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救治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82
1
作者 吕扬 贾燕瑞 高凤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6,共4页
对近些年参与救治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回顾,总结了人口学特征,职业角色,个人意愿等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综合性应对策略,旨在为国内医护人员有效应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救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应对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建立与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4
2
作者 高凤莉 丁舒 +7 位作者 黄静 董亮 王淑芹 吕扬 段洁盟 李婷婷 张立新 刘均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297-1302,共6页
目的 :调查我国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实践现状。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0家三级医院。结果 :330家三级医院共开设各类护理专科门诊926个,开设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PICC护理门诊、伤... 目的 :调查我国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实践现状。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0家三级医院。结果 :330家三级医院共开设各类护理专科门诊926个,开设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PICC护理门诊、伤口/造口/失禁护理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围产期保健护理门诊和腹膜透析护理门诊。共有2 701名护理专科门诊出诊护士,81.2%的护士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学术团体的专科认证是多数护理专科门诊岗位的上岗资质要求,分别占55.8%和55.2%。护理门诊现有的收费项目主要是诊疗费,为61.2%。82.1%的医院认为在门诊筹建过程中缺少配套政策的支持,73.6%的医院表示无明确收费标准是护理门诊运营中的主要阻力。结论:护理专科门诊在我国发展前景良好,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以促进我国护理专科门诊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门诊 高级护理实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双相定量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与肺功能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高燕莉 李坤 +3 位作者 徐晓莉 翟晓力 逯勇 黄克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双相CT定量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症状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5例患者行呼吸双相肺部CT,测量肺密度参数包括肺气肿指数(EI)、空气潴留(AT)、平均肺密度(MLD),容积参数为全肺容积(TLC)。患者于检查当日填写COP... 目的:探讨呼吸双相CT定量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症状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5例患者行呼吸双相肺部CT,测量肺密度参数包括肺气肿指数(EI)、空气潴留(AT)、平均肺密度(MLD),容积参数为全肺容积(TLC)。患者于检查当日填写COPD评估测试(CAT),并行肺功能检查,包括FEV1/FVC、FEV1%及RV/TLC。分析CT定量参数与CAT评分、肺功能指标相关性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CT肺密度参数与CAT评分(r=0.220~0.293,P=0.000~0.005)和各项肺功能指标(r=0.320~0.730,P<0.001)均有显著相关性。EI与CAT评分的相关系数大于其它CT参数,是CAT评分独立影响因素(P<0.001);呼气相MLD、TLC和AT与肺功能相关系数分别高于吸气相MLD、TLC和EI。回归分析AT对各项肺功能指标贡献(P<0.001)均>EI。结论:吸气相EI是症状评分独立影响因素,呼气相CT定量参数较吸气相对肺功能影响更大,呼吸双相定量CT可更好地反映COPD临床与肺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定量评价 呼吸功能试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患者延迟就诊精神病医院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吕扬 李峥 +2 位作者 韩美英 程艮 安凤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及时就诊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原因。方法 :对108位延迟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别访谈,患者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回忆其就诊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知识缺乏(93.5%)和非精神病专科医生无法识别症...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及时就诊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原因。方法 :对108位延迟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别访谈,患者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回忆其就诊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知识缺乏(93.5%)和非精神病专科医生无法识别症状(91.4%)是患者报告导致其就医延迟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60.5%)以及家属漠视或消极应对(21.1%)也是重要的阻碍因素。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延迟就医的现状堪忧,应加强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公众宣传和普及工作,改善患者的就医意识与就医行为,并着重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医护工作者对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症 延迟就诊 精神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心肺衰竭危重患者院际转运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淑芹 张春艳 +9 位作者 孙兵 万娜 李绪言 徐新 尹茜 韩兰 王凯 张煜 顾玥 贾燕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69-1073,共5页
ECMO院际转运在国外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且规范,而我国却刚开始尝试,国内相关文献仅有一些个案报道,所以本文从ECMO院际转运的形式、转运流程、转运团队的组成、转运交通工具的选择、转运设备和耗材管理以及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等方面... ECMO院际转运在国外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且规范,而我国却刚开始尝试,国内相关文献仅有一些个案报道,所以本文从ECMO院际转运的形式、转运流程、转运团队的组成、转运交通工具的选择、转运设备和耗材管理以及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ECMO院际转运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危重患者 院际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心肺表型患者的临床及心肺功能特征
6
作者 赵十妹 龚娟妮 +2 位作者 丁媛 张峻玮 杨媛华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0-775,共6页
