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护士护理科研现状与态度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田素英 马伟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74-75,共2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护理科研现状及态度,为其护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一般资料、科研开展现状、护理科研态度3个部分。结果护士对护理科研态度排序前3位的...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护理科研现状及态度,为其护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一般资料、科研开展现状、护理科研态度3个部分。结果护士对护理科研态度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对护理专业发展的作用"、"提高临床水平"和"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不同职称护士论文发表率及国际会议参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参加国内护理学术会议和开展护理科研项目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认识到了护理科研的重要性,但是科研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急诊科 护理科研 科研态度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蕴 付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13-414,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昏迷 NHDC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急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捷 陈晓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54-254,256,共2页
本文报道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急诊 2 1例拟诊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病人进行CT及MRI检查对比 ,以探讨一种更为确切的影象学诊断方法 ,为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2 1例中 ,MRI均有... 本文报道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急诊 2 1例拟诊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病人进行CT及MRI检查对比 ,以探讨一种更为确切的影象学诊断方法 ,为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2 1例中 ,MRI均有特异性表现 ,CT与MRI相符 5例 ,MRI显示的病状比CT数量多、范围大 6例 ,CT检查未见异常 ,而MRI检查显示病灶者 10例。作者认为 :MRI可判断受损的确切范围 ,MRI弥散像更能为DAI的定位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详实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急诊 诊断 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核磁共振 D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36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 京津冀急诊急救联盟 +10 位作者 北京医学会急诊分会 北京医师协会急救医师专科分会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急诊急救分会 谢苗荣 吕传柱 陈玉国 张国强 马岳峰 王国兴 肖红丽 任恩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4-1041,共8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胰腺急性炎症和组织学上腺泡细胞破坏为特征的疾病,是急诊科常见消化系统急症之一,常常由局部发展累及全身器官及系统而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AP全世界每年的发...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胰腺急性炎症和组织学上腺泡细胞破坏为特征的疾病,是急诊科常见消化系统急症之一,常常由局部发展累及全身器官及系统而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AP全世界每年的发病率为13/10万~45/10万[1],中国20年间发病率由0.19%上升至0.71%,80%~85%的患者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病程呈自限性,病死率小于1%~3%,但也有约20%的患者会发展为中度或重症胰腺炎,病死率可达13%~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诊断 治疗学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格斯和乳酸依沙吖啶与碘伏换药敷料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增殖毒性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建 文海若 +1 位作者 丁宁 陈小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伤口抗菌敷料百格斯、乳酸依沙吖啶和碘伏对头面部感染伤口的疗效、成本以及细胞增殖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头面部皮肤裂伤清创缝合术后感染患者46例,根...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伤口抗菌敷料百格斯、乳酸依沙吖啶和碘伏对头面部感染伤口的疗效、成本以及细胞增殖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头面部皮肤裂伤清创缝合术后感染患者46例,根据采用的抗菌溶液不同,将患者分为百格斯组(16例)、碘伏组(15例)及乳酸依沙吖啶组(15例),分别采用相应消毒剂进行换药。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将 CHL(中国仓鼠成纤维肺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分别稀释碘伏(0.0005%~0.1%)、过氧化氢(0.0025%~0.5%)、百格斯(0.1%~20%)及乳酸依沙吖啶(0.5%~100%)至8个不同浓度,加入培养基孵育6 h。用酶标仪在450 nm 波长处检测各孔的吸光度(OD)值,以吸光率(%)=(OD待测组/ OD对照组)×100%评估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百格斯组、碘伏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愈合时间、7 d 愈合率及14 d 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各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碘伏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治疗费用低于百格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孵育6 h 后,细胞增殖抑制率为乳酸依沙吖啶(41.922%)>百格斯(5.528%)>过氧化氢(0.058%)>碘伏(0.006%)。结论与碘伏和乳酸依沙吖啶比较,应用百格斯对头面部感染伤口治愈时间和治愈率均未见显著差异,但治疗费用较高,细胞增殖毒性中等。患者可根据免疫力及经济水平,选择合理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消毒药(剂) 伤口愈合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炎症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尹燕涛 曹秋梅 马炳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73-678,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的炎症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MSC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BMSC组大鼠腹腔注射7 mg/kg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体外培养大鼠BMSC,取第4...