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客学习视域下的移动学习游戏探索——基于STEM理念的教育游戏积件 被引量:9
1
作者 苏仰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5期105-112,共8页
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渗透着游戏、动手、体验、讨论等多种元素,社交的泛在化使学习者更喜欢交互式、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创客学习所强调的"创意、DIY、动手动脑与挑战性"等理念与游戏化移动学习的本质内涵是一致的。基于STEM理... 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渗透着游戏、动手、体验、讨论等多种元素,社交的泛在化使学习者更喜欢交互式、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创客学习所强调的"创意、DIY、动手动脑与挑战性"等理念与游戏化移动学习的本质内涵是一致的。基于STEM理念而设计的移动学习游戏积件,突出"游戏化、DIY实践、跨学科、通用共享"等特点,可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利用现成积件库中的资源或自定义素材,自主整合生成移动化、跨学科的学习性游戏。将创客学习、游戏化学习、移动学习与STEM理念进行有机融合,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动手操作、自由探索与发展的创客空间,以培养具有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信息技术能力、竞争力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学习 游戏化学习 移动学习 STEM理念 积件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论视角下科学教学的实践转向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茂军 朱彦卓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共5页
科学实践正在成为全球科学教育改革的热门主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实践在科学教学中的实施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从教学哲学的层次看,它是一则教学思想,对科学教学具有理念上的指导价值;从教学设计的层次看,它是一条教学原则,起到联结... 科学实践正在成为全球科学教育改革的热门主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实践在科学教学中的实施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从教学哲学的层次看,它是一则教学思想,对科学教学具有理念上的指导价值;从教学设计的层次看,它是一条教学原则,起到联结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作用;从教学实践的层次看,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是科学教学的实践形式。方法论层次性的视角有利于理解科学实践的本质,促进科学实践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学 科学实践 教学思想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现状及其启示
3
作者 刘茂军 朱彦卓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7期105-108,共4页
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管理机构,各省(地区)拥有不同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机制。目前,加拿大逐渐形成了“学校—省级—国家—国际”四个层级的评价管理体系,各级评价主体之间协同配合、效果显著。加拿大的合理做法的启示有:基于“标... 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管理机构,各省(地区)拥有不同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机制。目前,加拿大逐渐形成了“学校—省级—国家—国际”四个层级的评价管理体系,各级评价主体之间协同配合、效果显著。加拿大的合理做法的启示有:基于“标准”开展各级评价、四级管理体系协同发挥作用、评价开发机制科学严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加拿大 质量监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掩蔽条件下时间因素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
4
作者 吴文春 胡月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8,共8页
采用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了掩蔽条件下时间因素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一主要考查识记项目的呈现时间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二主要考查识记项目结束至掩蔽刺激开始前的时间间隔(ISI)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在无... 采用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了掩蔽条件下时间因素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一主要考查识记项目的呈现时间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二主要考查识记项目结束至掩蔽刺激开始前的时间间隔(ISI)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在无掩蔽和掩蔽刺激不覆盖目标项目条件下,客体工作记忆的回忆成绩随着识记项目呈现时间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当掩蔽刺激覆盖目标项目时,三种呈现时间条件下的成绩均无差异。(2)与无掩蔽条件相比,有掩蔽条件下的成绩更差,且掩蔽刺激覆盖目标项目时成绩最低。(3)随着ISI的延长,客体工作记忆绩效显著降低。(4)ISI与掩蔽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与其它条件相比,掩蔽刺激在识记项目消失250 ms后出现在目标项目位置上时,被试的回忆成绩最低。这些结果表明,掩蔽刺激需要在视觉工作记忆巩固未完成前出现在目标项目位置上,它才能对客体特征绑定产生实质性的干扰;同时也证明,视觉工作记忆的信息巩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加工过程,其持续时程至少需要25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现时间 时间间隔 掩蔽刺激 特征绑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目标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5
作者 蔡景雪 洪幼娟 +1 位作者 林宛儒 连榕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目标感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初始问卷;以504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139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目标感问卷共有14个题项,包括目标认识、目... 目的:编制大学生目标感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初始问卷;以504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139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目标感问卷共有14个题项,包括目标认识、目标体验、目标调控三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标良好(χ^(2)/df=3.743,CFI=0.942,TLI=0.929,RMSEA=0.044,SRMR=0.035),问卷及维度得分与效标问卷分数显著相关,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83,重测信度为0.98。结论:大学生目标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目标感的调查及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目标感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以“虚拟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 被引量:39
