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综合康复干预下中风后失语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演变探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常静玲 王爱琴 +4 位作者 李胜利 卫冬洁 张庆苏 汪洁 高颖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综合康复干预中风后失语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特点,探索中风后失语的中医证候评价方法,及其证候与症状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观察性研究,针对中风后失语患者,采用辨证针刺治疗+语言康复训...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综合康复干预中风后失语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特点,探索中风后失语的中医证候评价方法,及其证候与症状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观察性研究,针对中风后失语患者,采用辨证针刺治疗+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内科基础治疗为干预手段,针对49例中风后失语患者,在入组当天、干预1个月、3个月随访3个时点进行证候学和症状学观察。结果在3个时点,气虚血瘀、风痰瘀阻、肝肾阴虚+气虚血瘀三类证候分别居于首位,瘀作为主要病理因素,贯穿始终。中风后失语患者入组时以语言謇涩、错语、健忘、舌红、表情淡漠、偏身麻木、神情呆滞为主要症状,即语言症状与健忘、表情淡漠、神情呆滞等认知功能障碍同时发生;经过1个月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后,患者的语言謇涩、错语症状明显改善,同时,健忘、表情淡漠、神情呆滞所占比例亦有不同程度下降。在3个月后随访中,错语和神情呆滞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结论中风后失语患者病程发展过程以气虚血瘀、风痰瘀阻、肝肾阴虚+气虚血瘀三类证候为主,瘀作为主要病理因素,贯穿始终;语言功能与其他认知功能之间相互影响,且中医证候学与症状学观察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为中风后失语的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失语 中医 证候 症状 综合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2
作者 陈真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13期14-15,共2页
躯干肌训练 躯干肌训练可以尽量恢复患侧躯干肌的运动控制功能。事实上,通过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的躯干肌还是可以恢复的。躯干肌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关键词 功能康复训练 颅脑损伤 运动 躯干肌 控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的社区康复训练
3
作者 陈真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13期13-13,共1页
认知康复训练 视觉扫描训练将数字按顺序贴在木钉盘的每个小孔边上,让患者按数字的顺序将木钉插入进行训练。
关键词 社区康复训练 颅脑损伤 认知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居易经络诊察治疗经筋病的临证经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孟笑男 于海阔 +1 位作者 孙洁 李春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3期125-128,共4页
经筋病证为针灸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临床常“以痛为俞”,忽略经络诊察及辨经、选经,临床疗效也因此受到影响。王居易教授根植中医传统理论,通过50多年临床创立并完善了经络诊察体系,积累了治疗经筋病的丰富经验,认为其治疗应根据经络... 经筋病证为针灸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临床常“以痛为俞”,忽略经络诊察及辨经、选经,临床疗效也因此受到影响。王居易教授根植中医传统理论,通过50多年临床创立并完善了经络诊察体系,积累了治疗经筋病的丰富经验,认为其治疗应根据经络诊察明确受累经筋的经络归属,通过辨经从而指导最终选经治疗,临床中善用“原合”配穴,同时治疗时注意“皮脉肉筋骨”层次理论,并能将针刺和“揲法”“解肌法”等传统经典手法在治疗过程中有机结合。因此通过经络医学指导下的系统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跟随王教授学习多年,将其在临床治疗思路结合临床验案进行梳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居易 经络诊察 经筋病 临床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