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医师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清华 金锐 +1 位作者 王琨 鄢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调查门诊医师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和满意度,为促进该系统在门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对北京某三甲医院使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门诊医师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采用Lik... 目的调查门诊医师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和满意度,为促进该系统在门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对北京某三甲医院使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门诊医师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采用Likert量表法评分统计分析。结果108名受访者对处方前置审核软件的总体满意度为3.81分,相应的满意度得分率为76.2%(接近满意),对临床药师参与处方前置审核的满意度为4.08分,相应的满意度得分率为81.6%(达到满意)。对不同特征的受访者的分析发现,内科系统满意度评分[(3.67±0.92)分]明显低于外科系统[(4.19±0.75)分]。48.15%的受访者有因系统审核延时而被患者抱怨的经历,满意度更低,为(3.48±0.90)分。受访者反映被系统审核为不合理处方申诉较多的问题是“指南推荐,但超说明书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等,反映软件审核的精确度和效率问题的较多,并对系统“处方审核规则不健全”“诊断库不全”等期待进一步改进。结论通过对门诊医师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可有效推进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满意度 调查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岩 许霞青 +5 位作者 王蓓蓓 谭然 栗芳 张凯 丁孝良 何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工作模式,并对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临床药师参与MDT的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218例和临床药师未参与的39例减重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药师对21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工作模式,并对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临床药师参与MDT的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218例和临床药师未参与的39例减重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药师对21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及出院后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进行药物治疗管理。于管理后第1,3,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药物治疗相关问题的数量,管理前后患者围手术期用药合理率、治疗目标达成率、不良反应发生率、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的得分和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评估药物治疗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发现并提供284次药物治疗相关问题服务;临床药师参与后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合理率均由未参与时的低于50%提高到大于95%、围手术期PPI和抗凝药物使用合理率由82.05%,94.87%均提高至100.00%;药物治疗管理6个月后,患者对药物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差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45分、24.31%、12.84%下降至1.48分、12.84%、2.29%;生活方式改善和治疗目标达成率由5.50%,63.30%提高至69.27%和99.54%。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MDT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围手术期用药合理率、患者对药物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及治疗目标达成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代谢减重 多学科协作诊疗 药物治疗管理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药咨询微信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实践 被引量:18
3
作者 金锐 李丽莉 +2 位作者 顾红燕 王琨 孙路路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 根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用药咨询中心建设要求,尝试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创新用药咨询服务方式。方法 成立咨询药师小组,以医院药剂科为主体申请微信公众号,由信息药师负责维护。结合临床实际,构建“用药咨询”和“药... 目的 根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用药咨询中心建设要求,尝试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创新用药咨询服务方式。方法 成立咨询药师小组,以医院药剂科为主体申请微信公众号,由信息药师负责维护。结合临床实际,构建“用药咨询”和“药学资讯”两大服务模块并规定了相关操作流程。其中,用药咨询以用户主页面直接输入和药师定期后台回复的方式进行,药学资讯以定期推送原创和精选的用药教育图文消息的方式进行,并采用自动回复和分类管理的方法优化平台的服务意识。结果 自2014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平台共积累稳定用户群692人(截至2015年4月20日),并以每天5~8人的速度增加,咨询问题数量平均每天约10条;平台共推送合理用药资讯15次54条,其中原创资讯23条,视频资讯2条。多条首发的原创资讯获得超预期的关注,在《健康报》《京华时报》《搜狐健康》《北京卫生信息网》等媒体广泛转载。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便捷化、移动式的用药咨询服务和用药健康科普,强化患者安全用药意识,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效果,宣传医院品牌,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同时应注意培育专业性和责任心,做出医药类微信公众平台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用药咨询 药学资讯 药学服务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中替莫唑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被引量:37
4