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的炎症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MSC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BMSC组大鼠腹腔注射7 mg/kg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体外培养大鼠BMSC,取第4代细胞用于实验,BMSC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10^(6)个BMSC,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72 h,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ELISA检测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肝和肾组织病变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肝和肾组织中蛋白激酶A(PKA)、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BMSC组PaO_(2)显著降低,PaCO_(2)显著增高;TB、Cr、BUN、TNF-α和IL-6水平升高,ALB和cAMP水平降低,肺、肝、肾组织中PK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BMSC组PaO_(2)显著升高,PaCO显著降低,TB、Cr、BUN、TNF-α、IL-6水平降低,ALB和cAMP水平升高,肺、肝、肾组织中PK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BMSC可减轻MODS大鼠器官功能损害,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与cAMP/PKA/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炎症 环磷酸腺苷(cAMP) 蛋白激酶A(PKA) 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与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华 史婷婷 +3 位作者 信中 华琳 李聪 曹秋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1-939,共9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的差异,并明确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uto-antibodies,TRAb)与差异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名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Grave...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的差异,并明确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uto-antibodies,TRAb)与差异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名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Graves病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构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测定短链脂肪酸浓度,分析TRAb抗体滴度与差异菌群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raves组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在科水平,Graves组患者的拟杆菌(Bacteroidaceae)及瘤胃球菌(Ruminococcaceae)等相对丰度下降,普雷沃菌(Prevotellaceae)及韦荣球菌(Erysipelotrichaceae)丰度升高。在种水平,Graves组患者的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_hallii)、瘤胃球菌及反刍动物真杆菌(Eubacterium-ventriosum)相对丰度升高,而瘤胃球菌(Ruminococcus-bicirculans)及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_vulgatus)等丰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EfSe分析显示,Graves组普雷沃菌(f_Prevotellaceae及g_unidentified_Prevotellaceae)及厌氧菌(s_Prevotella copri)富集。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代谢产物,Graves组患者的丙酸及丁酸浓度显著下降,丙酸浓度与瘤胃球菌丰度正相关。关联分析显示,血清TRAb抗体滴度与瘤胃球菌丰度呈负相关。结论即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Graves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及丙酸等浓度仍发生显著性改变,这一改变可能与血清TRAb抗体滴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16S r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颖 王爱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AECOPD合...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均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并评价患者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24 h和72 h,观察组患者pH、PaO2、SaO2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PaCO2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FEV1/FVC)、FEV1%预测值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APACHEⅡ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FEV1%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APACHEⅡ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插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病死患者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brief version of WHO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90 d和180 d,观察组患者FIM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无创呼吸机的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能够明显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慢性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创伤性多发性骨折临床预后特点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丹丹 王爱萍 +1 位作者 刘海艳 管亚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创伤性多发性骨折患者的临床预后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创伤性多发性骨折患者279例为研究对象,均随访至2020年5月31日,评价患者预后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 目的分析老年创伤性多发性骨折患者的临床预后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创伤性多发性骨折患者279例为研究对象,均随访至2020年5月31日,评价患者预后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238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创伤性多发性骨折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24.35±4.7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合并基础疾病、骨折类型、致伤原因、骨折数目和骨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伤前活动情况、等待手术时间和伤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伤前活动情况、等待手术时间和伤后并发症为影响老年创伤性多发性骨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创伤性多发性骨折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体质指数、伤前活动情况、等待手术时间和伤后并发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多发性骨折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近期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庆霞 王宇 +2 位作者 丁宁 张蕴 王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且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好的患者近期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4月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随访1年是否有缺血性卒中再发分为再发组和对照组。对相关... 目的探讨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且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好的患者近期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4月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随访1年是否有缺血性卒中再发分为再发组和对照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258例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7例(10.5%)1年内再次发生缺血性卒中。