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慧婷 赖春华 +3 位作者 冯媛媛 王朝 谢兰馨 翁存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5,共8页
对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以及解离情况。结果表明:矿石铜、锌品位分别为0.40%、1.60%,铜、锌氧化率分别为37.14%、62.1... 对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以及解离情况。结果表明:矿石铜、锌品位分别为0.40%、1.60%,铜、锌氧化率分别为37.14%、62.12%,属低品位氧化铜锌矿;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以砷钙铜矿、黄铜矿形式存在,锌矿物主要以砷钙锌矿、铁闪锌矿、砷锌矿形式存在;砷钙铜矿中的锌以及砷钙锌矿和砷锌矿中的铜是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这部分铜锌通过常规物理选矿难以分离,影响铜、锌的回收。黄铜矿、铁闪锌矿主要呈不规则状、星点状与Cu-Zn砷酸盐矿物、绿帘石、云母紧密共生;Cu-Zn砷酸盐矿物主要呈纤维状、板状、不规则状、浸染状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因此适当地提高磨矿细度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与回收率。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建议采用“铜锌硫化矿混合浮选—铜锌分离—分离尾矿再选铜锌氧化矿”的选矿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铜锌矿石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砷酸盐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夏乌日塔铜铅锌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浮选原则工艺的确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仙平 何坤忠 +1 位作者 周贺鹏 暴永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130,共9页
青海夏乌日塔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铅锌矿床,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实现该铜铅锌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ML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浮选原则工艺。结果表明,试样受到... 青海夏乌日塔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铅锌矿床,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实现该铜铅锌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ML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浮选原则工艺。结果表明,试样受到一定程度的氧化,特别是铜氧化率较高。矿石组成矿物种类繁多,主要回收的有价金属为铜、铅、锌及伴生银,含量分别为0.43%、1.64%、2.65%和49.68 g/t。铜、铅、锌、银赋存形式分别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银黝铜矿,呈中-细粒嵌布特征。黄铜矿呈不规则粒状、细小的乳滴状沿脉石矿物边缘或裂隙填充;方铅矿呈交代侵蚀与交代残余结构、结状结构产出,呈星点状、脉状、条带状嵌布,少量呈蠕虫状嵌布;闪锌矿多呈块状、结状、胶结结构产出,少量呈斑状、脉状、浸染状嵌布;银黝铜矿以不规则粒状、脉状沿脉石粒间填充。铜铅锌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单体解离度均较差,主要与石英、方解石及钠长石等脉石矿物连生。此外,部分铜、锌矿物与铅矿物连生,适当提高入选细度、设置粗精矿再磨作业有利于提高矿物分离效果。针对矿石性质,提出了“铜铅锌优先浮选”原则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含铜26.90%、铅4.42%、锌7.03%、金59.41 g/t、银2 980.00 g/t,铜回收率65.22%、金回收率37.31%、银回收率63.58%的铜精矿;含铅51.05%、铜0.82%、锌7.54%、金11.18 g/t、银222.00 g/t,铅回收率85.04%、金回收率18.15%、银回收率12.24%的铅精矿;含锌50.17%、铜0.60%、铅1.31%、金4.29 g/t、银98.11 g/t,锌回收率85.01%的锌精矿。研究成果可为该铜铅锌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原则工艺 优先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铁山深部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及其浮选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仙平 王金庆 +4 位作者 陈志勇 翁存建 唐学昆 程琍琍 严群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高效利用锡铁山深部(-2 702 m)铅锌矿石资源,鉴于工艺矿物学对矿石浮选性能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和显微镜照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该矿石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矿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 为高效利用锡铁山深部(-2 702 