作者 康勋 李珊 +4 位作者 谢铮铮 赵艳杰 姜妮 周蕾 李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烷化剂,因其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好、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突出的治疗效果,已成为恶性脑胶质瘤治疗的常规用药。本文旨在通过对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的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地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 目的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烷化剂,因其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好、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突出的治疗效果,已成为恶性脑胶质瘤治疗的常规用药。本文旨在通过对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的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地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根据2009年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制定的药物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第四版(CTCAE-V4.0),观察使用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的同步放化疗和化学治疗患者所出现的化疗不良反应,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结果本组95例接受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化治疗的患者中,严格依据CTCAE-V4.0评价原则,得出结果如下:有20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1级的有12例,2级有8例。发生1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为6例,2级的为3例;1级血小板减少者3例,2级的为1例。发生脱发者为53例,1级的有41例,2级有12例。发生皮疹、斑丘疹共7例,1级的为6例,2级的为1例。所有上诉不良反应较轻,标准均为1-2级,无3、4、5级不良反应发生。在给予对症、停药处理后均能明显缓解。结论替莫唑胺是目前胶质瘤治疗的常用药物,通过对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显示其不良反应较轻微,且给予对症处理后均能明显缓解。因此,在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使用同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替莫唑胺的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芪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时正媛 李京峰 +3 位作者 宝丽 杨春静 续茜桥 杨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探讨了金芪降糖片(JQJ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等指标。利用UPLC... 目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探讨了金芪降糖片(JQJ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等指标。利用UPLC-Q-TOF-MS/MS分析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正常给中药组、模型给中药组大鼠的血清样品代谢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别。结果:从血清中筛选出1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利用Met PA构建了1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即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18∶0)和LysoPC(16∶1)等9种代谢物下调,LysoPC(18∶1)和LysoPC(20∶0)等6种代谢物上调。结论:金芪降糖片给药组能使这15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良好的回调趋势,推测金芪降糖片可能通过调节脂代谢紊乱而缓解T2DM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芪降糖片 2型糖尿病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血清 中药 甘油磷脂代谢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儿童抗癫药物分剂量案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齐晓涟 郝文婷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儿科常用抗癫药物的不同分药方法。方法通过1例癫患儿抗癫药物的病例分析,讨论抗癫药物适合的分药方法。结果苯妥英钠虽易溶于水,但因溶液性质不稳定,不可溶于水后分割剂量。左乙拉西坦溶液稳定性较好,可溶于水分... 目的探讨临床儿科常用抗癫药物的不同分药方法。方法通过1例癫患儿抗癫药物的病例分析,讨论抗癫药物适合的分药方法。结果苯妥英钠虽易溶于水,但因溶液性质不稳定,不可溶于水后分割剂量。左乙拉西坦溶液稳定性较好,可溶于水分剂量。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氯硝西泮不溶于水;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及左乙拉西坦市场上有口服液制剂,剂量不易分割时,可选用口服液剂型。结论临床对于儿童使用成人剂型时,对于溶液稳定性不佳的药物,应选用切片或研磨的方法,而不应使用溶液,避免造成药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药 分剂量 药物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苗 朱帅 +14 位作者 支天 谢瑶 孙艳玲 王淑梅 杜淑旭 龚小军 金眉 葛明 宫剑 赵卫红 刘嵘 黄东生 孙黎明 武万水 马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7-413,共7页
背景婴儿期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临床罕见,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CNS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婴儿原发CNS肿瘤病例为队列起点,... 背景婴儿期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临床罕见,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CNS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婴儿原发CNS肿瘤病例为队列起点,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手术联合化疗,以2020年3月31日为随访终点,采集性别、起病年龄、有无转移、肿瘤部位、肿瘤级别、肿瘤直径、切除程度、是否化疗作为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的预后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指标OS和EFS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2例初诊婴儿原发CNS肿瘤进入本文分析,男36例,女16例;诊断时中位年龄6.7(0~12)个月,起病年龄<6月龄18例,其中新生儿期起病2例。