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科建设概况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3-527,共5页
经过60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10年来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和口腔医学学科基地。口腔医学院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以及全面... 经过60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10年来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和口腔医学学科基地。口腔医学院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以及全面提高医学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目前口腔医学院包括的2个二级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均已建设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平台、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建设,以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院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看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翠英 徐开秀 马艳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为了解国外专业学位教育情况和国内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现状,回顾美国为主的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和特点,总结我国开展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目前实施中尚存在的不足,思考并提出适合我国社会需要的口腔医学专业学... 为了解国外专业学位教育情况和国内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现状,回顾美国为主的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和特点,总结我国开展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目前实施中尚存在的不足,思考并提出适合我国社会需要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想法和问题,建议加强考核评估,完善培养标准,灵活培训方式和学制,强调能力培养,以实现为我国培养高质量口腔医学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 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研究的先驱者——周大成教授(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净秋 张宇轩 +3 位作者 朱梦迪 王伽伯 王松灵 周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9-971,共3页
周大成,已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口腔医学博士,著名口腔医学家,口腔医学史家。长期从事口腔医学诊疗与科研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中国口腔医学史研究中,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通史著作《中国口腔医学... 周大成,已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口腔医学博士,著名口腔医学家,口腔医学史家。长期从事口腔医学诊疗与科研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中国口腔医学史研究中,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通史著作《中国口腔医学史考》,并撰写相关论文近50篇,是中国口腔医学史研究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北京口腔医院 医学诊疗 医学史研究 科研工作 首都医科大学 先驱者 大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研究的先驱者--周大成教授(上)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净秋 张宇轩 +3 位作者 朱梦迪 王伽伯 王松灵 周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3-816,共4页
周大成,已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口腔医学博士,著名口腔医学家,口腔医学史家。长期从事口腔医学诊疗与科研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中国口腔医学史研究中,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通史著作《中国口腔医学... 周大成,已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口腔医学博士,著名口腔医学家,口腔医学史家。长期从事口腔医学诊疗与科研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中国口腔医学史研究中,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通史著作《中国口腔医学史考》,并撰写相关论文近50篇,是中国口腔医学史研究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北京口腔医院 医学诊疗 医学史研究 科研工作 首都医科大学 先驱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石治疗口腔疾病的古代应用——兼论硝酸盐在口腔医学的现代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迟莉 周建 +3 位作者 王伽伯 陈婷 孙超 韦良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52-58,共7页
中医药在古代口腔疾病治疗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医学进入我国并快速发展,中医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渐式微,大量有价值的中医药方剂和治法渐被遗忘,亟待整理挖掘并发扬光大。为此,文章以矿物药硝石为例,以《中华医典》... 中医药在古代口腔疾病治疗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医学进入我国并快速发展,中医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渐式微,大量有价值的中医药方剂和治法渐被遗忘,亟待整理挖掘并发扬光大。为此,文章以矿物药硝石为例,以《中华医典》为主要数据源,对硝石在口齿咽喉疾病的古代应用进行整理调研,以期呈现硝石在口腔医学的潜在优势病种和应用价值。调研发现,硝石最晚于北宋开宝年间开始被用于口齿咽喉科,其后广泛用于口疮、牙痛、喉痹、牙疳、重舌等疾病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价值。进一步检索现代文献表明,硝石所含的硝酸盐(NO-3阴离子)是健康口腔唾液中富含的一类有益因子,对于维持口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补充硝酸盐,可以预防和治疗牙周炎、放射性口干等口腔疾病。综合硝石在口腔疾病的古代应用和硝酸盐在口腔医学的现代研究,说明传统中医药在口腔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值得深入挖掘研究并发扬光大。然而,硝石因以硝酸钾为主要成分被列为管制类化学品,目前已从中医临床上基本消失,亟待通过科学研究后加以恢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石 口腔疾病 古代医籍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侧直丝弓矫治器和个性化舌侧矫治器上前牙区牙槽骨改建的CBCT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玫 郭宏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3-548,共6页