m)铅锌矿石资源,鉴于工艺矿物学对矿石浮选性能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和显微镜照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该矿石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矿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和方铅矿,还可见少量的磁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可综合回收的有价矿物为铅、锌、硫及伴生金银,脉石矿物则以透辉石居多,其次是石英、方解石、绿泥石;方铅矿和闪锌矿分别呈中-细粒及中粒嵌布特征,大部分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在74μm以上,对矿物之间的解离十分有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即可实现矿石中主金属铅锌的高效浮选,实验室利用现有生产工艺处理该矿石,可获得理想的选矿综合指标,试验结果可为生产现场进行深部矿石的选矿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 磨矿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判的地下金属矿山安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尹土兵 王品 张鸣鲁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3期60-66,共7页
为对地下金属矿山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矿井安全的各类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一个包括7个评价单元和32项危险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各层次元素进行两两对比构造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到各因素在矿山安全... 为对地下金属矿山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矿井安全的各类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一个包括7个评价单元和32项危险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各层次元素进行两两对比构造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到各因素在矿山安全中所占的权重。将矿山安全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采取专家打分法确定定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确定矿山安全状况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山东某地下金矿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山较为安全,其中安全管理状况不佳、职工不安全行为和安全教育培训影响权重分别为40.4%、25.3%和12.5%,是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应当更加重视;该矿山的水文地质、粉尘和噪音状况评价结果为"一般安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作为改进的重点。实践证明,该评价系统所得结论符合矿山安全实际,并能指出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对地下金属矿山的安全状况评定和制定最佳的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金属矿山 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郴州某银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新阳 阮华东 +3 位作者 曾安 魏新安 肖云 李立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58,72,共5页
针对某银多金属矿矿物组成种类繁多、矿石性质复杂、选矿难度大、选矿指标不理想等问题,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分析原矿矿物组成、有价组分种类、矿石结构构造及赋存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主要有价金属... 针对某银多金属矿矿物组成种类繁多、矿石性质复杂、选矿难度大、选矿指标不理想等问题,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分析原矿矿物组成、有价组分种类、矿石结构构造及赋存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主要有价金属为铜铅锌银,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银金属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与方铅矿中,探索性浮选试验较好地实现该银铜铅锌多金属矿浮选分离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 工艺矿物学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cal模拟锌冶炼氧压浸出工艺流程计算
6
作者 孔俊杰 李耀山 +3 位作者 刘远 吴超 王铧泰 解万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2-260,共9页
基于Metcal建立的锌氧压浸出—浸出液中和除铁流程模型对全流程物料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锌精矿投入量25 t/h、焙砂加入量合计2.69 t/h时,产出中和渣约1.04 t/h,含Zn 20.928%、Pb 4.211%、Fe 34.919%。中和渣返回一段反应釜后所需氧... 基于Metcal建立的锌氧压浸出—浸出液中和除铁流程模型对全流程物料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锌精矿投入量25 t/h、焙砂加入量合计2.69 t/h时,产出中和渣约1.04 t/h,含Zn 20.928%、Pb 4.211%、Fe 34.919%。中和渣返回一段反应釜后所需氧气为3588.98 m^(3)/h(标态,下同),一段氧压氧气利用率为55%左右。二段氧压浸出所需氧气为2141.24 m^(3)/h,二段氧压氧气利用率为26.9%。除铁过程中氧气利用率为11.8%。通过与现场物料化验结果对比分析,一段底流样品中Zn、Pb、S、Fe模拟计算结果与化验结果相对偏差分别为4.96%、6.27%、7.59%、5.51%。二段底流样品中Zn、Pb、S、Fe模拟计算结果与化验结果相对偏差分别为8.75%、0.73%、4.70%、2.48%。中和渣样品中Zn、Pb、Fe模拟计算结果与化验结果相对偏差分别为3.29%、9.44%、6.56%,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利用模型调整中和渣加入量,结果表明,中和渣的加入对氧气单耗基本没影响,随着中和渣加入量的增加,废酸单耗由4.47 m^(3)/t增加至4.61 m^(3)/t,Zn浸出率由80%降低至78.19%,Fe浸出率由15.38%降低至14.62%,中和渣的加入对锌浸出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 模拟计算 Metcal 中和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某斑岩型铜钼矿选矿试验 被引量:25
