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复合CBS方法以及互联网在口腔正畸进修生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栋梁 房宇 李梦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2-433,共2页
正畸治疗疗程长,操作复杂。如何使进修生在短时间内既掌握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又有较强的正确诊断和矫治设计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一直是正畸临床教学的难点。对此,笔者经过探索,找到了一套序列化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针对正... 正畸治疗疗程长,操作复杂。如何使进修生在短时间内既掌握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又有较强的正确诊断和矫治设计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一直是正畸临床教学的难点。对此,笔者经过探索,找到了一套序列化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针对正畸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这部分内容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2)病例讨论和诊断设计:这部分内容采用CBS(Case based study)教学法。3)进修后1年利用互联网进行临床病例远程会诊,帮助进修医生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重新体会进修期间的学习内容,弥补了口腔正畸学理论课教学时数少的局限性,从而提高了进修医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病例引导教学法 正畸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正畸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23
2
作者 厉松 周洁珉 任超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9-551,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成人正畸患者逐渐增多。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上,成人正畸治疗都不同于儿童正畸治疗。成年人的口腔问题更加复杂,其身体、心理状况也与儿童迥异,因此成人正畸治疗过程需要更缜密的分析设计、更灵活的实施方案、更多面的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成人正畸患者逐渐增多。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上,成人正畸治疗都不同于儿童正畸治疗。成年人的口腔问题更加复杂,其身体、心理状况也与儿童迥异,因此成人正畸治疗过程需要更缜密的分析设计、更灵活的实施方案、更多面的合作以及更合理的预期。多学科联合矫治是成人正畸的突出特征,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以及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成人正畸理念和技术的革新,治疗范围和效果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同时也使正畸医生面临更大的风险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正畸 多学科联合矫治 微种植体 隐形矫治 自锁托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树脂对正畸后脱矿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辉 周新文 +2 位作者 华幸 厉松 白玉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处理模拟正畸脱矿牙釉质后对釉质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随机将离体牙分为空白对照组、脱矿组、渗透树脂治疗组,采用显微硬度测试仪测量各组牙釉质显微硬度,观察釉质显微硬度的变...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处理模拟正畸脱矿牙釉质后对釉质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随机将离体牙分为空白对照组、脱矿组、渗透树脂治疗组,采用显微硬度测试仪测量各组牙釉质显微硬度,观察釉质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和渗透树脂治疗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明显高于脱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渗透树脂治疗组显微硬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釉质脱矿后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降低,渗透树脂治疗釉质脱矿可提高牙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釉质脱矿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吡氯铵含漱液预防正畸早期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梦华 王旭 +1 位作者 张栋梁 王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预防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正畸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和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和对照组(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每组20例,正畸治疗开始后试验组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进...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预防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正畸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和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和对照组(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每组20例,正畸治疗开始后试验组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进行含漱。观察患者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牙龈炎的发生情况,分别测定各指数牙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牙龈状况良好,牙周各临床指标值GI、PLI、SBI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正畸治疗1、2个月后复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牙周各临床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但对照组上升更明显,与试验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SBI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畸治疗3个月后复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牙周各临床指标值继续上升,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能有效减缓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吡氯铵 正畸 早期 牙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煌 武秀萍 +19 位作者 黄兰 徐晓梅 康娜 韩向龙 李宇 赵宁 江凌勇 谢贤聚 郭杰 李志华 莫水学 刘楚峰 胡江天 施洁珺 曹猛 胡炜 曹阳 宋锦璘 汤旭娜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9-637,共9页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 正畸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性因素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新文 曲圣爱 徐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索增龄性因素对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HIF-1α及VEGF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同年龄组的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加力1d、3d、7d、14d及28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牙周组织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青少年组大鼠实验侧压力区HI... 