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性肝病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钊 李宏军 +2 位作者 于红卫 李娟 孟庆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肝穿病理检查及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50例药物性肝病的腹部CT扫描中48例出现异常,其中局灶性肝损害29例(58%),...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肝穿病理检查及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50例药物性肝病的腹部CT扫描中48例出现异常,其中局灶性肝损害29例(58%),弥漫性肝脏损害14例(28%),肝硬化表现5例(10%);肝脏外形改变,表面欠光整30例(60%),左、右叶比例失调30例(60%),可合并脾大、脂肪肝等。病理表现呈多样性,有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胆汁淤积/胆色素沉积,以及弥漫性再生结节等。50例患者平均住院(38.3±20.3)天,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好转出院,无恶化或死亡病例。结论:药物性肝病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特点均具有一定特征,影像与病理一致性较好,但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药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急性肝衰竭处理立场声明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孟庆华 段忠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61-69,共9页
1 前言 2011年《急性肝衰竭处理》[1 ]推荐意见建立在一种证据分级的标准上,采用了下列证据:①最近世界范围内发表的有关此主题的正式回顾和分析文章(Medline检索);②美国内科医师学院健康评定和实践指导手册;③指导方针,包括... 1 前言 2011年《急性肝衰竭处理》[1 ]推荐意见建立在一种证据分级的标准上,采用了下列证据:①最近世界范围内发表的有关此主题的正式回顾和分析文章(Medline检索);②美国内科医师学院健康评定和实践指导手册;③指导方针,包括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 和美国消化病学会(AGA)发布的实践指南;④本领域专家和作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肝支持 推荐意见 慢加急性 辅助肝移植 人工肝 人工器官 肝病研究 肝性脑病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娟 李娟 +1 位作者 于红卫 孟庆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能量代谢的特点,为制订临床营养干预方案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和3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代谢车进行能量代谢指标测定,包括静息能...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能量代谢的特点,为制订临床营养干预方案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和3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代谢车进行能量代谢指标测定,包括静息能量消耗(REE)、呼吸商(RQ)、糖类氧化率(CHO%)、脂肪氧化率(FAT%)和蛋白质氧化率(PRO%)等。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REE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REE占预计值百分比REE/pREE(%)明显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呼吸商减低、糖类氧化率下降、脂肪氧化率升高,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REE升高,呈高代谢状态,能量代谢紊乱显著,主要表现为FAT%上升,CHO%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2型糖尿病 静息能量消耗 糖类氧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能量代谢和临床特点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金环 李娟 +1 位作者 于红卫 孟庆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能量代谢和临床特点。方法:设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为研究组(酒精组),乙肝肝硬化病人为对照组(乙肝组),每组各30例。根据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应用Med Graphic 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进行能量代谢测定。结果...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能量代谢和临床特点。方法:设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为研究组(酒精组),乙肝肝硬化病人为对照组(乙肝组),每组各30例。根据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应用Med Graphic 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进行能量代谢测定。结果:两组病人实测静息能量消耗(REE)与REE预计值的比值均<90%。酒精组病人的呼吸商(RQ)低于乙肝组,脂肪氧化率(FAT)%高于乙肝组,蛋白质氧化率(PRO)%低于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hild-Pugh分级由A级至C级,FAT%和PRO%逐渐升高,两组均伴随糖类氧化率(CHO)%和RQ值逐渐降低。相同Child-Pugh分级,酒精组FAT%高于乙肝组,而PRO%却低于乙肝组。结论: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为低代谢状态,代谢率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发生动态变化。其突出表现为:1RQ值降低更明显;2糖利用障碍;3能量和物质代谢异常随Child-Pugh由A级至C级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静息能量消耗 呼吸商 氧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白蛋白与人工胶体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引流后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君 宁琪琪 +5 位作者 吴静 李娟 朱跃科 于红卫 孟庆华 胡中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评估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引流后输注白蛋白与人工胶体的疗效差别。方法计算机检索lochrane Library(1993年-2018年2月)、PubMed (1966年-2018年2月)、Embase (1990年-2018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2018年2月)、中国生物医... 目的评估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引流后输注白蛋白与人工胶体的疗效差别。方法计算机检索lochrane Library(1993年-2018年2月)、PubMed (1966年-2018年2月)、Embase (1990年-2018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2018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2018年2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8年2月)、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1997年-2018年2月),同时手检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纳入有关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腹水引流后输注白蛋白与人工胶体的的随机对照试验,按Jadad改良法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Rev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696例患者,其中人血白蛋白组299例,人工胶体组3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胶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 04%vs 20. 4%,相对危险度(RR)=0. 58,95%可信区间(95%CI):0. 40~0. 84,P=0. 004];对于并发症肾损伤、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住院病死率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 02%vs 7. 81%,RR=0. 93,95%CI:0. 53~1. 65,P=0. 82; 6. 77%vs 7. 45%,RR=0. 87,95%CI:0. 48~1. 55,P=0. 63;3. 91%vs 3. 65%,RR=0. 97,95%CI:0. 43~2. 22,P=0. 95; 5. 22%vs 4. 56%,RR=1. 07,95%CI:0. 52~2. 18,P=0. 86;12. 78%vs 14. 59%,RR=0. 70,95%CI:0. 47~1. 02,P=0. 06)。结论输注人血白蛋白在预防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引流后低钠血症方面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白蛋白类 人工胶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激酶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汾燕 冯岩梅 +5 位作者 朱跃科 张立洁 于红卫 李娟 付万发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葡萄糖激酶(GCK)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在慢重肝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法测定10例慢重肝患者和10例肝硬化(CTP评分A级)患者肝脏GCK mRNA的表... 