幕上33例,幕下17例,脊髓2例;肿瘤直径<5 cm 26例,≥5 cm 19例,不详7例。行手术治疗44例中,全切/次全切39例(89%),部分切除4例,非开颅活检1例,起病即转移4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评估手术风险高和经济原因等未手术治疗8例,于诊断后0.9(0~1.24)个月死亡。低级别肿瘤24例,高级别肿瘤20例。脉络丛肿瘤17例,胶质瘤11例,胚胎性肿瘤13例,非成熟畸胎瘤2例,先天性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1例。手术后化疗24例,复发或进展11例(其中死亡10例),EFS 13例,其中有事件存活1例。手术后未化疗20例,1例复发或进展后死亡,EFS 19例。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非全切较肿瘤全切/次全切OS和EFS的HR分别为5.7(95%CI:1.408~23.115)和5.1(95%CI:1.260~20.731);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婴儿OS和EFS的HR分别为18.0(95%CI:2.222~146.5897)和8.3(95%CI:1.687~40.530);肿瘤部位幕下较幕上婴儿OS和EFS的HR分别为4.2(95%CI:1.563~11.291)和4.9(95%CI:1.996~12.216)。结论婴儿原发CNS肿瘤低级别肿瘤预后良好,高级别肿瘤如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预后差,肿瘤非全切、高级别肿瘤和幕下肿瘤为影响OS和EFS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婴儿 治疗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脉络丛癌12例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8
作者 李苗 杜淑旭 +11 位作者 王淑梅 龚小军 任思其 张金 张臻 孙华颖 孙艳玲 邱晓光 刘巍 李春德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背景儿童脉络丛癌(CPC)临床罕见,国内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儿童CPC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结局。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后病理确诊的CPC患儿,随访截至2022... 背景儿童脉络丛癌(CPC)临床罕见,国内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儿童CPC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结局。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后病理确诊的CPC患儿,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截取患儿性别、诊断年龄、临床表现、治疗和随访情况,生存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主要结局指标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12例CPC患儿纳入分析,男4例,女8例;中位诊断年龄29.7(5.8~119.6)个月,起病年龄<3岁8例;肿瘤直径≥5 cm 8例,<5 cm 4例;肿瘤位于幕上9例,幕下3例;肿瘤位于脑室系统6例,脑室外累及脑实质6例;起病时发现播散转移2例,无转移10例。12例均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全切8例,近全切4例。术后仅行化疗5例(42%),联合放射治疗及化疗7例(58%)。截至末次随访,8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进展,其中4例因肿瘤进展后死亡。平均OS(56.7±8.8)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83.3±10.8)%、(66.7±13.6)%和(66.7±13.6)%。平均PFS(24.3±7.2)个月,1、3年PFS率分别为(41.7±14.2)%和(33.3±13.6)%。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位于幕下3年OS低于幕上(χ^(2)=8.562,P=0.003);单纯化疗3年OS低于放化疗联合治疗(χ^(2)=8.488,P=0.004);不同性别、起病年龄(<3岁与3~18岁)、肿瘤直径(≥5 cm与<5 cm)、切除程度、有无转移、是否放化疗对3年PFS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CPC临床罕见,预后差,肿瘤位于幕下及单纯化疗为影响OS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癌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苗 孙艳玲 +12 位作者 王淑梅 杜淑旭 龚小军 任思其 高文超 万露露 武跃芳 邱晓光 李春德 田永吉 刘巍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3-447,共5页
背景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PB)临床发病率低,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P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结局及预后相关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B患儿。通过... 背景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PB)临床发病率低,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P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结局及预后相关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B患儿。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至2022年8月31日。截取患儿的性别、诊断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和随访情况。主要结局指标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16例PB患儿纳入分析,男15例,女1例;中位诊断年龄67.6(20.7,129.4)月,<3岁4例。起病时临床表现以颅高压症状为主,无患儿合并明显内分泌功能障碍。MR表现:颅内原发肿瘤表现为松果体区及三脑室后占位,1例肿瘤扩散至第四脑室;13例术前伴有幕上脑积水;5例起病时即发现播散转移(M+),其中脊髓播散3例、脑干及脊髓播散1例、骶尾部椎管内种植转移1例。行肿瘤全切12例,近全切4例;手术入路采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5例,Poppen入路1例,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肿瘤Ki-67指数<30%3例、~60%5例、~80%8例。术后先化疗后放疗9例,先放疗后化疗7例。中位随访时间47.6(36.8,56.9)个月。9例出现复发/进展,其中因肿瘤进展死亡2例。OS 10.8~102.2个月,平均OS(90.7±7.6)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3.8±6.1)%、(85.9±9.3)%和(85.9±9.3)%。中位PFS 29.5(17.6,50.0)个月,1、3、5年PFS率分别为(87.5±8.3)%、(41.5±13.8)%和(33.2±13.3)%。男童生存率高于女童(χ2=5.405,P=0.02);肿瘤Ki-67指数为~60%的PB患儿PFS短于<30%者(χ2=4.600,P=0.032)。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Ki-67指数~60%的患儿PFS缩短风险是Ki-67指数<30%患儿的3.2倍(HR=3.211,95%CI:1.027~10.037,P=0.045)。结论儿童PB罕见,预后较差,Ki-67指数是PFS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母细胞瘤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处方审核系统规则库药师维护实 践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清华 金锐 +2 位作者 王琨 张慧英 鄢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67-972,共6页
