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结合,培养食品包装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彭珊珊 朱定和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4-195,200,共3页
“食品包装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具体教学体系中,通过产学研结合,采用开设命题实践项目、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科研引进教学过程中,并且重视生产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形成... “食品包装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具体教学体系中,通过产学研结合,采用开设命题实践项目、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科研引进教学过程中,并且重视生产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食品包装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学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萃取技术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朝朋 许晓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综述了络合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氨基酸发酵液分离、柠檬酸废水处理。
关键词 发酵工业 络合萃取 发酵液 丙酸 分离 水处理 乳酸发酵 食品分析 应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豆制品生产中控制AI危害的HACCP体系的建立
3
作者 彭珊珊 蒋侬辉 赵淑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对大豆及豆制品中的铝进行了测定,并且调查发现,由于原料及生产工艺问题导致豆制品中的铝存在安全隐患;对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性的Al危害因素,运用HACCP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铝的关键控制点、临界值;... 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对大豆及豆制品中的铝进行了测定,并且调查发现,由于原料及生产工艺问题导致豆制品中的铝存在安全隐患;对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性的Al危害因素,运用HACCP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铝的关键控制点、临界值;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Al的危害因素降低至最低限度,从而在豆制品生产中对铝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豆制品 危害 HACCP体系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性问题初探 被引量:16
4
作者 曾铭 彭珊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0-253,共4页
阐述了食品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抗生素、农药残留、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病原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食品加工方法中的污染等。提出了食品安全体系: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识别食品认购能力,改进饮食习惯,革除不科学不文... 阐述了食品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抗生素、农药残留、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病原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食品加工方法中的污染等。提出了食品安全体系: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识别食品认购能力,改进饮食习惯,革除不科学不文明饮食方式。以及制定完善食品卫生标准和执行有关食品卫生法规条例的重要性。提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无污染、安全、优质绿色食品。依靠对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严格监控,实施HACCP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果汁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黄国清 肖仔君 +1 位作者 梁小颖 朱能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7-190,共4页
介绍了西番莲果汁的一种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探讨了选择西番莲适宜加工成熟度方法以及提高果汁出汁率、增强果汁稳定性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0.05%α-淀粉酶,0.25%果胶酶,在45℃下酶解2.5h后离心过滤可较好的提高西番莲果汁出汁率;... 介绍了西番莲果汁的一种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探讨了选择西番莲适宜加工成熟度方法以及提高果汁出汁率、增强果汁稳定性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0.05%α-淀粉酶,0.25%果胶酶,在45℃下酶解2.5h后离心过滤可较好的提高西番莲果汁出汁率;同时,通过添加0.15%黄原胶,0.15%羧甲基纤维素钠,在25~30MPa压力下均质3次,可得到稳定性较好的西番莲果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果汁 出汁率 稳定性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叶、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测定 被引量:31
6
作者 彭珊珊 肖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00-302,共3页
黄酮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天然有机成分。选用乙醇冷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进行了条件试验,用70%的乙醇冷浸提12h,料液比选取1:50,超声波额定频率为40kHz,提取时间为40min。并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无花果叶、番石榴叶中黄酮类... 黄酮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天然有机成分。选用乙醇冷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进行了条件试验,用70%的乙醇冷浸提12h,料液比选取1:50,超声波额定频率为40kHz,提取时间为40min。并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无花果叶、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与国内多个地区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27%,无花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0.64%,比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无花果叶、番石榴叶等有待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提取 测定 分光光度法 无花果叶 番石榴叶 银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中草药对豆制品的防腐作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彭珊珊 朱瑞玲 郑从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40-442,共3页