6
作者 苏仰娜 黄映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0-67,共8页
随着微课、慕课所掀起的视频教学热潮,很多人把翻转课堂理解为"教学视频、微视频"的代名词。对于翻转课堂资源建设,大多数研究也把重点放在视频的设计与开发环节,而忽视了实践活动交互资源的设计。单纯的教学视频不能满足技... 随着微课、慕课所掀起的视频教学热潮,很多人把翻转课堂理解为"教学视频、微视频"的代名词。对于翻转课堂资源建设,大多数研究也把重点放在视频的设计与开发环节,而忽视了实践活动交互资源的设计。单纯的教学视频不能满足技能学习型课程翻转课堂的需求,现有的游戏化、交互式视频、Web交互、互动媒体等交互技术,也不适合实验操作课程的教学。为探索实验操作类型的翻转课堂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虚拟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设计开发出以"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作为主要学习资源形式的翻转课堂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实验技能知识的内化、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交互式 模拟软件 实验课 多媒体教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学习活动的知识流模型建构——基于信息传播过程模式 被引量:14
7
作者 付道明 吴玮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2期73-81,共9页
近年来,泛在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是从技术应用或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甚少从其信息传播本身进行考察。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对泛在学习活动传播过程模式进行建构,并采用ISM模型方法进一步构建泛在... 近年来,泛在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是从技术应用或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甚少从其信息传播本身进行考察。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对泛在学习活动传播过程模式进行建构,并采用ISM模型方法进一步构建泛在学习活动的知识流模型,结果表明:(1)传播要素及模式:泛在学习信息传播包括信息传播者、教学信息、教学媒介、受众等四个基本要素,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存在复杂的互动结构关系;(2)知识流影响因素:知识吸收能力(系统最底层)、知识共享风险、信任和承诺的能力、知识共享的态度、知识资源投入、学习者的学习期望(系统最顶层)是影响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动的六个要素;(3)知识流模型:泛在学习系统在信息传播的基础上产生知识的流动,其知识流模型可分为上、中、下三层知识流,在外部环境和学习者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知识产生共享、应用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学习 信息传播过程模式 知识流 知识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系正义生成逻辑——基于A高校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丹英 黄道宏 熊文渊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106,共6页
以质的研究范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系正义的演进规律与生成逻辑进行描述性与过程性的研究,发现:(1)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关系正义水平较低;(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关系非正义以"文化规约塑造低度关系正义的意识形态加上先... 以质的研究范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系正义的演进规律与生成逻辑进行描述性与过程性的研究,发现:(1)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关系正义水平较低;(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关系非正义以"文化规约塑造低度关系正义的意识形态加上先赋资本的不足而身陷无权、剥削、边缘化处境,导致自我贬抑与怀疑,不断身份类化与认同形成弱势群体,进一步主动边缘化自己而强化强势群体非正义行为,产生无尊严感"的逻辑生成。(3)杨所界定的关系非正义表征并不完全适用于该群体关系正义研究,应本土化、情境化修正为边缘化、无权、文化规约、剥削、无尊严五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关系正义 质的研究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与Moodle平台活动记录的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研究——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实践为例 被引量:42
9
作者 苏仰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3,共7页
现有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大多聚集在概念、优势以及模式的构建,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是检验翻转课堂实施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多元化、基于过程的新型评价方式,并制定相关标准与评价体系。但在实践中仍缺乏有效的方案以... 现有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大多聚集在概念、优势以及模式的构建,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是检验翻转课堂实施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多元化、基于过程的新型评价方式,并制定相关标准与评价体系。但在实践中仍缺乏有效的方案以支持具体评价方案的实施和相关的技术。本研究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翻转课堂教学为例,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评估的原则,构建具体化、实践化的翻转课堂学习评价方案。利用Moodle的测试、讨论、报表与日志、互动评价与电子档案袋等功能,实现对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跟踪。通过对活动记录的统计,形成基于多元智能的翻转课堂学习过程评价依据,并构建了多元化的、具体的、基于过程的翻转课堂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学习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 MOOD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小数加工的心理机制:选择通达还是平行通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悦亮 郑伟意 何先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1-621,共11页
采用数字线索提示的目标觉察范式,以60名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为被试,设计3个实验探讨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例如0.2)的加工及其与空间表征的联系。实验1探讨纯小数作为线索时是否能引起空间注意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patial... 采用数字线索提示的目标觉察范式,以60名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为被试,设计3个实验探讨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例如0.2)的加工及其与空间表征的联系。实验1探讨纯小数作为线索时是否能引起空间注意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patial 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SNARC),结果发现,纯小数数量大小的加工可以引起空间注意的SNARC效应;实验2探讨纯小数的加工是否会同时激活小数点后对应的自然数,结果发现,对纯小数数量大小相同、小数点后对应的自然数是否有0(例如0.2和0.20,0.4和0.40)的加工能引起空间注意的转移;实验3比较纯小数的加工对纯小数本身及小数点后对应的自然数激活强度,结果发现,在纯小数数量大小判断和纯小数小数点后对应的自然数数量大小判断冲突的条件下,纯小数的加工未能引起注意的SNARC效应。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目标觉察范式中,纯小数的加工采取了平行通达的方式,引发了注意的SNARC效应,并且纯小数空间注意的转移受到纯小数本身以及对应的自然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小数 SNARC效应 空间注意转移 平行通达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后脱贫时代的“三农”之思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友华 庞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132,共9页