目的通过研究葡萄糖激酶(GCK)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在慢重肝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法测定10例慢重肝患者和10例肝硬化(CTP评分A级)患者肝脏GCK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10例慢重肝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肝组织GLUT2表达。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慢重肝肝组织GCK mRNA表达低于肝硬化组,(1.13±0.11)vs(1.44±0.14),P<0.05。慢重肝肝组织GCK mRNA水平与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呈正相关(r=0.845,P<0.01),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r=0.03,P>0.05)。慢重肝肝组织GLUT2表达减少,且分布在假小叶结节周围细胞。结论肝脏GCK mRNA水平与糖氧化利用密切相关,GCK mRNA与GLUT2表达减少是慢重肝糖代谢障碍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葡糖转运体乙型 葡糖激酶 葡萄糖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肝源性糖尿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何玉兰 赵娟 +5 位作者 刘雪梅 张汾燕 李娟 于红卫 王金环 孟庆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比较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osylated serum,GA)、空腹血糖(fasting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浓度,评价其在监测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过程中的意义。... 目的比较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osylated serum,GA)、空腹血糖(fasting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浓度,评价其在监测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以27例肝源性糖尿病及5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入院患者次日晨起空腹血清分别检测GA、FBG、HbA1c。结果①肝源性糖尿病组GA值、HbA1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肝源性糖尿病组,FBG大于7.0mmol/L者占66.7%(18/27);HbA1c大于6.5%者占22.2%(6/27);GA高于16.87%者占92.6%(25/27)。肝硬化组FBG大于7.0 mmol/L者占3.7%(2/54);HbA1c大于6.5%者占1.8%(1/54);GA高于16.87%占25.9%(14/54)。结论 FBG和HbA1c对于肝源性糖尿病诊断的特异度高,灵敏度低,GA对于肝源性糖尿病诊断的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低,所以对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三个检测指标结合使用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2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何玉兰 孙琳 +1 位作者 于红卫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和肝胆外科肝组织标本40例,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源性糖...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和肝胆外科肝组织标本40例,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源性糖尿病组)肝组织中GLUT2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BMI以及肝组织脂肪变性比例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免疫组化显示GLUT2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膜,尤其是靠近窦腔部位的细胞膜上,在正常肝组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组织的表达均表现为从中央静脉向汇管区逐渐减少的趋势,有1例在肝硬化肝细胞再生结节部位表达增强。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有明显的脂肪变性(6/10),GLUT2在脂变部位呈强阳性表达,且表达相对均匀,在脂变细胞周围肝细胞质中的表达也有所增加,与窦腔侧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易合并脂肪变性,且GLUT2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是其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葡萄糖转运体2型 葡萄糖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者HBsAg和抗-HBs双阳性发生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任美欣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HBV感染后可产生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Bs,是病毒清除的典型特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序贯表达,理论上在同一患者不可能同时检出。但是近年来,关于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报道屡见不鲜。在临床中,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现... HBV感染后可产生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Bs,是病毒清除的典型特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序贯表达,理论上在同一患者不可能同时检出。但是近年来,关于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报道屡见不鲜。在临床中,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现象多见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使用大剂量单克隆抗-HBs的患者。对于这种特殊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表明HBsAg和抗-HBs双阳性可能与HBV S基因变异和抗-HBs结合力下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型及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毒复制情况与肝脏损伤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召波 林栋栋 +4 位作者 段钟平 胡中杰 殷继明 徐斌 栗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49-2752,共4页
目的分析普通型及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毒复制情况与肝脏损伤关系。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9例普通型及重型COVID-19患者,回顾性分析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及肝... 目的分析普通型及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毒复制情况与肝脏损伤关系。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9例普通型及重型COVID-19患者,回顾性分析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及肝脏酶学指标变化的关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采用RT-PCR定性检测,肝脏酶学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共纳入19例确诊患者,其中普通型患者13例,重型患者9例。19例患者中12例患者(63.2%)出现ALT升高,10例患者(52.6%)出现AST升高,2例患者(10.5%)出现TBil升高,以上指标以一过性升高为主,出院时可降至正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核酸阳性期间与核酸转阴后ALT、AST及TBil升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普通型及重型COVID-19患者会出现ALT、AST,TBil等肝脏生化指标水平的异常升高,但以一过性升高为主,SARS-CoV-2病毒复制与COVID-19患者的肝脏损伤未见明显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 肝功能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临床诊治剖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娟 于红卫 +3 位作者 张剑 赵娟 时淑云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54-656,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0岁,主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0年,乏力纳差1个月,尿黄、眼黄10余天"于2010年2月23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患者1990年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未治疗。2010年1月23日无明显诱...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0岁,主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0年,乏力纳差1个月,尿黄、眼黄10余天"于2010年2月23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患者1990年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未治疗。2010年1月2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未在意。2月15日饮白酒7~8两后自觉乏力、纳差加重,并出现眼黄、尿黄如浓茶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肝功能衰竭 肝疾病 酒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ISHEN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营养管理共识解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冉 孟庆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7期66-70,共5页