对6种中草药溪黄草、车前草、鱼腥草、艾叶、蒲公英、金银花,进行豆腐干的保质效果研究。综合细菌菌落测定结果和感官品质测定结果,可知:其中艾叶、金银花对豆腐干的防腐性能较好。采用金银花对豆腐干进行防腐保藏,效果最好。
关键词 药对 艾叶 中草药 金银花 溪黄草 豆制品 菌落 豆腐干 防腐作用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桃荸荠复合果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蒋侬辉 钟云 易定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3-145,共3页
以荸荠、杨桃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了杨桃荸荠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确定了荸荠杨桃复合果汁的最佳加工工艺,即:柠檬酸0.1%、苹果酸0.1%、蔗糖10%、荸荠/杨桃30%∶20%;以0.2%CMC-Na为稳定剂;90~95℃下杀菌15min。
关键词 荸荠 杨桃 复合果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处理结合壳聚糖涂膜对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蒋侬辉 易干军 +3 位作者 孟祥春 何万欢 彭珊珊 钟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69-372,共4页
以"桂热82"号芒果为试材,在贮藏前进行浸钙处理和壳聚糖涂膜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钙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在一定程度均能提高芒果果实耐贮性与品质,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的涂膜处理。1%CaCl2+1%壳聚糖涂膜和3%CaCl2+1%壳聚... 以"桂热82"号芒果为试材,在贮藏前进行浸钙处理和壳聚糖涂膜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钙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在一定程度均能提高芒果果实耐贮性与品质,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的涂膜处理。1%CaCl2+1%壳聚糖涂膜和3%CaCl2+1%壳聚糖涂膜在贮藏期间均品质维持良好且稳定,能有效地抑制可溶性固形物的升高、可滴定酸的降低、果肉颜色的褐变、果肉硬度的下降、VC含量的下降、果皮转黄指数的上升,其腐烂与失重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其中1%CaCl2+1%壳聚糖涂膜处理贮藏品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钙处理 壳聚糖涂膜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花卉中可溶性锌无机态、有机态分离与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珊珊 黄国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6-298,共3页
采用045μm微孔滤膜、XAD2大孔网状树脂将3种常见食用花卉菊花、金银花、芙蓉花的水煎液中锌的形态分为无机态与有机态,得出了分离无机态与有机态的最佳操作条件上柱液pH30,上柱液流速50mL·min-1,无机淋洗液流速为50mL·min-1... 采用045μm微孔滤膜、XAD2大孔网状树脂将3种常见食用花卉菊花、金银花、芙蓉花的水煎液中锌的形态分为无机态与有机态,得出了分离无机态与有机态的最佳操作条件上柱液pH30,上柱液流速50mL·min-1,无机淋洗液流速为50mL·min-1,淋洗液为10%HNO3。Zn有机态洗脱剂丙酮的流速水平为60mL·min-1,丙酮用量30mL。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花卉中锌的总量、可溶有机态和无机态的含量。结果表明花卉中Zn的总量与形态分布有一定相关性,可溶性Zn无机态分布为64%~68%,有机态分布为32%~36%;另外,花卉品种不同,对补充无机态Zn的效果不同,但对补充有机态Zn效果相近,这为食用花卉作为第三代功能食品基料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态 无机态 可溶性 常见 水煎液 效果 分离 功能食品 食用花卉 洗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低聚糖对短双歧杆菌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仔君 陈惠音 杨汝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2-103,106,共3页
以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及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7:3)为碳源,在厌氧条件下增殖短双歧杆菌。研究表明,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及复合低聚糖对短双歧杆菌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其最佳增殖浓度均为1.0%,且复合低聚糖之间没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木糖 短双歧杆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大豆蛋白(豆筋)方便面条生产工艺及复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龙 高荫榆 +1 位作者 陈才水 韦俊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35,共3页
通过对组织化大豆蛋白的碱性腌制和干燥脱水 ,有效改善了组织化大豆蛋白方便面条的复水性能。结果表明 ,盐 8%、NaHCO31 5 %、干燥温度 5 5℃使组织化大豆蛋白方便面条有较好的复水效果。
关键词 生产工艺 组织化大豆蛋白 方便面条 复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豆制品生产中控制铅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珊珊 黄国清 赵淑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5-57,共3页
应用HACCP原理,对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性的Pb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铅的关键控制点、临界值,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铅的危害因素降低至最低限度,从而在大豆和豆制品生产中对铅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控制。