7
作者 朱贤文 李世纯 +3 位作者 王阳 许永伟 翁存建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6,共6页
青藏高原某特大斑岩型铜钼矿资源储量丰富,铜钼分离困难导致其中钼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为综合回收矿石中铜、钼等有价金属元素,确定该矿石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 青藏高原某特大斑岩型铜钼矿资源储量丰富,铜钼分离困难导致其中钼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为综合回收矿石中铜、钼等有价金属元素,确定该矿石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铜品位为1.21%,钼品位为0.040%;矿石中主要铜矿物为辉铜矿和黄铜矿,辉铜矿中铜占总铜的82.80%;辉钼矿是矿石中钼的主要赋存矿物,以单体形式存在;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和石英;试样在最佳的药剂制度下,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钼分离"的工艺流程,经1次混合粗选、1次混合精选和2次混合扫选得到铜钼混合精矿,混合精矿再磨进行铜钼分离粗选,分离粗选精矿经6次精选得到钼精矿,1次分离扫选得到铜精矿,最终获得含铜26.46%、含钼0.071%,铜回收率92.06%的铜精矿,含钼46.400%、含铜1.28%,钼回收率75.40%的钼精矿。试验指标良好,实现了铜钼的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工艺矿物学 混合浮选 精矿再磨 铜钼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硫化铅锌矿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华荣 许永伟 +3 位作者 张慧婷 翁存建 王鹏程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107,共5页
青海某铅锌硫化矿石选矿厂采用中性介质下优先浮铅-锌硫混浮-锌硫分离工艺流程处理矿石,导致生产不够稳定,选矿指标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中性介质下优先选铅-碱性介质下优先选锌-硫酸调浆再选硫的原则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 青海某铅锌硫化矿石选矿厂采用中性介质下优先浮铅-锌硫混浮-锌硫分离工艺流程处理矿石,导致生产不够稳定,选矿指标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中性介质下优先选铅-碱性介质下优先选锌-硫酸调浆再选硫的原则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5%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选铅、1粗2精1扫选锌、1次浮选选硫流程处理矿石,获得了铅品位为70.72%、含锌2.14%、含硫19.98%、含金1.92 g/t、含银1 322.45 g/t,铅回收率为91.78%、金回收率为14.28%、银回收率为76.29%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8.86%、含铅0.26%、含硫32.67%,锌回收率为97.88%的锌精矿;硫品位为47.44%、含金0.67 g/t、含铅0.11%、含锌0.17%,硫回收率为64.14%、金回收率为80.86%的硫精矿。新工艺流程更简洁,生产更稳定顺畅,电耗和药剂成本均有所下降,在铅、锌精矿质量指标相当的情况下,铅、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50和4.32个百分点,伴生金银和硫精矿指标也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硫化矿石 优先浮选 工艺优化 中性介质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家沟铅锌硫化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浮选原则工艺的确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翁存建 张慧婷 +3 位作者 朱贤文 赖春华 王鹏程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8,共7页
郭家沟铅锌矿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铅锌金属储量较大,为高效开发利用该铅锌资源,采用化学分析、XRD、显微镜观察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该铅锌矿石的浮选原则工艺。结果表明,铅锌矿属轻微氧... 郭家沟铅锌矿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铅锌金属储量较大,为高效开发利用该铅锌资源,采用化学分析、XRD、显微镜观察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该铅锌矿石的浮选原则工艺。结果表明,铅锌矿属轻微氧化的硫化铅锌矿石,矿石中主要回收的有价金属为铅、锌及其伴生银,其含量分别为1.85%、5.75%和39.95 g/t;方铅矿和闪锌矿是铅、锌的主要赋存矿物,多以中细粒嵌布在矿石中。方铅矿以显微文象状交代闪锌矿、包裹交代黄铁矿,有的呈星点状、大小不等分布于石英和方解石中;闪锌矿常见包裹方铅矿、黄铁矿、方解石微粒,被方铅矿交代穿切。方铅矿的嵌布粒度较闪锌矿细,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是铅、锌高效分离的前提。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铅优先浮选原则工艺流程。以新型高效捕收剂LP-12为铅捕收剂,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条件下,经1粗3精1扫选铅,选铅尾矿经1粗1精1扫选锌小型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55.08%、铅回收率91.70%、银品位896.93 g/t、银回收率69.15%的铅精矿,锌品位55.05%、锌回收率93.92%的锌精矿。试验研究成果可为该铅锌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硫化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原则工艺 嵌布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高硅复杂金矿石中金银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景凤 张瑾 董哲飞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6期89-93,共5页