目的:研究使用唇侧直丝弓矫治器及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内收双牙弓前突患者前牙后牙槽骨厚度及高度的变化。方法:纳入接受唇侧固定矫治及个性化舌侧矫治的病例各31例。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图像,分别测量上前牙牙槽骨厚度及高度并进行统... 目的:研究使用唇侧直丝弓矫治器及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内收双牙弓前突患者前牙后牙槽骨厚度及高度的变化。方法:纳入接受唇侧固定矫治及个性化舌侧矫治的病例各31例。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图像,分别测量上前牙牙槽骨厚度及高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唇侧矫治器内收上前牙后,上切牙唇侧根中1/2和唇侧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增加,上尖牙唇侧颈部牙槽骨厚度增加;而上前牙腭侧牙槽骨厚度及高度均减小,根尖区牙槽骨总厚度减小(P<0.05)。舌侧矫治器内收前牙后,上中切牙及侧切牙唇侧颈部牙槽骨厚度减小,上中切牙及上尖牙唇侧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增加;上前牙腭侧牙槽骨厚度及高度均减小,根尖区总厚度减小(P<0.05)。而上切牙唇侧颈部及根中1/2牙槽骨厚度变化,上尖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变化在舌侧矫治器组降低的更显著(P<0.05)。结论:双牙弓前突患者使用唇侧直丝弓矫治器及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内收前牙后,牙槽骨改建均以吸收为主,增生有限,而舌侧矫治器骨改建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牙弓前突 前牙内收 个性化舌侧矫治 牙槽骨厚度 牙槽骨高度 牙槽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抑制口腔癌及癌前病变细胞粘附和侵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敏 赵艳华 +1 位作者 杨圣辉 汤晓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体外培养的口腔癌细胞株Tca8113、KB和DOK细胞粘附和侵袭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体外粘附和侵袭实验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Tca8113、KB和DOK细胞增殖、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羧甲基壳聚糖对Tca8113、KB...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体外培养的口腔癌细胞株Tca8113、KB和DOK细胞粘附和侵袭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体外粘附和侵袭实验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Tca8113、KB和DOK细胞增殖、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羧甲基壳聚糖对Tca8113、KB和DOK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1mg/mL羧甲基壳聚糖对Tca8113和KB细胞体外粘附和侵袭能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统计学意义。1mg/mL羧甲基壳聚糖对DOK细胞的体外粘附亦有抑制作用。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对口腔癌细胞体外粘附和侵袭有抑制作用,有望成为辅助干预口腔癌及癌前病变天然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口腔癌 癌前病变 粘附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口腔正畸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7
8
作者 白玉兴 王邦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1-524,共4页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兴正畸矫治技术。该技术没有与传统固定正畸技术一样的托槽和矫正弓丝等装置,其生产和加工过程是基于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等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技术,使得该技术在美观性、舒适...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兴正畸矫治技术。该技术没有与传统固定正畸技术一样的托槽和矫正弓丝等装置,其生产和加工过程是基于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等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技术,使得该技术在美观性、舒适性、便捷性、疗效可预测性等方面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受到国内外口腔正畸界的广泛关注,并在正畸临床治疗中得到不断应用和推广。随着材料学、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学、工程制作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其发展中迎来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刚刚出现10多年的新技术,其发展与临床应用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对该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隐形 矫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flamend对实验性口腔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芳 孙正 +1 位作者 王学金 孙晓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观察抗炎中药混合制剂Zyflamend(ZF)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抑制作用。方法:116只金黄地鼠,10只设为阴性对照,其余用0.5%的DMBA石蜡油涂于地鼠左侧颊囊,3次/周,共涂6周。从第7周开始,将动物分为3组。给低浓度组(n=33)地鼠左... 目的:观察抗炎中药混合制剂Zyflamend(ZF)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抑制作用。方法:116只金黄地鼠,10只设为阴性对照,其余用0.5%的DMBA石蜡油涂于地鼠左侧颊囊,3次/周,共涂6周。从第7周开始,将动物分为3组。给低浓度组(n=33)地鼠左侧颊囊局部涂抹1∶1石蜡油稀释的ZF,高浓度组(n=33)涂ZF原液,3次/周,连续18周,阳性对照组(n=40)不给药。第24周末处死动物,处死前2 h腹腔注射50 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BrdU)。取左侧颊囊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未防治组低、高浓度ZF组,肉眼观察肿瘤发生率分别为86.7%、53.6%(P<0.01)和50.0%(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分别为86.7%、78.6%(P>0.05)和64.3%(P<0.05)。ZF高浓度组的病变中组织,BrdU的增殖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Zyflamend能够降低DMBA诱导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flamend 口腔癌 细胞增殖 化学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上调口腔鳞状细胞癌抗氧化蛋白Prx1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艳华 汤晓飞 张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抗氧化蛋白Prx1与烟草诱导的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尼古丁作用相同时间(48h)不同浓度(0.1、1、10、100μmol/L)及同一浓度(1μmol/L...