目的:通过与经典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慢性肺部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CLD-PH)的比较,探究IPAH心肺表型患者的临床及心肺功能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的30例经典型IPA... 目的:通过与经典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慢性肺部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CLD-PH)的比较,探究IPAH心肺表型患者的临床及心肺功能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的30例经典型IPAH患者、20例IPAH心肺表型患者以及20例CLD-P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静息状态下通过右心漂浮导管检查确诊肺动脉高压,接受了肺功能测试、胸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随访5年。结果:与经典型IPAH患者相比,IPAH心肺表型患者和CLD-PH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功能分级Ⅲ~Ⅳ级以及男性、吸烟比例均较高(P均<0.05);IPAH心肺表型患者的冠心病、糖尿病比例均高于经典型IPAH患者(P均<0.05)。与经典型IPAH患者相比,IPAH心肺表型患者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氧分压(PaO_(2))均降低,肺气肿及肺纤维化比例较高(P均<0.05),CLD-PH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肺动脉楔压(PAWP)均较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和DLCO均下降,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较高,肺气肿及肺纤维化比例也较高(P均<0.05);与CLD-PH患者相比,IPAH心肺表型患者的mPAP、PVR、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的比值、PAWP、肺动脉收缩压均较高,DLCO、心输出量、TAPSE、S’、PaCO_(2)均较低(P均<0.05),Pa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方面,IPAH心肺表型患者、经典型IPAH患者均使用靶向药物治疗,CLD-PH患者中55%未使用靶向药物,仅45%服用单一靶向药物治疗,与经典型IPAH患者、IPAH心肺表型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预后方面,IPAH心肺表型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62.2%、46.7%;经典型IPAH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4.4%、94.4%;CLD-PH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77.4%和77.4%。IPAH心肺表型患者的生存率低于经典型IPAH患者、CLD-PH患者(log-rank P=0.008)。结论:IPAH心肺表型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男性居多,普遍吸烟,除肺弥散能力严重降低外,其他肺功能指标并未出现严重损害;患者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并伴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对靶向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生存率低,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心肺表型 血液动力学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进展:从“专家共识”到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诊治指南” 被引量:13
7
作者 崔瑷 代华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急、慢性肺脏疾病统称为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ILDs)或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s,DPLD)。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 以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急、慢性肺脏疾病统称为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ILDs)或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s,DPLD)。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特发性的间质性肺炎。2000年由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和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ACCP)联合发表了首个关于IPF诊治的国际专家共识,首次确认IPF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HRCT 肺活检 IPF UIP 循证医学证据 诊治指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被引量:3
8
作者 贾晓清 苏小凤 +6 位作者 韩继明 高莹卉 郭静静 林俊岭 高燕 陈开兵 刘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老年男性OSA患者532例,以2型糖尿病为暴露因素分为糖尿病组135例和非糖尿病组397例,中位随访42(41,53)个月,记...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老年男性OSA患者532例,以2型糖尿病为暴露因素分为糖尿病组135例和非糖尿病组397例,中位随访42(41,53)个月,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随访终点为发生的脑卒中事件。结果老年男性OSA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5.4%。糖尿病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饮酒、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期间发生脑卒中41例(7.7%)。糖尿病组的累积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_(log rank)=0.003)。2型糖尿病是老年男性OSA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44,95%CI:1.080~5.087,P=0.031)。结论2型糖尿病是老年男性OSA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糖尿病 2型 卒中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呼吸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代华平 王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15-19,共5页
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高致残和致死率以及高社会经济负担,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促进了人们对呼吸系统疾病认识的进展。本文将从烟草危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感染、肺血栓栓塞症,间质性肺疾病,呼吸危重症等方面介绍201... 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高致残和致死率以及高社会经济负担,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促进了人们对呼吸系统疾病认识的进展。本文将从烟草危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感染、肺血栓栓塞症,间质性肺疾病,呼吸危重症等方面介绍2012年呼吸病学的临床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华法林 安慰剂 联合治疗 ALI NAC 空白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PF 呼吸病学 慢阻肺 ARDS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苏小凤 韩继明 +7 位作者 高莹卉 何子君 赵哲 林俊岭 郭静静 陈开兵 高燕 刘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2-1599,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代谢综合征(MetS)各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连续纳入1157例年龄≥60岁,基线无MACE病史...