目的:探索增龄性因素对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HIF-1α及VEGF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同年龄组的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加力1d、3d、7d、14d及28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牙周组织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青少年组大鼠实验侧压力区HIF-1α表达在加力1d、3d时明显高于成年组大鼠;VEGF表达量在加力1d、3d、7d、14d时明显高于成年组大鼠。结论:增龄性因素可使牙周组织对矫治力的反应速率降低,缺氧调控速率减慢,最终使牙槽骨改建减慢,牙移动速率降低。VEGF参与了正畸牙移动中组织改建过程,但成年组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VEGF表达量增加缓慢,使牙槽骨改建速度降低,造成牙齿移动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移动 牙周组织 增龄 HIF-1Α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疗法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文鹏 龚蓓文 +2 位作者 李聃 曾剑玉 仇玲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03-612,共10页
机械疗法因其安全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机械疗法通常包括体外冲击波治疗、低强度脉冲超声和振动治疗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蛋白、细胞和组织,产生独特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步,利用机械疗法辅助正畸治疗... 机械疗法因其安全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机械疗法通常包括体外冲击波治疗、低强度脉冲超声和振动治疗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蛋白、细胞和组织,产生独特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步,利用机械疗法辅助正畸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机械疗法作为正畸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机械疗法 体外冲击波治疗 低强度脉冲超声 振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扩弓和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红梅 杨力 纪昌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6-407,共2页
目的 探讨扩弓和多曲方丝弓技术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8例,均采用上颌扩弓技术矫治单侧上颌后牙反(牙合),多曲方丝弓技术不同程度地直立后牙,调整后牙在三维方向的位... 目的 探讨扩弓和多曲方丝弓技术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8例,均采用上颌扩弓技术矫治单侧上颌后牙反(牙合),多曲方丝弓技术不同程度地直立后牙,调整后牙在三维方向的位置,并解除前牙的反(牙合),调整下颌中线。结果 8例Ⅲ类错耠伴下颌偏斜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矫治后磨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 轻度及中度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通过上颌的扩弓及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地矫正磨牙关系及下颌偏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he) 下颌偏斜 多曲方丝弓 扩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成人正常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艳 李梦华 王邦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64-467,471,共5页
目的:建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人群颅面宽度正常值、颅面部左、右结构生理性非对称率范围。方法:选择80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男性44例、女性36例。由同一操作者严格定位拍摄头颅后前位X线片,确立X-Y坐标系,分析成人正常颅颌面横向结... 目的:建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人群颅面宽度正常值、颅面部左、右结构生理性非对称率范围。方法:选择80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男性44例、女性36例。由同一操作者严格定位拍摄头颅后前位X线片,确立X-Y坐标系,分析成人正常颅颌面横向结构特征及性别差异。结果:建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头颅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数据库。结论:正常人群在水平向及垂直向呈较高的对称性,非对称率<10%。各项骨测量线距均值,男性均大于女性。男女组间,角度测量值及面部比率呈较高的一致性,提示正常颅面结构关系的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牙合] 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 非对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群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郭宏铭 罗颂椒 +2 位作者 白玉兴 王邦康 周立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 比较正常的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结果。方法 应用面部软组织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对标准正常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项目与对应的X线头影测量项目具备... 目的 比较正常的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结果。方法 应用面部软组织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对标准正常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项目与对应的X线头影测量项目具备相关性。