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6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8~2.13,P<0.001]、高血压病史(OR 3.23,95%CI 2.27~3.92,P<0.001)、糖尿病史(OR 2.23,95%CI2.11~3.01,P<0.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OR 1.36,95%CI 1.17~2.09,P=0.043)、慢性阻塞性肺病(OR 1.42,95%CI 1.11~2.09,P=0.03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R 2.86,95%CI 2.22~3.56,P<0.001)、糖化血红蛋白(OR 2.67,95%CI 2.21~3.31,P<0.001)、C反应蛋白(OR 1.32,95%CI 1.36~1.66,P=0.046)、同型半胱氨酸(OR 2.52,95%CI 2.05~3.55,P<0.001)、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OR 2.10,95%CI 1.87~2.53,P<0.001)等是缺血性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高糖化血红蛋白、高C反应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是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1年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卒中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旭东 樊峥 +6 位作者 傅研 殷红 翟艳玲 祁雅慧 朱宇清 王瑾 赵相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为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 1 (PAI 1 )基因调节区 -675bp位点 4G/5G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CAD)的关系 ,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测定 4G/5G基因型 ,并检测PAI 1抗原水平 ,共观察了 1 2 1例单纯 2型... 为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 1 (PAI 1 )基因调节区 -675bp位点 4G/5G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CAD)的关系 ,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测定 4G/5G基因型 ,并检测PAI 1抗原水平 ,共观察了 1 2 1例单纯 2型糖尿病 (typeⅡdiabetes)患者、87例 2型糖尿病合并CAD患者和 1 0 0例对照者。结果 :合并CAD组的 4G/4G基因型携带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 4 9.4%比 3 7.0 % ,P <0 .0 5 ) ,CAD组中PAI 1与三酰甘油 (TG)呈正相关 ,并与 4G/5G多态性有关 ,表现为 4G/4G基因型携带者的PAI 1质量浓度明显高于 5G/5G基因型携带者〔( 3 9.82× 1 0 - 3± 3 .1 1× 1 0 - 3)ng/L比 ( 3 8.0 4× 1 0 - 3± 2 .73× 1 0 - 3)ng/L ,P <0 .0 5〕。提示 :PAI 1基因 4G/5G多态性与TG的联合作用与PAI 1抗原水平相关 ,并与 2型糖尿病合并CAD的发病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MOOC教学法在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玉静 王宇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类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教学法在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级全科医学方向的临床专业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OOC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MOOC组采用MOOC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试验周期... 目的:探讨类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教学法在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级全科医学方向的临床专业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OOC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MOOC组采用MOOC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试验周期一学期.学期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诊疗、综合技能、操作、理论考核评分.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提高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学期结束时,MOOC组临床诊疗、综合技能、操作、理论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OC组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显著提高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提高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OC教学法应用于全科临床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全科临床教学 操作能力 临床诊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危险分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勇 傅研 张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影响因子。方法对102例急性NSTEMI患者分别检测QT离散度(QTd)、心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及心电图有无ST段下降≥1 mm。依照冠状血管造影术(CAG)结果把102例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影响因子。方法对102例急性NSTEMI患者分别检测QT离散度(QTd)、心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及心电图有无ST段下降≥1 mm。依照冠状血管造影术(CAG)结果把102例患者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结果各组在年龄上虽然未显示统计学上的差异,但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01)。在冠脉多支病变组糖尿病患者占30%以上,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病变组QTd、cTNI、CRP及有ST段下降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Td,P<0.01;cTNI,P<0.05;CRP,P<0.01;ST段下降,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病史、QTd、cTNI、CRP及有ST段下降是N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1.401、1.632、2.041、2.322、2.102、1.310)。存在4个因子异常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存在1个因子者(P<0.01或P<0.05);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NSTEMI患者存在高龄、糖尿病病史、QTd、cTNI、CRP及ST段下降≥1 mm等因素可作为N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提示冠脉多支病变,心肌缺血广泛和严重。危险级别越高,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越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危险分层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肤灵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素英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压疮 创肤灵生物护伤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胸痛病人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王勇 龚宝丽 +1 位作者 付研 段丽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胸痛 病因 诊断 症状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
16