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代谢综合征(MetS)各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连续纳入1157例年龄≥60岁,基线无MACE病史且MetS指标完整的OSA患者作为随访队列,OSA由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定义。研究收集了所有患者的基线人口学数据、临床特征、生化指标、睡眠参数,按基线AHI的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中位随访42个月,随访结局为MACE及其组成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需住院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etS各组分与OSA的主要客观预判指标AHI和最低氧饱和度(LSpO2)的相关性及其远期的MACE发生风险。结果AHI和LSpO2四分位组均与MetS各组分[空腹血糖、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存在正剂量效应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剂量反应关系。中位42月随访期内,119例(10.3%)OSA患者发生了MACE。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甘油三酯、收缩压及腰围增加是MACE及其部分组成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MACE和心肌梗死的保护性因素(P<0.05,P<0.01),且独立于AHI;相比之下,独立于LSpO2的MetS各组分未表现出与MACE及其组成事件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论老年OSA患者的主要诊断指标AHI和LSpO2与MetS各组分存在剂量效应关系,MetS中的部分组分与AHI相互作用可增加MACE及其组成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老年 代谢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高血压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对脑卒中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孔晓晅 林俊岭 +7 位作者 郭静静 陈开兵 高燕 李建华 苏小凤 赵力博 范利 刘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高血压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并探讨二者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纳入多中心老年女性OSAHS患者49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329例(66.9%),根据呼吸暂停-低呼吸指数(AHI)分为轻度组138例,中度组192例...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高血压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并探讨二者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纳入多中心老年女性OSAHS患者49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329例(66.9%),根据呼吸暂停-低呼吸指数(AHI)分为轻度组138例,中度组192例和重度组162例,收集各组睡眠参数、随访脑卒中的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睡眠参数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筛选脑卒中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AHI、氧饱和度指数(ODI)、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pO_(2))、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患者ODI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MSpO_(2))、LSpO_(2)明显低于非高血压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HI、ODI、总睡眠时间和呼吸暂停平均时间与高血压呈正相关(P<0.05,P<0.01),MSpO_(2)和LSpO_(2)与高血压呈负相关(P<0.01)。重度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21.6%vs 12.3%,12.5%,P<0.05)。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20.4%vs 5.5%,P=0.0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暂停平均时间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1.040,95%CI:1.009~1.072,P<0.05)。结论老年女性OSAHS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高血压分级与ODI和LSpO_(2)相关,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更大。呼吸暂停平均时间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卒中 睡眠 血氧测定法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分模型: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小凤 韩继明 +8 位作者 高莹卉 范利 何子君 赵哲 林俊岭 郭静静 陈开兵 高燕 刘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6,共9页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老年OS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老年OS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连续纳入年龄≥60岁、基线无明显心脑血管病史且无重要临床指标缺失的的首次确诊为OSA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结局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收集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睡眠参数指标、实验室和超声检查结果,以3∶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856例和验证组258例。采用LASSO回归用于变量的降维和筛选,并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构建老年OSA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预测模型。结果共入组1141例研究对象,中位随访42(41,54)月内,58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累计发病率为5.08%,其中建模组和验证组缺血性脑卒中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5.14%和4.91%(P<0.05)。多变量逐步Cox比例风险回归的变量筛选结果显示,年龄(HR=3.44,95%CI:2.38~7.77)、空腹血糖(FPG)(HR=2.13,95%CI:1.22~3.72)、升主动脉内径(HR=2.60,95%CI:1.04~4.47)、左心房前后径(HR=1.98,95%CI:1.75~2.25)和最低氧饱和度(LSpO2)(HR=1.57,95%CI:1.20~1.93)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利用ROC曲线分析进行比变量转化,以这5个风险变量的回归系数比取整数构建老年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Bootstrap法(自抽样次数=500)前后,建模组队列风险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5%CI:0.78~0.90)和0.85(95%CI:0.78~0.89),验证组队列风险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CI:0.73~0.93)和0.82(95%CI:0.72~0.90),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且稳健性高。以模型最佳临床截点的对应值进行风险分层后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OSA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生率高于低风险组(P=0.021)。结论该模型有助于在老年人群中识别高风险OSA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今后与OSA潜在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模型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及广泛耐药MTB菌株对SQ109的耐药性及其与北京基因型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文竹 王政 +8 位作者 文舒安 张婷婷 霍凤敏 董玲玲 李云絮 赵立平 黄海荣 高飞 逄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06-511,共6页
