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链两课三梯度”研究生科研育人模式研究——基于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践 |
陈斌
|
《中国食品》
|
2024 |
0 |
|
2
|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合作 提高食品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探讨——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
于雷
贺阳
文连奎
许秀颖
|
《中国食品》
|
2022 |
3
|
|
3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基地与实验室建设现状与规划 |
郭兆斌
陈立业
张玉斌
文鹏程
|
《中国食品工业》
|
2017 |
0 |
|
4
|
食品科学类专业在读本科生的人生规划现状调查——以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
周围
张俊鸿
耿丽晶
|
《粮食科技与经济》
|
2018 |
4
|
|
5
|
探索新型海洋活性脂质研究成果,传递“她”力量——访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杰 |
张聪
徐杰
|
《食品安全导刊》
|
2021 |
0 |
|
6
|
关怀理论视角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4SG工作法”的实践研究——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资助为例 |
陈斌
|
《中国食品工业》
|
2023 |
1
|
|
7
|
不同人生规划的食品专业学生对专业主干课程评价的调查结果——以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
耿丽晶
杨钧翔
张俊鸿
周围
|
《粮食科技与经济》
|
2020 |
1
|
|
8
|
基于科教融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
姜玮
王二雷
张铁华
|
《食品与发酵科技》
|
2025 |
0 |
|
9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创融合”课程改革路径研究——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
张志慧
吴佳阳
夏光辉
刘鹏
李明
于潇淳
|
《食品工程》
|
2024 |
0 |
|
10
|
项目式教学介导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探究-讨论-启发”教学新模式构建研究--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 |
马高兴
苏安祥
杨帆
夏季
|
《中国食品》
|
2024 |
0 |
|
11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交融互促机制研究与实践 |
裴斐
方勇
丁超
沈飞
石嘉怿
李彭
|
《粮食科技与经济》
|
2024 |
0 |
|
12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
李鹏
王凤舞
郭丽萍
陈海华
孙庆杰
肖军霞
宋伟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1 |
7
|
|
13
|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策略探索 |
雷红
孔令艳
彭冬梅
薛梅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9 |
8
|
|
14
|
经管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方勇
夏季
丁超
胡秋辉
|
《中国农业教育》
|
2021 |
6
|
|
15
|
工程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
邵秀芝
曲静然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4 |
6
|
|
16
|
案例教学法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酿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李静
谭海刚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8 |
3
|
|
17
|
“食品发酵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研究——以工业发酵工程菌种的选育与保藏为例 |
张阳阳
向晨曦
汪雅馨
王荣荣
李建芳
|
《粮食加工》
|
2025 |
0 |
|
18
|
新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存在问题探析——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
张丽
韩舜愈
李永才
张珍
张玉节
|
《中国食品工业》
|
2017 |
2
|
|
19
|
转型发展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路径探索 |
郭兆斌
陈立业
|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科研反哺教学,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
张玉斌
王友玲
张珍
|
《中国食品工业》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