金矿石中金银的测定目前没有标准方法,一般借鉴金精矿中金的经典测定方法 GB/T 7739.1-2007,在用该方法测定含有较高二氧化硅的金矿石样品时,在火法熔融过程中熔液容易溢出坩埚,导致试验失败;同时由于样品中含有较微量的银,形成的金银... 金矿石中金银的测定目前没有标准方法,一般借鉴金精矿中金的经典测定方法 GB/T 7739.1-2007,在用该方法测定含有较高二氧化硅的金矿石样品时,在火法熔融过程中熔液容易溢出坩埚,导致试验失败;同时由于样品中含有较微量的银,形成的金银合粒中,银量和金量的比例相差甚大,给分金环节带来极大困难,金银合粒甚至无法有效分离.基于此,响应国家节能、减排、降耗的号召,根据该类样品的性质,通过试验进行了研究,通过不断改变固体熔剂的用量,优化并建立一次造渣铅扣适宜的试验条件,同时通过补加纯银,弥补样品中银量与金量的比例缺陷.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经过验证,分析结果准确、快速,减少了反复造渣引起的环境污染,减小了劳动强度和难度,检测成本大幅降低,现已用于大批高硅复杂金矿石中金银含量的测定,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方法适用于金矿石中含金量为100~600 g/t与含银量为30~100 g/t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铜镍矿石高效分选及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鹏程 王帅 +3 位作者 包玉玲 赖春华 王朝 朱贤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99,共8页
某低品位铜镍矿含镍0.50%、含铜0.15%,金、银的含量较低,含镁较高。脉石矿物中含有大量可浮性较好的蛇纹石、滑石等钙镁矿物,同时原矿中镍氧化率较高,属于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石。为高效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资源,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 某低品位铜镍矿含镍0.50%、含铜0.15%,金、银的含量较低,含镁较高。脉石矿物中含有大量可浮性较好的蛇纹石、滑石等钙镁矿物,同时原矿中镍氧化率较高,属于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石。为高效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资源,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在“铜镍混浮-铜镍分离”的流程结构以及磨矿细度-74μm占75%的条件下,铜镍混浮添加酸化水玻璃配合CMC共同作脉石矿物的抑制剂,强化脉石矿物的抑制,采用硫酸铜活化镍矿物,选择捕收能力较强的戊基黄药作捕收剂;对于铜镍混合精矿添加活性炭进行脱药,石灰抑制镍矿物,实现铜镍矿物的分离。全流程闭路试验可以得到含铜28.84%、铜回收率74.18%,含镍0.62%、镍回收率0.41%,含金3.30 g/t、含银70 g/t的铜精矿;含镍6.61%、镍回收率81.80%,含铜0.40%、铜回收率19.27%的镍精矿,铜镍分离效果较好。铜精矿中的金银均达到计价标准,且铜精矿达到了二级品的标准。“铜镍混浮-铜镍分离”工艺实现铜镍矿物的高效分离,减少铜、镍精矿中的互含,同时将贵金属金、银尽可能富集在铜精矿中,实现有用矿物最大限度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铜镍分离 贵金属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废液与锌冶炼烟尘协同处理试验研究
12
作者 解万文 文堪 +3 位作者 王铧泰 刘远 周华荣 高昭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综合回收锌冶炼烟尘及电解废液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进行了利用锌电解废液浸出锌冶炼烟尘试验,通过一段浸出、碳酸钠中和沉锌及氢氧化钠中和沉镁等工序获得了沉锌产品和沉镁产品,通过两段浸出、萃取反萃、中和沉铟等工序获得了富铟渣... 为综合回收锌冶炼烟尘及电解废液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进行了利用锌电解废液浸出锌冶炼烟尘试验,通过一段浸出、碳酸钠中和沉锌及氢氧化钠中和沉镁等工序获得了沉锌产品和沉镁产品,通过两段浸出、萃取反萃、中和沉铟等工序获得了富铟渣及副产物铅银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一段浸出为液固比4: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75 min,在此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78.69%,铟浸出率仅为8.4%;锌镁分离最佳终点pH值区间为6.86~7.80;二段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终点pH值1.08,液固比3:1,浸出温度75℃,浸出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86.84%。该研究可为炼锌厂开路除杂及综合回收有价金属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压浸出 炼锌烟尘 炼锌电解废液 协同处理 综合回收 以废治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石浮选药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3
13
作者 周利华 陈志勇 +2 位作者 冯博 郭蔚 罗仙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91-97,共7页
