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朋辈咨询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晓龙 陈英和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52,共5页
对朋辈咨询的特点和研究生群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朋辈咨询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期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研究生群体 心理健康教育 咨询 适用性 心理健康工作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教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冬冬 王磊 +5 位作者 黄燕宁 王严 赵志平 蒋俊波 陈涛 耿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9,共6页
在梳理“物质构成奥秘”主题教与学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将“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教学定位于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并提出“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在初三年级进行该主题新授课的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 在梳理“物质构成奥秘”主题教与学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将“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教学定位于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并提出“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在初三年级进行该主题新授课的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提炼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构成奥秘 认识模型 单元整体教学 微观认识发展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几何课程——基于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晓玫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3-48,共6页
课程改革中小学几何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变化要求我们对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水平和规律进行研究。从课程的角度出发设计和编制测试卷是本研究的基础,对500多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结果后发现,二、三年级学生和四、五、六年级学生的... 课程改革中小学几何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变化要求我们对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水平和规律进行研究。从课程的角度出发设计和编制测试卷是本研究的基础,对500多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结果后发现,二、三年级学生和四、五、六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水平分属两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测试内容中他们分别达到不同的水平;同时还发现与概念有关的任务一般要到四年级才可以较好地完成。所得结果及建议可为课程改革和实施提供实证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课程 空间观念 发展水平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专业化:近年来我国教师发展研究述评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海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8,共5页
基于对2000年以来我国关于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文献的分析梳理,文章总结出近年来我国教师发展具有实践性和情境性、专业性和内在性、持续性和过程性、结构性和生成性、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等特征,由此获得促... 基于对2000年以来我国关于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文献的分析梳理,文章总结出近年来我国教师发展具有实践性和情境性、专业性和内在性、持续性和过程性、结构性和生成性、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等特征,由此获得促进教师发展的理论脉络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 实践性 过程性 生成性 专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念——发展教师信念量表的考虑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8,24,共5页
联合国确立的"2005~2014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奠定了教育在21世纪发展中所享有的"优先权"地位,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念是决定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因... 联合国确立的"2005~2014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奠定了教育在21世纪发展中所享有的"优先权"地位,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念是决定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不能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因而需要分析西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框架,探索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所依据的相关环境信念量表的价值与局限,进而为完善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念量表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师信念 环境信念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素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0-63,共4页
一、对阅读能力要素及测试题目指向的理解 在我国,阅读一般被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语言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这类活动本身有很强的复杂性,它受到活动目的、对象(文本特征和文本内容)及阅读主体自身... 一、对阅读能力要素及测试题目指向的理解 在我国,阅读一般被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语言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这类活动本身有很强的复杂性,它受到活动目的、对象(文本特征和文本内容)及阅读主体自身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能力 特点研究 学生 能力要素 心理过程 语言获得 行为构成 活动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人员介入学校实践角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朝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1,共5页
面对基础教育变革的呼唤,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大学人员开始主动介入基础教育学校实践,帮助其解决现实中的难题,履行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行动模式。该文从这些行动模式的关键要素——大学人员介入学校实践的角色问题出... 面对基础教育变革的呼唤,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大学人员开始主动介入基础教育学校实践,帮助其解决现实中的难题,履行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行动模式。该文从这些行动模式的关键要素——大学人员介入学校实践的角色问题出发,对当前有关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内容涉及大学人员介入学校变革的作用、大学人员介入学校实践的角色定位、大学人员角色作用发挥的条件因素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人员 学校实践变革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故事在校园中流传——以教育叙事案例促进教师发展的行动探索
8
作者 杨朝晖 欧群慧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2-44,共3页