目的探讨门诊药师处方审核工作持续改进方法。方法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药师通过对处方审核从药品适应证与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与用法用量、禁忌证、重复用药、超适应证以及医院信息系统(HIS)中药品规格单位与处方审核系统限量单位... 目的探讨门诊药师处方审核工作持续改进方法。方法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药师通过对处方审核从药品适应证与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与用法用量、禁忌证、重复用药、超适应证以及医院信息系统(HIS)中药品规格单位与处方审核系统限量单位匹配等途径,实施基础规则库持续自主维护。分析持续改进6个月对门诊处方不合格率、处方审核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成功率、处方审核系统假阳性率的影响。结果该院门诊药师对处方审核系统基础规则库进行自主维护修订6个月以来,共修订审核规则137条,涉及的主要规则类型为“用法用量”(24.8%)、“禁忌证”(21.9%)、“重复用药”(17.5%)和“适应证”(16.1%)等;门诊处方不合格率从0.54%降至0.22%(降幅近60.0%),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药师事前通过处方审核系统干预不合理处方成功率由84.0%上升至92.0%,系统审核假阳性率从78.0%下降至45.0%。结论药师对处方审核软件基础规则库进行持续自主维护修订是提升门诊处方审核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审核 系统维护 规则设置 合理用药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爱婷 鄢丹 齐宪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考察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两种包载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聚合物胶束:普通胶束(DSPE-mPEG2000-Micelles,DM)和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 目的考察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两种包载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聚合物胶束:普通胶束(DSPE-mPEG2000-Micelles,DM)和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1000)的聚合物胶束(TPGS1000/DSPE-mPEG2000-Micelles,TDM)。评价胶束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尾静脉注射4T1/Luc细胞建立小鼠肺转移模型,评价胶束治疗后的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和结节数量。结果所制备的载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包封率>85%,载药量约为3%,粒径约为20 nm,zeta电位约为-4 mV,且TDM包封率和载药量更高,粒径更小。两种聚合物胶束均可降低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减少肺部结节数量,且TDM作用更强。结论含TPGS1000的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TDM具有较好的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 聚合物胶束 乳腺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糖尿病足溃疡并发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岩 张超锋 +1 位作者 栗芳 孙路路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981-982,共2页
目的为临床药师对糖尿病足溃疡并发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例糖尿病足溃疡并发感染患者进行药学查房,对药物用法用量、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时机等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 目的为临床药师对糖尿病足溃疡并发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例糖尿病足溃疡并发感染患者进行药学查房,对药物用法用量、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时机等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积极融入治疗团队,开展药学监护,有利于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溃疡 糖尿病足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季文媛 魏少荫 刘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03-809,共7页
目的:探讨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荨麻提取物(0、1、2、4、8、16、32、64 mg/m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选择... 目的:探讨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荨麻提取物(0、1、2、4、8、16、32、64 mg/m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选择中位抑制浓度附近的浓度(5和10 mg/ml)作为给药浓度分别处理MCF-7和MDA-MB-231细胞24 h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在MCF-7细胞用5 mg/ml大荨麻提取物处理的同时转染过表达AKT质粒(大荨麻+AKT组),转染空载质粒为对照组(大荨麻+vec组),WB法检测过表达效率,比较过表达AKT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各大荨麻提取物处理组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5或10 mg/ml大荨麻处理组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数显著减少,G0/G1期细胞占比和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P21、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Cyclin D1、CDK4、Bcl2蛋白以及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大荨麻+AKT组p-AKT和AK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大荨麻+vec组,克隆数、S期和G2/M期细胞占比均高于大荨麻+vec组(P<0.05或P<0.01),G0/G1期细胞占比和凋亡率低于大荨麻+vec组(P<0.05或P<0.01)。结论:大荨麻提取物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且阻滞细胞在G0/G1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荨麻提取物 乳腺癌 MCF-7细胞 MDA-MB-231细胞 增殖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二:基于五味补泻理论的10首经方配伍原理解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金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61-2968,共8页