浮选分离药剂选择是萤石选矿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总结萤石浮选的捕收剂和调整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使用现状,清洁、高效捕收剂和选择性强抑制剂是萤石浮选药剂的优选;重点介绍低温浮选捕收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萤石浮选中的优势;组合药剂和... 浮选分离药剂选择是萤石选矿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总结萤石浮选的捕收剂和调整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使用现状,清洁、高效捕收剂和选择性强抑制剂是萤石浮选药剂的优选;重点介绍低温浮选捕收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萤石浮选中的优势;组合药剂和新型浮选药剂的开发,性能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浮选 捕收剂 抑制剂 调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铜矿石的选矿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鹏程 陈志勇 +1 位作者 曹志明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12,共7页
概述了氧化铜矿石资源的特点及矿石性质。分别从浮选工艺、化学浸出工艺和选冶联合工艺3方面总结了氧化铜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现状,从直接浮选、硫化浮选、水热硫化浮选、微细粒真空微泡浮选、脱泥浮选等方面详述了浮选工艺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氧化铜矿石资源的特点及矿石性质。分别从浮选工艺、化学浸出工艺和选冶联合工艺3方面总结了氧化铜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现状,从直接浮选、硫化浮选、水热硫化浮选、微细粒真空微泡浮选、脱泥浮选等方面详述了浮选工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化学浸出工艺(包括酸浸和氨浸两方面)、集常规浮选和浸出工艺各自优点于一身的选冶联合工艺以及氧化铜矿石的微生物浸出、焙烧—氨浸和离析—浮选等新工艺的研究情况。最后指出:提高氧化铜矿石的选矿技术水平必须认真做好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要加强高效浮选新药剂的研发力度;在确定矿石的处理工艺时,要在充分认识各选矿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优化组合,实现各选矿方法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矿石 浮选 化学浸出 选冶联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钟志刚 周贺鹏 +3 位作者 胡洁 张永兵 罗仙平 冯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81,共6页
离子型稀土矿富含中、重稀土元素,是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目前,该类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采用硫酸铵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提取过程中存在氨氮污染等问题。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技术的发展、沉淀法富集回收稀土技术的开发和萃取... 离子型稀土矿富含中、重稀土元素,是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目前,该类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采用硫酸铵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提取过程中存在氨氮污染等问题。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技术的发展、沉淀法富集回收稀土技术的开发和萃取法富集回收低浓度稀土技术等3个角度总结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稀土提取各阶段的技术优势和局限,分析了无氨浸出剂的研发进展,阐述了沉淀法和萃取法富集回收稀土的技术现状,指明了研发新一代镁盐复合浸出剂、筛选和调配高效稀土沉淀剂及其配套浸取工艺,将是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化学浸出 无氨浸出剂 沉淀法 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钨矿与含钙脉石常温浮选分离药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严群 王金庆 +2 位作者 冯博 李涛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5,共7页
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是选矿的难点之一。利用溶液化学的知识揭示出,矿物表面的转化使含钙矿物的化学组成、表面电性及可浮性发生变化,是导致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浮选分离困难的主要原因;总结了白钨矿浮选的常规捕收剂与抑制... 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是选矿的难点之一。利用溶液化学的知识揭示出,矿物表面的转化使含钙矿物的化学组成、表面电性及可浮性发生变化,是导致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浮选分离困难的主要原因;总结了白钨矿浮选的常规捕收剂与抑制剂,重点介绍了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常温浮选分离的新型高效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种类、性能及作用机理,并阐述了组合捕收剂、组合抑制剂在白钨浮选实践中的优势;指明了高效捕收剂、抑制剂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含钙脉石 浮选分离 捕收剂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铁山铅锌矿选矿工艺沿革评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金庆 严群 +3 位作者 曹志明 程琍琍 李世纯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
