... 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首都师大展开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构建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四大板块的教育类课程新体系。实现这一课程重构的基本观点和理念是:(1)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树立教师教育的理想,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转换;(2)从职前职后一体化及教师终身教育的视角思考和探索教育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求;(3)从由本科到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学历体系来思考和处理起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思考“教学基本功”;(5)大学层次的课程设计同样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教育 教育类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 教育科研基础 教育实习见习 课程设计 高等师范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就目标的一种新分类——四分法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海燕 邓淑红 郭德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在成就目标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基础上,依据能力划分的两个维度-能力的界定维度和效价维度,Pintrich和 Elliott等人提出了成就目标的四分法,将成就目标分成掌握-接近目标,关注于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完... 在成就目标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基础上,依据能力划分的两个维度-能力的界定维度和效价维度,Pintrich和 Elliott等人提出了成就目标的四分法,将成就目标分成掌握-接近目标,关注于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完不成任务或避免失去已有的知识技能;成绩-接近目标,关注于表现得比他人优秀和胜过他人和成绩-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表现得比他人更差或更愚蠢4种类型。实证研究表明,四分法不仅完善了成就目标的分类研究,而且也为提高个体的成就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目标 分类 四分法 掌握-回避目标 Pintrich Elliott 成绩-接近目标 成绩-回避目标 实证研究 个体成就水平 社会认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数显著性t检验与元分析方法的模拟对比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春彦 朱滢 王全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利用计算机程序构造被试总体、模拟实验研究程序进行抽样研究 ,探讨差数显著性t检验方法与元分析方法在检验实验结果数据和进行实际应用方面的差异。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差数显著性t检验与总体效果大小和样本容量有明显关系 ,但与随机抽... 利用计算机程序构造被试总体、模拟实验研究程序进行抽样研究 ,探讨差数显著性t检验方法与元分析方法在检验实验结果数据和进行实际应用方面的差异。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差数显著性t检验与总体效果大小和样本容量有明显关系 ,但与随机抽样分布样本数目基本无关 ;抽样分布样本效果大小的平均值可以作为总体效果大小的估计值 ,它与样本容量和抽样样本数目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分析 显著性检验 效果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 被引量:40
4
作者 徐玉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7,共7页
课程整合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并涵盖多种课程实践的概念。在不同的层面上从不同的视角看课程整合,对课程整合的理解和实施是不一样的。从学校及学校教师的层面上来认识课程整合,重新神视课程整合背后的理念,并就学校层面上的“突然的... 课程整合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并涵盖多种课程实践的概念。在不同的层面上从不同的视角看课程整合,对课程整合的理解和实施是不一样的。从学校及学校教师的层面上来认识课程整合,重新神视课程整合背后的理念,并就学校层面上的“突然的”课程整合提出一些策略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整合 学校 教师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 教学目标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莉 于开莲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5-48,共4页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在其《实习三年》一书中全面、详细、深入地阐述了他关于实习的意义、原理、阶段、内部及指导等方面的思想,对我国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实习应当贯穿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全...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在其《实习三年》一书中全面、详细、深入地阐述了他关于实习的意义、原理、阶段、内部及指导等方面的思想,对我国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实习应当贯穿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实习应当是经过系统组织和周密计划的;教育实习的范围和内容应当既广泛又深入;教育实习应通过为社会服务来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教育实习应重视师范生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品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雪门 教育实习 幼儿教师 职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出发重新思考教师教学基本功 被引量:43
6
作者 徐玉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3-79,共7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教学基本功,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看待“三字一话”、语言表达及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要求,需要广大教师练就新的教学基本功,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协作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教学基本功,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看待“三字一话”、语言表达及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要求,需要广大教师练就新的教学基本功,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协作教学、教学科研、教学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教学基本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与生活共同体”的建构原则初探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攀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4,共6页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倡导学生在自主活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和对话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从个体性生存和发展方式向共生性生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渐从...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倡导学生在自主活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和对话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从个体性生存和发展方式向共生性生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渐从“独存”走向“共生”“共在”。因此,“学习与生活共同体”的建构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尊重差异,培育尊严;自由表迭,互相倾听;对话合作,共同分享;佘平竞争,相互促进;民主平等,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生存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 被引量:72
8
作者 徐玉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9,共7页
目前,课程学术界把校本课程开发二分为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实际来看,西语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没有所谓“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说,在中文的语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说存在概念不清、自相矛盾、循环论证等逻辑问题,同时也容... 目前,课程学术界把校本课程开发二分为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实际来看,西语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没有所谓“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说,在中文的语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说存在概念不清、自相矛盾、循环论证等逻辑问题,同时也容易引发诸多实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的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数学建模活动为中学生创造发展空间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景斌 王尚志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开展中学数学建模活动,为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一条途径.数学建模 活动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历科学地结局问题的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 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关键词 数学建模 创造意识 创造精神 实践能力 中学 学生 培养 中国 “提出问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科与活动——重读杜威《儿童与课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玉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4-68,共5页
谈活动课程必谈杜威,以杜威《儿童与课程》为文本,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对 妻在芝加歌实验学校的课程设计的分析,可以重新理解杜威对有关活动及学科与活动关系的思想和论述。针对我国中小学在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新... 谈活动课程必谈杜威,以杜威《儿童与课程》为文本,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对 妻在芝加歌实验学校的课程设计的分析,可以重新理解杜威对有关活动及学科与活动关系的思想和论述。针对我国中小学在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程方案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杜威思想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活动 杜威 《儿童与课程》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