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学先驱,德润杏林——记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学系金有豫教授
1
作者 范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2-764,共3页
金有豫,男,教授,我国著名药学家和药理学家。1927年9月3日出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考入中法大学药学专科(后并入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系),1951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科,同年进入原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 金有豫,男,教授,我国著名药学家和药理学家。1927年9月3日出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考入中法大学药学专科(后并入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系),1951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科,同年进入原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理学教研室任助教、讲师。1960年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筹建药理学教研室并担任主任至1997年退休。曾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和副秘书长,参与中国药理学会的筹建工作,并在中国药理学会成立后,任理事、副秘书长、科普和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85-2015年担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和特别顾问,1992-2005年担任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主编《新编药物学》(11~18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国药学大辞典》《医用药理学基础》《中国国家处方集》等专著,主译《马丁代尔药典大全》《古德曼·吉尔曼: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等国际经典著作,共计30余册专业书籍。2013年荣获首都医科大学吴阶平桃李奖。2015年荣获第十六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中的特殊贡献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家 药学家 金有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基础药理一些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与述评
2
作者 罗大力 曲显俊 +3 位作者 江梦溪 金增亮 范征 薛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5-723,共9页
近年来,基础药理研究正由新药研发和合理用药研究导向为主转为以创新驱动和基于分子网络多靶点协同机制导向的深度系统研究。本文简要介绍并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基础药理一些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并对未来基础药理研究进行了初步规划与展望。
关键词 基础药理 分子网络 靶标 作用机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饲料中添加丙硫氧嘧啶对大鼠血脂、体质量及体脂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郝维佳 杨秋实 +8 位作者 李静宜 马毅 陆莉 熊杰 李宇航 徐平湘 陈怡 薛明 李晓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研究添加丙硫氧嘧啶对高脂饲料诱发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体质量、体脂含量及脂肪细胞大小的影响,探讨含有丙硫氧嘧啶的高脂饲料诱发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适用性。方法 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饲料组、正常... 目的研究添加丙硫氧嘧啶对高脂饲料诱发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体质量、体脂含量及脂肪细胞大小的影响,探讨含有丙硫氧嘧啶的高脂饲料诱发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适用性。方法 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饲料组、正常饲料+丙硫氧嘧啶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丙硫氧嘧啶组,分别给予相应的饲料,灌胃给予丙硫氧嘧啶50 mg·kg^(-1)·d^(-1),共4周,期间记录动物的采食量、体质量、体长,检测血脂、转氨酶、甲状腺激素浓度,计算Lee's指数、肝系数、睾周脂肪和肾周脂肪系数,并进行肝脏油红O染色,脂肪组织HE染色,Image J测量脂肪细胞大小。结果添加丙硫氧嘧啶可显著升高高脂饲料诱发的动物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浓度,肝系数升高,肝脏脂质沉积,造模速度快、效果好,但是随着给予丙硫氧嘧啶时间的延长,动物采食量迅速降低,继之动物体质量、睾周脂肪质量、肾周脂肪质量、脂肪细胞面积及Lee's指数显著降低,同时伴有动物毛色发暗、缺乏光泽、活动减少及对刺激反应下降等。结论添加丙硫氧嘧啶为制作高胆固醇血症及脂肪肝模型的有效方法,但是在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浓度升高、肝脏脂肪沉积的同时,动物体质量明显下降,体脂减少,脂肪细胞面积减小的特点与临床常见的饮食相关的高血脂特征不符,并且丙硫氧嘧啶对多种脂代谢酶有影响,进行降脂药物机制研究时可能会影响对药物作用靶点的分析,因此进行降胆固醇药物药效学研究可适当选用,进行药物机制研究时需根据研究目的慎重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氧嘧啶 高脂饲料 高脂血症 体质量 体脂 Lee's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蓉 蔡彦宁 +2 位作者 赵志炜 唐玉 李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6-19,23,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本室自行研制的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四羟基二苯乙烯苷(TSG)对老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SD大鼠从21月龄始,分别灌胃给予SW低、高剂量(0.8 g/kg、1.6 g/kg)和TSG低、高... 目的观察本室自行研制的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四羟基二苯乙烯苷(TSG)对老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SD大鼠从21月龄始,分别灌胃给予SW低、高剂量(0.8 g/kg、1.6 g/kg)和TSG低、高剂量(0.03 g/kg、0.06 g/kg)至24月龄。以6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未给药的24月龄大鼠为老年对照。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TrkA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区NGF及TrkA表达水平。结果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到,老年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TrkA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老年大鼠灌胃给予SW能够上调其海马区NGF mRNA和TrkA mRNA水平;SW和TSG对NGF蛋白表达有明显的增高作用,高剂量SW和TSG对TrkA表达的上调作用显著。结论 SW和TSG能够增高老年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水平,提示它们可作用在神经元信号转导通路的起始端,有利于提高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乌胶囊 二苯乙烯苷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海马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碘化丙啶染色DNA定量方法检测HL-60细胞凋亡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晓雪 户乃丽 +1 位作者 孙丽娜 孔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23-826,共4页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插入性核酸染料,直接插入双链核酸的2个碱基对之间,每5个碱基插入1个荧光分子,与核酸的结合均匀、稳定。细胞经过 RNA 酶处理后,PI 可以与细胞内 DNA 特异性结合,在流式细胞仪上经488 nm 激光激发,发...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插入性核酸染料,直接插入双链核酸的2个碱基对之间,每5个碱基插入1个荧光分子,与核酸的结合均匀、稳定。