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抗氧化蛋白Prx1与烟草诱导的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尼古丁作用相同时间(48h)不同浓度(0.1、1、10、100μmol/L)及同一浓度(1μmol/L)不同时间(24、48、72h)对Tca8113细胞Prx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尼古丁可诱导Tca8113细胞Prx1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rx1表达增高可能与烟草诱导的氧化应激有相关性,在烟草诱导的OSCC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1 尼古丁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诊断龋病方法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小洁 侯本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9-585,共7页
龋病发病率高,及时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基础。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自然图像处理领域的突破,基于深度学习利用口腔医学影像进行龋病自动诊断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龋病诊断方法在龋病识别、检测与分割两大类典型任务中取得了... 龋病发病率高,及时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基础。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自然图像处理领域的突破,基于深度学习利用口腔医学影像进行龋病自动诊断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龋病诊断方法在龋病识别、检测与分割两大类典型任务中取得了进展,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两类任务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综述与对比,对龋病诊断数据集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有助于龋病智能诊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诊断 口腔医学影像分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宫廷口腔疾病诊疗研究回顾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净秋 朱梦迪 +3 位作者 王艺霏 王伽伯 王松灵 周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2-898,共7页
清代宫廷口腔疾病诊疗研究自民国开端,其成果集中在文献和文物的整理与刊布方面。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清宫物品并出版《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从中爬梳资料可考证出:当时宫中口腔疾病诊疗器械多属西方现代口腔诊疗器械,均存放于坤宁... 清代宫廷口腔疾病诊疗研究自民国开端,其成果集中在文献和文物的整理与刊布方面。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清宫物品并出版《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从中爬梳资料可考证出:当时宫中口腔疾病诊疗器械多属西方现代口腔诊疗器械,均存放于坤宁门东屋,镶牙用各类义齿则存坤宁宫寿药房等地;熏牙银器被整理存于养心殿中;寿康宫等地亦发现镶牙。二十世纪下半叶始,大量清宫文献被整理,其中不乏口腔疾病资料,亦有多种口腔疾病诊疗文物被公开。目前清宫口腔疾病诊疗研究前景广阔,其可为宫廷医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为中西医学并立的独特医学生态提供极有价值的研究范本,为构思和撰写新的中国口腔医学发展史提供文献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口腔疾病 清宫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 坤宁宫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世民 邢汝东 +2 位作者 张方明 段玉芹 董福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olubleCD44v6,sCD44v6)的含量及其含量在恶性肿瘤不同分期和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2 8例 ,正常对照组 2 8例。患者于手术或化疗开始前第... 目的 :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olubleCD44v6,sCD44v6)的含量及其含量在恶性肿瘤不同分期和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2 8例 ,正常对照组 2 8例。患者于手术或化疗开始前第一次采取空腹静脉血 ,手术或化疗结束后 1周第二次采取空腹静脉血 ,正常对照组于常规体检时采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检测血清中sCD44v6的含量。 结果 :治疗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CD44v6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口腔颌面部鳞癌、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含量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Ⅲ、Ⅳ期患者血清中sCD44v6含量高于Ⅰ、Ⅱ期和健康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经配对t检验 ,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治疗后血清中sCD44v6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含量 (P <0 .0 5 )。结论 :血清中sCD44v6含量不能作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面部 恶性肿瘤 CD44V6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对口腔正畸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7
14
作者 车晓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5-796,共2页
关键词 口腔正畸教学 教学理论 导向 颌面生长发育 基础理论知识 生物力学原理 口腔正畸学 临床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rcinol对实验性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芳 孙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Garcinol对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 anthracene,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30只金黄地鼠分3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涂药;阳性对照组(12只)涂0.5%DMBA于左侧颊囊,每周3次,共涂3周;Garcinol组(12只)... 目的:探讨Garcinol对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 anthracene,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30只金黄地鼠分3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涂药;阳性对照组(12只)涂0.5%DMBA于左侧颊囊,每周3次,共涂3周;Garcinol组(12只)前3周处理同阳性对照组,3周后换涂5 mmol/L Garcinol,每周3次,涂1周。