结论 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结果能够部分的反映其下硬组织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人群 面部软组织 三维测量 X线头影测量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性因素对固定矫正患者初粘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铭 徐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初步探查年龄因素对于正畸患者初戴托槽后疼痛水平的影响,为正畸疼痛个性化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共纳入青少年(11~14岁)、成年(18~25岁)唇侧固定矫治患者各18例,选取初次粘接托槽后7个不同时间点(加力即刻、4 h、12 h、1 d、2 d... 目的:初步探查年龄因素对于正畸患者初戴托槽后疼痛水平的影响,为正畸疼痛个性化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共纳入青少年(11~14岁)、成年(18~25岁)唇侧固定矫治患者各18例,选取初次粘接托槽后7个不同时间点(加力即刻、4 h、12 h、1 d、2 d、3 d、7 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估年龄因素对正畸疼痛水平的影响。结果:对初次加力后VAS基于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加力时间主效应显著(F=94.294,P<0.01),年龄和加力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54.114,P<0.01),初次加力后4 h、2 d、3 d增龄性效应显著(4 h时P<0.01;2 d时P<0.05;3 d时P<0.01)。结论:戴固定矫治器的青少年患者对机械力反应迅速而敏感,成年组患者对机械力施加后的炎性疼痛反应迟缓但更为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疼痛 视觉模拟评分 增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尖牙整体移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凡 白玉兴 +3 位作者 祁鹏 周洁珉 厉松 岐红恩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3-136,155,共5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使用隐形矫治方式,一步达到尖牙远中整体移动的最佳施力方法。方法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对牙裂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计算受不同力偶作用时尖牙远中面上各点受到的平均主应力及von Mises应力的标准...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使用隐形矫治方式,一步达到尖牙远中整体移动的最佳施力方法。方法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对牙裂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计算受不同力偶作用时尖牙远中面上各点受到的平均主应力及von Mises应力的标准差。结论在对尖牙施加远中矫治力的同时施加反方向的力矩后,尖牙倾斜移动的趋势将减少。当施加的远中力与逆时针力偶的力量比例为100:125~130,即力与力矩的比例(M/F)为7.25~7.5时,尖牙根部远中面受力最为均匀,即接近整体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有限元 尖牙 应力分布 整体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垂直向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栋梁 崔祥生 +1 位作者 李梦华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经过扩弓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后垂直向硬组织变化的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反[牙合]病例67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分组,比较矫治前后各组间垂直向头影测量数据的变化...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经过扩弓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后垂直向硬组织变化的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反[牙合]病例67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分组,比较矫治前后各组间垂直向头影测量数据的变化。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Scheffe’s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分3个方面比较:1)在同一年龄组内,不同性别的治疗前后差别;2)不考虑年龄因素,不同性别的治疗前后差别;3)不考虑性别,不同年龄的治疗效果差别。结果:在3-6岁组,垂直向头影测量数据:FMA,GoGn-SN,面轴角,ANS-Me呈显著性差别。6-9岁组垂直向差异有轻微差别,其中GoGn-SN无显著性差别。9-12岁组,除了ANS-Me,其余的垂直向测量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ClassⅢ反的治疗应该尽早治疗。3-6岁组的治疗前后数据呈显著性差别。而大于9岁的患者其垂直向前后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 前方牵引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牙颌模型分析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洪涛 颜永年 +4 位作者 祁鹏 白玉兴 周洁珉 王邦康 邓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2-1328,共7页
利用三维测量技术获取含咬合信息的数字牙颌模型,建立网格包围盒层次表示结构,并在其基础上实现网格单元快速拾取框架,结合特征提取算法,实现模型分析的常用功能;参考正常合数据库中的标准值生成初步诊断报表.应用该系统有助于提高正畸... 利用三维测量技术获取含咬合信息的数字牙颌模型,建立网格包围盒层次表示结构,并在其基础上实现网格单元快速拾取框架,结合特征提取算法,实现模型分析的常用功能;参考正常合数据库中的标准值生成初步诊断报表.应用该系统有助于提高正畸临床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模型 模型分析 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对人牙周膜细胞增生与ALP活性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婴 张海燕 +1 位作者 刘晓勇 李卫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生与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表达的影响 ,为EGF应用于牙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提供实验依据。采用MTT和ALP活性检测法 ,观察不同质量浓度 ( 0 .1~ 1 0 μg/L)EGF第 2 4、4 8和 72h对体外培养的第 ...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生与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表达的影响 ,为EGF应用于牙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提供实验依据。采用MTT和ALP活性检测法 ,观察不同质量浓度 ( 0 .1~ 1 0 μg/L)EGF第 2 4、4 8和 72h对体外培养的第 3代人牙周膜细胞 (PDLCs)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 ,在 2 4~ 72h ,0 .1~ 5 μg/L的EGF可显著抑制PDLCs的增生 (P <0 .0 1~ 0 .0 5 ) ;1 0 μg/LEGF培养 4 8h对PDLCs有促进增生的作用 (P <0 .0 5 ) ,培养 72h有稳定增生的作用 (P >0 .0 5 )。 