细胞经过 RNA 酶处理后,PI 可以与细胞内 DNA 特异性结合,在流式细胞仪上经488 nm 激光激发,发出峰值610~620 nm 的荧光,可以准确的反映细胞群体中DNA 含量的分布情况,适用于 DNA 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凋亡 碘化丙啶染色 定量检测 DNA 定量方法 双链核酸 特异性结合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与常氧状态下罗红霉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邵涛 秦一 +5 位作者 徐平湘 徐唯哲 赵亮 马毅 郝维佳 薛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6-1601,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在低氧和常氧条件下,常用抗生素罗红霉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建立快速高效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罗红霉素的浓度。SD大鼠灌胃给予罗红霉素(10 mg·kg^(-1)),测定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药... 目的研究比较在低氧和常氧条件下,常用抗生素罗红霉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建立快速高效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罗红霉素的浓度。SD大鼠灌胃给予罗红霉素(10 mg·kg^(-1)),测定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药物浓度,分别计算低氧与常氧大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 000μg·L^(-1)浓度间,罗红霉素在血浆中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1μg·L^(-1)。罗红霉素在常氧和低氧大鼠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_(0-t)7 576μg·h·L^(-1)和3 761μg·h·L^(-1);MRT_(0-t)5.6 h和7.7 h;T_(1/2)3.4 h和3.9 h;t_(max)3.1h和3.4 h;C_(max)1 116μg·L^(-1)和372μg·L^(-1);CL 1.5和3.0 L·h^(-1)·kg^(-2)。与常氧大鼠药动学参数比较,低氧状态下罗红霉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C_(max)和AUC均有明显降低。结论低氧条件下,罗红霉素在大鼠体内的体内暴露量明显降低,结果为罗红霉素在低氧状态下的给药方案优化和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低氧 常氧 药代动力学 大鼠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皂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袁惠莉 宫晓丽 +2 位作者 范征 梁志刚 王晓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4-922,共9页
目的通过模拟中药口服、疗程用药的方式,探究远志皂苷(Tenuigenin,TEN)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5个组,通过动物行为学测试、大鼠黑质及血浆中炎... 目的通过模拟中药口服、疗程用药的方式,探究远志皂苷(Tenuigenin,TEN)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5个组,通过动物行为学测试、大鼠黑质及血浆中炎性反应因子含量测定、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存活率检测和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切片观察,研究TEN对炎症性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结果TEN能够改善炎症性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损伤,降低黑质DA能神经元的病死率,抑制黑质炎性反应因子含量,对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无影响。结论TEN对PD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感染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皂苷 帕金森病 细菌脂多糖 细胞因子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8
作者 秦春雨 周滔 +6 位作者 宫雯雯 白露 秦一 徐唯哲 徐平湘 王晓民 薛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mass spectrometer,UPLC-MS/MS)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评...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mass spectrometer,UPLC-MS/MS)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分别经灌胃与尾静脉注射给药,经颈静脉取血,测定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药物浓度,并计算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0.1~200.0 n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血浆雷公藤内酯醇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定量限为0.1 ng/m L,该药稳定性良好,回收率均在95%以上,日内与日间差异均小于15%。口服与静脉给药后,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均较快,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5%。结论本实验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检测限低、效率高、重现性好,可以可靠地用于雷公藤内酯醇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本研究结果为雷公藤内酯醇的结构优化、剂型改进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氮在缺血性脑中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盼 闫伟杰 肇玉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6,共9页
以自由基为代表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包括中风的多种病理状态下,过量的小分子活性物质由于其高活性、强氧化性可对人体内的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伤.活性氧和活性氮是两种重要的小分子活... 以自由基为代表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包括中风的多种病理状态下,过量的小分子活性物质由于其高活性、强氧化性可对人体内的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伤.活性氧和活性氮是两种重要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并且活性氮在中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活性氮在中风中的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作用进行综述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氮 活性氧 脑中风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硫醇在低氧与常氧环境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杨一帆 秦一 +2 位作者 徐唯哲 徐平湘 薛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吡硫醇在低氧和常氧状态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低氧组与常氧组,低氧动物预处理后进行吡硫醇单次灌胃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快速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不... 目的研究比较吡硫醇在低氧和常氧状态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低氧组与常氧组,低氧动物预处理后进行吡硫醇单次灌胃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快速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吡硫醇在常氧和低氧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_(0-t)(88.26±9.86)ng·h·mL^(-1)和(80.67±8.95)ng·h·mL^(-1);MRT_(0-t)(4.14±0.32)h和(3.67±0.26)h;t_(1/2)(3.72±1.82)h和(3.14±1.42)h;t_(max)(0.58±0.20)h和(0.67±0.26)h;C_(max)(30.12±2.36)ng/mL和(20.05±1.31)ng/mL。与常氧状态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相比,低氧状态下吡硫醇在大鼠体内的C_(max)和MRT_(0-t)有显著性降低,而其他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影响药物在大鼠体内达峰浓度,进而可影响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硫醇 药代动力学 低氧 常氧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