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发展与研究的热点。首都师范大学项目团队依托多个UDS合作学校改进项目,对以教育叙事案例为载体的学校改进和教师发展之路进行了持续的探索。通过深入实践现场、进行典型引路、关注日常事件、提供学习范例、重视过程... 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发展与研究的热点。首都师范大学项目团队依托多个UDS合作学校改进项目,对以教育叙事案例为载体的学校改进和教师发展之路进行了持续的探索。通过深入实践现场、进行典型引路、关注日常事件、提供学习范例、重视过程修改、制定评价标准等途径,引导教师走上教育叙事研究之路,使小故事发挥了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叙事 教师发展 实践性知识 UDS合作 伦理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能力发展评学教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磊 周冬冬 +3 位作者 支瑶 黄燕宁 胡久华 陈颖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4,共7页
新兴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入融合以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成为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探讨"智慧学伴"中学科能力发展评学教系统建设的理论框架,从学科能力发展目标的精准确定、学科能力表现的在线诊断与分析... 新兴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入融合以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成为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探讨"智慧学伴"中学科能力发展评学教系统建设的理论框架,从学科能力发展目标的精准确定、学科能力表现的在线诊断与分析、学科能力发展资源的精准和个性化推荐三个方面论述"智慧学伴"对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教与学具有支撑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基于"智慧学伴"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应用模式。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新授课教学实践案例研究表明,该课堂教学应用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科能力评学教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能力 智慧学伴 应用模式 评学教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熙 苏尚锋 曹婷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7,共8页
探明国学之"国"的意涵是合理定位当下国学教育的关键。国学近百年来的起起伏伏始终伴随中国由封建朝廷迈向民族-国家的政治及文化转型,所以对国学之"国"意义阐释不能外在于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民族国家包含"... 探明国学之"国"的意涵是合理定位当下国学教育的关键。国学近百年来的起起伏伏始终伴随中国由封建朝廷迈向民族-国家的政治及文化转型,所以对国学之"国"意义阐释不能外在于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民族国家包含"民族建制"与"国家建制"的双重任务,这要求国学教育既要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增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又要担负起培养师生文化自觉的重任,使其能够理性地处理封建等级伦理与公民社会价值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教育不等同于单纯的传统文化教育,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我们呈现自身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应强调以其特有的比较视野触动人们的文化反思与批判,使其学会理性地评判过去、把握未来,在基础教育学段,国学教育尚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国学知识自身的结构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还远未理清。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不妨先着力挖掘国学在价值视角与思考方式上可以提供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价值教育中的作为。基于这样的价值定位,中小学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学知识,还包括系统、科学的价值教育理念与方法。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我们一要在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中加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活在当下的传统,还要启发他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传统价值要求;二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以研究过程来丰富价值体验、丰富价值思考;三要综合运用种种价值教育策略,兼顾"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避免价值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这两个极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民族国家 价值教育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费玉伟 张景斌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前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标准的内容和结果以及评价标准的学科特色方面存在问题.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让广大教师、教研员和大学数学教育研究者等多个主体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在数学课堂教学... 目前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标准的内容和结果以及评价标准的学科特色方面存在问题.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让广大教师、教研员和大学数学教育研究者等多个主体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应该体现数学学科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人口结构状况及教育政策建议——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尚锋 丁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7,共8页
农村儿童发展问题依然是我国儿童发展事业中不可忽视的大多数。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儿童人口抚养比呈负相关,多数省市儿童抚养比普遍高于老年人的抚养比,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养护与发展责任的负荷过大,在缺乏外部政策支持与资源配... 农村儿童发展问题依然是我国儿童发展事业中不可忽视的大多数。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儿童人口抚养比呈负相关,多数省市儿童抚养比普遍高于老年人的抚养比,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养护与发展责任的负荷过大,在缺乏外部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儿童过早进入社会劳动就业。因此,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儿童养护与发展相关公共经费支出在中央及各级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推进农村儿童早期看护与教育的公共服务事业,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人口比例 性别比 剩余男童数 抚养比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D合作的农村教师培训现状及其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光 王海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7,共7页
该研究通过对大学与区县合作开展的农村中学教师培训项目的调查研究发现,与以往的教师培训方式相比,教师更希望在本地参加参与式教师研修,以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使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显著提升。参与式教师培训效果主要从教师培... 该研究通过对大学与区县合作开展的农村中学教师培训项目的调查研究发现,与以往的教师培训方式相比,教师更希望在本地参加参与式教师研修,以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使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显著提升。参与式教师培训效果主要从教师培训的认同感、培训的形式和城乡差异三个因素考察。从理论和数据结构来看,参与式教师培训的认同感包括发展愿望与投入、培训内容、组织保障、培训期望四个子内容维度,同时,研究也发现,教师对专业知识、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存在明显的需求,这为大学与区域教育的教师培训合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U-D合作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伙伴合作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朝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2,共5页
