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康凯夫 王晓蔚 +2 位作者 陈小伍 谭光明 康子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50例、肝硬化30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Bec...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50例、肝硬化30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8.00%(39/50)、26.67%(8/30)、53.33%(16/30)、10.00%(1/10),四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1,P<0.05),且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组织、肝炎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20.39,χ2=5.31,χ2=14.41,P<0.05);在肝炎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4.44,χ2=4.12,P<0.05)。结论Beclin1异常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基因 BECLINL 原发性肝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和EZH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康凯夫 王晓蔚 +2 位作者 陈小伍 车爱文 陈坚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3-744,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BMI-1 EZH2 PCG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预后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彦青 张福明 +3 位作者 李亦民 郭君其 孙青 蔡俊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6-277,307,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出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 和癌胚抗原(CEA) 单克隆抗体,对68 例结肠癌(Dukes′B期) 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检查为转移阴性的584... 目的 探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出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 和癌胚抗原(CEA) 单克隆抗体,对68 例结肠癌(Dukes′B期) 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检查为转移阴性的584 枚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结合随访资料进行临床预后分析。 结果 68 例转移阴性的584枚淋巴结中,13 例(19-1 % ,1368)29 枚(5-0 % ,29584)淋巴结中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其中11 例5 年内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55 例免疫组化检测阴性的患者仅3 例复发。免疫组化诊断微转移阳性和阴性组5 年复发率分别是86-6% (1113) 和5-5% (355)。两组病人差异非常显著( P< 0-001)。 结论 应用肿瘤特异性抗体检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有助于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对估计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康凯夫 张鑫 +1 位作者 陈小伍 石祥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959-3961,共3页
目的:分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 目的:分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 50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EZH2、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0%(12/50)、66.67%(20/30)、10.00%(1/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4,P<0.05),且VEGF蛋白在肝硬化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HCC的表达(x^2=11.22,P<0.05);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8.00%(44/50)、46.67%(14/30)、30.00%(3/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3,P<0.05),且EZH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x^2=16.07,x^2=14.07,P<0.05)。结论:EZH2、VEGF在HCC中的表达关系不密切(P>0.05);但EZH2和VEGF异常表达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在HCC的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谭丽梅 崔冰 吴国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07-1907,共1页
关键词 海绵状淋巴管瘤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G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凯夫 张艳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62-2964,共3页
目的:分析ABCG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CC150例﹑肝硬化50例﹑肝炎组... 目的:分析ABCG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CC150例﹑肝硬化50例﹑肝炎组织5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ABCG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CC﹑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ABCG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78.67%(118/150)﹑40.00%(20/50)﹑60.00%(30/50)和30.00%(3/10),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P<0.05)。ABCG2mRNA在HCC﹑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9.33%(104/150)﹑36.00%(18/50)﹑50.00%(25/50)和20.0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P<0.05)。结论:ABCG2在肝癌和肝炎组表达率增高,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表达率降低且ABCG2蛋白与有无转移有关,推测ABCG2参与肿瘤耐药,可能成为治疗HCC临床耐药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ABCG2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MDM2、cyclin G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金凤 康凯夫 陈坚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分析p53、MDM2、cyclin G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脑原发性星形细胞瘤中p53、MDM2、cyclin G的表达进行检测,对其中41例取得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53、M... 目的:分析p53、MDM2、cyclin G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脑原发性星形细胞瘤中p53、MDM2、cyclin G的表达进行检测,对其中41例取得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53、MDM2表达在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差异有显著性(F=12.16,P<0.01;F=1.89,P<0.05)。星形细胞瘤中p53、MDM2、cyclin G表达率分别为61/、56/、63/。p53、MDM2、、cyclin G表达标记指数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三者标记指数高的肿瘤预后差。结论:p53、MDM2、cyclin G过度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分化和预后密切相关,能够客观地反映肿瘤增生分化和恶性程度,可以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分化和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基因 p53 预后 MDM2癌基因 细胞周期素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高危人群和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志侨 王功遂 +2 位作者 康凯夫 吴国标 王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23-1125,共3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现NAFLD已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肝病,CHB合并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亦逐年增多。范建高等通过对4009名上海市机关职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现NAFLD已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肝病,CHB合并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亦逐年增多。范建高等通过对4009名上海市机关职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加,HBs Ag阳性率与脂肪肝检出率分别呈下降和升高趋势。目前已有多个临床研究采用分类树筛查疾病的高危人群和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脂肪肝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鹏 张志侨 +1 位作者 康凯夫 吴国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76-479,共4页
目的基于分类树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高危人群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一种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风险的简单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行肝... 目的基于分类树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高危人群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一种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风险的简单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利用分类树模型分析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因素,采用索引值曲线、错分矩阵和估计误差对分类树模型分类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结果 CHB患者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因素有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BMI。该分类树模型的敏感性为84.3%,特异性为81.5%,准确率为82.9%,模型估计误差为0.17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分类树模型发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和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3个影响因素关系密切,根据这3个指标可以建立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来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风险,有必要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脂肪肝 分类树模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志侨 王功遂 +2 位作者 康凯夫 吴国标 王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流行现状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158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及病理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流行现状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158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及病理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肝脏脂肪变性分为脂肪肝组(n=216)和非脂肪肝组(n=1364)。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时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肝脏脂肪变性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值均〈0.001),发病高峰期均位于年龄≥45岁。在年龄〈30岁和30-44岁的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相比,脂肪肝组糖尿病、胆固醇异常、甘油三酯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尿酸异常和有饮酒史的患者数量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在身体质量指数、GGT、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而AST水平降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HBe 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BV 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较非脂肪肝组轻,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脂肪肝组患者更容易合并肝组织炎症≥3级和肝纤维化≥3期,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15)。结论脂肪肝组患者更容易合并糖脂代谢紊乱,其肝脏脂肪变性和HBe Ag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但可能和HBV DNA、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脂肪肝 炎症 纤维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