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重点。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逻辑与趋势来看,乡村人口的流失与乡村的凋敝难以避免。基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农村的资源禀赋,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 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重点。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逻辑与趋势来看,乡村人口的流失与乡村的凋敝难以避免。基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农村的资源禀赋,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来实现乡村振兴是不现实的。乡村振兴应该是通过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振兴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农民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必须消解继续将土地视作农民保障的合理性,改革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构建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坚持通过改革延续国家发展繁荣的理念,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去”,将人才、资本与技术“引进来”,推进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现代化转型,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农民增收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学习系统中认知负荷的产生及其优化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付道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2,133,共7页
学习者通过超媒体学习时,认知负荷与知识获取之间呈显著相关性。泛在学习系统通过上下文感知系统增加人机信息流,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人们对于信息过载的恐惧感和认知负荷量。该研究在认知负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泛在学习系统中认知... 学习者通过超媒体学习时,认知负荷与知识获取之间呈显著相关性。泛在学习系统通过上下文感知系统增加人机信息流,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人们对于信息过载的恐惧感和认知负荷量。该研究在认知负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泛在学习系统中认知负荷的产生,构建了泛在学习中认知负荷的结构模型,并基于信息呈现方式的设计提出认知负荷优化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学习 认知负荷 优化控制 结构模型 信息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正义向度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丹英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70,共9页
自1997年中国全面实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学者、社会团体及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关注的焦点。为解决此难题,学者们展开大量的研究,其中资助正义向度研究很值得关注,通过梳理近19年来资助正... 自1997年中国全面实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学者、社会团体及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关注的焦点。为解决此难题,学者们展开大量的研究,其中资助正义向度研究很值得关注,通过梳理近19年来资助正义研究脉络可探微国内外研究取向、突破点及未来研究趋势。在发达国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正义研究侧重于资助政策对学生能力提升效用的研究,以及如何构建公立大学的低学费和完善的学生资助制度,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和收入再分配,使社会不平等通过教育间接地得到改善。研究成果对资助对象精准认定、隐私和尊严的保护以及充分发挥教育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伟大的工具"作用。有别于发达国家的资助体系,中国政府历经10年的政策探索,至2007年,初步形成"奖、助、贷、勤、免"的资助政策体系,政策动向与资助正义研究的重心密切相关。在政策制定前期,学者放眼国外做比较研究,聚集国内做本土化探索,合力促成以分配正义为理论基础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政策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上学难的矛盾。但是政策评估却发现:资助资源分配出现马太效应,即向重点高校和优势身份学生倾斜,身处经济低端学生显现出资源分配校际与校内的双重不公平,政策初衷难以实现。究其根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于教育起点及过程的不公平不可逆转,其身上所承载的教育不公平远非只是经济问题,更本质的根源是社会关系的非正义。解决之道除了经济资助之外,更取决于社会关系、制度结构、文化层面上的关系正义对待。基于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问题未来研究将以关系正义论为支点向以下领域迁移:深化资助政策评估研究;向资助正义前向及后向研究延伸;向资助文化研究拓展。以正义资助文化培育具有民主、公平与正义品质的公民,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资助政策 教育公平 资助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与老年贫困消减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友华 庞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29,共6页
精准扶贫是针对以往粗放型扶贫方式提出的扶贫方略。提高扶贫效率,实现社会公平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件。老年贫困人口是贫困群体的主体,要低成本、高效率地消减老年贫困问题,要更多地依靠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即更多地依靠制度性力量,更多... 精准扶贫是针对以往粗放型扶贫方式提出的扶贫方略。提高扶贫效率,实现社会公平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件。老年贫困人口是贫困群体的主体,要低成本、高效率地消减老年贫困问题,要更多地依靠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即更多地依靠制度性力量,更多地依赖市场力量。只有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契合的"普惠+特惠"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实现老年人口精准扶贫的政策初衷,从而提升社会的效率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养老问题 老年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模型及其传播动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道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1,共8页