"汤液经法图"是已遗汉代之前方书《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经梁·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述而留存下来,是汉·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并进行经方配伍的理论来源,又称"五味补泻体用图"。它采... "汤液经法图"是已遗汉代之前方书《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经梁·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述而留存下来,是汉·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并进行经方配伍的理论来源,又称"五味补泻体用图"。它采用脏腑虚实辨证体系和五味化合配伍组方的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本文采用"汤液经法图"所示的五味补泻理论,对《伤寒杂病论》所载的10首治疗各类病证的代表性经方(桂枝汤、葛根汤、三黄泻心汤、栀子豉汤、理中丸、干姜人参半夏丸、麻杏石甘汤、大承气汤、猪苓汤和肾气丸)进行组方配伍的解释分析,探索性揭示了桂枝汤(功效为补肝治风,组方为2个辛补药、1个酸泻药和2个甘缓药,数字含义下同)、葛根汤(补肝治风,辛补3酸泻1甘缓3)、三黄泻心汤(泻心止血,苦泻2咸补1)、栀子豉汤(泻心除烦,苦泻1酸收1)、理中丸(补脾益气,甘补2辛泻1苦燥1)、干姜人参半夏丸(泻脾止呕,辛泻2甘补1)、麻杏石甘汤(泻肺清热,苦甘化咸泻2酸补1辛散1)、大承气汤(泻肺通便,咸泻3酸补1)、猪苓汤(泻肾利水,甘泻4咸润1)和肾气丸(补肾强腰膝兼补肝,子能令母实,苦补2甘泻1咸润1辛补2酸泻1甘缓1)的组方原理,为更好的使用和研究经方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伤寒杂病论 经方 中药配伍 五味补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一:汤液经法图的来历、内容与应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金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54-2960,共7页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梁·陶弘景所著的中医方书,由民间中医张大昌于20世纪70年代捐赠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后,经王雪苔、钱超尘等专家的抢救式整理并公开的遗书,目前所见均为手抄本。《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汉代之前方...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梁·陶弘景所著的中医方书,由民间中医张大昌于20世纪70年代捐赠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后,经王雪苔、钱超尘等专家的抢救式整理并公开的遗书,目前所见均为手抄本。《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汉代之前方书《汤液经法》的诸多内容,并附有一张关键原理图,即"汤液经法图"。该图在脏腑虚实理论框架下,描述了脏腑虚实辨证,以及由辛、咸、甘、酸、苦五味配伍及五味合化配伍而进行组方治疗的原理,又称为"五味补泻体用图"。全图结构工整对称,搭配巧妙,其逻辑性和严谨性强于《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记载的相关内容,能够基本准确地解释《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所载大小补泻诸方和《处方正范》中所载十二神方的配伍原理,并且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经方具有密切联系。本文介绍"汤液经法图"的历史渊源与来历,详细剖析其组成结构和内涵,并以大小补泻诸方和十二神方为例,分析其组方配伍的应用方式,为开展"汤液经法图"的全面研究与复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辅行诀 陶弘景 五味 中药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多糖对LPS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邢若 王鹏 李兴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研究山药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影响及机制。方法:心肌H9C2细胞分成Control组(空白对照)、LPS组(LPS诱导)、CYPS-L组(LPS诱导,0.05 g/L山药多糖处理)、CYPS-M组(LPS诱导,0.10 g/L山药多糖处理... 目的:研究山药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影响及机制。方法:心肌H9C2细胞分成Control组(空白对照)、LPS组(LPS诱导)、CYPS-L组(LPS诱导,0.05 g/L山药多糖处理)、CYPS-M组(LPS诱导,0.10 g/L山药多糖处理)、CYPS-H组(LPS诱导,0.20 g/L山药多糖处理)。CCK-8测定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荧光法检测ROS水平、黄嘌呤氧化法检测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水平,二硝基苯肼法测定LDH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Caspase-3、p65、IκBα蛋白表达。用NF-κB信号激活剂和山药多糖处理心肌H9C2细胞,同样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ROS、SOD、MDA、LDH、TNF-α、IL-6水平以及C-Caspase-3、p65、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心肌H9C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ROS和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培养液上清中LDH、TNF-α、IL-6水平升高,细胞中C-Caspase-3、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LPS组相比,CYPS-L、CYPS-M、CYPS-H组心肌H9C2细胞增殖活性升高,凋亡率降低,ROS和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培养液上清中LDH、TNF-α、IL-6水平降低,细胞中C-Caspase-3、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F-κB信号激活剂能够逆转山药多糖对LPS条件下心肌H9C2细胞增殖、凋亡和ROS、SOD、MDA、LDH、TNF-α、IL-6水平以及C-Caspase-3、p65、IκBα蛋白表达影响。结论:山药多糖抑制LPS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与降低NF-κB信号激活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多糖 心肌细胞 脂多糖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