营养不良和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肝硬化的两个最常见的并发症,两者对预后均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合并HE后的患者,其营养状况的准确评估及有效改善,也许有助于预防HE的发生发展,并且促进其... 营养不良和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肝硬化的两个最常见的并发症,两者对预后均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合并HE后的患者,其营养状况的准确评估及有效改善,也许有助于预防HE的发生发展,并且促进其目前的管理。虽然当前存在一些营养论著和通用指南,但此领域的信息多数是基于临床实践或开放性临床试验。因此,国际肝性脑病和氮质代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Nitrogen Metabolism,ISHEN)在第13届研讨会上,充分讨论后,达成了一个关于肝硬化HE患者营养问题的初步共识,结果于第14届ISHEN会议公布,后经反复修改,最终获得《2013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营养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HE 维生素 能量消耗 肝性脑病 肝硬化失代偿期 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雪梅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53-653,65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BMI 19.1。24年前诊断为Ⅰ型糖尿病,3年前妊娠体检发现丙型肝炎抗体(HCV IgG阳性。产后42 d复诊查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1b,HCV RNA 8.6×105IU/ml。肝功能:ALT 181.3 U/L,AST 266.6 U/L,TBil 8.8μmol/L,Al... 1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BMI 19.1。24年前诊断为Ⅰ型糖尿病,3年前妊娠体检发现丙型肝炎抗体(HCV IgG阳性。产后42 d复诊查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1b,HCV RNA 8.6×105IU/ml。肝功能:ALT 181.3 U/L,AST 266.6 U/L,TBil 8.8μmol/L,Alb 42.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糖尿病 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方法构建肝细胞自噬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学敏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应用物理方法构建正常人肝细胞株7702细胞的低氧饥饿自噬模型,为研究细胞自噬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7702细胞,使用完全DMEM培养基,在37℃和5%CO2培养箱中培养(正常对照组),使用Binder三气培养箱,设置温度为37℃,CO... 目的应用物理方法构建正常人肝细胞株7702细胞的低氧饥饿自噬模型,为研究细胞自噬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7702细胞,使用完全DMEM培养基,在37℃和5%CO2培养箱中培养(正常对照组),使用Binder三气培养箱,设置温度为37℃,CO2浓度为5%、O2浓度为0.3%来提供缺氧环境,使用无血清DMEM培养细胞来诱导饥饿,将其分为低氧饥饿6、12、18和24 h 4个时间组。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对照组和不同时间点实验组的Beclin-1、Atg5以及LC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Beclin-1 mRNA、Atg5 mRNA的表达;转染LC3质粒后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细胞发生自噬的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低氧饥饿处理6 h组的Beclin-1、Atg5及LC3的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低氧饥饿6 h组较其他各组的Beclin-1mRNA和Atg5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且其增高最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氧饥饿组自噬小体数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低氧饥饿6 h组的自噬小体数量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通过物理方法构建的低氧饥饿可以诱导7702细胞发生自噬,并且在低氧饥饿6 h时,细胞发生自噬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自噬 模型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
15
作者 王克菲 朱跃科 +1 位作者 刘海霞 孟庆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2,共3页
临床资料基本资料患者,男,29岁,因"乏力、肝功能异常2月余"于2011年10月入住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患者2月前服用他巴唑40 mg/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1月后出现乏力、恶心于当地就诊,化验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 临床资料基本资料患者,男,29岁,因"乏力、肝功能异常2月余"于2011年10月入住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患者2月前服用他巴唑40 mg/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1月后出现乏力、恶心于当地就诊,化验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1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26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 能量代谢 营养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不同时长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米佳 王孟迪 +7 位作者 Ayaz Ahmed 董丽 姚勤伟 李莹辉 曲丽娜 陈善广 刘新民 王琼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6-357,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持续时间的模拟失重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以探究其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后肢悬挂(HLS)尾吊法模拟大鼠失重状态。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模拟失重时间尾...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持续时间的模拟失重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以探究其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后肢悬挂(HLS)尾吊法模拟大鼠失重状态。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模拟失重时间尾吊组(尾吊时长分别为1、2、3、4周)。采用旷场实验(OFT)、新物体识别实验(NORT)、强迫游泳实验(FST)观察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海马SOD和CAT活性。结果OF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的僵滞时间增加(P<0.05,P<0.01)。在NORT中,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对新物体的探索潜伏期增加,探索次数和时间减少(P<0.05,P<0.01)。在FST中,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在FST中的不动时间增加,攀爬次数减少(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OD和CAT水平均下降(P<0.05,P<0.01)。结论短时间或长时间的失重都会导致大鼠产生类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抑郁样行为 旷场实验 强迫游泳实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