第4周末实验结束处死所有地鼠,处死前2 h腹腔注射50 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取左侧颊囊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地鼠颊囊涂Garcinol 1周后,炎症细胞数/mm2由阳性对照组的158.65±26.51减少到55.03±22.80(P<0.01)。单纯增生的病灶数由4.60±1.42减少到1.25±0.82(P<0.05)。异常增生的病灶数由3.47±1.12减少到1.13±0.67(P<0.05)。BrdU增殖指数由6.57±2.03减少到2.17±0.53(P<0.01)。结论:Garcinol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和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CINOL 口腔癌前病变 炎症 化学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口腔卫生保健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建 王松灵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0-292,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类新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口腔疾病发病率高,波及人群广,其治疗具有操作依赖性强、交叉感染风险高等特点。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大部分地区口腔医疗机构暂缓常规门诊。针对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口腔卫生保健,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类新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口腔疾病发病率高,波及人群广,其治疗具有操作依赖性强、交叉感染风险高等特点。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大部分地区口腔医疗机构暂缓常规门诊。针对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口腔卫生保健,笔者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及口腔诊疗经验,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的口腔卫生保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措施 口腔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在口腔溃疡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海玲 孙正 方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86-288,共3页
表皮生长因子可刺激多种细胞增殖,对促进消化道溃疡及皮肤创伤愈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对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类比口腔溃疡与消化道溃疡的共同点,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在口腔溃疡中的发病机理与临床治疗应用,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可刺激多种细胞增殖,对促进消化道溃疡及皮肤创伤愈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对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类比口腔溃疡与消化道溃疡的共同点,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在口腔溃疡中的发病机理与临床治疗应用,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口腔溃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创面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特有的成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怡 王松灵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干细胞是来自胚胎、胎儿或成人的具有持久或终身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它能产生特异的细胞类型,形成人体组织和器官。人体中各种成体干细胞的进一步分化是成体组织和器官修复再生的基础。近年来,一些口腔特有的成体干细胞逐渐被发现,为口... 干细胞是来自胚胎、胎儿或成人的具有持久或终身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它能产生特异的细胞类型,形成人体组织和器官。人体中各种成体干细胞的进一步分化是成体组织和器官修复再生的基础。近年来,一些口腔特有的成体干细胞逐渐被发现,为口腔各组织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可能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口腔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牙刷在正畸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洁 厉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7,共4页
刷牙是清除菌斑的主要手段。临床研究显示,电动牙刷在去除菌斑及减轻牙龈炎症方面比手动牙刷具有显著优势。对于使用固定矫治器矫治的正畸患者,左右转动型电动牙刷能够有效地控制菌斑。电动牙刷因其简便、高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 刷牙是清除菌斑的主要手段。临床研究显示,电动牙刷在去除菌斑及减轻牙龈炎症方面比手动牙刷具有显著优势。对于使用固定矫治器矫治的正畸患者,左右转动型电动牙刷能够有效地控制菌斑。电动牙刷因其简便、高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能够有效的达到口腔卫生维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牙刷 正畸 固定矫治器 左右转动型 菌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沸石咪唑酯骨架-8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家玮 裴香 +2 位作者 王剑 何子涵 张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3,49,共7页
细菌是引起慢性传染病和感染的主要原因。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消除感染是当今普遍使用的有效医疗手段,但是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性。此外,现有给药方式常导致大量药物难以到达作用位点,造成药效浪费。在应对抗... 细菌是引起慢性传染病和感染的主要原因。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消除感染是当今普遍使用的有效医疗手段,但是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性。此外,现有给药方式常导致大量药物难以到达作用位点,造成药效浪费。在应对抗菌困境的各类策略中,抗菌纳米材料已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新兴方法。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是一种在连接节点可生长药物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因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结构稳定、pH响应特性及其靶向给药且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的能力等特点,成为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抗菌方式之一。同时,大量研究表明,ZIF-8有利于保持药物活性,具有潜在的临床抗菌应用可能。综述了ZIF-8的抗菌机理、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8 纳米颗粒 抗菌 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