目的评价耐多药(MDR)及广泛耐药(XDR)MTB菌株对抗结核新药乙胺丁醇(EMB)类似物SQ109的耐药性,为SQ109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培养阳性的MTB菌株,共计223株,包... 目的评价耐多药(MDR)及广泛耐药(XDR)MTB菌株对抗结核新药乙胺丁醇(EMB)类似物SQ109的耐药性,为SQ109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培养阳性的MTB菌株,共计223株,包括MDR菌株109株,XDR菌株114株。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检测SQ109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确定流行病学界值(ECOFF值);采用RD207基因作为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的分离标准进行基因型鉴别,并比较不同基因型菌株耐药情况;根据临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将菌株对EMB的耐药情况进行分类,并比较EMB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对SQ109耐药率的差异。结果根据临床MTB菌株对于SQ109的MIC值频数分布情况,确定ECOFF值为1.000mg/L。XDR菌株耐药率为4.4%(5/114),MDR菌株中无耐药菌株,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O.05)。109株MDR菌株中有8株非北京基因型,114株XDR中有10株非北京基因型。北京基因型菌株对SQL09耐药率为2.4%(5/205),非北京基因型菌株中未发现耐药菌株,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223株菌株中共有138株EMB敏感菌株和85株EMB耐药菌株。EMB敏感菌株对SQ109耐药菌株数为1株,耐药率为0.7%(1/138);EMB耐药菌株对SQ109耐药菌株数为4株,耐药率为4.7%(4/85),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O.05)。结论SQ109在体外药敏试验中表现出对MDR-MTB和XDR-MTB菌株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北京基因型菌株与SQ109耐药性无相关性。菌株对EMB的耐药性与对SQ109的耐药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基因型 因果律 SQ1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后门诊的建立与运行实践 被引量:24
14
作者 万娜 常鑫儿 +6 位作者 张春艳 王淑芹 储慧文 王荔 唐晓 孙兵 贾燕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评价ICU后门诊的实践效果。方法:设立ICU后门诊,采用医护协作诊疗模式,对ICU出院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康复方案并指导实施,必要时专科转诊,同时提供动态延续护理服务。结果:ICU后门诊开设2年多来,共随访患者146例,健康评估346例次... 目的:评价ICU后门诊的实践效果。方法:设立ICU后门诊,采用医护协作诊疗模式,对ICU出院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康复方案并指导实施,必要时专科转诊,同时提供动态延续护理服务。结果:ICU后门诊开设2年多来,共随访患者146例,健康评估346例次,运动方案指导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334例次,呼吸训练214例次,健康指导379例次,ICU后门诊随访患者的再住院率低于电话随访组(P<0.05),重返工作率高于电话随访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9.07%,出诊护士认为ICU后门诊有利于提高自我专业问题处理能力。结论:ICU后门诊可有效解决ICU出院患者康复问题,有利于患者身体及社会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后门诊 护理 管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活动性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吕和 王政 +7 位作者 王婷 闫雅更 董凤丽 杨晓巍 张琳 郭晓微 王红梅 徐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分析非活动性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方法采取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56例非活动性肺结核并发COPD患者(观察组)和384例COPD患... 目的分析非活动性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方法采取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56例非活动性肺结核并发COPD患者(观察组)和384例COPD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信息(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和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等有关信息。结果观察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6.8%(131/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6%(125/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0,P=0.000)。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6±4.4)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1.5±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7,P=0.002)。观察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14.3±10.4)g/L、(55.0±7.9)g/L、(29.7±4.6)g/L、(112.6±35.0)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7±9.4)g/L、(58.9±8.0)g/L、(31.0±4.0)g/L、(118.0±35.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02、6.631、4.075、2.083,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38)。结论非活动性肺结核增加COPD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对COPD患者营养指标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结核 非活动性 营养状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敏 任雁宏 +4 位作者 刘艳 班承钧 顾华 王征 张予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33-53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严重并发症之一,生活质量降低,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L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 背景与目的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严重并发症之一,生活质量降低,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L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例NSCLC-L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为肺腺癌,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mutations,m),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59岁-64岁,平均年龄61.3岁,主要临床表现及查体:头痛(3/3)、头晕(3/3)、恶心呕吐(3/3)、癫痫(2/3)、复视(1/3)、听力下降(1/3)、脑膜刺激征(3/3)。出现症状到LM确诊时间为1个月-4个月(平均2.3个月)。除了1例肺癌和LM同时诊断,2例分别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和化疗进展后出现LM,肺癌到LM平均确诊时间为8.5个月。3例患者脑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显示软脑膜线性强化;3例脑脊液中找到癌细胞,其中2例行EGFR检测,均为EGFR 21外显子L858R突变。2例患者接受TKIs治疗,症状好转,其中1例联合替莫唑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达4.9个月,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3.9个月。结论 EGFRm肺腺癌可能易出现LM;NSCLC-LM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TKIs联合替莫唑胺可能是EGFRm-NSCLC-LM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基因突变 脑膜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护理专科门诊在规范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8
