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四:五味化合规律的数理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金锐 韩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6-1041,共6页
"汤液经法图"是以五脏虚实和五味补泻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其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五味之间的化合关系,包括酸辛化甘,苦咸化酸,辛甘化苦,咸酸化辛,甘苦化咸。本研究采用2种不同的数学方法,论证这种化合规律的特定唯一性,解释酸... "汤液经法图"是以五脏虚实和五味补泻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其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五味之间的化合关系,包括酸辛化甘,苦咸化酸,辛甘化苦,咸酸化辛,甘苦化咸。本研究采用2种不同的数学方法,论证这种化合规律的特定唯一性,解释酸辛化甘而不化苦的疑惑。其一,采用二维矩阵作为五味化合关系的数学表达,通过穷举法寻找满足基本条件的其他矩阵,证明其唯一性。其二,借鉴图论"一笔画"原理,通过寻找具有五行属性关系的五角星图形的"一笔画"途经并分析其相邻顶点的排列顺序,证明五味化合规律的唯一性。综上,对五味化合理论蕴含的五行属性关系进行数学阐释,为"汤液经法图"在中药组方配伍原理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学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五味化合 数学分析 矩阵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三:25味药精五行属性内涵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宇光 金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5-390,共6页
“汤液经法图”所示的诊治体系需要中药五味理论的参与,而五味理论又与中药的五行属性密切关联。《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记录了25味常用重要中药(原文称为“药精”)的五行属性,例如,附子为木中水、人参为土中土、黄连为水中火等,但其真... “汤液经法图”所示的诊治体系需要中药五味理论的参与,而五味理论又与中药的五行属性密切关联。《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记录了25味常用重要中药(原文称为“药精”)的五行属性,例如,附子为木中水、人参为土中土、黄连为水中火等,但其真实内涵尚未明确。本文尝试寻找中药的五行属性与四气、五味、归经、饮片真实味道等的相关性。首先,通过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现有21个传抄本的比较,确定25味药精的五行属性。然后,将其拆分为前位属性和后位属性,并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权威参考书的药性记载相比较,计算符合率。结果发现,25味药精五行属性的前位属性,与《中国药典》五味的总体符合度最高(76%);25味药精五行属性的后位属性,与《中国药典》归经的总体符合度最高(68%)。中药五味理论的演化和复杂化、中药归经理论的局限性、《辅行诀》传抄本错简和中药品种变迁是造成存在不符合案例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药精 五行属性 五味 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