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清安 杨兴斌 赵武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251-252,254,共3页
对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叙述,以期使该实验教学中心发挥其更广泛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这些改革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 对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叙述,以期使该实验教学中心发挥其更广泛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这些改革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验教学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晓静 张宝善 戴璐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2期142-143,共2页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从实验课程体系、实习基地建设、本科生科研训练、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对进行了改...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从实验课程体系、实习基地建设、本科生科研训练、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基因组学”在食品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珂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10期99-100,共2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营养与健康已经成食品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个体对营养调控的差异性应答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营养基因组学"主要研究基因组与营养和健康之间相互作用,并致力于基于个体基因组特征而进行个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营养与健康已经成食品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个体对营养调控的差异性应答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营养基因组学"主要研究基因组与营养和健康之间相互作用,并致力于基于个体基因组特征而进行个性化营养干预,从而达到更有效促进人类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因此,在食品科学专业开设"营养基因组学"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在分子水平深入理解营养与健康的内在联系,还将个性化营养调控的全新理念带给学生,从而巩固和拓展食品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框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基因组学 食品科学 课程设置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任田 胡新中 +2 位作者 王晓龙 马蓁 李小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26-130,共5页
食品科学作为应用学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食品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产业培养人才,不断促进产业发展与创新,但目前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食品科学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社会需求。... 食品科学作为应用学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食品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产业培养人才,不断促进产业发展与创新,但目前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食品科学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社会需求。通过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科考生的考研成绩、学位课平均成绩,分析了本科毕业院校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习、社会活动三方面来评价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的作用,从研究生就读期间奖学金量化评分平均值、奖学金金额来评价奖学金的导向,从就读期间发表论文量化评分平均值、毕业论文评分平均值分析论文成果,并对近8年我院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立德树人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巨大潜力,指出今后研究生培养注意问题与改革方向,希望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与产业支撑起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食品科学与工程 立德树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树杰 赵武奇 张清安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9期98-99,102,共3页
"新工科"理念为不同学科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电工学"作为非电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需要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培... "新工科"理念为不同学科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电工学"作为非电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需要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交叉与融合的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电工、电子应用水平,才可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学 新工科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专业课程体系中劳动元素融入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6
作者 张皓淼 张清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95-97,100,共4页
以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课程设置为例,探讨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强调了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并根据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具体的劳动教育渗透方式:本科一年级通过通识教育类课程根植劳动意识,二年级... 以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课程设置为例,探讨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强调了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并根据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具体的劳动教育渗透方式:本科一年级通过通识教育类课程根植劳动意识,二年级通过课程实践和第二课堂竞赛活动培养习惯,三年级主要通过专业课实验和专业生产实践进行提高,四年级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检验成果,以期为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提供方法上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课程 实践 食品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生物标志物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
7
作者 吕佳瑶 黄翊珺 +1 位作者 张诗怡 施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65,共23页
采用膳食生物标志物评估特定的食物摄入和饮食暴露,是提升传统自我报告式膳食计量手段准确性和精确度、挖掘膳食因子功能特性的重要手段。膳食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测量可以促进对饮食与慢性代谢性疾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解,助力实现个性化精... 采用膳食生物标志物评估特定的食物摄入和饮食暴露,是提升传统自我报告式膳食计量手段准确性和精确度、挖掘膳食因子功能特性的重要手段。膳食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测量可以促进对饮食与慢性代谢性疾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解,助力实现个性化精准营养。代谢组学是筛选膳食生物标志物的关键方法,文章回顾了2013—2023年基于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饮食干预研究得到的有关谷物、果蔬类、肉类、鱼类、乳制品、坚果类摄入的膳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结果,梳理了特定膳食生物标志物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35种饮食营养相关代谢疾病风险的关系;从研究设计、复杂食物成分、个体差异和代谢物组数据处理技术4个方面分析当前膳食生物标志物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挑战,强调利用膳食生物标志物揭秘饮食与健康关系的巨大潜力和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生物标志物 代谢疾病 代谢组学 精准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化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燕 胡新中 +1 位作者 师俊玲 任长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91,共6页
燕麦加工过程中制粉前炒熟籽粒,和面时烫熟燕麦粉,加工成食品后蒸熟或煮熟,即为"三熟",其对燕麦产品的食用品质影响较大。为了解"三熟"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理化特性和营养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燕麦... 燕麦加工过程中制粉前炒熟籽粒,和面时烫熟燕麦粉,加工成食品后蒸熟或煮熟,即为"三熟",其对燕麦产品的食用品质影响较大。为了解"三熟"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理化特性和营养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燕麦窝窝为研究对象,评价了"三熟"工艺对燕麦窝窝蛋白质、脂肪、β-葡聚糖含量、热量、总淀粉、直链淀粉、黏度特性及白度、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炒熟、烫熟和蒸熟均使样品总淀粉含量有所升高,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经过炒熟的样品,粗蛋白含量、热量、β-葡聚糖含量、L值、起始糊化温度降低,粗脂肪含量、峰值黏度及回生值升高。烫熟和蒸熟对样品蛋白质、热量和黏度特性没有显著影响,均使样品β-葡聚糖含量有所升高,其中烫熟对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使样品L值升高,而蒸熟使样品粗脂肪含量升高,L值降低。经过炒熟、烫熟、蒸熟的燕麦窝窝感官评分最高。总体看来,炒熟对样品的影响最大,是"三熟"工艺中最关键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三熟”工艺 传统食品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9
作者 杨晓宇 陈锦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29-631,共3页
本文介绍了杏仁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为杏仁的深加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杏仁 营养保健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有林 苏东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介绍了食品科学的发展简史;回顾了二十世纪末的食品;展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食品;论述了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食品科学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微波热处理食品 辐射食品 发酵食品 人造食品 方便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食品工程硕士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红 贺小化 +2 位作者 王玉珠 史乐伟 孟永宏 《农业工程》 2013年第5期125-127,共3页
