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已成为评价整体治疗的重要标准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和康复各阶段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肿...背景与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已成为评价整体治疗的重要标准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和康复各阶段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肿瘤中心手术后复查以及首次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共207例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其中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61例,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术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6例,通过配对设计方法,使用量表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时,接受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与接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主要在生理、情感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和术后5年,接受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与接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生理、情感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和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手术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ES)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对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荷人乳腺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ES组、rAd/P53组和两药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ES)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对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荷人乳腺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ES组、rAd/P53组和两药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均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ES组、rAd/P53组和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1.67%、48.74%和75.54%,联合用药组抑瘤作用最为显著(P<0.05)。对照组、ES组、rAd/P53组与联合用药组的移植瘤组织MVD分别为31.17±2.48、20.33±4.84、22.33±3.88及12.50±2.74,VEGF表达H评分分别为45.33±5.89、35.83±5.46、33.67±4.80及22.33±4.41,联合用药组的MVD和VEGF表达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重组人ES联合rAd/P53治疗可显著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微血管生成。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已成为评价整体治疗的重要标准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和康复各阶段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肿瘤中心手术后复查以及首次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共207例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其中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61例,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术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6例,通过配对设计方法,使用量表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时,接受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与接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主要在生理、情感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和术后5年,接受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与接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生理、情感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和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手术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