17
作者 崔英 黄金文 +3 位作者 唐小红 向梅 龚娟妮 杨媛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58-1461,共4页
肺栓塞患者规范化的抗凝治疗是一项复杂、系统、细致的工作,关乎到患者疾病的转归,开设抗凝护理专科门诊可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用药管理。我院于2016年3月建立医护协作型抗凝护理专科门诊,以护士为主导规范抗凝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提高... 肺栓塞患者规范化的抗凝治疗是一项复杂、系统、细致的工作,关乎到患者疾病的转归,开设抗凝护理专科门诊可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用药管理。我院于2016年3月建立医护协作型抗凝护理专科门诊,以护士为主导规范抗凝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提高了抗凝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率,减少了出血事件的发生。本文介绍抗凝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实施,为护士规范肺栓塞患者的抗凝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护理 抗凝护理专科门诊 肺栓塞 华法林 专科护理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秋云 廖春丽 +2 位作者 孙继红 王艳军 刘莉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7期33-36,共4页
目的:了解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院健康呼吸门诊20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2个问卷分别是:①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院健康呼吸门诊20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2个问卷分别是:①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②经翻译并检验过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结果: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平均得分为(6.1±2.5)分,患者自我监测管理率低。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付费方式对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有影响(P<0.05);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对生活质量有影响(P<0.05)。结论: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下,并受付费方式的影响;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尤其是自我监测管理意识的增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剂量CT能谱纯化技术定量肺气肿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燕莉 翟晓力 +3 位作者 李坤 徐晓莉 张卫国 黄克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ULDCT)能谱纯化(SPS)技术用于定量诊断肺气肿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行常规低剂量CT(LDCT)及ULDCT检查,ULDCT采用锡片预滤器达到能谱纯化。以滤波反投影(FBP)重建LDCT图像(LDCT-FBP组)...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ULDCT)能谱纯化(SPS)技术用于定量诊断肺气肿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行常规低剂量CT(LDCT)及ULDCT检查,ULDCT采用锡片预滤器达到能谱纯化。以滤波反投影(FBP)重建LDCT图像(LDCT-FBP组),分别以FBP(ULDCT-FBP组)、高级模型迭代重建(ADMIRE)3级(ULDCT-ADMIRE 3组)和5级(ULDCT-ADMIRE 5组)重建ULDCT图像。比较各组图像肺气肿指数(EI)、15%肺衰减值(Perc 15)、平均肺密度(MLD)、全肺体积(TLV)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图像噪声,以及LDCT与ULDCT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相比LDCT-FBP组,ULDCT-FBP组EI增加2.34%(P<0.01)、Perc 15降低5 HU(P<0.01),ULDCT-ADMIRE 5组EI降低1.44%(P<0.01)、Perc 15增加3 HU(P<0.01);ULDCT-ADMIRE 3组与LDCT-FBP组间各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DCT-FBP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其余3组(P均<0.05),ULDCT-ADMIRE 3组和ULDCT-ADMIRE 5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达诊断肺气肿标准。LDCT-FBP组图像噪声低于ULDCT-FBP组及ULDCT-ADMIRE 3组(P均<0.05),与ULDCT-ADMIRE 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LDCT的ED为(0.20±0.06)mSv,较LDCT降低88.64%(P<0.01)。结论ULDCT SPS联合ADMIRE(3级)迭代重建可用于定量诊断肺气肿,并能大幅度降低辐射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O联合应用期间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万娜 于洋 +4 位作者 王淑芹 张春艳 张小建 袁庆伶 贾燕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应用期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选择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行ECMO联合CRRT治疗的45例患者,统计ECMO联合应用期间CRRT发生非计划性下机的例次,对比...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应用期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选择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行ECMO联合CRRT治疗的45例患者,统计ECMO联合应用期间CRRT发生非计划性下机的例次,对比计划下机组和非计划性下机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预测模型,运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45例患者共行ECMO联合CRRT治疗343例次,其中无明确诱因的CRRT非计划性下机为212例次(6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RT血流速度(OR=0.924)、ECMO血流速度(OR=1.706)及ECMO模式(OR=4.764)是ECMO联合应用期间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预测因子,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灵敏度0.825,特异度0.696,最大约登指数0.521,预测模型拟合优势比χ^(2)=10.113,P=0.257。结论本预测模型效果良好,临床医务人员在ECMO联合CRRT治疗期间,可结合预测模型做好运行监测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非计划性下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