锡铁山铅锌矿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铁闪锌矿、方铅矿,矿石中有用矿物以交代结构为主,嵌布粒度较粗,属易选矿石类型。为高效综合回收铅锌矿石资源,并为选矿厂技术改造提供技术依据,分析了该选厂建立以来工艺流程的变革情况。分... 锡铁山铅锌矿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铁闪锌矿、方铅矿,矿石中有用矿物以交代结构为主,嵌布粒度较粗,属易选矿石类型。为高效综合回收铅锌矿石资源,并为选矿厂技术改造提供技术依据,分析了该选厂建立以来工艺流程的变革情况。分析认为,在早期采用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条件下,存在锌回收率不高、伴生金银回收率较低及黄铁矿未能综合回收等问题。目前选厂确定了Ⅰ、Ⅱ、Ⅲ系列采用铅优先浮选—锌硫混合浮选—锌硫分离工艺流程,Ⅳ系列采用电位调控浮选流程,取得的各项技术指标稳定、良好。指出了现有选矿工艺存在的问题及以后技术发展的努力方向,对选矿厂下一步工艺流程的升级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山铅锌矿 选矿工艺沿革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我国铅锌硫化矿选矿技术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仙平 杨思琦 +2 位作者 何坤忠 张永兵 周贺鹏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9,共13页
“十三五”期间,为实现我国铅锌硫化矿的高效选别、选矿过程的节能降耗、废水废渣的循环利用,我国选矿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梳理“十三五”期间我国铅锌硫化矿选矿新技术进展,系统地论述了铅锌硫化矿... “十三五”期间,为实现我国铅锌硫化矿的高效选别、选矿过程的节能降耗、废水废渣的循环利用,我国选矿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梳理“十三五”期间我国铅锌硫化矿选矿新技术进展,系统地论述了铅锌硫化矿的高效选别技术、清洁选矿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等。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主金属回收率与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低、选矿成本与设备能耗高、选矿废水治理与回用困难等问题,全面提高了我国铅锌硫化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硫化矿 选矿技术 高浓度浮选 节能降耗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难选硫化铜镍矿浮选工艺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冯博 汪惠惠 周利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根据新疆某硫化铜镍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两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铜镍混合浮选流程,用碳酸钠作p H调整剂,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作抑制剂,混合黄药作捕收剂,得到混合精矿含镍10.89%、含铜4.27%... 根据新疆某硫化铜镍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两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铜镍混合浮选流程,用碳酸钠作p H调整剂,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作抑制剂,混合黄药作捕收剂,得到混合精矿含镍10.89%、含铜4.27%,镍回收率81.61%、铜回收率85.03%,氧化镁含量低于6.8%。六偏磷酸钠能分散蛇纹石与硫化矿物,降低蛇纹石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而羧甲基纤维素能抑制含镁硅酸盐矿物的上浮,实现硫化矿物与含镁硅酸盐脉石的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 调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抑制剂浮选分离铜硫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贤文 冯博 +3 位作者 彭金秀 翁存建 刘焕德 陈迪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100,共4页
为检验铜硫分离新型抑制剂HEC的有效性,并了解HEC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对黄铜矿、黄铁矿纯矿物进行了浮选试验,并以HEC为抑制剂进行了实际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1)丁基黄药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于黄铁矿,且几乎不... 为检验铜硫分离新型抑制剂HEC的有效性,并了解HEC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对黄铜矿、黄铁矿纯矿物进行了浮选试验,并以HEC为抑制剂进行了实际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1)丁基黄药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于黄铁矿,且几乎不受矿浆pH值的影响,在无抑制剂的情况下,高碱环境可抑制黄铁矿的上浮。(2)HEC可用于铜硫分离,用量为200 mg/L时可显著抑制黄铁矿,但对黄铜矿的抑制能力很弱。(3)抑制剂HEC适宜在pH=7的环境下浮选分离黄铜矿与黄铁矿的人工混合矿。(4)在分选内蒙古某铜硫矿石时,以HEC为铜硫分离黄铁矿的抑制剂,可获得铜品位为23.21%、铜回收率为81.75%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13.20%、硫回收率80.83%的硫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硫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黄铁矿 新型高效抑制剂HEC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