实践性教学是食品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陕西师范大学在食品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中,积极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 实践性教学是食品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陕西师范大学在食品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中,积极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更使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为工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基地 食品工程 培养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食品工程专业校内企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现存问题——基于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情况调研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小丽 张宝善 +1 位作者 赵武奇 张清安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8期96-98,共3页
分析当前食品工程专业校内、企业生产实习存在问题,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企业实习以参观为主,校内中试工厂开展生产实习,可通过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校内生产实习、调整实习时间等措施,将校内、企... 分析当前食品工程专业校内、企业生产实习存在问题,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企业实习以参观为主,校内中试工厂开展生产实习,可通过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校内生产实习、调整实习时间等措施,将校内、企业生产实习的优势充分发挥,以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 食品工程专业 生产实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维型的“食品工程原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武奇 高贵田 +1 位作者 张清安 黄小丽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11期86-88,共3页
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将思维型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合用于"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激发课堂的思维活动,实现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 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将思维型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合用于"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激发课堂的思维活动,实现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及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型教学 翻转课堂 食品工程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武奇 高贵田 +1 位作者 张清安 黄小丽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2期86-88,共3页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目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将CDIO工程教学模式引入"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探讨课程的...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目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将CDIO工程教学模式引入"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探讨课程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及生产操作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教学模式 食品工程原理 实验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ackboard的“食品工程原理”PBL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武奇 张宝善 +1 位作者 张清安 石珂心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9期46-47,50,共3页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学生从基础课程转向专业课程学习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利用Blackboard平台,探讨了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应用,认为基于Blackboard的PBL教学法...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学生从基础课程转向专业课程学习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利用Blackboard平台,探讨了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应用,认为基于Blackboard的PBL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是值得推广的现代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原理 BB教学平台 PBL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硕士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小平 王晓龙 +1 位作者 任田 胡新中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7期85-89,共5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食品工程硕士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重视。在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食品工程硕士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于食品工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食品工程硕士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重视。在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食品工程硕士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于食品工程硕士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食品工程硕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硕士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硕士双导师队伍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清安 卫晨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0期241-242,共2页
对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双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校内工程硕士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导师的课题性质限制了全日制食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部分企业导师责任心不强。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方案... 对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双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校内工程硕士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导师的课题性质限制了全日制食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部分企业导师责任心不强。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强调严格导师上岗遴选,增加校外企业导师数量并严格考核其业务水平,规范双导师制下学生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等,以保证食品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从而更有效满足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硕士 双导师制 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优化 被引量:18
18
作者 朱彩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0期122-123,共2页
从课程开设时间、教材、教学内容、实验环节和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了如何优化《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 食品营养学 课程 教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鳄梨油的提取、营养组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昌贵 孟宇竹 +2 位作者 陈锦屏 张晓东 蔡花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9,共9页
鳄梨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健康、预防糖尿病、抗癌和降血压等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鳄梨油越来越受到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的青睐,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鳄梨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健康、预防糖尿病、抗癌和降血压等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鳄梨油越来越受到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的青睐,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有关鳄梨油的研究成果,该文从鳄梨油的提取工艺、营养组成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展开综述,为鳄梨油提取工艺的创新、营养功效及其潜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梨油 提取方法 营养组成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硕士创新人才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清安 赵武奇 宋树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4期117-118,共2页
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影响,但传统的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对工程硕士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文章主要针对食品工程硕士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论述,以期高效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 食品 工程硕士 导师团队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