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蠕形螨病原学检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松 杨雅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20-422,共3页
了解人体蠕形螨病原的检查方法。分别比较检查方法、检查时间、检查部位、检查次数、胶带因素、温度因素及其他各因素对蠕形螨检出率的影响。综合各文献资料发现,透明胶带法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挤粘法、挤刮法和刮脂法适合门诊临床检查。
关键词 病原学检查 人体蠕形螨 流行病学调查 透明胶带法 检查时间 检查部位 胶带因素 文献资料 温度因素 临床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与甲苯达唑对体外培养的猪囊虫作用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佩惠 杨进 +2 位作者 王秀琴 刘绍杰 王风芸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4-27,共4页
比较了在含100mg/L浓度的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猪囊虫某些组织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药物分别作用于猪囊虫后,囊虫组织中的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其中阿苯达唑组的糖... 比较了在含100mg/L浓度的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猪囊虫某些组织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药物分别作用于猪囊虫后,囊虫组织中的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其中阿苯达唑组的糖原反应及2种酶活性均较甲苯达唑组弱。2个用药组酸性磷酸酶活性略减弱,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甲苯达唑 猪囊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忠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40,共4页
旋毛虫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应用何忠平综述陈佩惠审校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Owen1835(Rialliet,1895)]是英国人Peacock1828年首次于伦敦人体中发现,由Owen(18... 旋毛虫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应用何忠平综述陈佩惠审校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Owen1835(Rialliet,1895)]是英国人Peacock1828年首次于伦敦人体中发现,由Owen(1835)定名的,简称为旋毛虫。它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分子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进展和展望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张帆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引起的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对人的危害很大,尤以脑囊虫病为甚。由于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的诊断复杂且困难,免疫学诊断在囊虫病的诊断上的应用...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进展和展望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张帆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引起的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对人的危害很大,尤以脑囊虫病为甚。由于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的诊断复杂且困难,免疫学诊断在囊虫病的诊断上的应用,引起人们的极大的关注。国内外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病 免疫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染色体核型初步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海娥 李冀 +3 位作者 田喜凤 甄静艳 张岸平 卢思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2-353,共2页
目的初步观察蓝氏贾第鞭毛虫细胞分裂过程中典型凝集染色体的形成及其数目。方法用改良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滋养体。在结束培养前4h弃去旧培养基,加入事先预热的含有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2μg/ml)的新鲜培养液。低渗处理55min,用甲... 目的初步观察蓝氏贾第鞭毛虫细胞分裂过程中典型凝集染色体的形成及其数目。方法用改良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滋养体。在结束培养前4h弃去旧培养基,加入事先预热的含有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2μg/ml)的新鲜培养液。低渗处理55min,用甲醇∶冰醋酸(体积比=3∶1)固定液固定。收集细胞、滴片、Giemsa染液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获得了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贾第虫染色体的数目多数为2n=8条。50个细胞分裂相中,有35个为8条染色体,10个为9条染色体,5个为10条染色体。染色体微小呈小杆状,有时成对,形态相同。结论蓝氏贾第鞭毛虫在分裂过程中形成典型的凝集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1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有丝分裂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冀 沈海娥 +5 位作者 张岸平 邵薇 陆霜玉 任兴波 卢思奇 田喜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0-372,388,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有丝分裂。方法用改良的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从培养第6h开始,每间隔2h取分裂的细胞直至第24h,制备涂片,Giemsa染液染色,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分裂状况。结果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凝集...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有丝分裂。方法用改良的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从培养第6h开始,每间隔2h取分裂的细胞直至第24h,制备涂片,Giemsa染液染色,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分裂状况。结果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凝集形成细长的染色质丝;中期:形成大小约1μm的棒状染色体,且全部排列在细胞核中央,或分散在核内;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细胞核两极移动,核膜拉长;末期:核膜中间向内缢束呈葫芦状,细胞核缢裂成两个子核,随即进行胞质分裂。结论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有丝分裂与典型真核细胞相似,但分裂期核膜始终存在,为半开放式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猪型旋毛虫株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帆 姜洪杰 +1 位作者 黄松 诸欣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1-42,共2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和UVP凝胶分析仪系统 ,分析比较了中、美猪型旋毛虫成虫和幼虫的酯酶 (EST)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 (LDH)同工酶的带谱。结果表明 :猪型黑龙江株旋毛虫成虫和幼虫的EST同工酶酶带均为 2条 ,猪型美国株旋毛虫...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和UVP凝胶分析仪系统 ,分析比较了中、美猪型旋毛虫成虫和幼虫的酯酶 (EST)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 (LDH)同工酶的带谱。结果表明 :猪型黑龙江株旋毛虫成虫和幼虫的EST同工酶酶带均为 2条 ,猪型美国株旋毛虫成虫和幼虫EST同工酶酶带分别为 3条和 2条 ;中、美猪型旋毛虫成虫的LDH同工酶无酶带 ,而幼虫则各具 1条酶带 ,且其迁移率也不同。结果提示 :来自不同地域的旋毛虫在遗传学上存在差异 ,同时 ,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酶谱也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EST同工酶 LDH同工酶 发育阶段 电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C2株rRNA基因ITS1-5.8SrDNA-ITS2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温少芳 卢思奇 王凤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69-770,共2页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RRNA基因 ITS1-5.8SrDNA-ITS2 序列测定 内转录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精氨酸抑制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牛宇欣 储毅 +1 位作者 杨典洱 李慧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0-442,共3页