本文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分别就大学与中小学(简称"U-S")伙伴合作关系的概念内涵、合作的价值意义、合作的类型与取向、合作中采用的策略及合作成功条件等问题加以梳理,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 大学与中小学 伙伴关系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育的空间定位与城市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尚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由于教育体系的金字塔层级结构和城乡教育的中心-边缘格局,传播城市文明价值和知识的农村教育实质上已经成为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通道。既定的城乡教育结构已经受到严重挑战,教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或城市转移的新的拉力。农村... 由于教育体系的金字塔层级结构和城乡教育的中心-边缘格局,传播城市文明价值和知识的农村教育实质上已经成为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通道。既定的城乡教育结构已经受到严重挑战,教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或城市转移的新的拉力。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发展是城市主导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郊区城市化的学校配套建设、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客观上加速更远乡郊地区学校教育的城市化发展。农村教育从来都不是简单地提供城市化通道,被动地接受城市化馈赠,而是一直以其特有的空间资源优势和内在文化力量积极地参与城市化的全部进程,努力追求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城市化 空间定位 城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简介——以PIRLS 2011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孟显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0,共4页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主持的对学生阅读素养进行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它以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为评价核心,每五年进行一次。
关键词 阅读素养 国际比较 简介 成就评价 国际教育 四年级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文化选择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尚锋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3,共5页
教育体制在确立其知识体系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文化辨别、筛选、组织的建构过程。文化选择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是从某种特定标准出发,对现有文化进行权衡与分析,从而作出细心甄别、大胆选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选择,既决... 教育体制在确立其知识体系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文化辨别、筛选、组织的建构过程。文化选择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是从某种特定标准出发,对现有文化进行权衡与分析,从而作出细心甄别、大胆选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选择,既决定了不同的知识建构方式,也决定了教育在社会分层或社会整合方面的不同强化效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文化选择通常有两种方式:价值认可和价值赋予。将教育发展融入和谐社会构建的宏大工程之中,应该进一步审视并完善教育的文化选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文化选择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研究的三重意涵与学校空间生产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尚锋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8,共5页
学校空间界定了行动研究的范围、主体和目标指向,教育行动研究既是对作为手段和途径的学校空间建立探究关系,也是对作为产物和结果的学校空间的敏感与重新建构,其中包括对构想预设的学校空间的审视与超越、对学校空间实践的观察与反思... 学校空间界定了行动研究的范围、主体和目标指向,教育行动研究既是对作为手段和途径的学校空间建立探究关系,也是对作为产物和结果的学校空间的敏感与重新建构,其中包括对构想预设的学校空间的审视与超越、对学校空间实践的观察与反思以及对表象性学校空间的发现、展示与改造。在行动研究中,参与者不仅要观察并感知围绕自己身体所展开的一切,而且还将通过反思、审度与重新行动来展示身体本身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它是被动的身体与能动的身体在空间里聚合。行动研究的目标指向于教育行动,而学校空间则是教育行动所赖以进行的背景和资源,也是行动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伴随着一种民主、公正的学校空间理想模型,行动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深入认识并重新生产学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学校空间 身体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化、个人建构与多元选择——对高中文理分合的制度主义教育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尚锋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7,共5页
高中文理分科制度是社会理性化的一部分,是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理想模式出发的教育功能体制与权力格局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社会发展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可以避免学生过早地对学校教育中的自然和社会知... 高中文理分科制度是社会理性化的一部分,是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理想模式出发的教育功能体制与权力格局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社会发展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可以避免学生过早地对学校教育中的自然和社会知识进行筛漏式过滤,本身就是为了建构一个具有高度层次化的教育理性结构,使每个人都能从个性发展出发来了解自然的基本法则与社会的总体构架,且又能在共享知识和文化的基础上共同投入到人类的进步事业之中。一旦打破简单的文理二分结构,不同学科课程之间钓各种排列组合将会缔造出复杂多样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化 文理分合 共同素养 多元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师与学生认知一致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景斌 郝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4-172,共9页
针对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认知与学生实际数学认知水平的一致性问题,基于对两所学校16名教师、486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的一致性水平总体良好,81%的教师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水平;教师的微观一致性水平要高于宏观一... 针对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认知与学生实际数学认知水平的一致性问题,基于对两所学校16名教师、486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的一致性水平总体良好,81%的教师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水平;教师的微观一致性水平要高于宏观一致性水平,说明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把握多拘于与具体问题的联系,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较多地停留在具体经验层面;教师的一致性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显著相关,实验班数学教师的微观一致性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班数学教师;总体而言,教师倾向于高估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师 认知水平 一致性 Z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