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确立泛在学习系统中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ISM模型方法,对泛在学习系统的知识流模型及其传播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结论:(1)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 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确立泛在学习系统中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ISM模型方法,对泛在学习系统的知识流模型及其传播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结论:(1)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的流动依赖于系统中知识要素的相互影响,系统的知识流在信息传播的源头和目标之间来回游动,通过教学信息、传播者、信息链、编码、解码和吸收在泛在学习系统的上、中、下游三个部分间转移和流动,在外部环境和学习者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知识产生共享、应用和创新;(2)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传播动力机制主要由原动力、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三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学习 知识流模型 传播动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焦点转换中的返回抑制与更新过程有关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允佳 吴文春 姜荣萍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3-499,共7页
从认知过程的角度考察注意焦点转换中的返回抑制产生的原因。两个实验要求被试为三个图形分别保持一个数字。实验1设置两种任务:"提取且更新任务"要求被试每次提取一个图形的数字,并对数字进行更新;"提取任务"要求... 从认知过程的角度考察注意焦点转换中的返回抑制产生的原因。两个实验要求被试为三个图形分别保持一个数字。实验1设置两种任务:"提取且更新任务"要求被试每次提取一个图形的数字,并对数字进行更新;"提取任务"要求被试只需提取图形的数字,而无需对数字进行更新。实验2设置"更新任务",要求被试只需更新图形的数字,而无需对数字进行提取。实验同时设置抑制转换类型和控制转换类型,以考察返回抑制现象。结果表明,在"提取且更新任务"和"更新任务"中存在返回抑制现象,而在"提取任务"中未发现返回抑制现象。这说明,注意焦点转换中的返回抑制现象与更新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焦点转换 返回抑制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化学习理念助推教师教学反思的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宁彬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38,共3页
教学反思能力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社交化学习的内涵以及应用社交化技术工具开展教学反思的作用、渠道和策略,探讨使用社交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师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在社交化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能力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社交化学习的内涵以及应用社交化技术工具开展教学反思的作用、渠道和策略,探讨使用社交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师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在社交化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过程中,适当地利用社交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反思,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反思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思 社交化学习 社会性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辨析与培育 被引量:55
18
作者 王建 李如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8,共6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两大要素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批判性思维重在反思,创新思维重在求异,二者都与元认知有关,包含一定的人格因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建设知识和思维整合课程,开展学生思维训练教学,创设宽松包容... 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两大要素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批判性思维重在反思,创新思维重在求异,二者都与元认知有关,包含一定的人格因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建设知识和思维整合课程,开展学生思维训练教学,创设宽松包容的学习情境,进行头脑风暴、星爆及隐喻训练,是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批判性思维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员工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被引量:22
19
作者 舒晓丽 王娜 叶茂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79,共3页
工作绩效常被企业作为员工招聘选拔、员工晋升、薪酬管理和培训等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根据生涯建构理论,生涯适应力作为个体应对当前和预期的生涯问题时具有的社会心理建构资源^[1],可以帮助员工快速有效的完成工作... 工作绩效常被企业作为员工招聘选拔、员工晋升、薪酬管理和培训等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根据生涯建构理论,生涯适应力作为个体应对当前和预期的生涯问题时具有的社会心理建构资源^[1],可以帮助员工快速有效的完成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适应力 职业满意度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图形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文春 徐学 郑允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5-220,共6页
采用三维几何图形为材料,通过单探测变化觉察范式来测定视觉工作记忆的存储容量,并比较客体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实验1、2的材料分别为由颜色和形状两个基本特征组成的三维图形和由一个基本特征和一个细节特征组成的三维... 采用三维几何图形为材料,通过单探测变化觉察范式来测定视觉工作记忆的存储容量,并比较客体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实验1、2的材料分别为由颜色和形状两个基本特征组成的三维图形和由一个基本特征和一个细节特征组成的三维图形。两个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能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存储约2-3个客体和4个空间位置,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大于客体工作记忆容量。进一步的比较发现,被试对由两个基本特征组成的三维图形的存储容量大于由一个基本特征和一个细节特征组成的三维图形。这表明,组成三维图形的特征类型对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存储容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工作记忆 容量 客体 空间 三维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