运用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研究硝基精氨酸 (Nω nitro L arginine ,L NNA)抑制巨噬细胞内诱生性一氧化氮合成 .发现L NNA能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 ,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 ,其抑制作用随L NNA作用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在培养体系中加入L 精氨酸能... 运用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研究硝基精氨酸 (Nω nitro L arginine ,L NNA)抑制巨噬细胞内诱生性一氧化氮合成 .发现L NNA能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 ,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 ,其抑制作用随L NNA作用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在培养体系中加入L 精氨酸能够逆转这种抑制作用 .说明L NNA可能通过竞争性地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活性位点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硝基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丽萍 诸欣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旋毛虫 排泄分泌抗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体外培养旋毛虫新生蚴成活率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帆 黄松 姜洪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用 4种不同培养基对旋毛虫新生蚴进行体外连续培养 ,观察新生蚴存活率。结果 :新生蚴在生理盐水中 4h之内全部死亡 ;在纯 1 99培养基中存活 9d ;在加有小牛血清或胎牛血清的 1 99培养基中可存活 2 6d。提示 :新生蚴的存活率在无血清与... 用 4种不同培养基对旋毛虫新生蚴进行体外连续培养 ,观察新生蚴存活率。结果 :新生蚴在生理盐水中 4h之内全部死亡 ;在纯 1 99培养基中存活 9d ;在加有小牛血清或胎牛血清的 1 99培养基中可存活 2 6d。提示 :新生蚴的存活率在无血清与加有血清的培养基中有显著性差异 ,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新生蚴 培养基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和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12
作者 李自慧 卢思奇 +3 位作者 冯宪敏 张帆 王凤云 黄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5-977,共3页
目的测定长爪沙鼠及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并与大鼠源肺孢子虫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长爪沙鼠和新西兰白兔感染肺孢子虫;制作肺印片进行瑞-姬氏复合染色,通过镜检初步了解感... 目的测定长爪沙鼠及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并与大鼠源肺孢子虫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长爪沙鼠和新西兰白兔感染肺孢子虫;制作肺印片进行瑞-姬氏复合染色,通过镜检初步了解感染情况;提取肺孢子虫总DNA,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扩增产物后克隆测序;与登录Gen-Bank的大鼠源肺孢子虫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长爪沙鼠源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和ITS2基因序列长分别为158、157和172bp,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的相应序列分别为129、158和178bp。结论本实验测得的长爪沙鼠及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以往未曾报道,此结果为肺孢子虫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虫 内转录间隔区(ITS) 5.8S核糖体RNA基因(5.8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萘酚喹对感染约氏疟原虫小鼠血内某些元素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王凤芸 宋晓红 +2 位作者 邵萍 陈佩惠 时云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磷酸萘酚喹(naphoquinphosphata)是军事医学科学院近年研制的高效、长效的抗疟新药,对我国海南、云南等地抗氯喹地区的恶性疟原虫有良好的疗效,对人间日疟亦有良效。本研究观察磷酸萘酚喹对感染约氏疟原虫小鼠血... 磷酸萘酚喹(naphoquinphosphata)是军事医学科学院近年研制的高效、长效的抗疟新药,对我国海南、云南等地抗氯喹地区的恶性疟原虫有良好的疗效,对人间日疟亦有良效。本研究观察磷酸萘酚喹对感染约氏疟原虫小鼠血中某些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对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约氏疟原虫感染 药物疗法 磷酸萘酚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纯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异常形态观察
14
作者 方正明 卢思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纯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异常形态。方法用改良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在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培养管底部虫体涂片,Giemsa’s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形态并照相。结果除观察到典型的营二分裂法繁殖的贾第虫滋养体外... 目的观察体外纯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异常形态。方法用改良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在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培养管底部虫体涂片,Giemsa’s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形态并照相。结果除观察到典型的营二分裂法繁殖的贾第虫滋养体外,还可见到多种形态异常的虫体,包括虫体呈非典型二分裂;滋养体胀大,胞质中有团块状和(或)不规则形状的嗜酸性物质;在胀大的贾第虫细胞内含有团块状和(或)不规则形状的嗜酸性物质以及鞭毛;在胀大的贾第虫细胞内含有6或8个核状物以及鞭毛;在一个母体细胞中含有3或4个子体细胞的雏形;胞质互相融合的4个滋养体的雏形;胞质互相融合的3个滋养体;胞质互相融合的4个滋养体;1对营二分裂的滋养体与另一个滋养体互相融合;2对营二分裂的滋养体互相融合;仅有1个细胞核的滋养体。结论在体外纯培养的贾第虫滋养体中发现一些异常形态的虫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其发育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纯培养 分裂繁殖 异常形态的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PCR实验技术条件的探讨
15
作者 黄松 牛春 姜洪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免疫-PCR ELISA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疟疾保护性免疫机制中的重要效应细胞
16
作者 张海燕 李慧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61-163,共3页
巨噬细胞──疟疾保护性免疫机制中的重要效应细胞首都医科大学实验中心细胞室张海燕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李慧珠疟疾感染机体后,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种机制。目前的研究表明,单核巨噬细胞在疟疾免疫... 巨噬细胞──疟疾保护性免疫机制中的重要效应细胞首都医科大学实验中心细胞室张海燕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李慧珠疟疾感染机体后,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种机制。目前的研究表明,单核巨噬细胞在疟疾免疫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杀伤疟原虫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巨噬细胞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