作者 傅研 王旭东 +5 位作者 翟艳玲 樊峥 杨玲 朱宇清 祁雅慧 赵相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采用特异性引物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 ,检测了 1 2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 72例健康对照者的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 1 (PAI 1 )基因 ,并同时测定血液PAI 1质量浓度和活性 ,体质量指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探讨了PAI 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 采用特异性引物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 ,检测了 1 2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 72例健康对照者的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 1 (PAI 1 )基因 ,并同时测定血液PAI 1质量浓度和活性 ,体质量指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探讨了PAI 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冠心病组的缺失型纯合子 4G/4G型 ( 47.2 %)明显多于对照组 ( 2 2 .1 %,P <0 .0 5) ,4G/4G组的PAI 1质量浓度〔( 40 .87± 0 .99) μg/L)〕和PAI活性〔( 750± 350 )U/L〕均高于 5G/5G组〔( 38.1 4± 1 .0 ) μg/L ,( 650± 2 70 )U/L ,P <0 .0 5〕。提示PAI 1基因 4G/5G多态性与PAI 1质量浓度及活性具有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曹秋梅 龚宝丽 刘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为探讨内镜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对90例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行内镜下碘染色,并对黏膜不染色区活检。90例患者中72例为不规则片状不染色像,其中早期食管癌2例,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27例,慢性食管炎43例。提示:内镜下碘染色... 为探讨内镜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对90例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行内镜下碘染色,并对黏膜不染色区活检。90例患者中72例为不规则片状不染色像,其中早期食管癌2例,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27例,慢性食管炎43例。提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诊断 碘染色 内镜 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诊断与治疗
18
作者 张蕴 付研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DC)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严重合并证,由于其临床表现比较凶险,常得不到及时确诊和合理治疗,病死率高达40%~60%。下面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10例NHD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DC)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严重合并证,由于其临床表现比较凶险,常得不到及时确诊和合理治疗,病死率高达40%~60%。下面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10例NHD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0例NHDC患者,其中男3例,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DC 糖尿病昏迷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人尾加压素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文静 付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711-2713,共3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浆人尾加压素Ⅱ(hU-Ⅱ)水平的变化,探讨hU-Ⅱ在糖尿病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同仁医院南区综合内科2008年10月-2009年5月住院的T2DM患者66例,依据糖尿病肾病进展程度进行分...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浆人尾加压素Ⅱ(hU-Ⅱ)水平的变化,探讨hU-Ⅱ在糖尿病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同仁医院南区综合内科2008年10月-2009年5月住院的T2DM患者66例,依据糖尿病肾病进展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浆 hU -Ⅱ水平的变化。结果以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R)分组,A组:UAER〈20μg/min,为尿蛋白正常;B组:UAER 20-200μg/min,为初期糖尿病肾病;C组:UAER〉200μg/min,为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患者血浆hU-Ⅱ水平〔(48.26±4.86) ng/L〕高于A、B组〔(27.26±4.58)、(34.83±4.82)ng/L〕,B组hU-Ⅱ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肾小球滤过率( eGFR)分组,a组:eGFR〉80 ml/min,为肾功能正常;b组:eGFR 51-80 ml/min,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 组:eGFR 20-50 ml/min,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 组患者血浆 hU -Ⅱ水平〔(48.95±7.43) ng/L〕高于 a、b 组〔(26.78±4.86)、(33.36±3.92)ng/L〕,b组hU-Ⅱ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浆hU-Ⅱ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737,P=0.000)。结论 hU-Ⅱ水平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联合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hU-Ⅱ、UAER及eGFR水平有助于监测、判断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尾加压素Ⅱ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不稳定斑块的检测
20
作者 何禹 傅研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评价短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60例(分为不稳定心绞痛组(UA)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 I)25例及健康对...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评价短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60例(分为不稳定心绞痛组(UA)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 I)25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hs-CRP及PAPP-A、MMP-9的水平,并对ACS患者进行30 d的随访。结果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间hs-CRP、PAPP-A和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s-CRP任意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APP-A和MMP-9任意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hs-CRP与PAPP-A、MMP-9水平有相关性。单变量分析显示随访30 d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患者hs-CRP及PAPP-A、MMP-9水平高于未发生者(P<0.01),Logistic回归显示PAPP-A、MMP-9与ACS短期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hs-CRP及PAPP-A、MMP-9的水平可以反映斑块的不稳定性,是ACS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加重了斑块的不稳定性,从而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PAPP-A、MMP-9可以作为ACS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ACS的短期预后的评估,PAPP-A和MMP-9较hs-CRP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