关键词 HACCP 豆制品 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制品中钼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珊珊 张霖霖 +1 位作者 黄婷 赵淑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10-211,共2页
采用WF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大豆及豆制品中钼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及豆制品中钼的含量丰富,对人体有益。
关键词 豆制品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臭氧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国凌 刘健南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年第2期27-28,共2页
通过分析枇杷特性、采后生理状况,结合臭氧保鲜特点,对枇杷进行臭氧保鲜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枇杷果实用0.4mg/L臭氧水处理结合4℃低温贮藏,可显著地抑制果实失水,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实新鲜外观与... 通过分析枇杷特性、采后生理状况,结合臭氧保鲜特点,对枇杷进行臭氧保鲜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枇杷果实用0.4mg/L臭氧水处理结合4℃低温贮藏,可显著地抑制果实失水,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实新鲜外观与品质,果实贮藏期可达20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臭氧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AFS测定辣木中的Se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国清 肖仔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3-385,共3页
采用湿法消解,HGAFS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辣木中微量Se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系统地考察了消化方式、仪器工作条件、酸介质、掩蔽剂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42ng·mL... 采用湿法消解,HGAFS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辣木中微量Se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系统地考察了消化方式、仪器工作条件、酸介质、掩蔽剂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42ng·mL^-1,线性范围0-120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3%(n=11),回收率为95.2~104.6%,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灵敏度,并且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辣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制备焦糖色素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质量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龙 叶立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3-95,共3页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制备焦糖色素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分离蛋白质最佳 pH 值为 6.5 ,液化最佳 DE 值应为 19.8% ,最佳糖化加酶量为 30000 活力单位/kg,糖化时间为 45h。
关键词 马铃薯 焦糖色素 生产工艺 产品质量分析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尾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提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国凌 宁正祥 彭小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6-288,共3页
采用水浸提法提取凤尾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用比色法测定凤尾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情况做了研究,其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
关键词 凤尾草 黄酮类化合物 水提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花卉中微量元素锌可溶性糖结合态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珊珊 黄国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采用醇提取法对3种食用花卉菊花、芙蓉花、金银花中微量元素锌的可溶性糖结合态进行提取、分离;进行了锌的可溶性糖类结合态的提取、分离条件的选择试验,并且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Zn的可溶性糖结合态含量。结果表明食用花卉中Z... 采用醇提取法对3种食用花卉菊花、芙蓉花、金银花中微量元素锌的可溶性糖结合态进行提取、分离;进行了锌的可溶性糖类结合态的提取、分离条件的选择试验,并且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Zn的可溶性糖结合态含量。结果表明食用花卉中Zn可溶性糖结合态分布较多,三种食用花卉中Zn的可溶性糖类结合态的含量分布相对较固定,形态分布为13.4%~14.5%左右;这说明Zn的形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花卉 微量元素 可溶性糖结合态 醇提取法 分离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培养基的增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仔君 陈惠音 杨汝德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16,共3页
针对两歧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酵母膏是短双歧杆菌的显著影响因素。最佳的优化培养基配比是:酵母膏0.9%,胰蛋白胨0.3%,大豆蛋白胨0.3%,葡萄糖2.0%,双歧因子0.8%,生长因子10%(均为质量分数)。... 针对两歧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酵母膏是短双歧杆菌的显著影响因素。最佳的优化培养基配比是:酵母膏0.9%,胰蛋白胨0.3%,大豆蛋白胨0.3%,葡萄糖2.0%,双歧因子0.8%,生长因子10%(均为质量分数)。用经优化的增殖培养基配方测定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pH值的变化,确定该菌增殖培养的最适终止时间约为18h,此时平板菌落计数的菌数可高达2.1×1010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增殖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