0 .1、0 .5 μg/LEGF可显著抑制PDLCs的ALP活性 (P <0 .0 1~ 0 .0 5 ) ;1~ 1 0 μg/LEGF在 2 4h可显著增强PDLCs的ALP活性 (P <0 .0 1~ 0 .0 5 ) ,在培养 4 8和 72h有稳定ALP活性的作用 (P >0 .0 5 )。提示在一定的作用时间内 ,1 0 μg/LEGF对人PDLCs的生长和分化可同时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MTT 碱性磷酸酶 牙周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ip-Edge第一期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欣 张栋梁 李梦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应用Tip-Edge I期矫治技术对治疗非拔牙安氏Ⅱ类1分类错进行矫治,并对矫治机理进行探讨。方法:临床筛选病例12例。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模型测量。治疗前后相关头影测量项目测量值输入计算机,用SAS软件... 目的:应用Tip-Edge I期矫治技术对治疗非拔牙安氏Ⅱ类1分类错进行矫治,并对矫治机理进行探讨。方法:临床筛选病例12例。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模型测量。治疗前后相关头影测量项目测量值输入计算机,用SAS软件包对各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Tip-Edge I期矫治结束后,上颌切牙倾斜(U1-SN,U1-Apog)明显减小,而下颌切牙的倾斜明显增加(P<0.01)覆牙合超显著减小。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1.5 mm,远中直立3.5°,有显著性差别。模型测量分析表明上颌尖牙间宽度和磨牙宽度显著增加。下颌尖牙间的宽度无显著变化。下颌磨牙宽度显著增加。结论:利用Tip-Edge I期技术能够非拔牙矫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对处于生长发育期具有良好生长型(水平生长型)和生长潜力的患者较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EDGE 非拔牙矫治 安氏Ⅱ类1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无机骨促进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辉 周新文 +2 位作者 张振庭 厉松 白玉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腺相关病毒(AAV)重组,并与无机骨颗粒复合,探讨其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在兔颅骨上建立引导骨再生模型。体外构建承载VEGF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实验组填充复合有AAV... 目的: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腺相关病毒(AAV)重组,并与无机骨颗粒复合,探讨其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在兔颅骨上建立引导骨再生模型。体外构建承载VEGF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实验组填充复合有AAV-VEGF的无机骨颗粒,对照组仅填充无机骨颗粒。分别在术后2、4、8周对术区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测量学分析。结果:术后4周及8周时,实验组新生骨量和毛细血管数量均较对照组为多,且骨成熟度更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结论:在引导骨再生时配合AAV-VEGF,较单纯植入无机骨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新生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腺相关病毒 引导骨再生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拔牙与恒牙期拔牙矫治的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艳 李梦华 王邦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比较序列拔牙及恒牙期拔牙矫治的稳定性。方法:20例序列拔牙矫治患者、20例恒牙期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平均戴用保持器2年。主动治疗结束时(T2)、保持结束后5年(T3)测量下颌模型6项指标、头颅定位... 目的:比较序列拔牙及恒牙期拔牙矫治的稳定性。方法:20例序列拔牙矫治患者、20例恒牙期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平均戴用保持器2年。主动治疗结束时(T2)、保持结束后5年(T3)测量下颌模型6项指标、头颅定位侧位片9项指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T2时相比,两组患者在T3时下颌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牙弓长度均减小;拥挤度、覆、覆盖有所增大;上中切牙与SN夹角、IMPA、下中切牙与NB距离略有增加;上下切牙夹角减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表现一定程度的复发,序列拔牙与恒牙期拔牙矫治在观察阶段的稳定性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拔牙 恒牙期拔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功能性前伸后髁突软骨雌激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玉兴 罗颂椒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5-48,共4页
为探讨雌激素与髁突软骨增生、分化等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实验组雌性SD大鼠(配戴自制上颌斜面导板式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和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中雌二醇(E2)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在髁突软骨中,E2主要位... 为探讨雌激素与髁突软骨增生、分化等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实验组雌性SD大鼠(配戴自制上颌斜面导板式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和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中雌二醇(E2)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在髁突软骨中,E2主要位于细胞核中,胞浆中分布很少;髁突软骨各层细胞中都有E2的分布,以生发层细胞分布最多;髁突软骨增生旺盛时,E2分布较多;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髁突软骨中E2的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阳性程度增强。结果表明,E2对髁突软骨的增生及适应性生长改建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软骨 雌激素 下颌前伸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面软组织形态三维重建及测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白玉兴 郭宏铭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0年第4期220-222,共3页
颅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及测量对于颅面生长发育的研究、正畸治疗的诊断设计、正颌外科的手术设计及术后预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其起源、意义、临床应用、目前主要的重建及测量的方法和评价以及研究前景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面部三维重建 面部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